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8
- 获得点赞
- 80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部位及其周围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隐窝炎、肛裂、肛痈、肛瘘、脱肛、息肉等。中医古代统称为“痔”、“痔瘘”等。
一、解剖生理概要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而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由于两者起源不同,所以其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内衬组织等也各不相同。两者以齿线为分界,因此齿线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一)直肠
直肠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an。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1/3前面和两侧为腹膜所遮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en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m处。
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肛腺体的导管开口,肛腺分布于粘膜下呈分支状,部分分支可穿透肛管周围组织。肛腺分泌的粘液有润滑直肠下端的作用。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肛窦炎时,肛乳头可肿大,反复炎性刺激时,肛乳头可呈纤维性增生,或呈乳头瘤样改变。
(二)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最末端,长约3an,其外端为肛门缘,上端与直肠相连接,齿线为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肛管有解剖肛管与外科肛管之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an,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
(三)齿线
肛门办与肛管皮肤之间相连接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界线,叫齿线或齿状线。齿线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肛管直肠周围肌肉
1.内括约肌
为直肠环肌在下端增厚的部分,围绕肛管上段,下缘伸入齿线以下肛管皮下约1—1.5cm,平肛门白线。属植物神经支配的不随意肌,被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分所包围。内括约肌有帮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功能。
2.外括约肌
外括约肌是围绕肛管外部呈椭圆形的横纹肌东,受体神经支配.有括约功能,收缩时肛门关闭,排便时则括约肌松弛。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皮下部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围绕肛管下端,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两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恰与肛门白线相当。皮下部外括约肌常在手术时切断,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浅部位于皮下部的外上方,后部与尾骨连接构成肛尾韧带,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深部外括约肌位于浅部的外上侧,也是环形肌束,不附着于尾骨。
3.肛提肌
是一对薄而宽呈四边形的盆底肌肉。与尾骨及其筋膜一起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从肛管直肠部向外上方张开形成漏斗状。肛提肌分三部分,即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髋骨尾骨肌。其中耻骨直肠肌对肛门括约功能起重要作用。
4.肛管直肠环
肛管直肠环是由外括约肌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如手术切断此环,即可引起肛门失禁。
(五)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肛门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等疏松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骨盆直肠间隙共两个,位于直肠左右两侧,腹膜反折以下,肛提肌以上;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骶骨前,其上方为骶骨岬,下方为盆膈;两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旁,肛提肌以下,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感染严重时,脓液可从一个坐骨直肠窝流至对侧的坐骨直肠窝,形成蹄形肛周脓肿。
(六)肛门直肠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肛门直肠的血液供应来自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和骶中动脉四支动脉。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末段,在直肠上端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齿线以上分出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其大小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肛门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
静脉的排列与动脉相似,主要来自两个静脉丛,以齿线为界,齿线上为痔内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主要分布在直肠末端的右前、右后和左侧,是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上静脉丛向上,经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汇入门静脉。齿线下为痔外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分布于齿线以下肛管周围皮下,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流人髂内静脉。齿线以上的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发生内痔,齿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外痔。两组静脉丛同时在同一方位曲张形成混和痔。直肠上静脉无办膜,血液可逆向流动,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相互交通,使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所以,门静脉高压患者“痔出血”不宜结扎。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及肠壁外淋巴网。这些淋巴网的淋巴液主要有三个流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旁至提肛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最后至髂内淋巴结;向下的至坐骨直肠窝淋巴结后,再流向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线下,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结:经会阴部流至腹股沟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经吻合支相互沟通。
直肠受植物神经支配,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肛门的神经支配为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齿线上的直肠粘膜对痛觉不敏感,而齿线下的肛管皮肤感觉异常敏锐,肛门部受到刺激后可反射性引起肛提肌和外括约肌收缩或痉挛。另外膀胱颈部的肌肉也受阴部内神经支配,因此,肛门疾病或手术可引起小便困难和尿潴留等。
(七)生理功能
肛门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正常情况下,当储存于乙状结肠的粪便经肠蠕动下行到直肠内时,使直肠下端膨胀产生便意,同时外括约肌松弛,肛提肌收缩使粪便排出。
