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三焦”纷纭录

却波渔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13
帖子
343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年龄
71
中医中的三焦指的是什么啊! - 中医药知识
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1、作为六腑之三焦,其与心包通过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有具体形态结构,至于对应西医解剖学的何脏器组织,众说纷纭。大部分认为是肠系膜和大小网膜等组织。“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主要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2、作为部位之三焦,主通行诸气、运行水液。上焦心肺,输布气血;中焦脾胃肝胆,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生精微,上注肺脉;下焦肾膀胱大肠,泌别清浊,排泄废物。
3、温病三焦作为辩证纲领,与前两者异。指邪气深入的浅深的病理阶段。
参考资料《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的创立,使温病辨证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近一步的发展。

简史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但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历代对三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论述过三焦病证,其后历代医家有所发挥,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得以确立。他根据《内经》有关三焦部位的概念,结合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病变累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表现,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创立了三焦辨证这一温病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运用则可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证候特征三焦辨证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病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上焦温热即温邪侵犯上焦至于肺与心包的证候。温邪袭肺,外则卫气郁闭,内则肺气不宣,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这一证候多见于温病初期,属表证。若表邪入里,邪热壅肺,肺气闭郁,则表现为身热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等。肺经之邪不解,邪热内陷,致心窍阻闭,则为逆传心包,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等症。这一证候虽属上焦,见于温病初期,但病情危重。

上焦湿热即湿热侵犯上焦,病位在肺与皮毛的证候,为湿温病的初期阶段。见恶寒重,发热轻,或午后发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由于湿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上焦湿热常兼见湿困脾胃之胸闷,不思饮食,肠鸣便溏等症。若湿热郁蒸,酿成痰浊,蒙蔽心包,则以表情淡漠,神识痴呆,时昏时醒为特点。

中焦温热即温邪传入中焦,病及手足阳明的病变。阳明主燥,邪入阳明多从燥化而成里热燥实证。若邪热在胃,多为无形之热。由于胃经热盛,熏蒸于外,而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目红赤,汗出,口渴,气粗,苔黄燥,脉浮洪等。若邪入大肠,多为有形热结,腑气不通,症见午后热盛,大便秘结,小便不畅,语声重浊,苔黄黑焦燥,脉沉有力等。

中焦湿热为湿热病邪犯及中焦脾胃的证候。脾主运化并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脾胃受邪,症见身热,有汗不解,午后热盛,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等。因患者体质有异,湿与热相合轻重有别。素体阳虚、湿邪偏盛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素体阳盛、热邪偏胜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也有湿郁热蒸、湿热并重之证。

下焦温热为温病末期,病变累及肝肾的概称。肾主藏精,为元阴之本,邪热久留不去,肾阴耗损,可见身热颧红,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若肾阴被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痉挛,神倦肢厥,心中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是,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下焦湿热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证候关系三焦辨证所包括的各脏腑病理变化,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而且标明了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规律。一般而言,温病初起,邪袭上焦,首先犯肺,故上焦证候多为温病的初期阶段。手太阴肺的病变不愈,可进一步传入中焦,为顺传;也可由肺而传入心包,为逆传。中焦病证,处于温病的中期,为邪正剧争的极期,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所以就三焦辨证而言,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始于上焦,终于下焦。但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温病性质不同,又因治疗是否恰当等因素的影响,上、中、下焦各病程阶段长短不一,累及脏腑重心有别,如逆传心包多见于温热类温病;温邪传入中焦,多见胃经热盛,肠道热结;传入下焦多伤及肝肾之阴。而湿热性质的温病,初起热势多不盛而即可侵犯中焦,病变多在脾胃,而且滞留时间较长;若传入下焦,则除肝肾外还可影响膀胱及大肠功能。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可相互转化。如温热病邪在阳虚湿盛之体,或夏秋湿盛之季,可转化为温病夹湿;而湿热病,由于患者素体胃阳偏旺,或湿热蕴蒸日久化燥化火,也可出现与温热病相同的病机变化。
中医三焦辨证的认识(空白心菜)
 
三焦发源在“精室”
作者:李其凤

-----

关键词:三焦 流体 命门 精气 精室

三焦是人体“十二藏之一”。《素问·灵兰秘典论》经文简要说明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只阐明其生理功能。《难经》指三焦是六腑之一,又说三焦有名而无形。由于当时科学水平有限,《内经》、《难经》均未将三焦实质交待清楚,给后世研究三焦理论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悬而未解决达二千多年。本文提出“三焦发源在精室”,“精室”为藏精之室,男子为睾丸,女子为卵巢。敬请同道批评指正。

1历史关于“三焦”形质的争议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由此引起后世医家对三焦形质的争议。

