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李心机著《伤寒论通释》

却波渔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13
帖子
343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年龄
71
伤 寒 论 通 释
李 心 机 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张珍玉先生 序 自序目录后 记内容概述·书 评·[td=2,1]张珍玉先生序
序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难经》和自己的临证体验而撰著的一部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典籍。对中医学的理论学术发展和指导临床诊疗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书所蕴涵的辨证论治法则及遣方用药法度,不但适用于外感热病,亦适用于内伤杂病,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是《伤寒杂病论》在后世流传过程中,逐渐析离出来的以论治伤寒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和阐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著述有目可察者近千种之多,为我们研究《伤寒论》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李心机教授从事《伤寒论》研究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伤寒论》的研究颇具心得,且有独到的见解。在此前所著,余为之作序的《伤寒论疑难解读》的基础上,又新著《伤寒论通释》,对仲景书之原文按原序列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入地阐释,所达到的学术高度,确立了其在《伤寒论》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
为了解读《伤寒论》的原文,从而认识它的真实意义,作者提出了四条建议,同时,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遵循的四条原则: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一、遵照《伤寒论》的原文,不能随己意篡改原文。这样可以保全原书的真实性。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二、学习前人的注释,但不能囿于或盲从前人的注释。指出前人注释中有"句读误断而释误者"、"不明体例而释误者"、"未详辞义而释误者"、"不详义理而释误者"、"不明事理而释误者"、"不辨通文而释误者"、"不明语言特点而释误者"等。若盲从这样的注释,不但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反而会以误为正。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三、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误读传统"地羁绊,指出校读才是真正重要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四、以《神农本草经》为依据还原仲景组方用药思路,探讨其辨证用药的规律。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总之,本书虽名曰《通释》,但非遵汉唐"注不破经"、"疏不破注"之旧例,非循随文敷饰,了无心得之陋习。本书的特点是"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将难点、疑点,通过校读的方法加以疏理。文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临床。同时,作者还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编制出简明、便捷、实用的检索系统,因此,是书无论是对初学者或是研究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是为序。

