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贴: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胶艾汤方由阿胶、艾叶、当归、白芍、地黄、川芎、炙甘草7 味药组成, 后世医家把原方中炙甘草略去, 称为胶艾四物汤。其功效育阴补肾、调经止血。此方为治疗崩漏验方。笔者根据临床辨证, 以此方加减化裁, 灵活运用治疗崩漏, 收到良好疗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
例1、张某, 30 岁, 已婚, 农民, 1982 年3 月14日初诊。非经期大出血5 天, 量多如流, 血色紫黑,伴有大小血丝血块, 质黏稠, 无腹痛, 头晕心悸, 气短懒言, 腰膝酸痛, 纳少便干, 舌红苔薄, 脉沉细数。该患者于1981 年因子宫出血过多, 经妇产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症”, 行刮宫后血止。之后, 正值经期劳动, 突然腹痛大出血, 又行刮宫, 服止血药后2005 年6 月第13 卷第6 期中国民间疗法— 39 —闭经5 个月。此次于3 月6 日**出血至今, 量多。辨其证属阴虚血热之崩漏。治宜滋阴清热养血。方用胶艾四物汤化裁: 阿胶12g, 当归12g, 白芍10g,生地炭15g, 黄芩炭8g, 黄柏炭10g, 侧柏炭10g, 樗皮炭10g, 仙鹤草20g, 茯神10g。服6 剂后出血止,心悸减轻, 睡眠转佳。前方稍作调整, 再进12 剂后诸证悉平。
例2、 王某, 36 岁, 已婚, 干部, 1984 年5 月8日初诊。自然流产后12 天, **大出血不止, 初有腹痛, 血量多如流, 血色紫红有块, 近日血色淡红,质稀无块, 无腹痛, 腰膝酸软, 舌质淡红, 苔薄, 脉象浮大而芤。证属肾气亏虚, 冲任不固, 胎失所系之崩漏。治宜温经养血。方取胶艾四物汤化裁: 阿胶10g, 艾叶炭6g, 当归10g, 白芍6g, 熟地10g, 鸡血藤10g, 陈皮10g, 川断10g, 仙鹤草15g, 侧柏炭10g, 香附炭6g, 炙甘草3g。上方服3 剂后出血减少, 腰膝酸痛减轻, 继服4 剂血止, 再予八珍益母丸调养而安。
例3、 刘某, 28 岁, 已婚, 工人, 1985 年10 月20 日初诊。平日经期错后, 经量时多时少, 色淡清稀, 少腹冷痛, 已婚5 年, 未孕。近日夫妻发生口角,月经提前而至, 暴下如注。诊见面色苍白无华, 神疲体倦, 伴口干不饮, 少腹胀痛, 腰痛绵绵, 舌淡苔白,脉弦无力。证属血寒气滞之崩漏。治宜温经养血,佐以理气。方用胶艾四物汤加味: 阿胶12g, 艾叶炭12g, 当归9g, 熟地15g, 白芍12g, 川芎6g, 香附(醋制) 12g, 乌药9g, 小茴香6g。服药2 剂后, 得矢气后少腹胀痛止, 血量减少过半, 气滞已除, 但仍觉精神疲惫, 于前方去乌药、小茴香、香附, 加党参24g, 以益气养血, 温补下元。4 剂后经净, 精神好转, 复以八珍汤加补骨脂、巴戟天补气血, 益肝肾。嗣后, 月经正常, 年余后生一女婴。
例4、 李某, 37 岁, 已婚, 农民, 1989 年12 月28 日初诊。平素月经愆期, 40~ 50 日一行, 经行腹痛, 常有冷感, 经血少。时值隆冬严寒, 劳动淋雨, 入夜困倦难支。翌日, 月经来潮, 血量甚多, 色泽紫红,间夹血块, 少腹刺痛, 喜热而拒按, 面色晦暗, 畏寒肢冷, 脉象沉弦。证属寒凝血瘀之崩漏。治宜温经祛瘀, 养血固本。方用胶艾四物汤化裁: 阿胶12g,艾叶炭10g, 当归12g, 白芍10g, 川芎10g, 炮姜6g, 肉桂6g, 小茴香9g, 醋制五灵脂12g。服药2 剂后, 出血渐少, 腹痛减轻, 但仍觉畏寒肢冷。故改用胶艾四物汤加吴茱萸、炮干姜, 另拟当归生姜羊肉汤加附子炖服, 药食并进。后继前方再加黄芪、砂仁等健脾益气温阳, 以善其后而愈。
体会
胶艾四物汤用治崩漏疗效显著。方中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即为四物汤, 有补血调经之功; 阿胶补血养血止血; 艾叶调经暖宫, 炒炭后更能增强其止血作用。诸药合用, 补血而不腻滞, 活血而不妄行, 且能止血, 正中崩漏病机。故临证加减化裁, 效如桴鼓。但具体应用时, 笔者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胶艾四物汤中的地黄、当归、艾叶要炒炭使用, 尤其是艾叶, 方能疗效显著。这是运用了“红遇黑而止”的中医五行中“水克火”之原理。②胶艾四物汤中的川芎, 因其活血作用较强应慎用之。对崩漏而言, 本已血行过激, 故使用诸如川芎一类的活血药物应酌情加减。③方中的地黄应随证酌情使用。如气虚、血虚之崩漏, 宜用熟地以补血养血; 而阴虚之崩漏, 则用生地为妙, 因生地重在滋阴养血清热。④若胶艾四物汤须配伍止血药时, 为增强其功效, 用量须大, 因为止血药用量小, 药力则不足,疗效亦较差。⑤对崩漏的治疗, 除须用固肾养血止血药外, 还可酌情使用收敛固涩性药物, 如煅龙骨、煅牡蛎、赤石脂、禹余粮、海螵蛸等, 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