明·马玄台《难经正义》认为:《难经》所说的上、中、下焦是无形之气,手少阳三焦是有形之体,并把《三因方》所载的右肾下如手掌大的脂膜,指为三焦之体。可是孙一奎对三焦有两之说则持异议,至于《三因方》所载脂膜之说,则为标新立异,而《内经》、《难经》及前代医浓均无此说,故脂膜说也不足为信。虞天民以包涵肠胃之总司,指腔子为三焦。张景岳《类经》说三焦是“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由于上述不同意见,各有分歧,遗留至今,有待于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2近五十年关于“三焦”问题的争鸣

近五十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对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术深入探讨。于是有认为三焦的实质与血液循环系统有相似性,三焦与内分泌系统有联系;也有认为三焦的功能是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物质,协调生命活动,作为气化的场所,参与细胞代谢谢、能量代谢谢、体液免疫及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等;但是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三焦应归属膀胱等。各抒己见,推陈出新,反映了研究三焦实质问题的时机已经到来。

3“三焦”的无形与有形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主通行三气”。凡物都有一定的形态,可是气体就例外,因为气体分子很小,人的肉眼无法洞察,况且气体是“流体”,它不停地运动,变化无穷,无固定形态可言。若以其容体(包容物)的形态为其形态,没有现实意义,所谓无“定形”,就是无形。如果一旦发现“三焦”起源在某个器官,那么该器官形态为名义三焦的宏观形态,可是三焦的生理气化运动状态仍是无形的,这是首先要澄清的概念。

4三焦不是“腑”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上述论述都没有指三焦是“腑”。但是《难经·三十八难》说:“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笔者认为中华医学以“五运阴阳为万物纲纪”,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包括人体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动化生所组成,五脏与五腑相对应,这是否定“三焦是腑”的主要理由。然而“三焦”的生理范围遍及人体,称其为“大府”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排除“三焦是腑”的观念,就难以确立三焦属于哪个实质性脏器。

5三焦发源在“精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难经·三十九难》说:“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笔者认为:《难经》所说“右为命门”的根本在精室,“精室”为藏精之室,男子为睾丸,女子为卵巢。因为“精室”乃是精神之所舍,及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器官,精气为阳气,应走“右道”,故符合“右为命门”之说。“其左为肾”,乃指脊柱两侧左、右肾脏,因为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两侧肾脏,生理功能相同,脊柱右侧肾脏没有睾丸及卵巢的特有功能,故“右为命门”之说,并非指脊柱右侧肾脏,因为已有“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的理论。中医学认为肾主水,水为阴,故在阴阳五行中属阴,“阴”走左道,故越人说:“其左为肾。”

刘完素说:“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与《难经》言命门所见略同。刘氏将三焦之气化,和生命兴衰,都寄托在“右肾”《难经》以脐下之动气的部位作为“命门”所在,这两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因为“凡在外有现象可见者,必有其内在物质”(见“明代命门学说与宋儒太极图说”,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12期),这个物质就是“精室”。《难经》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因为精室产生精气,精气也称原气,由此推论“三焦”发源在精室,但是精室不等于“三焦”,“精室”是实质性器官,“三焦”是无形的,“三焦”是以睾丸、卵巢所分泌的精气去运用,精室原气不仅与“肾”相通又分布上、中、下焦遍及全身。“肾”与“精室”及“三焦”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均属水,三焦之气属阳,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从精室化生而来。

6“精”为生之本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室精气的盛衰决定人的生长和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生。……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段经文描述人体的兴衰表现,反映精室主藏精和生殖功能。如果男子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由于天癸竭,精气衰,雌、雄激素缺乏,表现为更年期综合征,记忆力、视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等。对于生理上的自然衰老,可以食疗吸取有效的养料,如番茄、芝麻、枸杞子、核桃、鱼鳔、鱼肝油等,还可以清晨在樟树下行呼吸气功,补充体内能量。滋补精室精气能够抗老延寿。“三焦”的功能,对养生学有很大贡献。

7精气也称原气

《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精以天地之气成,精以天地之气化,精室产生精气,“精气”在人体是最基本的气化,故也称“原气”。肾中原气系先天精气所化生,有特定含义,所以“原气”不宜简称“元气”。《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藏六府。”《难经·八难》说:“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精室原气寓血液循环,游行遍及人体,在上焦助心肺吐故纳新吸氧排碳,是谓气;在中焦使脾胃腐熟水谷,传化精味是谓血;在下焦行“决渎津液”之本职,使肝能藏血,肾能藏精,调控人体生理,至“阴平阳秘”。十二经脉根于精室原气,在阴脉之海的任脉经上有三个焦点。第一,位于腹中线上,两乳间“膻中穴”,又称上气海,是八会之一的气会。第二,在腹中线脐上“中脘穴”,是八会之一的府会,主治消化系疾病,如六脉沉细,四肢厥冷,阴精欲脱,灸中脘五十壮,关元三百壮,六脉复生。第三,在腹中线脐下“气海穴”,是肓之原穴,主治一切气病,及遗精、阳痿、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三焦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发展了中医学藏象学说。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上海,200041) 李其凤
 