张珍玉
壬午初夏 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td=2,1]自 序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经典,经典犹如是母亲,她孕育着中医学的思想、理论、思路、原则和方法。经典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催生。《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经典,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的不朽性,表现在它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所具有的深远而普遍的意义。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我有幸师从李克绍先生读《伤寒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先生博闻强识,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尝示曰,读《伤寒论》当以白文为主,旁及《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要咀嚼吃透,这样才能常读常新,读出自己的体会;古人旧注,良莠参杂,初学者难以辨识,反而会先入为主,容易为其所误。先生要求我多读多想,独立思考。先生尝把读书方法,以《易传》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八个字概括,题辞相授,以资激励。由于先生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尤其对于读书方法的具体指导,使我受益终身,颇有领悟,对《伤寒论》研究亦偶有心得,从此,我与《伤寒论》结下了不解之缘,研究《伤寒论》,既是学习,又是工作,也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几十年来,读书、思考、教学与临床,倒也不负苦心,时有所获。1999年,把自己20多年来学习、研究和讲授《伤寒论》的体会,进行了初步总结,勒成一部,名曰《伤寒论疑难解读》,承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正如本人在是书的《后记》中所言:"校读完人民卫生出版社寄来的样稿,心里油然产生了一种言犹未尽之感",今天看来,正是这"言犹未尽之感"的潜意识驱使,才使我能每天坚持坐在电脑前,虽汗漫其形,支离其体,但连续工作,仍思路如流,于是有了这部《伤寒论通释》。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近10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关于学生对教学的期望、对知识的需求,以及对学生使用的教材的质量等诸多问题给于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关于《伤寒论》的教材与教学,我认为只能是原原本本地教,原原本本地学。教则不能把原本不是《伤寒论》的内容,硬塞进去以贻误后学,学则不能没有选择地、把原本不是《伤寒论》固有的内容奉为经典来接受。而把后世人的所谓"见解"混同为《伤寒论》的内容,恐怕这是目前《伤寒论》教与学的误区之一。
本书名曰《伤寒论通释》,意在另起炉灶,从新探索蕴含于《伤寒论》中的中医学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不是标签,因此,不可随意地到处乱贴。仲景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具有深藏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方法的特征,在《伤寒论》中,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体悟: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一是第101条所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实际上,"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不仅仅是对柴胡证而言,在中医学,它适用于所有的病证。因为诊断一个具体的病证,让这个病证所能具备的症状全部都出现,这是不可能的。在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症状不仅"不必悉具",而更主要的是不可能"悉具","悉具"只是理论上的因果推论,是理想化的追求,因此,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不必悉具"是仲景对"悉具"认识的根本否定,是告诫在诊断病证时,不要寻求脉症的"悉具"。而且,同一个病证,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发病时间,在不同的发病阶段,表现是不同的,因此,所"但见"之"一症",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那么,怎样才能确定这"一症"呢?这就需要从另一方面把握,即第16条所云"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昔姜佐景氏治施姓友人之弟,对其过程曾著文记之曰:入其室,见病者仰卧榻上,叩其所苦,绝不应。心异之,私谓施君曰:乃弟久病耳聋,无所闻乎,抑舌謇不能言乎?则皆曰,否。余益惊异。按其脉一手洪大,一手沉细。孰左孰右今已莫能记忆。因询家人以致病之由,曰:渠前任某军电职,因事受惊,遂觉神志恍惚,每客来,恒默然相对,客去则歌唱无序。饮食二便悉如常人,惟食时阙上时有热气蒸腾,轻则如出岫朝云,甚则如窑中烟,状颇怪特。前曾将渠送往本市某著名医院诊治,经20余日,医者终不识其为何病,既无术以疗,故于昨日迁出,请先生一诊。余细按其腹,绝不胀满,更不拒按,沉思良久,竟莫洞其症结。于是遂谢谢不敏,赧然告辞。越日,施君告余曰,舍弟之病,昨已延曹颖甫先生诊治。服药后,大泄,阙上热气减。余闻而愕然,遂急访之,并视所服方。忆其案尾略曰:
此张仲景所谓阳明病也,宜下之,主以大承气汤。方为
生大黄三钱 枳实三钱 芒硝三钱冲 厚朴一钱
又越数日,余再晤施君,悉其弟服药后,已能起床,且不歌唱。惟两肋胀痛,经曹师诊治,顷又愈矣。审其方,乃小柴胡汤也。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党参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钱
嗣是施君之弟似可告无恙矣,顾尚苦自汗,精神不振。又经曹师投以桂枝加龙牡汤,一剂而愈。
川桂枝三钱 大白芍三钱 生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 花龙骨五钱 煅牡蛎五钱克以上二味先煎
自此以后,健康逾常人。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对此案曹颖甫先生曾自加按语云:此证予亦不能识,惟诊其脉,则右极洪大,左极微细,阴不足而阳有余,意其为少阴负趺阳之脉,而初非逆证。加以热气出于阙,病情正属阳明,与右脉之洪大正合。故决为大承气汤证,而不料其应乃如响也。(见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下卷》)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曹氏本案从一个侧面似能够说明"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quot;与"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两个方面的道理与实践。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观其脉症"即通过望闻问切,在动态中,从由若干个脉症组成的特定病情背景中,寻求能反映病机特征的特异症状或脉象,从而达到"知犯何逆"的目的。这就是说,虽然脉症有真有假,有变有化,或此或彼,或显或隐,但,通过"观其脉症",就能找到真正反映病机的那"一症"或"一脉"。然而,"观其脉症"并非易事,仲景尝云撰用《八十一难》,是书中有谓:"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quot;,"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第六十一难)。仲景以"神圣工巧"寻求"一症"、"一脉"之法,千年来,垂范中医学术,锻铸成中医学对病证诊断的最一般的过程规范和原则,它既包含脉症俱全的典型过程,也包含"见微得过"的非典型过程。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这两段条文所蕴含的精神,既反映出仲景的理论与临证思路,同时也指导着仲景的理论思考与临证实践,从而贯串于《伤寒论》之始终。这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核心,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精髓。
本书名曰《伤寒论通释》,意在力求按赵开美翻刻的宋版《伤寒论》六病诸篇,逐条进行疏理、诠解。尽量把赵开美翻刻的宋版《伤寒论》六病诸篇的概貌和条文原本的含义展示出来。其诠释的原则是 "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具体方法是充分利用本证本训,尽量从仲景书,包括不同传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找出无可辩驳的塙证,在这些塙证的支持下作出符合仲景理论思路的解释,力图打破《伤寒论》研究史上,由于因因相袭的思维定势而形成的"误读传统"。同时通过不同传本的校读,展显出《伤寒论》宋本以外的天地,从而企望得到理论上的新启示,临床上的新思路。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谚云"吃水不忘打井人",我常常回想起已经走过的学习与治学之路,不忘岐黄之路的引路人,不忘前辈师长的教诲之恩。从上一个世纪60年代初算起,在岐黄医学之路上已经走过了漫漫 的40个春秋,而与前辈相比,自己却永远是年轻人,看到前辈的敬业与勤奋,自己丝毫不敢懈怠,于是在完成了《伤寒论疑难解读》之后,又端坐在电脑前,呵冻挥汗,三易寒暑,搜索对《伤寒论》"学"与"教"两个方面的体悟。在键盘上点击的虽是灵感火花,而显示出来的仅属一得之见;千虑之得,或当有之;然学本谫陋,难免疏略牴啎之失;敢就正高明,望诸学术同仁,不惜教正。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书稿杀青之际,汲取了我周围青年朋友的建议,在书中相关的条文下,敬辑我的老师一辈、近现代国内名老中医以及当代部分基层医院学术同仁等上佳医案、医论和论话,一则对业内青年学子可有启示,二则为本书增彩,在此深表谢谢忱。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书稿付梓之际,承蒙张珍玉老师赐序,不胜感谢。

