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临床实用脉诊发微
序论
我中华医学实为中国古文化中最重要之一种,历经数年载之演变,早有卓越之成就。中国上古之医术,原基於先民原始生活之实际需要,由自然启发而成,其内容浩涵如海,实为我民族生命之学也。
中国医学源流,本一脉相承,前后并无间断,但由历朝医政制度之变迁,医术之进展,学理之创获,社会风气之转移,故流派分岐,各有所长。但亦有庸者审证不明,泥古不化,每以臆说己见欺人或挟秘自炫,以讹传讹,医家之道渐至不明,真理反晦而不显。本文谨就中医诊断学中「脉诊」一项做深入之研讨。
切脉诊断之法,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论及诊法及脉理说明。「平人气象论」,有最详尽之脉义论述。「玉机真藏论」则说明四时之脉理变化及由脉论病。「三部九候论」,说脉之部位。「通评虚实论」,据脉象论断生死。上古之脉法以全身之三九候决生死。以人迎、寸口、趺阳脉诊而诊之。内经仅有寸口气口之名,并无尺寸为三部之义。至「难经十始发明独取寸口之诊法,创立关尺之别,但无左右脏腑分配之说。至叔和一代,始立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肾命门之说,切脉之学,遂臻完备。
自「素」「难」,「伤寒论」而下,虽有诊脉治病之法,并未明确发明脉诊之理,凭脉以审证,而未沟脉诊之法,叔和根据素难之说,参考古代脉法,著「脉经」十卷,此为第一部讲求脉法之书,此书内敍及阴阳**** ,表裏虚实三部九候,二十四脉等以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变,理论纲目条理而不紊,使後世学者由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颇为详尽。然其脉法,则甚为死板拘泥,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见某病,繁琐有余而实用不足,不免有泥脉以和病之嫌。但不论如何,此十卷脉经,确为旷古之伟大发明,据徐灵胎所言:「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断,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後之说,一无所遗,其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尊循,亦不可少力之作也。」实中肯之论也。
然后世又见「王叔和脉诀」,乃他人假托叔和之名而作也,朱熹谓俗传之「脉诀」,辞意鄙浅,非叔和本意,但以其显浅,医家入门偏热是书,自立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似通非通,脉理之精义因而转晦。代代流传,遂仅余粗略之论廓,脉诊之精华尽失,为人师者心中固已茫茫,而学者更加无所适从,以致「脉学」一道逐渐失传。真理因而不明,人皆视「脉学」为虚无之谈而鄙之。循环以下,医者不得不致力於辨证之法。临床诊病之时皆以病者口述之证状及体态神色为主,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仅为表面之「象」。其真假难论,体内复杂之病理不明,发病之根源难寻。治疗之法不免局限於症状之解除,因而无法澈底根本治疗。病者之患虽然暂愈,而病根未除,必反覆发作,不得尽愈矣!
然若医者能尽知脉理,临床施治之时,手下三指,左右细寻,郎立刻能洞悉病者五脏之腑寒热虚实之情。处方之际,依据脉理所示,必能全面掌握病况之来龙去脉,本、标,先,后,而加以整体之治疗。不但使病情立退,而全身之健康得以渐复。此为「正本清源」,除病务尽之法,亦为我中华医学精华之所在,远胜西法局部症状治疗之弊,不知脉者,何能为之?
因之「脉诊」之学,实为中医四诊最最精要之一门,为医者不可不潜心研究,以求精专。
实用脉诊概论及六病脉之研究
中医传统之诊断法则,皆以「八纲」为主,将病者所表现之症状,归纳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基本分类,以为病理分析之依据。临床时,着眼於症状之变化,故称「八纲辨证法」。然如前文所言,病者口述之证状,以及求诊时之形色,仅为片段主观之感觉,只可供参考之用,如全以为处方之重要资料,则必不够充实。故辨证法实不足以研判现代社会所生复杂万端之疾病。况且,病家求诊时,未必具备书中所条列之理想化证状,供医者诊断。因之误诊之失在所难免。再者传统之辨证法,内容极端繁杂,条文充斥,不仅学习费时费力,且必然限制后世学者之思考能力,而陷入背诵之窠臼。临床时,不易随证应变。因之为求更精密,更深入,更灵活之断证之法,唯有以脉法为主。
临床实用之切脉诊法,依笔者多年之研究,应以下列三组脉象为主,此三组之间各有错综复杂之网状连络,彼此互相配合以成一完整之体系:
第一组:六病脉:「大、小、缓、急、滑、涩」,此六脉为入门之基本脉法,用以研究中医传统之「八纲」诊断。脉法精要而准确,远较传统之辨证法迅速而实在。
第二组:五脏脉:即「心、肝、肺、脾、肾」,研究五脏之根本,正邪之病理变化。脉法深入而实用,并能配合现代医学之病证分析,临床价值极大,为中医脉诊之核心。
第三组:六气脉:即「三阴三阳」之病脉,其中三阴脉与前段五脏脉略右重覆,而三阳脉即为六腑之病脉。此六脉亦研究人体生理与「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关系,脉法颇为特殊,亦能与现代社会之常见疾病相应。
此三组脉象并非独立存在,应用时须彼此配合应用。医者必须融会贯通,方可全面掌握病者全身正邪进退之变化,其精奥之处亦在於斯。
现将此三组脉象之诊法略述如下:
第一阶段为六病脉,即为「大、小、缓、急、滑、涩」。此六脉名称源自内经,研究之目的为求能以最迅速最精确之法,而为八纲之辨证,其应用目标着眼於全身性,整体性之病理变化,故初着手时,不必细分於寸关尺。
第一「大脉」:指下满盛有力:言左右三指之下,脉管皆粗大,强硬,博动有力,其至皆较数。为「实热」之证,主全身气血皆处於兴奋亢进之状,邪气热盛。常见於高血压、中风、脑溢血等病发作之前,情况危急。汤药,粉剂均缓不济急,必以针刺指尖放血,使邪随血去,庶几能保命於万一。此乃言其极热之状,平日病者有感受风热外邪,亦可传入脏腑产生「实热之证」,可於寸关尺局部求之,亦可适合针刺治疗。
二「小脉」:指下细弱无力:言左右手三指之下皆细如丝线,而博动无力,常需中、沉取方得。此为「虚寒」之证,主五脏生理功能减退。如出现於右手,则为脾肺所主之消化,呼吸系统功能不足,即为「气虚」,如现於左手,则主心之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谢之能力及肝之解毒,贮藏能量之功能,肾之生殖排泄功能减弱:为「血虚」。如左右两手同时出现则主「气血两虚」,不但机体之活力不足,且易受外邪之侵害,此脉常见於先天体质不佳,或长期卧病,气血严重损耗之人。指下如见小脉,则知其人本源已亏,不论何证,均不宜针刺治疗,以免血气再伤,而应以「温补扶正」之法为主,长期调养,使气血由衰而旺,自能抗病而祛邪!
三「缓脉」:(此缓字为「纵缓不收」之缓,非内经所言脾之平脉「和缓」之缓。):指下软散无力:言三指之下皆粗宽而散,脉管之边缘不清,博动无力,应指而扁,混浊一片。此为「虚热」之症,主全身血流缓慢,阻滞而无力,新陈代谢谢不佳,废物浊气宣泄不畅,日久则邪热渐生。如局部出现,则常为慢性之炎症。此脉亦见於气血受伤之后:如跌打损伤、骨折、手术、妇女人工流产后等等……如流行感冒、支气管感染发生卡他性炎证时,则右寸常见沉而缓之脉。(沉主湿、后详)妇女之下焦内生殖系统或泌尿道感染时,左尺则必有缓脉。如见此脉则宜清热行血、通经破瘀,则肿热、疼痛可消,诸症尽退。此为斧底抽薪之法,不论病者见证如何复杂,对「脉」下药,无不见效。此脉指下无力,但万不可以「弱脉」视之,如施以补剂,则邪势益张,不可收拾。
四「急」脉:指下细如琴弦,紧张有力。言指下所觉如张紧之细纲丝,博动顶手有力,此为「寒实」之证,主脏腑之机能退化,生机减弱,神经、内分泌系统之功能,皆被抑制而不能正常工作,如万物至多日,生理机能之降低。此脉主病邪深重,常为局部出现,左右寸关尺皆有可能。治法应以「温散」为主,以辛热之药,驱寒外出,否则寒邪攻心,久之而成胸痹之证,即今所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死生在反掌之间!
