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是原则或者说是中医的规矩,其它医书是经典的发挥或者说是巧。光知规矩,临症思路窄;光知巧,临症如盲人摸象,不知本源。须将规矩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心会之,参考诸家,方为自己的巧。
《医宗金鉴》中删补名医方论较好,可参。
《濒湖脉学》不如陈修园的脉决实在。
《儒门事亲》好书!子和把汗吐下三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临症要量病人体质而用,不可大意。
《脾胃论》,东垣的书堪称经典!大都以升,补脾阳为主,滋脾阴好像少了些,不过后世的书《先醒斋广笔记》纠正了这点。诸病不愈时寻到脾胃上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格致余论》朱丹溪的代表作。
《医贯》重视命门,不知道徐大椿为何有《医贯砭》医书。
《明医杂著》首次提出:“气血痰郁为杂病纲领”。
《万病回春》一方书,需要辩证老手才能用好其中的方子。
《慎柔五书》都是经验之谈。
《内经知要》浓缩版的内经注本。
《石室秘录》《辩证录》估计是傅青主的杰作,书中方奇而多效,观点新颖。
《古今医案按》好书!!评语客观,一语中的。强烈推荐此书,可作为研读医案的对象。
《笔花医镜》以五脏六腑为大纲,下列各个条目,初学的佳书。
《类证制裁》首列症状,此列舌脉,后列药方,一病有好多治发。推荐此书。
《医林改错》除诸“逐瘀方外还有好多有效的方子。
《名医类案》好案头书!推荐。
《医学衷参西录》好书!!!,强烈推荐。在我研读之列。议论详实,有创见。
《医宗必读》简易平实,入门书。
《证治汇补》条目清晰。
《张氏医通》与《临症指南》《医宗金鉴》齐名。 看清初三大家书开阔视野。
《温热论》中有论舌苔舌质的段落,少且精。
《温热经纬》学温病的首选书。孟英的《归砚录》《回春录》《王孟英医案》可细细研读,案大都为温病误治而治。
学传染病当看《瘟疫条辨》,书中有名方升降散。
以上的观点纯属个人看法。
医书之多,可汗牛。病情之杂,千百万状。然总为我心主持。须知读进去并充分理解,消化,吸收。读出来加以实践才能贯通,发挥,最后才算自己的东西。
我平时研读的重点书籍都是一句或一段,前后连照,发现疑点,用心思索,找到答案。所以我博客里的文章都不长。
我的博客为:http://yanlong789456123.blog.163.com/ 欢迎访问
qq:1252593797,xl心想事成 http://user.qzone.qq.com/1252593797/infocenter
《医宗金鉴》中删补名医方论较好,可参。
《濒湖脉学》不如陈修园的脉决实在。
《儒门事亲》好书!子和把汗吐下三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临症要量病人体质而用,不可大意。
《脾胃论》,东垣的书堪称经典!大都以升,补脾阳为主,滋脾阴好像少了些,不过后世的书《先醒斋广笔记》纠正了这点。诸病不愈时寻到脾胃上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格致余论》朱丹溪的代表作。
《医贯》重视命门,不知道徐大椿为何有《医贯砭》医书。
《明医杂著》首次提出:“气血痰郁为杂病纲领”。
《万病回春》一方书,需要辩证老手才能用好其中的方子。
《慎柔五书》都是经验之谈。
《内经知要》浓缩版的内经注本。
《石室秘录》《辩证录》估计是傅青主的杰作,书中方奇而多效,观点新颖。
《古今医案按》好书!!评语客观,一语中的。强烈推荐此书,可作为研读医案的对象。
《笔花医镜》以五脏六腑为大纲,下列各个条目,初学的佳书。
《类证制裁》首列症状,此列舌脉,后列药方,一病有好多治发。推荐此书。
《医林改错》除诸“逐瘀方外还有好多有效的方子。
《名医类案》好案头书!推荐。
《医学衷参西录》好书!!!,强烈推荐。在我研读之列。议论详实,有创见。
《医宗必读》简易平实,入门书。
《证治汇补》条目清晰。
《张氏医通》与《临症指南》《医宗金鉴》齐名。 看清初三大家书开阔视野。
《温热论》中有论舌苔舌质的段落,少且精。
《温热经纬》学温病的首选书。孟英的《归砚录》《回春录》《王孟英医案》可细细研读,案大都为温病误治而治。
学传染病当看《瘟疫条辨》,书中有名方升降散。
以上的观点纯属个人看法。
医书之多,可汗牛。病情之杂,千百万状。然总为我心主持。须知读进去并充分理解,消化,吸收。读出来加以实践才能贯通,发挥,最后才算自己的东西。
我平时研读的重点书籍都是一句或一段,前后连照,发现疑点,用心思索,找到答案。所以我博客里的文章都不长。
我的博客为:http://yanlong789456123.blog.163.com/ 欢迎访问
qq:1252593797,xl心想事成 http://user.qzone.qq.com/1252593797/info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