李心机
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2002年5月28日

[td=2,1]目 录
导论
一、《伤寒论》成书过程及分合流传
(一)作者张仲景事略
(二)成书背景
(三)《伤寒杂病论》的流传与分合隐显叙略
二、赵刻宋本《伤寒论》之概貌
三、《伤寒论》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一)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
(二)应用和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诊病、辨证方法,为后世人作出示范
(三)全面、系统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四、《伤寒论》对伤寒的基本认识及认识方法
(一) 张仲景对伤寒的基本认识
(二) 三阳病与三阴病及合病
(三) 伤寒的发病与传化
(四)《伤寒论》对温病的认识及与后世温病学说的异同
五、关于学习《伤寒论》方法的建议
(一)遵照《伤寒论》的原文,不能以己意篡 改原文
(二)学习前人的注释,但不能囿于或盲从前人的注释
(三)让《伤寒论》自已诠解自已
(四) 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依据,从仲景书中求索用药思路
(五) 不要把后人的的诠解混同为《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卒病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合十六法,方 十四首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见阳明少阳合病法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方一首,并见三阳合病法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合三法,方三首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合二十三法,方十九首
辨劂阴病脉证并治 厥利呕哕附 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合六法,方六首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合六法,方六首
附录(一)
辨脉法
平脉法
伤寒例
附录(二)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一法,方本阙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合四十一法,方一十四首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合二十五法,方二十四首
辨不可吐 合四证
辨可吐 合二法,五证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合四法,方六首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一首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 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附录(三)
条文提要与索引
关健词索引
药方索引
方剂索引
《伤寒类方歌篡》
后记