此外诊脉时常以手指之取脉轻重而决定疾病之部位,即以「浮沉」定「表里」之分,此乃医家之常识,不待多言。唯取脉之手法关系诊断之结果甚巨,故详述於文末,以供参考。
以上所论四脉皆简明易行,临床时医者不必烦絮多问,而患者之病情莫不了然於胸,万无一失。
兹将此「大、小、缓、急四脉」与八纲之类比,与两者闾之关系归纳如下表,则更易明了。
表证
寒
虚:浮取细弱无力,脉管细如丝而软(小)。
右手:主气分病 >以下均同
左手:主血分病
实:浮取细紧有力,脉管细而硬如钢丝(急)。
热
虚:浮取,软弱无力,脉管不细,重取即散(缓)。
实:浮取即博指下有力,脉管粗而硬(大)。
浮脉表证均与「肺」有直接连系,故脉当见於右寸。
里证
寒
虚:沉取细弱无力,脉管细软,应指而停(小),
实:寒实之脉为细紧,但脉管之粗细如常,仅中取之时,脉管内,现出一细如钢丝之脉,应指有力(急)。
热
虚:中取或重取具缓脉,脉管塌陷无力(缓)。
实:重取见大盛有力之脉(大)。
此外尚有「滑」「涩」二脉,略述如下:
「滑脉」者:指下往来流利:言指下感到脉博波之前行,速度极快,与血液之流动无关。主气血皆盛,微热实之证,常与大脉同见。
「涩脉」:指下濇滞不行:言三指之下无法感到脉波之前往,三指同时,垂直往上跳动。主气滞血瘀,常与缓脉及小脉等气血不畅之脉同见,此滑涩之脉。临床之价值不甚重要,仅与其他之病脉相合,以为诊断之参考,并非处方之主要南针。
综合以上所述之「大、小、缓、急、滑、涩」六者实为入门工作?医者手法熟练之后,下指便知一切「表、里、虚、实、寒、热」之变化,不必斤斤计较於表面之见证如何。笔者曾治疗,一家四位儿童之感冒,其表面证状均同:咳嗽、流涕、头痛、嗜睡、胃口不佳。但经笔者略诊其四人右手寸部之脉,则见其中两位右寸中取见细紧之脉,知系风寒入内,必有寒饮,另二位之右寸则浮而微燥,知是风热在表,则分别施以小青龙汤及防风通圣散加银翘散,不久即全愈,再诊其右寸之脉,则彼此无甚大之差异矣!
由此实例则可知外表症状之不尽可靠,唯有「脉诊」之法方能深入掌握病情!然此「六病脉」之主要诊断范围不过表里虚实八纲之变化,至於五脏六腑之生尅病理,尚未述及,实不够完备,必需进一步推求「五脏六腑」之各种脉理变化,方能掌握全身之病理情况!
五脏脉理分论
此「五脏脉」包含三部:即「心、肝、脾、肺、肾」之「平脉」「病脉」「死脉」:其病脉又分邪气有余之「实证」脉及正气不足之「虚证」脉,变化多端,兹分脏叙述如下:
(一)「肝」-肝者,应春木生发之气,主「动能」,为全身能量之大贮库。其气欣欣向荣,生生不息,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无病之脉曰「微弦」:弦者言脉管之状「直而长」,但粗细软硬适中,博动柔和,无太过不及之情,故曰「微弦」,主肝气正常而旺,多见于发育期之青年体质瘦型之人。经曰:「土遇木而达」,肝气平和则胃土之功能亦强,故平和时此脉两手均应见之。
肝之生理功能,各医家均了如指掌,故不再赘言,此谨就其病理及脉象之变化,略作研讨。
病者,脏腑阴阳之气失其平和也。临床上应分为「有余」及「不及」二种变化;「有余」者,邪气太过,「不及」者,人身之正气减弱。
临床所见之脉象及证状均与前节所述之六病脉有关,换言之,五脏六腑之病理状况必须研究其虚实寒热之变化,方能全面掌握病情。
现就常见之证候及脉象,分析如下
(1)脉见左手「弦,中取顶手有力而濇」。主肝气滞而不通,此为「肝气郁结」,可见于神经官能症,胆囊病,月经不调等病。常见两胁胀满作痛,胸背或右上腹胀痛拒按,胸闷不舒,急燥易怒,月经疼痛,量少色黑。多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所致。
如此脉见于右手,则为「肝木犯胃」,必有呕逆反胃,食欲不振,腹痛便血等症,主十二指肠溃疡。治法宜舒肝理气,使肝气畅达,则郁结可清,胃气可复。
(2)脉见「弦大,粗盛有力。」此为「肝经实火」,可见于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结膜炎,眩晕等病。证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燥易怒,面目红赤充血、胁肋痛、口干、尿黄便干,其势甚凶。宜急清肝火。如施治失宜,病势更炽,则见「肝阳上亢」之象:证见头痛剧烈,眩晕眼黑,面热口干、头重脚轻。脉见「弦浮大而长,燥盛有力」。此亦为「少阳」相火之脉(见下节六气脉象),病邪至此,肝胆之相火已合而为一,有燎原之势,宜急用泻火滋阴之剂救之。如再治之不当,则热极必生内风,风火交煽,上升巅顶,或横窜脉络,则见昏迷、抽搐、偏瘫、肢体麻木、挛急等症,常造成永久性之损害,预后不良。医者临床之际,早应自脉象预先了解病情之转化,及早施治,而不必坐待症状之发生而后再来「辨证」下药。此亦古曰「上工治未病」之最高境界。如医者不明脉理,坐失施治之良机,使病者终身偏废,岂非医之过也?
(3)脉见左手「微沉而弦,细弱无力」,即「小脉」。主「肝血不足」,见于肝炎、贫血、眼科疾患、月经不调等病,证见眼干目涩、视力减退、手足麻木、头晕耳鸣、爪甲干枯、急燥易怒、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而不行。皆血不养荣之故。
阴血久虚,亦足以生热,其证则兼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痿黄等。其脉左手「浮取弦细燥有力,重取全无。」法当滋阴养血而柔肝,万不可用苦寒退火之剂。
(4)脉见左手「关尺细紧有力」,此主「寒滞肝经」,可见睾丸疾患、疝气等病而有下列证候者:少腹痛引睾丸,阴囊等胀肿硬而痛、喜暖畏寒。主下焦有寒实之邪,法当温肝散寒,以除其阴寒内盛之象,寒邪主收引,故此脉亦主肝之机能败坏,生长之能减退,如不及早治疗,其终必变成细紧如刀刃之死脉,生机绝灭,死不旋踵!
(5)脉见左手关部「沉缓散,无力」沉为湿,(见下章六气脉)缓散无力为虚热,此为肝胆湿热,可见黄胆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病有下列证候者:眼睛巩膜外营水平处及皮肤见黄色,胁痛、尿少而赤、恶心呕吐、食少腹胀、倦怠无力。法当清热渗湿,利胆退黄。
(二)「心」-心者人之君主也,应夏火至旺之气,主「热能」。其气洪盛至极,全身各脏腑器官之机能是否能正常发动,全赖此「心气」。
其平脉曰微「钩」:钩者,言脉管之状,寸部较尺部浮,应指有力而不燥,故曰「微钩」,主心气强旺。多见于体健肢短或性急好动之人。心气平和则肺金之气亦无伤,故常两手俱见之。
临床常见之病理及脉象如下:
(1)脉见左寸「沉细而小,鼓动无力」。可见于某些神经衰弱症,或贫血具有下列之症者,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多疑多惊等。长期阴虚不足,亦足以生邪热,兼具低热、盗汗、颧红,主心烦热等,脉见左寸「浮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治法应养心血,补心阴,安心神。
(2)左寸脉,「浮沉皆无力,重取则散,尺部之脉高于寸部」。名曰「倒钩」脉。甚至至数不定,或结或代,主心脏衰竭心律不整。常见心气无力,心悸、心空、气短自汗、动则加重、胸口蹙闷之证。治法宜大补心气,以免君主之火衰微。
(3)左寸脉「中取见弦细紧有力之脉」,此为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主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临床见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绞痛。其痛势剧烈或散至肩背至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尺侧放散。重者唇甲青紫、四肢冰冷。
细紧之脉主大寒之邪,已如前述,今现于左寸为「寒害心火」,实为大凶之脉,生死常在旦夕之间,医者不可不知。病者平日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出现,多因诱发因素,如天气骤寒,大量吸烟,暴饮暴食,等而发作,来热凶猛,常抢救不及。然其左寸之脉早有预警,惜医者不知尔。若医者能洞悉脉理,则此致命之疾搭手便知,必能及早治疗,则何患不可安养天年乎?
