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翻翻以前看的书,仔细品味其中的一小段,根据自己的琢磨可悟出许多东西来。
《伤寒来苏集》辞藻华丽,读后畅快淋漓,仲景遗韵经阐发而彰。
《伤寒贯珠集》文风朴实无华,但学术绝不亚于前者。《静香楼医案》篇幅短小但可作为研读的对象。
王冰 《王注本黄帝内经》和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都是注解经典的第一人,可谓功不可没!前者注重道家故道家味较浓,今见内经篇幅大都以王冰本为模型,中有许多名言,可记诵。后者用内经解释伤寒,是以经解经的典范。王肯堂极力推崇此书。张志聪的《内经素问集注》和高士宗的《内经素问直解》,前者注释深奥,后者注释浅显易懂,合看可互相发挥,故陈修园说:此两书为汉后第一书。
《景岳全书》影响很大,但遭排斥的也不少。陈修园最好提起他:说他是厨中一好手。但我认为既然影响那么大肯定有他的道理,不能一竿子打死。
,《医学心悟》简易平时,可作为入门的参考书,此书中有好多名方,如止嗽散,益母胜金丹等等。
其它的还有很多,如徐大椿,陈修园等,需潜下心来慢慢体会,再回到经典上来,顿觉豁然开朗。
另外我觉得多看些易经,诸子百家等对开发中医象形思维,拓展思辨空间很有帮助。
《伤寒来苏集》辞藻华丽,读后畅快淋漓,仲景遗韵经阐发而彰。
《伤寒贯珠集》文风朴实无华,但学术绝不亚于前者。《静香楼医案》篇幅短小但可作为研读的对象。
王冰 《王注本黄帝内经》和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都是注解经典的第一人,可谓功不可没!前者注重道家故道家味较浓,今见内经篇幅大都以王冰本为模型,中有许多名言,可记诵。后者用内经解释伤寒,是以经解经的典范。王肯堂极力推崇此书。张志聪的《内经素问集注》和高士宗的《内经素问直解》,前者注释深奥,后者注释浅显易懂,合看可互相发挥,故陈修园说:此两书为汉后第一书。
《景岳全书》影响很大,但遭排斥的也不少。陈修园最好提起他:说他是厨中一好手。但我认为既然影响那么大肯定有他的道理,不能一竿子打死。
,《医学心悟》简易平时,可作为入门的参考书,此书中有好多名方,如止嗽散,益母胜金丹等等。
其它的还有很多,如徐大椿,陈修园等,需潜下心来慢慢体会,再回到经典上来,顿觉豁然开朗。
另外我觉得多看些易经,诸子百家等对开发中医象形思维,拓展思辨空间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