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td=1,1,47%]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td=1,1,43%]中国中医药报[td=1,4][td=2,1][td=1,1,26%]
[td=1,1,74%]圆机活法 创新制胜——朱良春教授经验□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从医七旬,学识渊博,经验宏富。笔者常拜读朱老的大作,对其品德学术甚为钦佩,从中获益良多。
创制新方治杂症
朱老坚持临床数十年,积累经验量多,每有创获,必出新方,治疗疑难杂症,应手取效,可谓圆机活法,自出机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研制的“复肝丸”(紫河车、红参须各20克,炙地鳖虫、炮甲片、光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共研极细末,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每次3g,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后又于80年代研制的“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露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蜗、蜈蚣、广地龙、甘草等,研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次6~8g,日服3次)治疗顽痹成果斐然。他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所创制的新方,更是不可胜数。如治疗乙型脑炎的“夺痰定惊散”(炙全蝎15只,巴豆霜0.25g,犀黄0.35g,硼砂1g,飞朱砂、川贝母、天竺黄各1.5g,飞雄黄1.2g,陈胆星3g,麝香0.15g,研极细末,每次0.7g,幼儿0.4g,日1~2次鼻饲,以排出浊便为度);治疗热性咳嗽的“清肺定喘汤”(金荞麦、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4g,苍耳子、天浆壳各15g,炙枇杷叶、化橘红各10g,甘草6g,水煎服);治疗慢性咳喘的“定喘散”(红人参、北沙参、五味子各15g,蛤蚧1对,麦冬、化橘红各9g,紫河车20g,共研细末,每次1.5g,日服2~3次);治疗癫痫的“涤痰定痫丸”(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蚕、广地龙各60g,陈京胆、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黄各45g,白芥子、化橘红、石菖蒲各30g,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5g,日服2次);治疗风心病的“心痹汤”(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各9g,水蛭粉1.5g分吞,虻虫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健脑散”(红人参、炙马钱子、川芎各15g,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各20g,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g,紫河车、鸡内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研极细末,每次4.5g,日服2次,连服2~3个月);治疗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的“胃安散”(莪术50g,红参45g,生黄芪、怀山药、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鸡内金、炮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g,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甘草30g,研极细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治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肥胖的“降脂减肥汤”(制苍术10g,黄芪、草决明、丹参、冬瓜仁各15g,泽泻、冬瓜皮、生山楂各20g,淫羊藿18g,生薏仁30g,干荷叶、枳壳各6g,半夏5g,水煎或改丸剂服);治疗肾阳不振的“培补肾阳汤”(仙灵脾15g,仙茅、枸杞子各10g,怀山药30g,紫河车6g,甘草5g,视症加味,水煎服);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龙马起废丹”(制马钱子0.15g,鹿角片0.4g,乌梢蛇、炙地鳖虫各1g,地龙、蜂房各1.5g,如法炮制,每片0.25g,上为1日量,分3次服);治疗肝癌的“化瘤丸”(人参、丁香、苏木、桃仁各18g,桂枝、姜黄、虻虫、苏子、五灵脂、绛香、延胡索、水蛭、阿魏、艾叶、川芎、香附各6g,当归12g,吴茱萸2g,共研细末,加米醋250ml浓煎,晒干再加醋熬,如此3次晒干,另用麝香6g,大黄、益母草各24g,鳖甲50g,研细末调匀,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5粒,日服4次,黄酒为引)等,皆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增大剂量奏疗效
中药的用量根据患者体质、症状、环境、气候及选用方药的不同而有异,同一药物因其剂量大小而产生不同功效。朱老对此体验尤深,对许多药物则突破传统剂量而奏奇功,值得后学师法。如柴胡用于升提为3~10g,用于下降则增至20~30g;桂枝温通心阳从10g开始,逐渐递增至30g,而风寒湿痹以15~20g为宜;附子先从小剂量3~6g开始,无反应可递增,风寒湿痹用至15~30g方能见功,需先煎半小时,加生姜或蜂蜜以减少副作用;细辛一般3~5g,遇寒证可加大至8~15g;白芥子一般10~15g,最大至18g,无任何不良反应;川草乌从3~5g开始,逐渐加至10~15g,与甘草、蜂蜜同煎;台乌药用于肾积水及肝硬化腹水量至30g方有效果;鬼箭羽一般10~15g,治消渴、痹证用20~30g;肿节风15g以下有扶正作用,30g以上以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其所长;八月札用于尿路结石15~30g;鱼腥草无论寒热证均可用至30g;夏枯草尤善通心气,治冠心病以15~30g为宜;苦参一般6~9g,治心律不齐用至15~20g等。
另有一些药物用量较大,要斟酌情况使用,如黄芪益气用至30~60g:生大黄治胆囊炎、胆石症属急实者用20~40g,缓虚者5~10克,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内服15~30g,灌肠30~85g,乙肝用制者15~30g,以便次不超过2次为宜;葎草干品30~60g,鲜品加倍;蒲公英常用至30~60g,鲜者其功尤佳:马齿苋干者30~60g,鲜品可至200g;威灵仙用于胆及泌尿系结石量至40~60g始佳,中病即止;土茯苓用于湿毒所致之疾患,每日60~120g有功;稀莶草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量至100g才能消肿止痛;穿山龙以30~60g为宜,未见不良反应;益母草平肝降压用至60g才显药效,利水消胀量为60~120g始能见功;仙鹤草常用100~150g煎汤代水,加入辨证处方中,有强壮抗癌作用。