(4)左寸脉「极旺,轻重皆有力,寸部尤甚于尺部」。此乃钩之甚也。此为心火上炎之脉,可是于舌炎,舌体溃疡等症而有下述证候者:舌尖红、舌体或舌边癀烂或溃疡、心烦、夜卧不安、口渴思饮。如心移热于小肠,则左寸「浮大而长」,为太阳脉(见下节天气脉象),兼见小便黄赤,淋沥不断、尿道赤痛,甚则尿血等症,皆因心火内炽之故,治法当宜清心,降火利尿。
(5)左寸「顶手而燥数,中取见脉滑而有力」。滑主痰火,此为「痰火扰心」。可见于疮病、癫痫、精神分裂、燥狂性精神病有下列症候者: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燥妄动,甚意识朦胧、呕吐痰涎、或昏迷不醒人事等,此乃痰火炽盛,上蒙清窍,内扰心神之故也,治法多宜镇心,涤痰、泻火。肥胖之人如见此脉,应多加小心,以免引起脑出血之意外。
(三)「肺」-肺者,心之匡佐也,应秋金收敛之性,其气自夏令盛极而衰,洪盛渐敛,故其平脉曰「浮」:浮者,轻取之不若钩之燥盛,指下较柔,但仍应有力。又肺者手太阴,其用为燥金之性,本体之性则为湿土,湿脉当沉,故肺之平脉,右寸当见「浮沉皆和而有力」,方为肺气之常脉。
临床常见之脉及病理如下:
(1)脉见右寸「轻取即燥有力,重取则较无力。」浮燥之脉多为津液不足,此为「肺燥」,可见感冒初期、支气管炎等有下列症候者: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喀出,鼻燥涸干,咳甚则胸痛,或见畏寒身热之表证,此为风热燥火伤金,津液灼伤之故,法常清肺润燥,不可妄用苦燥之药。
(2)脉见右寸「浮取或中取见一小细紧之脉,博手有力。」细紧为寒,此为「风寒入肺」,可见于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下列证候者:咳嗽痰多、稀白、形寒怕冷、口不渴,重则咳喘胸闷,呼吸急促。或兼见表邪未除之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寒流涕,此为寒邪犯肺,肺气不宣而束紧之故。法当温肺化痰,散寒解表。
(3)脉见右寸「顶手而燥数,浮沉皆有力。」数者主实热,亦主内有痈疽。此为「实火犯肺」。多见于急性支气管感染,发炎、肺脓疡、哮喘等。常见下列证候:咳嗽、咳喘、痰黄粘稠,甚则咳吐脓血、痰味腥臭、发热、胸痛等,此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之故也。治法为清热化痰,排脓化瘀。此症来势颇速,如治疗不当或反复感染,则热邪易转、为慢性炎症,其脉则转为「右寸沉而缓散」,沉主湿,缓散为虚热:亦主瘀血不化,常见于渗出性之炎症。痰涎必多,阻滞气机,以致呼吸不畅,咳喘剧烈,治法应清热,利湿、行水。
(4)脉见右寸「轻取细燥有力,重取则无。」重取无脉主阴虚,可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具有下列证候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偶带血丝,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咽干声哑等,皆为肺阴亏虚,阴火内炽之故。治应大补肺阴,清热凉血,不可用苦寒之剂退火,否则必伤人之正气。
(5)脉见右寸「细弱,鼓动无力,亦即小脉也。」多见肺气虚弱之病,常见咳嗽无力,咳声低微,痰多而清稀,喘促气短,面白自汗,倦怠无力。皆因气虚津液不得输布之故,其人卫气不固,则必易受邪攻,亦常转为慢性之炎症。治应补气固表。正气强旺,则诸般外邪不得而入矣!
(四)「脾」-脾者中宫之主也,经曰「万物皆生于土,土为万物之母也。」脾主运化输布营养之精气,为营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主益气、统血、肌肉等,为「后天之本」。
其气四季常在,和缓而从容,故其平脉来「和缓而微滑」指下柔和不躁,其博动均匀稳定,无太过不及之偏也。右手见之主卫气充盛,左手见之则血气旺盛,皆无病常生之脉也。
如脾失其正,则百病生焉;常见之病脉如下:
(1)右关「重取弦而濇」,弦为木脉,此为「肝木犯胃」可见于癀疡病,慢性胃炎、肠炎等,常见之证候为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思心呕吐,空腹则脘痛,食后则痛减,均为运化失职之故。久之则水谷生化之精微减少,营养不足,则兼见面色痿黄,倦怠无力,肌肉消瘦之症。治法多为和肝理脾,补中益气。
(2)脉见右关「中取细而微紧。」此为脾胃阳虚,临床所见除脾胃虚弱之症候外又兼见寒象,腹脘疼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甚则久泻不止,倦怠无力。此皆因寒邪凝滞中焦,睥阳衰微,水谷之精微不能运化所致。治法当以温补脾胃为主。
(3)脉见右关「沉陷而弱,应手无力」,此为中气下陷之兆,可见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脱肛、小便淋沥不禁、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症。常见气短懒言、气不衔接、下腹胀痛,甚则久泻、脱肛、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症。多因脾气极虚,清阳不升反陷所致。治法多以升补中气为主。
(4)脉见右手或关部「沉濡而缓散。」此为「脾虚湿困」。可见于慢性肠胃发炎、下利、浮肿、女子白带过多等病。临床必见头重如裹,口粘苔厚,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嗯心欲吐、腹泻、肢脓、白带清稀量多等症。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停中焦或四肢所引致。治法必先利湿燥脾,则中宫之气方得运化。
(5)脉见「右关顶手而涌濇,浮沉皆有力。」此为「胃火炽盛」,见于中消,牙周病,或急性胃炎、肠炎下利等。多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臭嘈杂,口唇縻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脓血不止,或胃脘绞痛,有烧灼感。多因平素嗜食辛辣厚味,化热生火而上蒸,灼干津液之故,法当滋阴降火。
(6)脉见右关「短而突起,应手濇而不燥。」此为「食滞胃脘」。多见消化不良,停食等症;如胃脘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便下恶臭等。皆因饮食积滞,中焦气机受阻,食积化热之故。法当消食导滞,则脾胃气畅,短脉可平。
(五)「肾」-肾为藏积之脏,为发育生殖之源,并主五液,以维体内水液代谢谢之平衡。此皆「肾阳」所主之功能,肾阳者,命门之火也。古人论脉皆云左尺主命门之火,右尺为肾。殊不知命火者,乃今之所谓肾上腺皮质贺尔蒙之功能,岂有左右之分乎?但脉诊之法,左右手尺部确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为:右尺主「先天肾气」,受之于父母,及三焦主水液平衡之机转。左尺主「后天肾气」,即人身肾气后天之消耗状况,以及肾脏本体及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而言。
肾气宜收,不宜泄,故左右手尺部之脉均应较寸部微沉,但「博手需有力,无粗细软硬之偏」,始为肾气强旺之平脉也。其临床之病理变化及脉证主要为「阴虚」及「阳虚」二类,兹分述如下:
(1)脉见左尺「浮而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此为「肾阴虚」,亦即贺尔蒙失调。可见于慢性肾炎、结核、不孕、更年经障碍等症,临床多见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潮热、颧红、虚汗、视力减退、耳鸣、遗精、女子经闭不孕,男子精少不育。皆因肾阴不足,虚火妄动之故。法当大补肾阴,引火归元。
(2)脉见左尺「沉细而弦紧」,皆为阳虚阴盛之脉。临床见证则分以下五种:
(1)「肾阳不足」:多见久病不愈,年老体弱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神经衰弱等病,具下列症候者:腰酸背痛、腿膝发凉、不耐久立、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皆因命火衰弱所致。理当温补肾阳。
(2)「肾虚水泛」: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心力衰竭等病具下列证候;除一般肾阳不足之见证外,兼见周身水肿,腰下尤甚,尿少腹胀,甚者可见腹水,阴囊水肿,或见心悸气促,咳喘痰鸣,不得平卧。皆因肾阳不能运化水液,水湿停滞所致。治则应为温肾利水。
(3)「肾虚泄泻」:可见于慢性肠炎、下利等病,常见完谷不化,久泻不止,俗称「五更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后则缓,下腹畏冷,遇寒加重等症,此皆因命门火衰,不能暖脾以助运化之故,法当温补肾阳,亦即补火生土之法也。
(4)「肾不纳气」:可见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见证以呼吸困难之喘息为主,动则加重,气不衔接,汗出肢冷,咳则尿失禁,皆因肾火不足纳气及固摄使然。治则以补肾纳气为主。
(5)「肾气不固」:可见性神经衰弱、尿失禁、尿崩,遗尿等病,临床见证多为精与尿不能固涩,故见早泄,滑精,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夜尿多,甚则遗尿不禁。多因房事不节,阳虚阴盛致使肾气不固。法当温补肾阳,固涩肾气。