三焦辨证




三焦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其辨证主要用于热证。

(1)上焦证候: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身困重而痛,头昏沉胀痛,耳聋,神情呆滞,沉默、思睡,不爱言笑,不想饮食,舌苔白腻,脉濡软无力,有时可有肠鸣、腹泻等。

(2)中焦证候:发热但不高,汗出热不退,胸腹闷胀,不饥亦不想进食,口渴不思饮,大便稀溏不爽利,尿短黄,面部及眼白淡黄,苔灰带黄,神情呆滞,泳濡,小腿冷;有的可有身痛、皮肤小疱疹;有的可见神志昏糊,痰多,心烦欲吐。

(3)下焦证候:如为膀胱湿滞,则多小便不通,头脑胀痛昏沉、小腹胀闷、舌苔灰白黄腻、脉濡。若是大肠湿滞,则感小腹板结胀满、大便不通、头胀、胃满闷、舌苔灰黄、脉濡。编辑:唐必凤 来源:中医五绝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看检索历史 期刊导航 关闭



评论该文章“三焦”新解
推荐 下载阅读CAJ格式全文 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



【作者中文名】 刘士敬; 张晓阳; 钱超尘;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学院; 100029;
【文献出处】 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编辑部邮箱 1991年 04期
期刊荣誉:CJFD收录刊
【关键词】 三焦/注释;
【摘要】 <正> 历代对“三焦”的具体形态意见不一。《难经》二十五难、三十八难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该说同《灵枢·营卫生会篇》之论述相左。现考马王堆出土竹简《十问》有关论述,对三焦进行新的名物训诂。《十问》原文有“食阴之道,
【DOI】 cnki:ISSN:1009-5276.0.1991-04-013
 
三焦辨证 天津日报》专副刊-天天健康-第11版-2003.10.10

郭霞珍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运用于温病诊断辨证的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由湿热邪气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湿热以湿为主,湿为阴邪,不同于温热邪气易伤阴液而入营血,所以湿热病的病位多限于卫分和气分之间。更因它的热是由湿生,热在湿中,因而这种热的出现是寒热混杂不清的,似寒而又非寒,似热而又非热,分不出它什么是卫,什么是气。故而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对它的指导作用就较小;更不能说明它的发生、发展及其传化关系。与此相同,六经辨证方法,也不能辨治湿热。湿还是重浊的阴邪,它有从上而下的特性。三焦分证,就是根据湿邪的特点以及三焦本身是水湿和气的通路来决定的。通过湿热伤人的重点脏腑部位和先后次序,划分成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所以,它同时又是湿热病的初、中、末三个阶段。三焦辨证是在三焦分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上焦是湿热伤人的初期阶段。其病位主要在于肺和皮毛。表现为恶风寒,发热轻微,或不发热,无汗身重痛,头蒙沉胀而痛或干咳,午后热盛等症状,但由于脾恶湿又主运化水湿,因而湿热伤人,在初期往往有脾胃和肌肉之湿相关的症状,如不思饮食,有的可出现肠鸣便泻。然而病毕竟在上焦,所以肺和皮毛之湿还是主要的,因此,多选用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散(现有藿香正气软胶囊,年老和脾胃功能较弱的也可选用加味藿香正气丸)。当病入中焦时,是湿热病的中期阶段。它以湿伤脾胃的运化功能为主,包括水谷不化和气机不扬等两个方面,由于湿浊有粘腻混浊的特点,传变缓慢,因而,中焦湿热常伴有上焦的一部分症状,但重点已入中焦脾胃,形成阳明燥热或太阴湿热的证候。前者可见面目红赤,喘息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等;后者常见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等症,可选用甘露消毒丹,清化湿热。此外,湿热病入中焦,可以随着病人的阳热或阴虚的体质而化为温(燥)热。中间可经由一段痰热的过程(湿热被阳气蒸熬而成痰),然后,化为温热的气分病;或者邪热伤阴入血而为营血之热。这一部分病由于它的性质已经变化,即可按照温热病进行处理。另有一部分可以随着病人的阴寒体质而转化成寒湿,脱离了热病范畴。这一部分病,即可按内科杂病处理,或于伤寒三阴病中求之。如湿热不除深入下焦,构成湿热伤人的最后阶段(末期),即下焦湿热,如伤及膀胱与大肠,可出现大、小便的异常。如泌尿系感染出现尿急、尿痛、尿频症状时往往从下焦湿热进行辨证治疗。这就是三焦辨证的一般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系主任郭霞珍
 
