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逍遥游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18 帖子 144 获得点赞 2 声望 18 所在地 安徽 2011/08/25 #1 求谁有治疗足发背的良方,谢谢!症状:足背高肿焮红疼痛,足心不肿。疮面很多小脓头,流黄水。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8/25 #2 足发背 足发背是发生在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疡医大全》云:“脚发背生于脚背筋骨之间,乃足三阴三阳之所司也,皆缘湿热相搏,血滞于至阴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误触污秽而成。”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于足背部,气血凝滞,蕴积成毒,化热外发;或因足部外伤,瘀血阻滞,感染毒邪而成。 [诊断]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活动受限,约5—7天后肿胀迅速增大而化脓,伴寒战高热、纳差、恶心欲呕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稀薄或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若局部溃破迟缓,溃后久不收口,可损伤筋骨。 [鉴别诊断] 丹毒皮色鲜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化脓;常有反复发作史。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湿热下注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伴寒战高热;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与正气相搏,故寒战高热;湿邪中阻,故恶心欲呕、纳差;湿热内结,故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外治法 参照“手发背”。 [预防与调摄] 1.患足忌行走,以减少患肢负荷。 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侧位放置,以利脓液引流。 《中医外科学》:发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39387
足发背 足发背是发生在足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足背高肿掀红疼痛,足心不肿。 《疡医大全》云:“脚发背生于脚背筋骨之间,乃足三阴三阳之所司也,皆缘湿热相搏,血滞于至阴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误触污秽而成。”相当于西医的足背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多因湿热下注于足背部,气血凝滞,蕴积成毒,化热外发;或因足部外伤,瘀血阻滞,感染毒邪而成。 [诊断] 初起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边界不清,活动受限,约5—7天后肿胀迅速增大而化脓,伴寒战高热、纳差、恶心欲呕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稀薄或夹有血水,皮肤湿烂,全身症状也随之减轻。若局部溃破迟缓,溃后久不收口,可损伤筋骨。 [鉴别诊断] 丹毒皮色鲜红,边界清楚;一般不会化脓;常有反复发作史。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湿热下注足背红肿,灼热疼痛,肿势弥漫;伴寒战高热;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与正气相搏,故寒战高热;湿邪中阻,故恶心欲呕、纳差;湿热内结,故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下注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和营化湿。 方药: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二、外治法 参照“手发背”。 [预防与调摄] 1.患足忌行走,以减少患肢负荷。 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侧位放置,以利脓液引流。 《中医外科学》:发 https://www.tcmbe.com/threads/13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