「肾阴」为人之真阴,滋养全身,「肾阳」为人之真阳,温煦机体,为全身各脏腑之动力,阴阳失调则必百病丛生。医者施治之际必仔细推敲其脉理变化,方不致误补其有余而攻其不足也。
六气脉象论
本节所述为六气之脉象,六气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分为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又称六淫,或六邪。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故此六气即为人之所以生成之本,如此六气略有偏胜,则又亦为病之本也。四时六气发生太过,必直接中于人而为病,古称六气淫胜。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若疏于摄生,正气减退,则此六气亦必乘虚而作,而成致病之外因,此六气以现代医学之论点观之,除物理机械性之伤寒外,亦包括一切传染性之因素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因。
此六气之病理机转为中医临床诊断之重点,其脉象亦有特殊之处,现分段论述如下:
(一)厥阴为风,素问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其气终岁常在,四时皆有。「风」者,并非自然界空气之流风,而为某种致病之因,医学中「病毒」类之感染,即可归为风邪。
风性善动,变化无常,邪之中人,常留于皮毛,肌腠久之必窜入经络脏腑。风性又曰轻扬,故常侵害人体之外经及上部。此为「外风」。
厥阴之气化为风,厥阴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为六气之终,阴气之始生,乃阴尽阳生之气,四时相应为「春」,主生发之能,其平脉为「弦」,其有余不及之变化已于前章述及,此段再论风气中人之病理变化,及相应之脉象。
风性善动而变,常见动摇弦运,四肢抽搐,强直等证,甚则中风,晕倒不知人。此皆风自内生,实则肝气失和所致,经曰「肝为风不之藏」此之谓也。
肝本体为阴,其用为动,为阳,内风之因,不外二论,一为「阴虚」,二为「阳盛」。
阴虚生风,多见于汗吐泄之后或大失血,或久病卧床,诸阴不足之人,津液亏损,血少筋枯,阴不济阳。亦有肾阴不及,水不养木而风热上扰。其脉左手「浮取弦细燥有力,重取则无,尤见于关尺」。
阳盛者,实火,火热则生风,多见于热病之人,阴阳天调,燥热太甚,木火相煽,鼓动内风上升,「肝阳上亢」其症来势甚急,为害颇烈,脉则见「弦粗,浮大而燥,浮沉皆有力」。详见五脏篇。
(二)少阴为暑,暑者火之热也。热主开泄,热在皮膺则腠理开,汗大泄。热在血脉则脉流薄急,充盈而盛,甚则血逆妄行。热在筋肉则弛绥不收,热盛则为火,火盛则神为之动,气行上逆而见精神异常之状。
火热之气化为少阴,少阴者,二阴也、离也,离为火,其体阳,故热。为君火,火热之病理变化亦分内外二种,其内火为人身之阳气所变。如人气血平和,则阳火可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经络组织以营生,此为「君火」,其脉为钩,已如前述。
如阳气过亢,必致伤阴耗精则气失共正而成病,此亦转为相火,其脉为「钩而燥,极有力」。但亦因相火伤人之部位不同,而略有变化。
如热聚于腠理肌表与血脉凝聚则为痈疽肿痛,其脉「钩,甚而数,浮沉皆有力」。如邪热郁于腹脘肠胃之间,则运化传导之功能失常,可见下利秽浊,里急后重,呕吐、小便黄赤等证,其脉「右关浮燥有力而数」。
亦有外感六淫,内伤积滞郁结生火者,其邪来自伤寒外感渐入阳明,发为壮热、大汗、大渴或实热内结之证,脉则见「浮大而数」,此皆为「实火」。
此外心血不足,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而生热,则属于「虚火」。常因为劳伤过度,精血亏耗,阳气被扰,虚火上炎之症,脉见「左寸浮取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法当滋阴壮水,万不可以苦寒之药伐之。
(三)太阴为湿,太阴者,三阴也,兑为泽,在天主体为湿,在地为土,其用为生化。然太过则淫溃,其气降临,中人为湿,土淖为灾,易伤人之阳气,最易阻塞气机,其性重浊赋滞,为病多缠绵难愈。
湿之形成多因外伤雾露汗出沾夹或涉水淋雨,居处卑湿得之,以为外湿。亦有多食冰冷瓜果,酒浆厚味之物,妨碍中焦运化功能,脾阳不运,则内湿成焉。
如为外湿,多因地之湿气上蒸,故乡起于下部,足跗浮肿,下肢重滞,筋骨关节疼痛,腰背酸楚,其脉为「沉重取之则散」,表为阳气为湿邪阻抑,失其温煦濡养之故也。
如为饮食失节所致则随人之体质而变,如其人素有热邪则中焦之湿多热化为痰,上下流行,其脉则见「滑而有力」。如其人平素体质虚寒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其湿邪必堵于中焦,脉见右关「沉而濡」软故无力,多见下利,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痿黄等证。湿邪亦常与其它病邪相合为病,如风湿,其脉「沉,重取弦无力。」寒湿,其脉「沉而细弱无力」,湿热,其脉「沉而缓散」,其人亦必有见证,医者应仔细体会。
(四)太阳为寒,太阳者,序列三阳,干为天,在天为寒,人应之于膀胱。太阳之气至其脉「大而长」,大者强硬而有力,长者远超过尺部数寸,寒性收引为冬季之主气,最伤人之阳,但此处所论之寒为膀胱所受之内寒,不同于前段所论「细紧脉」之外寒。膀胱者实泌尿系统之总称也,如此脉见于尺部则表示肾阳不足,无法蒸运水液故体内新陈代谢谢之废物无法适当排泄,常见于各种肾炎,古之痰饮水肿多属之,如不及早施治易变为尿毒症。此症初起时全无症状,病者常不自觉,唯脉象中早已显示,如医者早有别觉见此脉时速令病者采取尿液及血液加以检验,及早施治或许能免于洗肾之悲惨结果矣!
(五)阳明主燥:阳明者,序列二阳、一阴不胜二阳的燥,在地为金。阳明之气至其脉「短而濇」,短者其脉上下不及本部,三指之下应手有如驼峯而鼓,亦为气机不畅,上下不通。阳明之用为「金」主收饮,故此脉见于右手则为中焦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如以沽导之剂治之而,脉不变,亦可为幽门痉挛而堵塞,有胃癌之可能,医者亦多加小心。如此脉见于左手关部,则为「金克木」,如素问:「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其人必有肝脏之病变,必须配合病理检验,作更精密之分析。
(六)少阳为相火,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大者粗而有力,浮者其气在表,在上,此脉常则弦脉同见,表示肝胆之火极旺,临床见症已如前述。
少阳者,一阳也,阴极而阳生,阴阳当位,震而动,故为相火。介于阴阳交会之处,半阴半阳。相火为因相而生之火,有别于君火,为实邪,法当恣惧省修,勿使妄动。
切脉手法辨正
由上述之脉象变化及病理,识者当可明见此三组脉象-「六病」,「五脏」、「六气」脉之综合配法,在临床诊断上实妙用无穷。其深奥之境界,实远超过「叔和十卷脉经」之范围,更远非传统二十八脉可比。
再者,传统医经中所述切脉之手法,亦多有不当,临床时不能与实际相和。故笔者不得不将正确之「手法」,略述如下,以求更精确之诊断:
(一)切诊时,当先以医者之左手切病者之右手,再以右手切病者之左手,不可以单手切病者双手之脉。病者右手之动脉博动应全身「气」之进退,亦主肺循环之状况、属阳、属表,故当先察其外经之病理变化于此。左手主全身「血」气之衰旺,亦为体循环之状况。属阴、属里,故次当察其血分之病变于此。
(二)定位法:医者运用自己之双手时,均应自病者之外(桡)侧切入,先将食指之中心平搭于病者腕后第二道横纹之上,此为寸,再下中,无名二指,使三指务必平按于病者之脉管上,万不可用指尖切脉。此时可用医之大指顶住病者之腕背方可自由施力。
传统之脉法均称腕后之高骨为关,实不知根据何理,临床时百无一验。腕后之高骨实应在本法所述之寸关之间,方为正确。
至于脏腑之分配:应如下述:
(一)右手
(1)右寸之脉象属肺之病理变化。其脉「浮沉皆有力」。肺虽与大肠相表里,但大肠之病脉,应视「短脉」之有无而断之,并非浮取为大肠脉,沉取为肺脉。左右三部脏腑病变之断法皆同此。医者不可不知。
(2)右关属睥,脾胃相表里,「微沉」为脾脉,「短」则为胃脉。
(3)右尺为先天肾气,其脉言「微沉有力」。亦主三焦利水之功能。如见「大而长」之太阳膀胱脉,则主泌尿系统之病变。
(二)左手
(1)左寸属心,其脉「微钩,微浮而有力」,心与小肠表里,如见「大而长」之太阳脉始为小肠之病变。
(2)在关属肝,其脉「微弦」。肝胆相表里,如见「弦大而浮」,有力之脉则为少肠胆之相火。
(3)左尺属后天肾气,主生殖、发育,平脉当「微沉而有力」,如大而长之见膀胱脉,亦主泌尿系统之疾。
以上所述各节,多略与传统脉学相左,但无论脉理或手法均经笔者多般临床印证,千锤百炼,决无疑问。
结 论
中国传统之文化及发明者甚多,而其中最深奥难精者莫如医学,经数千年时间之流傅,其术虽可知,其学则难明。其术虽可治病,其学却流於固陋而无法尽知。笔者尝遍翻古书,见古代各医家论病之理,多喜着眼於症状之变化,长篇大论,辨之不休。殊不知症状者,及正邪交争之表现尔,并非疾病之本体,而论治之际,常为一药之取舍而争论不已,或为一方之选用夸己而非人。言之颇似成理,实则争者不过表面之假象而已。本末倒置,对疾病之本质特性,来龙去脉根本无法深入掌握。究其因者,实乃不明脉理之故也。
中华医学内涵精奥无比,惜医者非流於死板之古文教条,顽固不化。即或挟秘而自珍,至死不传。以至今世医家知脉者百不得一,而以现代精神钻研脉理者,更如凤毛麟角;如此伟大之中医脉学焉得不流於暗味而失传?
