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2/22
- 帖子
- 289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 年龄
- 58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该从何入手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就是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医药学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靠得就是卓著的疗效,靠得就是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所作的不朽贡献。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医药西化明显,继承不足,中医药队伍的群体中医素质降低,中医临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已成为关系到中医生死存亡的问题。那么,作为中医临床医生,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来提高临床疗效呢?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医的发展状况来讲,我们主要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首先,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但是要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严格地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步骤收集病者资料,对照前人的经验进行辨治仅仅是第一步。唐代中医大家孙思邈曾经说过:“读方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始知无方可用。”面对临床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病情,没有一个“悟”字是不行的。中医历来都讲究要有“悟性”,这个“悟”,据笔者的体会,一是要学习他人的理论和经验,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反复的临床实践,将他人的经验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并有所创新。在这次抗击SARS的战役中,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用仙方活命饮治疗SARS这一创新思维,就是基于对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灵活掌握,而不是一提温病,就是王孟英、吴鞠通。
所以,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动力所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过度迷信古人、专家的说法,一定要自己亲自实践,认真思考。其实,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在每个医者来说,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医者意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如此捉摸不定,难以规范化和学习,这不严重阻碍了中医疗效的发挥吗。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其实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因为对于同一种疾病表现,中医可以有多种思路、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治疗,这就为我们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古人说得好,治而不效,未得其术也。一种病无效或疗效不佳,不是病不能治,而是医生还没有掌握治疗的思路和方法。我们临床医生如果都能有这种向自我挑战、不断钻研、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那么中医疗效的提高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要熟知药物的药性和用法。历史上有名的中医学家,基本上都称得上是中药学家。对于一名医生来讲,用药如用兵,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药物的药性、适应症、禁忌症、配伍规律、服用方法,临证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有许多年轻的大夫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非常用功,对一些方剂的适应证掌握得很到位,可老师用得很有效的方子,一到自己应用时,疗效却一般甚至无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注意用药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例如在用药时间上,中医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说。更细一些的如外感病服药最好在早上8~9点,阳盛热病则最好在下午2~3点;壮阳之剂选在清晨阳气初生之时,滋阴药则选在午后服用最佳;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等等。医圣张仲景对服药方法非常重视,他在《伤寒论》中对桂枝汤、黄连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的服用方法的记述可谓经典,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切中病机的用药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发挥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要采取一种开放式的态度,切忌矫枉过正,简单排斥现代科学知识的介入。近年来,中医西化受到了中医界广泛而一致的批判,随之而来的,是保守思潮的回归,有人甚至主张要培养不受西医影响的纯粹的中医高级人才。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如果这些人才将来从事医史文献的研究尚可,但如果从事临床工作,则值得商榷。因为中医临床的目标就是要治病救人,只要有利于临床治疗,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我们就不妨吸收进来,为我所用。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学贯中西,在运用中西医知识诊治疾病的实践中提出了“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的中医临床诊治模式,即进行中医、西医的双重诊断,中医的一重治疗,这不仅有利于避免误诊误治贻误治疗时机,而且有利于在不改变中医治疗特色的基础上,对中医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实际上,今天我们在临床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一诊治模式。
医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才能发展。中医也同样如此,关键是看站在什么立场上。笔者认为,只要是有利于中医治疗特色发挥的,不管是西医的还是其他医学的知识,或是现代科学技术,我们都可以拿来,在实践中不断地磨合、探索,将其融入到中医的诊治体系中,才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的优势。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环,都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尤其对于慢http://www.iiyi.com/jibing/xingbing...往是现代医学无法企及的。重视这些经验的继承并不断加以改进,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就是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医药学历经几千年而不衰,靠得就是卓著的疗效,靠得就是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所作的不朽贡献。然而,由于近年来中医药西化明显,继承不足,中医药队伍的群体中医素质降低,中医临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已成为关系到中医生死存亡的问题。那么,作为中医临床医生,我们应该从何入手来提高临床疗效呢?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医的发展状况来讲,我们主要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首先,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但是要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严格地按照中医望、闻、问、切的步骤收集病者资料,对照前人的经验进行辨治仅仅是第一步。唐代中医大家孙思邈曾经说过:“读方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始知无方可用。”面对临床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病情,没有一个“悟”字是不行的。中医历来都讲究要有“悟性”,这个“悟”,据笔者的体会,一是要学习他人的理论和经验,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反复的临床实践,将他人的经验真正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并有所创新。在这次抗击SARS的战役中,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用仙方活命饮治疗SARS这一创新思维,就是基于对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灵活掌握,而不是一提温病,就是王孟英、吴鞠通。
所以,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动力所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过度迷信古人、专家的说法,一定要自己亲自实践,认真思考。其实,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在每个医者来说,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医者意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的人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如此捉摸不定,难以规范化和学习,这不严重阻碍了中医疗效的发挥吗。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其实这正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因为对于同一种疾病表现,中医可以有多种思路、多种渠道对其进行治疗,这就为我们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古人说得好,治而不效,未得其术也。一种病无效或疗效不佳,不是病不能治,而是医生还没有掌握治疗的思路和方法。我们临床医生如果都能有这种向自我挑战、不断钻研、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那么中医疗效的提高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要熟知药物的药性和用法。历史上有名的中医学家,基本上都称得上是中药学家。对于一名医生来讲,用药如用兵,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药物的药性、适应症、禁忌症、配伍规律、服用方法,临证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有许多年轻的大夫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非常用功,对一些方剂的适应证掌握得很到位,可老师用得很有效的方子,一到自己应用时,疗效却一般甚至无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注意用药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例如在用药时间上,中医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之说。更细一些的如外感病服药最好在早上8~9点,阳盛热病则最好在下午2~3点;壮阳之剂选在清晨阳气初生之时,滋阴药则选在午后服用最佳;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等等。医圣张仲景对服药方法非常重视,他在《伤寒论》中对桂枝汤、黄连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的服用方法的记述可谓经典,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切中病机的用药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发挥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要采取一种开放式的态度,切忌矫枉过正,简单排斥现代科学知识的介入。近年来,中医西化受到了中医界广泛而一致的批判,随之而来的,是保守思潮的回归,有人甚至主张要培养不受西医影响的纯粹的中医高级人才。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如果这些人才将来从事医史文献的研究尚可,但如果从事临床工作,则值得商榷。因为中医临床的目标就是要治病救人,只要有利于临床治疗,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我们就不妨吸收进来,为我所用。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章次公先生学贯中西,在运用中西医知识诊治疾病的实践中提出了“双重诊断,一重治疗”的中医临床诊治模式,即进行中医、西医的双重诊断,中医的一重治疗,这不仅有利于避免误诊误治贻误治疗时机,而且有利于在不改变中医治疗特色的基础上,对中医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实际上,今天我们在临床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一诊治模式。
医学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才能发展。中医也同样如此,关键是看站在什么立场上。笔者认为,只要是有利于中医治疗特色发挥的,不管是西医的还是其他医学的知识,或是现代科学技术,我们都可以拿来,在实践中不断地磨合、探索,将其融入到中医的诊治体系中,才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四,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的优势。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环,都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尤其对于慢http://www.iiyi.com/jibing/xingbing...往是现代医学无法企及的。重视这些经验的继承并不断加以改进,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