一、解剖生理概要
肛门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是通于体外的出口,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大便。直肠起源于内胚层,而肛管起源于外胚层,由于两者起源不同,所以其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内衬组织等也各不相同。两者以齿线为分界,因此齿线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一)直肠
直肠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与乙状结肠相连结,在骶尾骨前面下行,于尾骨尖稍下方终止于齿线,并与肛管相连。直肠全长12an。直肠上部与骶骨曲度一起形成骶曲,同时由于直肠腔大小在上端与乙状结肠同,下端则扩大为直肠壶腹,壶腹前壁向前膨出,与肛管几成直角形成会阴曲。因此,在行肠镜检查时应注意此解剖特点。肠管上1/3前面和两侧为腹膜所遮盖,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为直肠膀胱凹陷或直肠子宫凹陷,此凹陷为直立位腹腔最低点。直肠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肠壁肌层与结肠相同,直肠肌层在其下部肥厚成为肛门内括约肌。直肠内表面是一层较厚的粘膜,直肠粘膜有三个呈半月形的横皱襞,又称直肠办。上皱襞在齿线上12en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皱襞。中皱襞位于右侧壁,在齿线上8cm处,相当于腹膜直肠返折处。下皱襞位于左前壁,在齿线上5cm处。
直肠下端粘膜有6—10个纵行皱折,称直肠柱:两柱下端之间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称肛门办,肛门办内有向上开口的呈漏斗形窝,叫肛隐窝或肛窦。隐窝底部有肛腺体的导管开口,肛腺分布于粘膜下呈分支状,部分分支可穿透肛管周围组织。肛腺分泌的粘液有润滑直肠下端的作用。如果人体抵抗能力下降,肛隐窝被大便污染,可引起肛隐窝炎和肛周脓肿。在直肠柱下部有2—6个米粒大小、黄白色的乳头状突起,称肛乳头。肛窦炎时,肛乳头可肿大,反复炎性刺激时,肛乳头可呈纤维性增生,或呈乳头瘤样改变。
(二)肛管
肛管是消化道的最末端,长约3an,其外端为肛门缘,上端与直肠相连接,齿线为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肛管有解剖肛管与外科肛管之分。解剖肛管即齿线以下的部分,而外科肛管全长约5an,下自肛缘,上至直肠壶腹下方缩小部,表面上2/5系直肠粘膜,下3/5为肛管皮肤。
(三)齿线
肛门办与肛管皮肤之间相连接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界线,叫齿线或齿状线。齿线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四)肛管直肠周围肌肉
1.内括约肌
为直肠环肌在下端增厚的部分,围绕肛管上段,下缘伸入齿线以下肛管皮下约1—1.5cm,平肛门白线。属植物神经支配的不随意肌,被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分所包围。内括约肌有帮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功能。
2.外括约肌
外括约肌是围绕肛管外部呈椭圆形的横纹肌东,受体神经支配.有括约功能,收缩时肛门关闭,排便时则括约肌松弛。外括约肌有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个部分。皮下部是环状肌束,不附着于尾骨,围绕肛管下端,位于内括约肌的外下方,两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恰与肛门白线相当。皮下部外括约肌常在手术时切断,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浅部位于皮下部的外上方,后部与尾骨连接构成肛尾韧带,在内括约肌水平面分为两束,围绕肛管再合二为一,止于会阴。深部外括约肌位于浅部的外上侧,也是环形肌束,不附着于尾骨。
3.肛提肌
是一对薄而宽呈四边形的盆底肌肉。与尾骨及其筋膜一起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从肛管直肠部向外上方张开形成漏斗状。肛提肌分三部分,即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髋骨尾骨肌。其中耻骨直肠肌对肛门括约功能起重要作用。
4.肛管直肠环
肛管直肠环是由外括约肌深、浅二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连接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如手术切断此环,即可引起肛门失禁。
(五)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肛门直肠周围有五个间隙,?其间充满脂肪等疏松组织,容易感染发生脓肿。骨盆直肠间隙共两个,位于直肠左右两侧,腹膜反折以下,肛提肌以上;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骶骨前,其上方为骶骨岬,下方为盆膈;两个坐骨直肠间隙位于肛管两旁,肛提肌以下,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感染严重时,脓液可从一个坐骨直肠窝流至对侧的坐骨直肠窝,形成蹄形肛周脓肿。
(六)肛门直肠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肛门直肠的血液供应来自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和骶中动脉四支动脉。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末段,在直肠上端后面分为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在齿线以上分出许多小支与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吻合。直肠下动脉为髂内动脉的分支,其大小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肛门动脉由阴部内动脉分出,在肛管分为数小支。骶中动脉是腹主动脉的连接分支,一般很小,与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吻合。
静脉的排列与动脉相似,主要来自两个静脉丛,以齿线为界,齿线上为痔内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主要分布在直肠末端的右前、右后和左侧,是内痔的好发部位。直肠上静脉丛向上,经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汇入门静脉。齿线下为痔外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分布于齿线以下肛管周围皮下,经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流人髂内静脉。齿线以上的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发生内痔,齿线以下直肠下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外痔。两组静脉丛同时在同一方位曲张形成混和痔。直肠上静脉无办膜,血液可逆向流动,且直肠上静脉丛和直,肠下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相互交通,使门静脉与体静脉相通。门静脉高压患者,此处是一侧支循环,所以,门静脉高压患者“痔出血”不宜结扎。
肛门直肠的淋巴组织分为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线以上,包括直肠粘膜下层、肌层、浆膜下及肠壁外淋巴网。这些淋巴网的淋巴液主要有三个流向:向上至直肠后骶骨前淋巴结,再至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最后至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向旁至提肛肌上淋巴结,再经闭孔淋巴结,最后至髂内淋巴结;向下的至坐骨直肠窝淋巴结后,再流向髂内淋巴结。下组在齿线下,包括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下淋巴结:经会阴部流至腹股沟淋巴结。上下组淋巴网经吻合支相互沟通。
直肠受植物神经支配,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肛门的神经支配为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约肌、肛管及肛门周围皮肤。齿线上的直肠粘膜对痛觉不敏感,而齿线下的肛管皮肤感觉异常敏锐,肛门部受到刺激后可反射性引起肛提肌和外括约肌收缩或痉挛。另外膀胱颈部的肌肉也受阴部内神经支配,因此,肛门疾病或手术可引起小便困难和尿潴留等。
(七)生理功能
肛门与直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正常情况下,当储存于乙状结肠的粪便经肠蠕动下行到直肠内时,使直肠下端膨胀产生便意,同时外括约肌松弛,肛提肌收缩使粪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