笔者多年潜心研究临床脉诊,略有所得,虽不免疏漏,仍不敢藏私,特藉此篇求教於中医先进前贤,望我辈医者能共同集思广义,更透发其性能,认取其价值,以我炎黄子孙之智慧毅力,不难将中医脉诊之精华,光耀於全世界也。
民国七十二年於容平中医脉理研究中心
序论
我中华医学实为中国古文化中最重要之一种,历经数年载之演变,早有卓越之成就。中国上古之医术,原基於先民原始生活之实际需要,由自然启发而成,其内容浩涵如海,实为我民族生命之学也。
中国医学源流,本一脉相承,前后并无间断,但由历朝医政制度之变迁,医术之进展,学理之创获,社会风气之转移,故流派分岐,各有所长。但亦有庸者审证不明,泥古不化,每以臆说己见欺人或挟秘自炫,以讹传讹,医家之道渐至不明,真理反晦而不显。本文谨就中医诊断学中「脉诊」一项做深入之研讨。
切脉诊断之法,源自「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论及诊法及脉理说明。「平人气象论」,有最详尽之脉义论述。「玉机真藏论」则说明四时之脉理变化及由脉论病。「三部九候论」,说脉之部位。「通评虚实论」,据脉象论断生死。上古之脉法以全身之三九候决生死。以人迎、寸口、趺阳脉诊而诊之。内经仅有寸口气口之名,并无尺寸为三部之义。至「难经十始发明独取寸口之诊法,创立关尺之别,但无左右脏腑分配之说。至叔和一代,始立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肾命门之说,切脉之学,遂臻完备。
自「素」「难」,「伤寒论」而下,虽有诊脉治病之法,并未明确发明脉诊之理,凭脉以审证,而未沟脉诊之法,叔和根据素难之说,参考古代脉法,著「脉经」十卷,此为第一部讲求脉法之书,此书内敍及阴阳**** ,表裏虚实三部九候,二十四脉等以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变,理论纲目条理而不紊,使後世学者由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颇为详尽。然其脉法,则甚为死板拘泥,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见某病,繁琐有余而实用不足,不免有泥脉以和病之嫌。但不论如何,此十卷脉经,确为旷古之伟大发明,据徐灵胎所言:「王叔和着脉经,分门别类,条分缕断,其原亦本内经,而汉以後之说,一无所遗,其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尊循,亦不可少力之作也。」实中肯之论也。
然后世又见「王叔和脉诀」,乃他人假托叔和之名而作也,朱熹谓俗传之「脉诀」,辞意鄙浅,非叔和本意,但以其显浅,医家入门偏热是书,自立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似通非通,脉理之精义因而转晦。代代流传,遂仅余粗略之论廓,脉诊之精华尽失,为人师者心中固已茫茫,而学者更加无所适从,以致「脉学」一道逐渐失传。真理因而不明,人皆视「脉学」为虚无之谈而鄙之。循环以下,医者不得不致力於辨证之法。临床诊病之时皆以病者口述之证状及体态神色为主,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仅为表面之「象」。其真假难论,体内复杂之病理不明,发病之根源难寻。治疗之法不免局限於症状之解除,因而无法澈底根本治疗。病者之患虽然暂愈,而病根未除,必反覆发作,不得尽愈矣!
然若医者能尽知脉理,临床施治之时,手下三指,左右细寻,郎立刻能洞悉病者五脏之腑寒热虚实之情。处方之际,依据脉理所示,必能全面掌握病况之来龙去脉,本、标,先,后,而加以整体之治疗。不但使病情立退,而全身之健康得以渐复。此为「正本清源」,除病务尽之法,亦为我中华医学精华之所在,远胜西法局部症状治疗之弊,不知脉者,何能为之?
因之「脉诊」之学,实为中医四诊最最精要之一门,为医者不可不潜心研究,以求精专。
实用脉诊概论及六病脉之研究
中医传统之诊断法则,皆以「八纲」为主,将病者所表现之症状,归纳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基本分类,以为病理分析之依据。临床时,着眼於症状之变化,故称「八纲辨证法」。然如前文所言,病者口述之证状,以及求诊时之形色,仅为片段主观之感觉,只可供参考之用,如全以为处方之重要资料,则必不够充实。故辨证法实不足以研判现代社会所生复杂万端之疾病。况且,病家求诊时,未必具备书中所条列之理想化证状,供医者诊断。因之误诊之失在所难免。再者传统之辨证法,内容极端繁杂,条文充斥,不仅学习费时费力,且必然限制后世学者之思考能力,而陷入背诵之窠臼。临床时,不易随证应变。因之为求更精密,更深入,更灵活之断证之法,唯有以脉法为主。
临床实用之切脉诊法,依笔者多年之研究,应以下列三组脉象为主,此三组之间各有错综复杂之网状连络,彼此互相配合以成一完整之体系:
第一组:六病脉:「大、小、缓、急、滑、涩」,此六脉为入门之基本脉法,用以研究中医传统之「八纲」诊断。脉法精要而准确,远较传统之辨证法迅速而实在。
第二组:五脏脉:即「心、肝、肺、脾、肾」,研究五脏之根本,正邪之病理变化。脉法深入而实用,并能配合现代医学之病证分析,临床价值极大,为中医脉诊之核心。
第三组:六气脉:即「三阴三阳」之病脉,其中三阴脉与前段五脏脉略右重覆,而三阳脉即为六腑之病脉。此六脉亦研究人体生理与「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之关系,脉法颇为特殊,亦能与现代社会之常见疾病相应。
此三组脉象并非独立存在,应用时须彼此配合应用。医者必须融会贯通,方可全面掌握病者全身正邪进退之变化,其精奥之处亦在於斯。
现将此三组脉象之诊法略述如下:
第一阶段为六病脉,即为「大、小、缓、急、滑、涩」。此六脉名称源自内经,研究之目的为求能以最迅速最精确之法,而为八纲之辨证,其应用目标着眼於全身性,整体性之病理变化,故初着手时,不必细分於寸关尺。
第一「大脉」:指下满盛有力:言左右三指之下,脉管皆粗大,强硬,博动有力,其至皆较数。为「实热」之证,主全身气血皆处於兴奋亢进之状,邪气热盛。常见於高血压、中风、脑溢血等病发作之前,情况危急。汤药,粉剂均缓不济急,必以针刺指尖放血,使邪随血去,庶几能保命於万一。此乃言其极热之状,平日病者有感受风热外邪,亦可传入脏腑产生「实热之证」,可於寸关尺局部求之,亦可适合针刺治疗。
二「小脉」:指下细弱无力:言左右手三指之下皆细如丝线,而博动无力,常需中、沉取方得。此为「虚寒」之证,主五脏生理功能减退。如出现於右手,则为脾肺所主之消化,呼吸系统功能不足,即为「气虚」,如现於左手,则主心之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谢之能力及肝之解毒,贮藏能量之功能,肾之生殖排泄功能减弱:为「血虚」。如左右两手同时出现则主「气血两虚」,不但机体之活力不足,且易受外邪之侵害,此脉常见於先天体质不佳,或长期卧病,气血严重损耗之人。指下如见小脉,则知其人本源已亏,不论何证,均不宜针刺治疗,以免血气再伤,而应以「温补扶正」之法为主,长期调养,使气血由衰而旺,自能抗病而祛邪!
三「缓脉」:(此缓字为「纵缓不收」之缓,非内经所言脾之平脉「和缓」之缓。):指下软散无力:言三指之下皆粗宽而散,脉管之边缘不清,博动无力,应指而扁,混浊一片。此为「虚热」之症,主全身血流缓慢,阻滞而无力,新陈代谢谢不佳,废物浊气宣泄不畅,日久则邪热渐生。如局部出现,则常为慢性之炎症。此脉亦见於气血受伤之后:如跌打损伤、骨折、手术、妇女人工流产后等等……如流行感冒、支气管感染发生卡他性炎证时,则右寸常见沉而缓之脉。(沉主湿、后详)妇女之下焦内生殖系统或泌尿道感染时,左尺则必有缓脉。如见此脉则宜清热行血、通经破瘀,则肿热、疼痛可消,诸症尽退。此为斧底抽薪之法,不论病者见证如何复杂,对「脉」下药,无不见效。此脉指下无力,但万不可以「弱脉」视之,如施以补剂,则邪势益张,不可收拾。
四「急」脉:指下细如琴弦,紧张有力。言指下所觉如张紧之细纲丝,博动顶手有力,此为「寒实」之证,主脏腑之机能退化,生机减弱,神经、内分泌系统之功能,皆被抑制而不能正常工作,如万物至多日,生理机能之降低。此脉主病邪深重,常为局部出现,左右寸关尺皆有可能。治法应以「温散」为主,以辛热之药,驱寒外出,否则寒邪攻心,久之而成胸痹之证,即今所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死生在反掌之间!