[td=2,1]后 记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在中医学领域,学习、思考、研究、教学与临床、,一晃已经40个春秋,与中医学结下了不解的人生之缘,而这缘分当溯源于我的母亲和母亲的上一代人。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先外祖司乐亭公,字元凯(1885~1960),山东蓬莱人。曾在长春、烟台、蓬莱开设同生堂药店,悬壶执业,为一方名医;医术精湛,性情耿直,好善乐施,求诊者甚众,口碑极佳。家母司兰芝,字淑贞(1912~2002),初通文字,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望闻问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中药四气五味,寒热温凉,常用中药饮片形态等多有了解。于是我等一辈,自幼不论大病、小病,寒病、热病,必定是一律喝苦辣药汤,自今仍记得幼时每因病渴药汤,必是望着黑糊糊的药汤,痛哭几声,才艰难地喝上一口,母亲则每每亲端药碗于前,宽慰中带有几分强硬。所以从那个时候起,用三个手指平脉与中药的苦辣味连在了一起,并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上一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己已经有了青年人独具的思考。那时我在烟台三中读书,发现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同龄人都感到陌生的中医学。于是在我家中的书桌上有了《中药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和《诊宗三昧》,可惜,读不懂,于是不得不再收起来。1962年春夏,高考报名开始,对年轻人,这也算是人生道路的一次选择。由于《中医学概论》是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所以,那时我只知道有个南京中医学院。见到了高考招生目录,才知道济南还有个山东中医学院,父母极赞同我报考中医专业。但是,我的班主任,受尊敬的化学教师曹万村先生,对此却颇有些不解,因为我在他的心目中是很优秀的学生,所以先生极善意地把我的第一志愿中医专业更改了。不得已,我把自己关于中医学的家渊及想法,统统地顷诉于先生,得到先生的理解,于是我以第一志愿考入山东中医学院。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初建的山东中医学院,比起名牌老校虽然简陋,但却云集了一大批学验俱丰的专家及名老中医,在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学生们极崇拜的、平易近人的学院党委向克书记的带领下,团结向上,师生融洽,学术气氛极浓。那时正处于自然灾害时期,虽然生活很苦,但对于我的选择和我的学习环境却感到非常舒心。记得大学第一堂课是张珍玉老师讲授《内经讲义》,这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启蒙课;第二门课是《中国医学史》,是张志远老师讲授;其后是刘东奎老师讲授的《中药学》,史慕山老师讲授《方剂学》,张珍玉老师再开《内经辑要》,李克绍老师讲授《伤寒论》,周次清老师讲授《温病学》,叶执中老师讲授《金匮要略》,刘献琳老师讲授《中医内科学》,李廷来老师讲授《中医外科学》,周凤梧老师讲授《中医妇科学》,靳祖鹏老师讲授《中医儿科学》。先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所讲授的课,各有精彩,从源到流,从史及论,从医到药,从理论到临床,学说流派,纵横学问,融会贯通。一晃几个春秋,年龄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学问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68年大学毕业,来到沂蒙山区腹地的基层医院工作。此时,对我来说,岐黄之学虽已深深地扎根于心田,且好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但却又每苦于不得其法。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学习《伤寒论》而能深入下去,且能有所心得,这是我成为李克绍先生的研究生之后的事情,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得益于先生的谆谆教诲,尤其先生以读书方法相授,使我顿觉豁然,这对我以后的读书、研究、教学与临床的影响至深至远。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论》作为中医学经典,它具有与《黄帝内经》等中医学经典共同的特点,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思维方法。因此要读懂《伤寒论》还得依靠和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我用"琢磨"两个字概括。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结合自己对热病的理解,通过"琢磨",撰写出的《伤寒杂病论》,文字虽似直白,但所蕴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后世人包括今人也只有通过"琢磨"的方法去理解,才能还原张仲景的想法,才能追寻到张仲景的理论思路。"琢磨"的过程,可以说既包含逻辑的方法也包含有非逻辑的方法,而更多地体现在非逻辑方面。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要理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在"空中飞舞",只需要通过"飘带"去想象。通过"飘带"而想象女神在"空中飞舞",这算是非逻辑的跳跃和联想;这与欧洲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飞舞的"天使"必须有"翅膀"不同。在那种思维方式中,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的。而带翅膀的"天使"在东方传统思维中,得出的结果往往是"这个'人'是由鸟变来的",或是"这个'鸟'变成了人"。这其中,似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要理解中医学和《伤寒论》的真谛,主要还得依靠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如"阴阳应象"、"六节藏象"、"气终而象变"(《五常政大论》)"脉象"、"五脉应象"(《宣明五气篇》)从"象"中求"意",宛若从"飘带"中理解"飞"含义,而不是从"形"中求"实"。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论》作为经典的不朽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另一方面是它所蕴涵的思维方法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特点。因此要深入地学习研究《伤寒论》和中医学,还需要一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自然观、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差别,使得以《伤寒论》为内核的中医学理论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差别甚大,也许这正是接受现代科技普及教育的业内青年学子们的困惑之一。要从困惑中走出来,必经之路是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尤其是学习一点医学方法论,以此来了解、鸟瞰中西学术的重要差别,从而明白无误地把握和应用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自然观、方法论来理解和框套《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和以《伤寒论》为内核的中医学理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自觉地学会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去理解《伤寒论》和以《伤寒论》为内核的中医学的真谛。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与前辈的扎实功底相比,在这一方面,笔者也仅仅是学步而已。如果说自己还能够取得点滴成就,那么这也与父母的养育挚爱,师长的指导教诲,朋友的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我由衷地感激他们,由衷地感谢生活。李商隐尝云:"感佩恩私,不知所喻。"商隐语可谓直达我心。

