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5
- 获得点赞
- 82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刘XX,女,37岁,门诊手册。初诊日期:1975年7月1日。
主诉:行经腹部剧痛12年之久,近3年来症状加重。
现病史:患者于15岁月经初潮起即有痛经。12年前难产后,痛经加重。1972年8月起痛经更为加重经期痛苦难忍,吃止痛药物已不能缓解,每次月经期间均不能坚持上班。平时腰痛腹胀,白带量多。月经中期少腹也疼痛难忍。产后12年未再受孕。曾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子宫后壁有多数结节状物,触痛明显,宫体不活动,双侧附件均有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造影及诊断性刮宫均未见结核性病变。末次月经为6月18日,行经4天,月经每次都提前5至6天,量较多,色紫有血块,经期自觉身热,口干,便燥。
检查:**、**正常,宫颈略红, 轻度糜烂。子宫体正常大小,后位,活动欠佳。后壁有大小不等的小结节及明显触痛。双侧附件均有不规则包块(右侧3.5X3X2.5厘米,左侧3X3X2厘米,与周围组织粘连,压痛明显,活动欠佳.宫骶韧带增粗有剧烈触痛。
舌象: 舌质暗红。脉象:弦滑。
西医诊断1)子宫膜异位症。(2)继发性不孕症。
中医辨证:胞宫淤血,下焦湿热。
方药:桃仁二钱 大黄一钱 水蛭一钱半 虻虫一钱半 川楝子三钱
延胡索三钱 五灵脂三钱 没药一钱 瞿麦四钱
萹蓄四钱 木通一钱 车前子三钱
经过治疗:7月16日复诊时称,上方服10剂后,腰痛及腹痛明显减轻,但在经期腹部仍剧烈疼痛.月经于7月13日来潮,行经4天,色红紫有块,量偏多.上方去瞿麦 、木通、车前子 ,加丹参、制香附、乌药各三钱,以加强行气活血化之功。并因腹泻,大黄改为五分。继服10剂后,平时腰痛、腹胀及月经中期腹痛减轻。7月13日,开始加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力。上方去木通、车前子,加三棱、莪术各三钱,当归一两。
8月18日复诊:上方服10剂后,平时腰痛及月经中期腹痛消失。8月7日,月经来潮,自觉血流通畅,微有小腹痛,行经3--4天,血量及血块均较前减少。内诊:宫后壁之小结节及附件包块均较前缩小。按上方再服20剂后,经1975年7月1日至1975年10月5日3个月治疗,共服中药50剂,平时腰痛及月经中期腹痛消失,共行经4次(7月13---17日;8月7--11日;9月4日---8日;9月29日--10月1日)。除第1次腹部微痛外,其他三次痛经现象基本消失。内诊检查: 子宫后壁小结节基本消失。嘱仍以前方每于月经前服药10--15剂,以巩固疗效。
摘自《刘奉五妇科经验》
主诉:行经腹部剧痛12年之久,近3年来症状加重。
现病史:患者于15岁月经初潮起即有痛经。12年前难产后,痛经加重。1972年8月起痛经更为加重经期痛苦难忍,吃止痛药物已不能缓解,每次月经期间均不能坚持上班。平时腰痛腹胀,白带量多。月经中期少腹也疼痛难忍。产后12年未再受孕。曾在某医院检查发现子宫后壁有多数结节状物,触痛明显,宫体不活动,双侧附件均有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造影及诊断性刮宫均未见结核性病变。末次月经为6月18日,行经4天,月经每次都提前5至6天,量较多,色紫有血块,经期自觉身热,口干,便燥。
检查:**、**正常,宫颈略红, 轻度糜烂。子宫体正常大小,后位,活动欠佳。后壁有大小不等的小结节及明显触痛。双侧附件均有不规则包块(右侧3.5X3X2.5厘米,左侧3X3X2厘米,与周围组织粘连,压痛明显,活动欠佳.宫骶韧带增粗有剧烈触痛。
舌象: 舌质暗红。脉象:弦滑。
西医诊断1)子宫膜异位症。(2)继发性不孕症。
中医辨证:胞宫淤血,下焦湿热。
方药:桃仁二钱 大黄一钱 水蛭一钱半 虻虫一钱半 川楝子三钱
延胡索三钱 五灵脂三钱 没药一钱 瞿麦四钱
萹蓄四钱 木通一钱 车前子三钱
经过治疗:7月16日复诊时称,上方服10剂后,腰痛及腹痛明显减轻,但在经期腹部仍剧烈疼痛.月经于7月13日来潮,行经4天,色红紫有块,量偏多.上方去瞿麦 、木通、车前子 ,加丹参、制香附、乌药各三钱,以加强行气活血化之功。并因腹泻,大黄改为五分。继服10剂后,平时腰痛、腹胀及月经中期腹痛减轻。7月13日,开始加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之力。上方去木通、车前子,加三棱、莪术各三钱,当归一两。
8月18日复诊:上方服10剂后,平时腰痛及月经中期腹痛消失。8月7日,月经来潮,自觉血流通畅,微有小腹痛,行经3--4天,血量及血块均较前减少。内诊:宫后壁之小结节及附件包块均较前缩小。按上方再服20剂后,经1975年7月1日至1975年10月5日3个月治疗,共服中药50剂,平时腰痛及月经中期腹痛消失,共行经4次(7月13---17日;8月7--11日;9月4日---8日;9月29日--10月1日)。除第1次腹部微痛外,其他三次痛经现象基本消失。内诊检查: 子宫后壁小结节基本消失。嘱仍以前方每于月经前服药10--15剂,以巩固疗效。
摘自《刘奉五妇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