此外诊脉时常以手指之取脉轻重而决定疾病之部位,即以「浮沉」定「表里」之分,此乃医家之常识,不待多言。唯取脉之手法关系诊断之结果甚巨,故详述於文末,以供参考。
以上所论四脉皆简明易行,临床时医者不必烦絮多问,而患者之病情莫不了然於胸,万无一失。
兹将此「大、小、缓、急四脉」与八纲之类比,与两者闾之关系归纳如下表,则更易明了。
表证
寒
虚:浮取细弱无力,脉管细如丝而软(小)。
右手:主气分病 >以下均同
左手:主血分病
实:浮取细紧有力,脉管细而硬如钢丝(急)。
热
虚:浮取,软弱无力,脉管不细,重取即散(缓)。
实:浮取即博指下有力,脉管粗而硬(大)。
浮脉表证均与「肺」有直接连系,故脉当见於右寸。
里证
寒
虚:沉取细弱无力,脉管细软,应指而停(小),
实:寒实之脉为细紧,但脉管之粗细如常,仅中取之时,脉管内,现出一细如钢丝之脉,应指有力(急)。
热
虚:中取或重取具缓脉,脉管塌陷无力(缓)。
实:重取见大盛有力之脉(大)。
此外尚有「滑」「涩」二脉,略述如下:
「滑脉」者:指下往来流利:言指下感到脉博波之前行,速度极快,与血液之流动无关。主气血皆盛,微热实之证,常与大脉同见。
「涩脉」:指下濇滞不行:言三指之下无法感到脉波之前往,三指同时,垂直往上跳动。主气滞血瘀,常与缓脉及小脉等气血不畅之脉同见,此滑涩之脉。临床之价值不甚重要,仅与其他之病脉相合,以为诊断之参考,并非处方之主要南针。
综合以上所述之「大、小、缓、急、滑、涩」六者实为入门工作?医者手法熟练之后,下指便知一切「表、里、虚、实、寒、热」之变化,不必斤斤计较於表面之见证如何。笔者曾治疗,一家四位儿童之感冒,其表面证状均同:咳嗽、流涕、头痛、嗜睡、胃口不佳。但经笔者略诊其四人右手寸部之脉,则见其中两位右寸中取见细紧之脉,知系风寒入内,必有寒饮,另二位之右寸则浮而微燥,知是风热在表,则分别施以小青龙汤及防风通圣散加银翘散,不久即全愈,再诊其右寸之脉,则彼此无甚大之差异矣!
由此实例则可知外表症状之不尽可靠,唯有「脉诊」之法方能深入掌握病情!然此「六病脉」之主要诊断范围不过表里虚实八纲之变化,至於五脏六腑之生尅病理,尚未述及,实不够完备,必需进一步推求「五脏六腑」之各种脉理变化,方能掌握全身之病理情况!
五脏脉理分论
此「五脏脉」包含三部:即「心、肝、脾、肺、肾」之「平脉」「病脉」「死脉」:其病脉又分邪气有余之「实证」脉及正气不足之「虚证」脉,变化多端,兹分脏叙述如下:
(一)「肝」-肝者,应春木生发之气,主「动能」,为全身能量之大贮库。其气欣欣向荣,生生不息,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无病之脉曰「微弦」:弦者言脉管之状「直而长」,但粗细软硬适中,博动柔和,无太过不及之情,故曰「微弦」,主肝气正常而旺,多见于发育期之青年体质瘦型之人。经曰:「土遇木而达」,肝气平和则胃土之功能亦强,故平和时此脉两手均应见之。
肝之生理功能,各医家均了如指掌,故不再赘言,此谨就其病理及脉象之变化,略作研讨。
病者,脏腑阴阳之气失其平和也。临床上应分为「有余」及「不及」二种变化;「有余」者,邪气太过,「不及」者,人身之正气减弱。
临床所见之脉象及证状均与前节所述之六病脉有关,换言之,五脏六腑之病理状况必须研究其虚实寒热之变化,方能全面掌握病情。
现就常见之证候及脉象,分析如下
(1)脉见左手「弦,中取顶手有力而濇」。主肝气滞而不通,此为「肝气郁结」,可见于神经官能症,胆囊病,月经不调等病。常见两胁胀满作痛,胸背或右上腹胀痛拒按,胸闷不舒,急燥易怒,月经疼痛,量少色黑。多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所致。
如此脉见于右手,则为「肝木犯胃」,必有呕逆反胃,食欲不振,腹痛便血等症,主十二指肠溃疡。治法宜舒肝理气,使肝气畅达,则郁结可清,胃气可复。
(2)脉见「弦大,粗盛有力。」此为「肝经实火」,可见于高血压,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结膜炎,眩晕等病。证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燥易怒,面目红赤充血、胁肋痛、口干、尿黄便干,其势甚凶。宜急清肝火。如施治失宜,病势更炽,则见「肝阳上亢」之象:证见头痛剧烈,眩晕眼黑,面热口干、头重脚轻。脉见「弦浮大而长,燥盛有力」。此亦为「少阳」相火之脉(见下节六气脉象),病邪至此,肝胆之相火已合而为一,有燎原之势,宜急用泻火滋阴之剂救之。如再治之不当,则热极必生内风,风火交煽,上升巅顶,或横窜脉络,则见昏迷、抽搐、偏瘫、肢体麻木、挛急等症,常造成永久性之损害,预后不良。医者临床之际,早应自脉象预先了解病情之转化,及早施治,而不必坐待症状之发生而后再来「辨证」下药。此亦古曰「上工治未病」之最高境界。如医者不明脉理,坐失施治之良机,使病者终身偏废,岂非医之过也?
(3)脉见左手「微沉而弦,细弱无力」,即「小脉」。主「肝血不足」,见于肝炎、贫血、眼科疾患、月经不调等病,证见眼干目涩、视力减退、手足麻木、头晕耳鸣、爪甲干枯、急燥易怒、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而不行。皆血不养荣之故。
阴血久虚,亦足以生热,其证则兼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痿黄等。其脉左手「浮取弦细燥有力,重取全无。」法当滋阴养血而柔肝,万不可用苦寒退火之剂。
(4)脉见左手「关尺细紧有力」,此主「寒滞肝经」,可见睾丸疾患、疝气等病而有下列证候者:少腹痛引睾丸,阴囊等胀肿硬而痛、喜暖畏寒。主下焦有寒实之邪,法当温肝散寒,以除其阴寒内盛之象,寒邪主收引,故此脉亦主肝之机能败坏,生长之能减退,如不及早治疗,其终必变成细紧如刀刃之死脉,生机绝灭,死不旋踵!
(5)脉见左手关部「沉缓散,无力」沉为湿,(见下章六气脉)缓散无力为虚热,此为肝胆湿热,可见黄胆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病有下列证候者:眼睛巩膜外营水平处及皮肤见黄色,胁痛、尿少而赤、恶心呕吐、食少腹胀、倦怠无力。法当清热渗湿,利胆退黄。
(二)「心」-心者人之君主也,应夏火至旺之气,主「热能」。其气洪盛至极,全身各脏腑器官之机能是否能正常发动,全赖此「心气」。
其平脉曰微「钩」:钩者,言脉管之状,寸部较尺部浮,应指有力而不燥,故曰「微钩」,主心气强旺。多见于体健肢短或性急好动之人。心气平和则肺金之气亦无伤,故常两手俱见之。
临床常见之病理及脉象如下:
(1)脉见左寸「沉细而小,鼓动无力」。可见于某些神经衰弱症,或贫血具有下列之症者,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多疑多惊等。长期阴虚不足,亦足以生邪热,兼具低热、盗汗、颧红,主心烦热等,脉见左寸「浮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治法应养心血,补心阴,安心神。
(2)左寸脉,「浮沉皆无力,重取则散,尺部之脉高于寸部」。名曰「倒钩」脉。甚至至数不定,或结或代,主心脏衰竭心律不整。常见心气无力,心悸、心空、气短自汗、动则加重、胸口蹙闷之证。治法宜大补心气,以免君主之火衰微。
(3)左寸脉「中取见弦细紧有力之脉」,此为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主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临床见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绞痛。其痛势剧烈或散至肩背至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尺侧放散。重者唇甲青紫、四肢冰冷。
细紧之脉主大寒之邪,已如前述,今现于左寸为「寒害心火」,实为大凶之脉,生死常在旦夕之间,医者不可不知。病者平日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出现,多因诱发因素,如天气骤寒,大量吸烟,暴饮暴食,等而发作,来热凶猛,常抢救不及。然其左寸之脉早有预警,惜医者不知尔。若医者能洞悉脉理,则此致命之疾搭手便知,必能及早治疗,则何患不可安养天年乎?