2002年6月5日李心机谨识于历下感佩居

[td=2,1]内容概述 (一)内容简介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深入浅出地对作为"经典"的《伤寒论》六病诸篇,对原顺序的原文进行训释、注疏和串解,思路清新,内容充实,方法独到。在内容上,能深则深,该浅则浅,因此能满足以本科生为主体的不同层次读者群的需求,为善读者提供选择的空间。由于《伤寒论》流传史的复杂,分合隐显近1800年,由此决定了各种不同的传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同的历史和学术价值,本书通过对常见的各个传本的校读,一方面在内容上以求精当,另一方面开阔读者学习《伤寒论》的视野和思路;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初涉中医学乃至中国古籍的校读之法。
长期以来,《伤寒论》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推崇赵刻宋本有加,以至达到"字字珠玑,丝线入扣"的境地,从而导致一些所谓的研究只是孤立地针对宋本而言,而忽视各个不同版本的学术价置,致使研究思路滞涩,研究视野狭隘。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伤寒论》作为"经典"的不朽性,表现在它所提出和阐述的问题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处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的中医从业人员包括不同层次的中医在校学生、不同层次的中医临床医生、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中医基础和临床教师,都能从《伤寒论》中汲取智慧,包括自己需要的知识、理论、方法、经验和感悟。
作者运用电脑对《伤寒论》全文进行搜索,编写出纵横交错的极易查找的检索系统,从而使《伤寒论》的内容及其知识点透明化,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迅速、准确切入自己需要的条文、术语、方剂、药物等知识点,因此,本书还具备相当的工具书功能。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摒弃把脉症作为孤立静止的现象进行分析的作法,而是把伤寒发病作为若干过程的复和,从分析条文入手,把伤寒发病的各种特征,条分缕析,把脉象和症状的产生纳入疾病的动态过程。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运用作者首倡的"让《伤寒论》自已诠解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对《伤寒论》六病诸篇的理法方药进行系统的还原分析。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在《伤寒论》研究史上,长期存在着某些违背历史与逻辑的作法,即把后世人的想法强加于《伤寒论》,尤其把金元以后的思想强加于张仲景。本书对宋本《伤寒论》六病诸篇、《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以及诸可、诸不可各篇和《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等出自仲景(或叔和)之手的文献进行全面考察,从中找出确凿的论据,对《伤寒论》六病诸篇全文作出合理的、符合仲景理论与临床思路的解释。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根据条文的理法方药,精选近现代和当代医家主要是国内著名医家的医案、医论、医话,辅以形象活泼的形式以诠解张仲景的理论与临床思路,使读者从中领略《伤寒论》方药的运用法度和理法方药的指导意义,进而启发和诱导他们了解中医学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既是《伤寒论》初学者入门的向导,又是《伤寒论》深入学习、深造提高者登堂入室的阶梯。
(二)本书特点
1. 本书融学术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优点于一体,对读者具有弹性优势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刻意摒除《伤寒论》教材对原书的主观切割、硬性设置章节、内容前后抵牾之弊端,克服《伤寒论》教学参考书的内容过于庞杂和部头过于厚重之赘疣;而吸取学术专著的学术性和方法论内涵之特长,采纳教材的由入浅入深之特点,借鉴教学参考书资料翔实的工具书性质,适宜于中医院校学生、初学者,和深入研究者,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层次需求,从本书中各取所需。
2. 本书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说理透彻,不落俗套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特点之一是以赵刻宋本《伤寒论》原文顺序进行全文阐释,辅以《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相对应的条文进行校读。这是目前中医图书市场上少见的《伤寒论》诠释形式。由于本书是在作者数十年对《伤寒论》学习、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尤其对"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实践体会进行了总结,所以本书具有编排形式新颖、研究方法独到、内容充实、系统全面的特点。作者根据《伤寒论》不同的条文选入不同的切入点,在对比中理解不同条文中的理法方药之间的异同,从"过程"的角度,阐释伤寒发病与热病传变以及脉象、症状的产生与变化,从而体现出疾病的动态性。其内容将令在校本科生耳目一新,能极大地满足当今思想活跃,且不满足于课堂灌输的本科生的求知欲望,其研究方法和论述方法对读者当颇多启发。
3. 本书具有较强的工具书功能
[img=30,10]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images/spacer0.gif[/img]本书作者对《伤寒论》具有"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体验,深知作为学生亟需检索方
便、内容丰富、知识点明确、实用的辅助读物。为此本书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使用的、简便快捷的检索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便捷的检索出自己需要的知识点,包括疑难词目、方剂、药物。此对中医院校在校学生温习功课、复习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对《伤寒论》深入研究者学习、教学以及撰写学术论文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td=2,1]http://www.wenxian.sdutcm.edu.cn/wx...论》--《伤寒论通释》的方法论启示 祝世讷(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老李这人我认识,临床善用半夏泻心汤,在搞学术的这群人中算是个懂临床的,不过这本书,也就是伤寒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去看看,
 
李心机的《伤寒论疑难解读》一书也不错
 
其导师的《李克绍医书全集》我已经购买,觉得更应该一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