总之,朱老临证经验非常丰富,而用药配伍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还待有志之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走向新的阶段,为人类健康更好地服务。
[td=1,1,74%]圆机活法 创新制胜——朱良春教授经验□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从医七旬,学识渊博,经验宏富。笔者常拜读朱老的大作,对其品德学术甚为钦佩,从中获益良多。
创制新方治杂症
朱老坚持临床数十年,积累经验量多,每有创获,必出新方,治疗疑难杂症,应手取效,可谓圆机活法,自出机杼。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研制的“复肝丸”(紫河车、红参须各20克,炙地鳖虫、炮甲片、光郁金各24g,参三七12g,生鸡内金、广姜黄各18g,共研极细末,虎杖、石见穿、蒲公英、糯稻根各120g,煎取浓汁泛为丸,每次3g,日服3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慢性肝病效果显著;后又于80年代研制的“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露蜂房、蕲蛇、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蜗、蜈蚣、广地龙、甘草等,研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次6~8g,日服3次)治疗顽痹成果斐然。他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所创制的新方,更是不可胜数。如治疗乙型脑炎的“夺痰定惊散”(炙全蝎15只,巴豆霜0.25g,犀黄0.35g,硼砂1g,飞朱砂、川贝母、天竺黄各1.5g,飞雄黄1.2g,陈胆星3g,麝香0.15g,研极细末,每次0.7g,幼儿0.4g,日1~2次鼻饲,以排出浊便为度);治疗热性咳嗽的“清肺定喘汤”(金荞麦、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4g,苍耳子、天浆壳各15g,炙枇杷叶、化橘红各10g,甘草6g,水煎服);治疗慢性咳喘的“定喘散”(红人参、北沙参、五味子各15g,蛤蚧1对,麦冬、化橘红各9g,紫河车20g,共研细末,每次1.5g,日服2~3次);治疗癫痫的“涤痰定痫丸”(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蚕、广地龙各60g,陈京胆、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黄各45g,白芥子、化橘红、石菖蒲各30g,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3~5g,日服2次);治疗风心病的“心痹汤”(生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5g,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各9g,水蛭粉1.5g分吞,虻虫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健脑散”(红人参、炙马钱子、川芎各15g,地鳖虫、当归、枸杞子各20g,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炙全蝎各12g,紫河车、鸡内金各24g,血竭、甘草各9g,研极细末,每次4.5g,日服2次,连服2~3个月);治疗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的“胃安散”(莪术50g,红参45g,生黄芪、怀山药、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鸡内金、炮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g,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甘草30g,研极细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治疗高脂血症及单纯性肥胖的“降脂减肥汤”(制苍术10g,黄芪、草决明、丹参、冬瓜仁各15g,泽泻、冬瓜皮、生山楂各20g,淫羊藿18g,生薏仁30g,干荷叶、枳壳各6g,半夏5g,水煎或改丸剂服);治疗肾阳不振的“培补肾阳汤”(仙灵脾15g,仙茅、枸杞子各10g,怀山药30g,紫河车6g,甘草5g,视症加味,水煎服);治疗外伤性截瘫的“龙马起废丹”(制马钱子0.15g,鹿角片0.4g,乌梢蛇、炙地鳖虫各1g,地龙、蜂房各1.5g,如法炮制,每片0.25g,上为1日量,分3次服);治疗肝癌的“化瘤丸”(人参、丁香、苏木、桃仁各18g,桂枝、姜黄、虻虫、苏子、五灵脂、绛香、延胡索、水蛭、阿魏、艾叶、川芎、香附各6g,当归12g,吴茱萸2g,共研细末,加米醋250ml浓煎,晒干再加醋熬,如此3次晒干,另用麝香6g,大黄、益母草各24g,鳖甲50g,研细末调匀,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5粒,日服4次,黄酒为引)等,皆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增大剂量奏疗效
中药的用量根据患者体质、症状、环境、气候及选用方药的不同而有异,同一药物因其剂量大小而产生不同功效。朱老对此体验尤深,对许多药物则突破传统剂量而奏奇功,值得后学师法。如柴胡用于升提为3~10g,用于下降则增至20~30g;桂枝温通心阳从10g开始,逐渐递增至30g,而风寒湿痹以15~20g为宜;附子先从小剂量3~6g开始,无反应可递增,风寒湿痹用至15~30g方能见功,需先煎半小时,加生姜或蜂蜜以减少副作用;细辛一般3~5g,遇寒证可加大至8~15g;白芥子一般10~15g,最大至18g,无任何不良反应;川草乌从3~5g开始,逐渐加至10~15g,与甘草、蜂蜜同煎;台乌药用于肾积水及肝硬化腹水量至30g方有效果;鬼箭羽一般10~15g,治消渴、痹证用20~30g;肿节风15g以下有扶正作用,30g以上以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其所长;八月札用于尿路结石15~30g;鱼腥草无论寒热证均可用至30g;夏枯草尤善通心气,治冠心病以15~30g为宜;苦参一般6~9g,治心律不齐用至15~20g等。
另有一些药物用量较大,要斟酌情况使用,如黄芪益气用至30~60g:生大黄治胆囊炎、胆石症属急实者用20~40g,缓虚者5~10克,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内服15~30g,灌肠30~85g,乙肝用制者15~30g,以便次不超过2次为宜;葎草干品30~60g,鲜品加倍;蒲公英常用至30~60g,鲜者其功尤佳:马齿苋干者30~60g,鲜品可至200g;威灵仙用于胆及泌尿系结石量至40~60g始佳,中病即止;土茯苓用于湿毒所致之疾患,每日60~120g有功;稀莶草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量至100g才能消肿止痛;穿山龙以30~60g为宜,未见不良反应;益母草平肝降压用至60g才显药效,利水消胀量为60~120g始能见功;仙鹤草常用100~150g煎汤代水,加入辨证处方中,有强壮抗癌作用。
总之,朱老临证经验非常丰富,而用药配伍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还待有志之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走向新的阶段,为人类健康更好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