(4)左寸脉「极旺,轻重皆有力,寸部尤甚于尺部」。此乃钩之甚也。此为心火上炎之脉,可是于舌炎,舌体溃疡等症而有下述证候者:舌尖红、舌体或舌边癀烂或溃疡、心烦、夜卧不安、口渴思饮。如心移热于小肠,则左寸「浮大而长」,为太阳脉(见下节天气脉象),兼见小便黄赤,淋沥不断、尿道赤痛,甚则尿血等症,皆因心火内炽之故,治法当宜清心,降火利尿。
(5)左寸「顶手而燥数,中取见脉滑而有力」。滑主痰火,此为「痰火扰心」。可见于疮病、癫痫、精神分裂、燥狂性精神病有下列症候者: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燥妄动,甚意识朦胧、呕吐痰涎、或昏迷不醒人事等,此乃痰火炽盛,上蒙清窍,内扰心神之故也,治法多宜镇心,涤痰、泻火。肥胖之人如见此脉,应多加小心,以免引起脑出血之意外。
(三)「肺」-肺者,心之匡佐也,应秋金收敛之性,其气自夏令盛极而衰,洪盛渐敛,故其平脉曰「浮」:浮者,轻取之不若钩之燥盛,指下较柔,但仍应有力。又肺者手太阴,其用为燥金之性,本体之性则为湿土,湿脉当沉,故肺之平脉,右寸当见「浮沉皆和而有力」,方为肺气之常脉。
临床常见之脉及病理如下:
(1)脉见右寸「轻取即燥有力,重取则较无力。」浮燥之脉多为津液不足,此为「肺燥」,可见感冒初期、支气管炎等有下列症候者: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喀出,鼻燥涸干,咳甚则胸痛,或见畏寒身热之表证,此为风热燥火伤金,津液灼伤之故,法常清肺润燥,不可妄用苦燥之药。
(2)脉见右寸「浮取或中取见一小细紧之脉,博手有力。」细紧为寒,此为「风寒入肺」,可见于肺气肿,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有下列证候者:咳嗽痰多、稀白、形寒怕冷、口不渴,重则咳喘胸闷,呼吸急促。或兼见表邪未除之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寒流涕,此为寒邪犯肺,肺气不宣而束紧之故。法当温肺化痰,散寒解表。
(3)脉见右寸「顶手而燥数,浮沉皆有力。」数者主实热,亦主内有痈疽。此为「实火犯肺」。多见于急性支气管感染,发炎、肺脓疡、哮喘等。常见下列证候:咳嗽、咳喘、痰黄粘稠,甚则咳吐脓血、痰味腥臭、发热、胸痛等,此为邪热蕴肺,-热壅血瘀之故也。治法为清热化痰,排脓化瘀。此症来势颇速,如治疗不当或反复感染,则热邪易转、为慢性炎症,其脉则转为「右寸沉而缓散」,沉主湿,缓散为虚热:亦主瘀血不化,常见于渗出性之炎症。痰涎必多,阻滞气机,以致呼吸不畅,咳喘剧烈,治法应清热,利湿、行水。
(4)脉见右寸「轻取细燥有力,重取则无。」重取无脉主阴虚,可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具有下列证候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偶带血丝,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咽干声哑等,皆为肺阴亏虚,阴火内炽之故。治应大补肺阴,清热凉血,不可用苦寒之剂退火,否则必伤人之正气。
(5)脉见右寸「细弱,鼓动无力,亦即小脉也。」多见肺气虚弱之病,常见咳嗽无力,咳声低微,痰多而清稀,喘促气短,面白自汗,倦怠无力。皆因气虚津液不得输布之故,其人卫气不固,则必易受邪攻,亦常转为慢性之炎症。治应补气固表。正气强旺,则诸般外邪不得而入矣!
(四)「脾」-脾者中宫之主也,经曰「万物皆生于土,土为万物之母也。」脾主运化输布营养之精气,为营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主益气、统血、肌肉等,为「后天之本」。
其气四季常在,和缓而从容,故其平脉来「和缓而微滑」指下柔和不躁,其博动均匀稳定,无太过不及之偏也。右手见之主卫气充盛,左手见之则血气旺盛,皆无病常生之脉也。
如脾失其正,则百病生焉;常见之病脉如下:
(1)右关「重取弦而濇」,弦为木脉,此为「肝木犯胃」可见于癀疡病,慢性胃炎、肠炎等,常见之证候为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思心呕吐,空腹则脘痛,食后则痛减,均为运化失职之故。久之则水谷生化之精微减少,营养不足,则兼见面色痿黄,倦怠无力,肌肉消瘦之症。治法多为和肝理脾,补中益气。
(2)脉见右关「中取细而微紧。」此为脾胃阳虚,临床所见除脾胃虚弱之症候外又兼见寒象,腹脘疼痛,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甚则久泻不止,倦怠无力。此皆因寒邪凝滞中焦,睥阳衰微,水谷之精微不能运化所致。治法当以温补脾胃为主。
(3)脉见右关「沉陷而弱,应手无力」,此为中气下陷之兆,可见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脱肛、小便淋沥不禁、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症。常见气短懒言、气不衔接、下腹胀痛,甚则久泻、脱肛、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症。多因脾气极虚,清阳不升反陷所致。治法多以升补中气为主。
(4)脉见右手或关部「沉濡而缓散。」此为「脾虚湿困」。可见于慢性肠胃发炎、下利、浮肿、女子白带过多等病。临床必见头重如裹,口粘苔厚,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嗯心欲吐、腹泻、肢脓、白带清稀量多等症。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停中焦或四肢所引致。治法必先利湿燥脾,则中宫之气方得运化。
(5)脉见「右关顶手而涌濇,浮沉皆有力。」此为「胃火炽盛」,见于中消,牙周病,或急性胃炎、肠炎下利等。多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臭嘈杂,口唇縻烂,牙龈肿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脓血不止,或胃脘绞痛,有烧灼感。多因平素嗜食辛辣厚味,化热生火而上蒸,灼干津液之故,法当滋阴降火。
(6)脉见右关「短而突起,应手濇而不燥。」此为「食滞胃脘」。多见消化不良,停食等症;如胃脘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大便秘结、便下恶臭等。皆因饮食积滞,中焦气机受阻,食积化热之故。法当消食导滞,则脾胃气畅,短脉可平。
(五)「肾」-肾为藏积之脏,为发育生殖之源,并主五液,以维体内水液代谢谢之平衡。此皆「肾阳」所主之功能,肾阳者,命门之火也。古人论脉皆云左尺主命门之火,右尺为肾。殊不知命火者,乃今之所谓肾上腺皮质贺尔蒙之功能,岂有左右之分乎?但脉诊之法,左右手尺部确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为:右尺主「先天肾气」,受之于父母,及三焦主水液平衡之机转。左尺主「后天肾气」,即人身肾气后天之消耗状况,以及肾脏本体及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而言。
肾气宜收,不宜泄,故左右手尺部之脉均应较寸部微沉,但「博手需有力,无粗细软硬之偏」,始为肾气强旺之平脉也。其临床之病理变化及脉证主要为「阴虚」及「阳虚」二类,兹分述如下:
(1)脉见左尺「浮而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此为「肾阴虚」,亦即贺尔蒙失调。可见于慢性肾炎、结核、不孕、更年经障碍等症,临床多见腰酸腿软、头晕目眩、潮热、颧红、虚汗、视力减退、耳鸣、遗精、女子经闭不孕,男子精少不育。皆因肾阴不足,虚火妄动之故。法当大补肾阴,引火归元。
(2)脉见左尺「沉细而弦紧」,皆为阳虚阴盛之脉。临床见证则分以下五种:
(1)「肾阳不足」:多见久病不愈,年老体弱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神经衰弱等病,具下列症候者:腰酸背痛、腿膝发凉、不耐久立、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皆因命火衰弱所致。理当温补肾阳。
(2)「肾虚水泛」: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心力衰竭等病具下列证候;除一般肾阳不足之见证外,兼见周身水肿,腰下尤甚,尿少腹胀,甚者可见腹水,阴囊水肿,或见心悸气促,咳喘痰鸣,不得平卧。皆因肾阳不能运化水液,水湿停滞所致。治则应为温肾利水。
(3)「肾虚泄泻」:可见于慢性肠炎、下利等病,常见完谷不化,久泻不止,俗称「五更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后则缓,下腹畏冷,遇寒加重等症,此皆因命门火衰,不能暖脾以助运化之故,法当温补肾阳,亦即补火生土之法也。
(4)「肾不纳气」:可见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见证以呼吸困难之喘息为主,动则加重,气不衔接,汗出肢冷,咳则尿失禁,皆因肾火不足纳气及固摄使然。治则以补肾纳气为主。
(5)「肾气不固」:可见性神经衰弱、尿失禁、尿崩,遗尿等病,临床见证多为精与尿不能固涩,故见早泄,滑精,小便频数,尿后余沥,夜尿多,甚则遗尿不禁。多因房事不节,阳虚阴盛致使肾气不固。法当温补肾阳,固涩肾气。
