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叶氏借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温热病邪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就其病变部位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包络;血分证则邪热已深入心、肝、肾,重在耗血、动血。因此,卫气营血在辨证理论中已不是物质概念了。故《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有三:①是温热病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中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也是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②标明了温热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或损害;③说明了温热病以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正邪的盛衰,作为论治的依据。
一、卫分证
【概念】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侵犯肺卫,致使卫外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本证是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常伴头痛,咳嗽,口干微渴,咽喉肿痛等症。
二、气分证
【概念】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实,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根据邪热侵犯肺、胃、胸膈、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见症。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所致;亦有初感则温热邪气直入气分而成者。气分证是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审证要点。根据兼见症状之特点,再进一步判断何脏何腑受病。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或兼心烦懊憹,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脉弦数等。
三、营分证
【概念】营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陷,劫灼营阴,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候。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可由气分证不解,邪热传入营分而成,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营阴素亏,初感温热之邪盛,来势凶猛,发病急骤,起病即见营分证者。本证是以身热夜甚,心烦神昏,舌红 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四、血分证
【概念】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阴血,导致动血、动风、耗阴所表现的一类证候。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是由邪在营分不解,传入血分而成;或气分热炽,劫营伤血,径入血分而成;或素体阴亏,已有伏热内蕴,温热病邪直入血分而成。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血分证主要表现为热盛动血、热盛动风、热盛伤阴三大类型。本证以身热夜甚,昏谵,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根据具体病机之不同而有其相应的兼症。本证严重者可致亡阴、亡阳。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昏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显露,色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或见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脉弦数;或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或见手足蠕动、瘈疭等。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它体现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秩序,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顺传:指病变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病情由轻而重,由实致虚的传变过程。
逆传:是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实际上"逆传"只是"顺传"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只不过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此外,温病的传变,由于病邪和机体反应的特殊性,也有不按上述规律传变的。如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径见气分证或营分证;卫分证未罢,又兼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气分证尚存,又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称"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因此,温热病过程中证候的传变,其形式是较为复杂的。
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对温热邪气致病的认识,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叶氏借用《内经》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温热病邪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就其病变部位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包络;血分证则邪热已深入心、肝、肾,重在耗血、动血。因此,卫气营血在辨证理论中已不是物质概念了。故《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有三:①是温热病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中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也是反映病邪由表入里的四个层次;②标明了温热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营血的功能失调或损害;③说明了温热病以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正邪的盛衰,作为论治的依据。
一、卫分证
【概念】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侵犯肺卫,致使卫外功能失调,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卫分证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本证是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常伴头痛,咳嗽,口干微渴,咽喉肿痛等症。
二、气分证
【概念】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实,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根据邪热侵犯肺、胃、胸膈、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兼有不同的见症。多由卫分证不解,邪传入里所致;亦有初感则温热邪气直入气分而成者。气分证是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审证要点。根据兼见症状之特点,再进一步判断何脏何腑受病。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咳喘,胸痛,咯痰黄稠;或兼心烦懊憹,坐卧不安;或兼潮热,腹胀痛拒按,或时有谵语、狂乱,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苔黄燥,甚则焦黑起刺,脉沉实;或见口苦,胁痛,干呕,心烦,脉弦数等。
三、营分证
【概念】营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陷,劫灼营阴,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候。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可由气分证不解,邪热传入营分而成,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营阴素亏,初感温热之邪盛,来势凶猛,发病急骤,起病即见营分证者。本证是以身热夜甚,心烦神昏,舌红 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四、血分证
【概念】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阴血,导致动血、动风、耗阴所表现的一类证候。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是由邪在营分不解,传入血分而成;或气分热炽,劫营伤血,径入血分而成;或素体阴亏,已有伏热内蕴,温热病邪直入血分而成。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血分证主要表现为热盛动血、热盛动风、热盛伤阴三大类型。本证以身热夜甚,昏谵,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根据具体病机之不同而有其相应的兼症。本证严重者可致亡阴、亡阳。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昏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显露,色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或见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脉弦数;或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欲寐,耳聋,形瘦,脉虚细;或见手足蠕动、瘈疭等。
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它体现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秩序,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顺传:指病变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病情由轻而重,由实致虚的传变过程。
逆传:是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血分。实际上"逆传"只是"顺传"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只不过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此外,温病的传变,由于病邪和机体反应的特殊性,也有不按上述规律传变的。如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径见气分证或营分证;卫分证未罢,又兼气分证,而致"卫气同病";气分证尚存,又出现营分证或血分证,称"气营两燔"或"气血两燔"。因此,温热病过程中证候的传变,其形式是较为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