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脉学撷要(2)

王惟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0/25
帖子
348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脉学撷要(2)
(引自范小苒,王惟恒主编《脉学粹要三字经》)
【医家箴言】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
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晋·王叔和《脉经序》

第一章
脉学概要
[font=华文新魏]第一节
脉学 史 略

【歌诀】
[font=方正姚体]断病证,须诊脉,三指禅[font=方正姚体]①[font=方正姚体],是特色。
[font=方正姚体]论脉学,源流长,春秋始, 脉法[font=方正姚体]创。
[font=方正姚体]秦汉前,有典章,内经著,细分详。
[font=方正姚体]太仓公,诊籍倡②,精脉学,传世长。
[font=方正姚体]汉张机,著伤寒,列脉象,二十五。
【释文】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中医诊病离不开望、闻、问、切四诊,而切脉则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或“候脉”“按脉”“持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因为切脉时需要利用医生的三个指头,故古人把医生切脉的医技喻之为“三指禅”功夫。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有一次,晋国有个叫赵简子的将军病得很沉重,已五日不省人事,朝中上下皆惧,都以为无可救药。但扁鹊通过切脉后说:“血脉治也,而何怪!”他认为脉搏正常,并非死症。经过一番治疗,过了两天半,赵简子果然苏醒过来而痊愈。《盐铁论》亦说:“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乏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不过,司马迁杷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这其实并也不确切。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久远,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僦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出现的重
————————————————————————————————
①三指禅:禅,是佛教所说的禅语。这里的“三指禅”说的是中医用示、中、无名指三指摸脉的方法,泛指脉学。
又,书名。脉学著作《三指禅》为清·周学霆所撰,成书于1827年。凡3卷,计81论。该书以“缓”脉为平脉,并以此定病脉,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
②太仓公:简称“仓公”,即淳于意(约公元前215年~?),是西汉时期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医学家。淳于意的“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列脉象近二十种。
————————————————————————————————
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典籍。)就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如《灵枢·经脉篇》所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可见,脉诊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处理百病,调理虚实,为医者不可不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这就是说,从脉象的权衡规矩,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从病人的脉象去辨别浮沉滑涩,可以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内经》对脉名的种类描述已达21种,开创了诊脉及脉象归类的先河。
稍后的《难经》中最早提出了寸口诊脉的方法。如《难经·第一难》中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大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普遍了。《史记》记载的另一位名医淳于意(又叫仓公,约前215~?)就曾跟从他的老师公乘阳庆学习脉法达三年之久,并且接受了公乘阳庆传给他的《扁鹊脉书》。从《史记》记载的淳于意看病的“诊籍”(病案)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看病必先诊脉,而且能通过脉象来判断生死。例如:齐中御府长信病,淳于意“切其脉时,并阴”,认为“并阴者,脉顺清而愈,其热虽未清,犹活也”。他从脉象分析,知其病虽久,却不是死症,结果用汤液火齐(剂)治愈。齐淳于司马病,众医皆以为死症,“臣意切其脉”,认为“其病顺”,“可治”,乃以火齐(剂)米汁饮之而愈。又如“齐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即告其人曰:死,不治”。后曹山跗果然在染病的第五天死去。在“诊籍”中,已记载了浮、沉、弦、紧、数、滑、涩、长、大、小、代、弱、实等近二十种脉象,除了坚、平、小、鼓、静、躁等几种脉之外,其他脉象至今还在沿用。这足以说明,淳于意对中医脉诊是有相当大的贡献的。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约150~219年)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病理脉象25种(据王占玺编:http://202.121.58.6:8080/opac/item....更科学。? [b] [/b][b][/b] [b][/b][b][/b] [b][/b]
 

附件

  • 29.3 KB 查看: 68
关于诊脉的部位,历代各家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常用的脉诊部位即所谓的“独取寸口”。 寸口又叫“气口”,或叫“脉口”。关于寸口的所在部位,《脉经》已明确指出:“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 寸口实际上是寸、关、尺三个部位的总称。具体地说,寸口的部位,也就是掌后的高骨(即桡骨茎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如图 )。简而言之,寸口的位置在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主张独取寸口是《难经》,但当时这一主张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才推广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诊脉独取寸口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例如《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筋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为气血会聚之处,因“肺朝百脉”,即五脏六腑的气血又均合会于肺,故脏腑病变均可反映于寸口。

此外,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五脏别论》说:“帝曰:气口何以独以五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肺与脾胃之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小小的“寸口”,实际上是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也就是说,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总体说来是体现了“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躯体下部)”的原则,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临证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
 
好贴!感谢前辈,你辛苦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