「肾阴」为人之真阴,滋养全身,「肾阳」为人之真阳,温煦机体,为全身各脏腑之动力,阴阳失调则必百病丛生。医者施治之际必仔细推敲其脉理变化,方不致误补其有余而攻其不足也。
六气脉象论
本节所述为六气之脉象,六气者:三阴三阳之气也,分为太阴、少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又称六淫,或六邪。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故此六气即为人之所以生成之本,如此六气略有偏胜,则又亦为病之本也。四时六气发生太过,必直接中于人而为病,古称六气淫胜。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若疏于摄生,正气减退,则此六气亦必乘虚而作,而成致病之外因,此六气以现代医学之论点观之,除物理机械性之伤寒外,亦包括一切传染性之因素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因。
此六气之病理机转为中医临床诊断之重点,其脉象亦有特殊之处,现分段论述如下:
(一)厥阴为风,素问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其气终岁常在,四时皆有。「风」者,并非自然界空气之流风,而为某种致病之因,医学中「病毒」类之感染,即可归为风邪。
风性善动,变化无常,邪之中人,常留于皮毛,肌腠久之必窜入经络脏腑。风性又曰轻扬,故常侵害人体之外经及上部。此为「外风」。
厥阴之气化为风,厥阴者,在天为风,在地为木,为六气之终,阴气之始生,乃阴尽阳生之气,四时相应为「春」,主生发之能,其平脉为「弦」,其有余不及之变化已于前章述及,此段再论风气中人之病理变化,及相应之脉象。
风性善动而变,常见动摇弦运,四肢抽搐,强直等证,甚则中风,晕倒不知人。此皆风自内生,实则肝气失和所致,经曰「肝为风不之藏」此之谓也。
肝本体为阴,其用为动,为阳,内风之因,不外二论,一为「阴虚」,二为「阳盛」。
阴虚生风,多见于汗吐泄之后或大失血,或久病卧床,诸阴不足之人,津液亏损,血少筋枯,阴不济阳。亦有肾阴不及,水不养木而风热上扰。其脉左手「浮取弦细燥有力,重取则无,尤见于关尺」。
阳盛者,实火,火热则生风,多见于热病之人,阴阳天调,燥热太甚,木火相煽,鼓动内风上升,「肝阳上亢」其症来势甚急,为害颇烈,脉则见「弦粗,浮大而燥,浮沉皆有力」。详见五脏篇。
(二)少阴为暑,暑者火之热也。热主开泄,热在皮膺则腠理开,汗大泄。热在血脉则脉流薄急,充盈而盛,甚则血逆妄行。热在筋肉则弛绥不收,热盛则为火,火盛则神为之动,气行上逆而见精神异常之状。
火热之气化为少阴,少阴者,二阴也、离也,离为火,其体阳,故热。为君火,火热之病理变化亦分内外二种,其内火为人身之阳气所变。如人气血平和,则阳火可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经络组织以营生,此为「君火」,其脉为钩,已如前述。
如阳气过亢,必致伤阴耗精则气失共正而成病,此亦转为相火,其脉为「钩而燥,极有力」。但亦因相火伤人之部位不同,而略有变化。
如热聚于腠理肌表与血脉凝聚则为痈疽肿痛,其脉「钩,甚而数,浮沉皆有力」。如邪热郁于腹脘肠胃之间,则运化传导之功能失常,可见下利秽浊,里急后重,呕吐、小便黄赤等证,其脉「右关浮燥有力而数」。
亦有外感六淫,内伤积滞郁结生火者,其邪来自伤寒外感渐入阳明,发为壮热、大汗、大渴或实热内结之证,脉则见「浮大而数」,此皆为「实火」。
此外心血不足,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而生热,则属于「虚火」。常因为劳伤过度,精血亏耗,阳气被扰,虚火上炎之症,脉见「左寸浮取细燥有力,重取则无」,法当滋阴壮水,万不可以苦寒之药伐之。
(三)太阴为湿,太阴者,三阴也,兑为泽,在天主体为湿,在地为土,其用为生化。然太过则淫溃,其气降临,中人为湿,土淖为灾,易伤人之阳气,最易阻塞气机,其性重浊赋滞,为病多缠绵难愈。
湿之形成多因外伤雾露汗出沾夹或涉水淋雨,居处卑湿得之,以为外湿。亦有多食冰冷瓜果,酒浆厚味之物,妨碍中焦运化功能,脾阳不运,则内湿成焉。
如为外湿,多因地之湿气上蒸,故乡起于下部,足跗浮肿,下肢重滞,筋骨关节疼痛,腰背酸楚,其脉为「沉重取之则散」,表为阳气为湿邪阻抑,失其温煦濡养之故也。
如为饮食失节所致则随人之体质而变,如其人素有热邪则中焦之湿多热化为痰,上下流行,其脉则见「滑而有力」。如其人平素体质虚寒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其湿邪必堵于中焦,脉见右关「沉而濡」软故无力,多见下利,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痿黄等证。湿邪亦常与其它病邪相合为病,如风湿,其脉「沉,重取弦无力。」寒湿,其脉「沉而细弱无力」,湿热,其脉「沉而缓散」,其人亦必有见证,医者应仔细体会。
(四)太阳为寒,太阳者,序列三阳,干为天,在天为寒,人应之于膀胱。太阳之气至其脉「大而长」,大者强硬而有力,长者远超过尺部数寸,寒性收引为冬季之主气,最伤人之阳,但此处所论之寒为膀胱所受之内寒,不同于前段所论「细紧脉」之外寒。膀胱者实泌尿系统之总称也,如此脉见于尺部则表示肾阳不足,无法蒸运水液故体内新陈代谢谢之废物无法适当排泄,常见于各种肾炎,古之痰饮水肿多属之,如不及早施治易变为尿毒症。此症初起时全无症状,病者常不自觉,唯脉象中早已显示,如医者早有别觉见此脉时速令病者采取尿液及血液加以检验,及早施治或许能免于洗肾之悲惨结果矣!
(五)阳明主燥:阳明者,序列二阳、一阴不胜二阳的燥,在地为金。阳明之气至其脉「短而濇」,短者其脉上下不及本部,三指之下应手有如驼峯而鼓,亦为气机不畅,上下不通。阳明之用为「金」主收饮,故此脉见于右手则为中焦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如以沽导之剂治之而,脉不变,亦可为幽门痉挛而堵塞,有胃癌之可能,医者亦多加小心。如此脉见于左手关部,则为「金克木」,如素问:「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其人必有肝脏之病变,必须配合病理检验,作更精密之分析。
(六)少阳为相火,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大者粗而有力,浮者其气在表,在上,此脉常则弦脉同见,表示肝胆之火极旺,临床见症已如前述。
少阳者,一阳也,阴极而阳生,阴阳当位,震而动,故为相火。介于阴阳交会之处,半阴半阳。相火为因相而生之火,有别于君火,为实邪,法当恣惧省修,勿使妄动。
切脉手法辨正
由上述之脉象变化及病理,识者当可明见此三组脉象-「六病」,「五脏」、「六气」脉之综合配法,在临床诊断上实妙用无穷。其深奥之境界,实远超过「叔和十卷脉经」之范围,更远非传统二十八脉可比。
再者,传统医经中所述切脉之手法,亦多有不当,临床时不能与实际相和。故笔者不得不将正确之「手法」,略述如下,以求更精确之诊断:
(一)切诊时,当先以医者之左手切病者之右手,再以右手切病者之左手,不可以单手切病者双手之脉。病者右手之动脉博动应全身「气」之进退,亦主肺循环之状况、属阳、属表,故当先察其外经之病理变化于此。左手主全身「血」气之衰旺,亦为体循环之状况。属阴、属里,故次当察其血分之病变于此。
(二)定位法:医者运用自己之双手时,均应自病者之外(桡)侧切入,先将食指之中心平搭于病者腕后第二道横纹之上,此为寸,再下中,无名二指,使三指务必平按于病者之脉管上,万不可用指尖切脉。此时可用医之大指顶住病者之腕背方可自由施力。
传统之脉法均称腕后之高骨为关,实不知根据何理,临床时百无一验。腕后之高骨实应在本法所述之寸关之间,方为正确。
至于脏腑之分配:应如下述:
(一)右手
(1)右寸之脉象属肺之病理变化。其脉「浮沉皆有力」。肺虽与大肠相表里,但大肠之病脉,应视「短脉」之有无而断之,并非浮取为大肠脉,沉取为肺脉。左右三部脏腑病变之断法皆同此。医者不可不知。
(2)右关属睥,脾胃相表里,「微沉」为脾脉,「短」则为胃脉。
(3)右尺为先天肾气,其脉言「微沉有力」。亦主三焦利水之功能。如见「大而长」之太阳膀胱脉,则主泌尿系统之病变。
(二)左手
(1)左寸属心,其脉「微钩,微浮而有力」,心与小肠表里,如见「大而长」之太阳脉始为小肠之病变。
(2)在关属肝,其脉「微弦」。肝胆相表里,如见「弦大而浮」,有力之脉则为少肠胆之相火。
(3)左尺属后天肾气,主生殖、发育,平脉当「微沉而有力」,如大而长之见膀胱脉,亦主泌尿系统之疾。
以上所述各节,多略与传统脉学相左,但无论脉理或手法均经笔者多般临床印证,千锤百炼,决无疑问。
结 论
中国传统之文化及发明者甚多,而其中最深奥难精者莫如医学,经数千年时间之流傅,其术虽可知,其学则难明。其术虽可治病,其学却流於固陋而无法尽知。笔者尝遍翻古书,见古代各医家论病之理,多喜着眼於症状之变化,长篇大论,辨之不休。殊不知症状者,及正邪交争之表现尔,并非疾病之本体,而论治之际,常为一药之取舍而争论不已,或为一方之选用夸己而非人。言之颇似成理,实则争者不过表面之假象而已。本末倒置,对疾病之本质特性,来龙去脉根本无法深入掌握。究其因者,实乃不明脉理之故也。
中华医学内涵精奥无比,惜医者非流於死板之古文教条,顽固不化。即或挟秘而自珍,至死不传。以至今世医家知脉者百不得一,而以现代精神钻研脉理者,更如凤毛麟角;如此伟大之中医脉学焉得不流於暗味而失传?
笔者多年潜心研究临床脉诊,略有所得,虽不免疏漏,仍不敢藏私,特藉此篇求教於中医先进前贤,望我辈医者能共同集思广义,更透发其性能,认取其价值,以我炎黄子孙之智慧毅力,不难将中医脉诊之精华,光耀於全世界也。
民国七十二年於容平中医脉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