-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0
- 声望
- 38
黄帝素问
上古天真论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註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醉以入房则伤精矣,故半百而衰也。】
阴阳应象大论
味伤形,气伤精,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 註饮食之气味太过,反能伤其精形。阴寒甚故伤形,阳热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 註情由内发,故伤气,邪由外入,故伤形。喜属阳而怒属阴,故卒暴则伤其阴阳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 註男子以八为期,至四十而居半,肾阴渐虚,故起居自倦。】
脉要精微论
言而微,终日乃復言者,此夺气也。
【 註气虚而不接续也。】
玉机真臟论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臟脉见,乃予之期日。
【 註此心病传肺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臟见,乃予之期日。
【 註此肝病至肺而死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臟见,十日之内死。
【 註此肺病至心而死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臟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 註此脾病而终一岁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臟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 註此肾病而死于脾也。】
五虚死。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 註脉细,心气虚;皮寒,肺气虚;气少,肝气虚;泄利前后,肾气虚;饮食不入,脾气虚,故死。若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復也,故生。】
经脉别论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 註勇者逆气已过,正气復顺,怯者则留着为病。】
宣明五气篇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 註此五劳而伤五臟所主之血气筋骨也。】
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註邪气乃风寒暑湿,精气乃荣卫之气也。】
评热病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
逆调论
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者死。
【 註荣卫不和则两者皆虚,不仁且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虚也。】
奇病论
有癃者一日数十溲,太阴脉细如髮者,此不足也。
【 註地气不能上升而为下泄,此太阴之不足也。】
脉解篇
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矣。
【 註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虚也。】
刺志论
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 註如形气谷气之相反,血脉虚实之变常,皆缘志意不和,以致邪气从之。】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 註虚者须其实,气入则实矣;实者须其虚,气出则虚矣。此言气之开阖也。】
调经论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 註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 註肺主气而司唿吸,故有余则喘欬上逆,不足则唿吸不利而少气也。】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 註肝志怒,肾志恐,故血有余则肝气盛而主怒,不足则母气衰而并于脾,故恐。】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註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余则胀,土气实则制水不流。脾主四肢,故虚则不用。】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
【 註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飱泄。肾为生气之塬,故不足则厥逆也。】
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 註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也。】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 註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气并于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焉。】
帝曰: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 註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逆则下虚,虚则阳气相乘而下走之,故为实。喜则神气散而下,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兼之寒饮食致寒气满胸中,则血泣而气去,故曰虚。】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 註表阳之气,有虚之寒。里阴之气,有虚之热。】
上古天真论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註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醉以入房则伤精矣,故半百而衰也。】
阴阳应象大论
味伤形,气伤精,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 註饮食之气味太过,反能伤其精形。阴寒甚故伤形,阳热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 註情由内发,故伤气,邪由外入,故伤形。喜属阳而怒属阴,故卒暴则伤其阴阳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 註男子以八为期,至四十而居半,肾阴渐虚,故起居自倦。】
脉要精微论
言而微,终日乃復言者,此夺气也。
【 註气虚而不接续也。】
玉机真臟论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臟脉见,乃予之期日。
【 註此心病传肺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臟见,乃予之期日。
【 註此肝病至肺而死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臟见,十日之内死。
【 註此肺病至心而死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臟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 註此脾病而终一岁也。】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胷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臟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 註此肾病而死于脾也。】
五虚死。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 註脉细,心气虚;皮寒,肺气虚;气少,肝气虚;泄利前后,肾气虚;饮食不入,脾气虚,故死。若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復也,故生。】
经脉别论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 註勇者逆气已过,正气復顺,怯者则留着为病。】
宣明五气篇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 註此五劳而伤五臟所主之血气筋骨也。】
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 註邪气乃风寒暑湿,精气乃荣卫之气也。】
评热病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
逆调论
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者死。
【 註荣卫不和则两者皆虚,不仁且不用而肉苛如故者,不和而致虚也。】
奇病论
有癃者一日数十溲,太阴脉细如髮者,此不足也。
【 註地气不能上升而为下泄,此太阴之不足也。】
脉解篇
内夺而厥,则为瘖俳,此肾虚矣。
【 註阳盛于外,内夺其所藏之气,则肾虚也。】
刺志论
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 註如形气谷气之相反,血脉虚实之变常,皆缘志意不和,以致邪气从之。】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 註虚者须其实,气入则实矣;实者须其虚,气出则虚矣。此言气之开阖也。】
调经论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 註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 註肺主气而司唿吸,故有余则喘欬上逆,不足则唿吸不利而少气也。】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 註肝志怒,肾志恐,故血有余则肝气盛而主怒,不足则母气衰而并于脾,故恐。】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註腹乃脾土之郛郭,故有余则胀,土气实则制水不流。脾主四肢,故虚则不用。】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
【 註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腹胀飱泄。肾为生气之塬,故不足则厥逆也。】
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 註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也。】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 註如血并于阴,则阴寒盛,而血中之气亦无。气并于阳,则阳热盛,而气分之血亦消。血与气相失而不能相和,故皆为虚焉。】
帝曰: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 註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逆则下虚,虚则阳气相乘而下走之,故为实。喜则神气散而下,悲则伤肺而气消,神气消而脉空虚者,脉随气而消长也:兼之寒饮食致寒气满胸中,则血泣而气去,故曰虚。】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 註表阳之气,有虚之寒。里阴之气,有虚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