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汗证浅思【原创】

苍穹jiff

执业中医师,中药师。深耕传统医学多年,资深中医大咖。常年致力于传承中医药道法,弘扬中医药文化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3082
获得点赞
363
声望
83
一,“阳加于阴谓之汗”
1,阳
2,阴
3,阳加于阴
4,谓之汗

二,具体而言
1,阳气充足才能有汗,以阴为基,以阳为用,这是其一
2,汗为阴液,津液充足才能有汗的来源,如果真阴虚弱即便是阳加于阴也不会有汗
反而会加重病情,进一步的灼伤津液
3,对于阴虚而兼有外感发热的患者,不可直接用发汗之剂
这样的话是不会有理想的效果的,反而会进一步的加重病情
治疗的话应在补阴的基础上,兼而解表发汗治之
4,对于病态的出汗或者不出汗,没有一定的标准,也就是没有说有汗就一定是什么
无汗就一定是什么,有汗可能是阴虚火旺,也可能是阳虚不摄阴液
还可能是阳气太旺,疏泄太过,无汗的话,可能是阳气虚弱,无力鼓动汗孔张合
也可能是真阴虚弱,汗无源泉,也会导致无汗
5,在治疗有汗之证的时候,要酌情加入些补血之药,“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同时要知道出汗的过程是一个阴阳俱耗的过程
这里结合方剂生脉散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来了,红参,麦冬,五味子
适用于气阴两虚之证,红参补气,其性刚烈,麦冬补阴,五味子收敛心气
而汗为心之液
6,医书中曾说,“天地阴阳和而后雨,人身亦阴阳和而后汗,阴阳不和
阳加于阴而不应,补真阴以应其阳,与阳气化合,济阴以助汗源”
7,汗由体内津液所化,而津液的来源为水谷精微,而津液在脉外
血液在脉内(脉为血之府)一定条件下,津液和血液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由此可以推出汗血同源,而精血亦同源,因此则有“惊而夺精,汗出于心”之说
惊伤肾,伤肾则伤精,伤精则伤血,伤血则出汗,而汗出于心,为心之液
因此则伤心,且肾属水,心属火,水也能克火,从这个角度讲也会伤心
8,导致出汗的原因整体上说就是阴阳的盛衰,再进一步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样的阳虚,程度不同
可能会导致阳虚不固摄的出汗和阳虚无力鼓动汗孔张合的不出汗
同样的阴虚,程度不同
可能会导致阴虚阳盛的出汗,也可能导致真阴极度虚弱的汗无汗源的不出汗
个人浅见,不正之处,欢迎指正

苍穹
 
由版主最后编辑:
‘阳加于阴’的阳理解成可以食气的‘壮火’或‘邪热’是否更合理些呢?
 
2# 白头翁

我觉得片面了,这样的话正常的出汗是怎么出的呢?
也是阴为基,阳为用
阴阳和而后汗
这里的阳并不是壮火,也不是邪热
您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说过度的阳加于阴导致的病态的汗证中的阳倒是可以往壮火,邪热上面讲~
拙见.
 
不知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
阳加于阴谓之汗

这个汗本身是没有错的或者说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都会出适量的汗,但是这个汗过多或者多少的话就不正常了,导致这个的原因就可能是阴,阳出问题了

这个时候,比如说阳气太旺的出汗中的多余的阳气,我觉得才可以看成壮火或者邪热
正常状态下的不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看了你的文章后一点感悟,不知正确与否。
正常的汗为津液之汗,如运动出汗、高温下出汗,衣多或覆被出汗等。不正常的汗则为血之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如病(或阴或阳)出汗,药物发汗(血虚不可发汗)等。不正常出汗则损血(在心,在表,属热,阴(血)虚而阳(气)盛,属虚)。
桂枝汤之汗出为气强血弱(此弱在中风之前本为凉,中风之后气血超过标准值(平)形成气强血弱而汗出),为血之汗,桂枝汤之发汗为血之汗(生姜温血,芍药补气血(是泻热还是补寒?)。桂枝汤的作用是祛风温),覆取微似汗则为津液之汗。(桂枝汤汗出与发汗之出汗部位应不一样。)麻黄汤发汗为津液之汗(人体时刻在产生热量,因气寒而腠理闭,热蕴于体内。热蒸津液为汗。麻黄汤的作用是祛气寒解腠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