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九浅一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9/10 帖子 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09/09/10 #1 在黄帝内经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中,关于五脏之俞的取穴位置与现代中医的取穴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内经中所描述的肝俞与脾俞位置是在同一水平线的,而现代中医的肝俞与脾俞是在膀胱经同一竖直线上,这是怎么回事? 附内经原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 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 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在黄帝内经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中,关于五脏之俞的取穴位置与现代中医的取穴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内经中所描述的肝俞与脾俞位置是在同一水平线的,而现代中医的肝俞与脾俞是在膀胱经同一竖直线上,这是怎么回事? 附内经原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 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 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九 九浅一深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9/10 帖子 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09/09/11 #2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再看灵枢•背腧篇,五脏之腧的取穴位置与现现医学的取穴位置基本是一致的。本篇是黄帝与医臣岐伯间的问话的形式记录的,看来比较可靠。而素问•血气形志篇,是以叙述的方式记录的,其中关于背俞取穴的位置描述与灵枢背枢中岐伯说的不一致。对比之下,从中至少可以推论出血气形志篇非出自黄帝岐伯之口,其出处还有待研究 附灵枢•背腧篇原文: 背腧第五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再看灵枢•背腧篇,五脏之腧的取穴位置与现现医学的取穴位置基本是一致的。本篇是黄帝与医臣岐伯间的问话的形式记录的,看来比较可靠。而素问•血气形志篇,是以叙述的方式记录的,其中关于背俞取穴的位置描述与灵枢背枢中岐伯说的不一致。对比之下,从中至少可以推论出血气形志篇非出自黄帝岐伯之口,其出处还有待研究 附灵枢•背腧篇原文: 背腧第五十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