首页 >> 甘肃中医 >> 2005年第5期 >> 从三焦论消渴

从三焦论消渴
TRI-JIAO AND XIAO KE (DIABETES)



张皞珺 阅读软件下载


甘肃中医 2005年5期


目的:指出三焦在消渴中的重要地位.方法:以历代文献为对象,研究、分析三焦与消渴的关系.结果:三焦与消渴在病位、病机上有密切关系.结论:论治消渴当在三焦出发,并重视其整体性.
关键词:三焦 消渴


相似文献:

小知识:你知道万方相似文献是根据文章关键词组织构成的!
loading

参考文献: [5]汉·华佗.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9

[4]季静.消渴症从补肾固本论治例析[J].中医函授通讯,2000,19(1):27~28

[3]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1

[2]夏蓉.养阴辛润澄其源--葛琳仪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经验[J].渐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3):70

[1]金·刘守真.河间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40
 
Friday, 2007-07-27
神秘的通道——三焦经
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它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的去为身体服务。对于它的具体形状,现代有的医家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但都不能含盖三焦实际的功用。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的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通调水道和运化水谷。现在大多数胖人三焦经是阻塞的,而且这种阻塞的情况通常都在他没有真正肥胖的时候就出现了,由于三焦经的阻塞,使得经络中的组织液流动出现了障碍,导致垃圾的堆积,长时间的垃圾堆积最终才形成了肥胖。三焦经阻塞的人随着身体气血越来越低,排不出的脂肪垃圾越来越多,面部及全体越来越胖,掉发、心悸气短、胆怯、体虚乏力、失眠多梦相关的并发症也会出现,疏通三焦经对减肥及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肥克国际纤体集团专家组以中医理念为指导,经多年的科研、实验和临床经验而总结出的一套健康疗法,用独特手法针对三焦经疏通气血,补充能量,再用天然野果排除体内的毒素,并根据不同的体质吃相对补的食物,补充气血,增加了三焦经的气血流量,面部肥胖及相关的并发症也会消失,使人体更加健康了。
 
浇灭“三焦火”




进入冬季,人们常因气候干燥而“上火”。冬季上火可表现为“三焦”之症状,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上焦火: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灭上焦之火,成人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服珠黄散等。

中焦火: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宜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火: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 振奎


2008 年 1 月 14 日《老年生活报》
 
三焦概念之管见




-----

发布时间:2007-05-29 12:19:53



三焦概念之管见
□ 赵桂芝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三焦概念让人费解。三焦最早见于《内经》,由于《内经》对三焦的论述不够明确,加之《难经》的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又提出了三焦“有名无形”之说,遂导致后世医家对三焦争论纷纭,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认为三焦之概念包括六腑三焦和部位三焦两个方面,并且多认为三焦有名有形有用。中医基础教材中,也大都引用张景岳的说法,即认为六腑之“三焦有名有形,是贯穿于胸腑腔,包罗人体所有内脏的一个大腑”。六版《中医基础理论》称六腑之三焦是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相互沟通所形成的通道。而孙广仁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则径直明确提出六腑之三焦,有名有形,位于腹中,主要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古往今来对三焦实质研究者甚众,其他还有胰腺说、脊髓说、受体说、淋巴系统说、消化系统说、微循环说等等。而笔者认为,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三焦的实质,不管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建设,抑或对临床实践的应用都没有太大意义。
一是因为中医对脏腑的研究历来是重功能轻实质的。中医学中的脏腑概念、理论的形成,虽然有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基于以表知里等思维方法。中医学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正是因其独特的思维和理论。中医理论的发展应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即使在提倡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今天,不管是学习还是研究中医也都不应有所偏离,否则中医将会失去自我,无所适从。
二是《内经》对三焦的描述混乱不清,让人无从研究。如从位置上说,一会儿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灵枢·营卫生会》);一会儿又说“三焦手少阳之脉……下膈,循属三焦”,“心主手厥阴心胞络之脉……下膈,历络三焦”(《灵枢·经脉》)。从功能上看,一会儿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决气》),即“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难经·三十难》亦谓中焦“主腐熟水谷”,即“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即言“下焦如渎”排泄二便。一会儿又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灵枢·本枢》)。正由于此,导致后学对三焦的认识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前者是指部位之三焦或广义之三焦及其功能,后者指六腑之三焦或狭义之三焦及其功能。再从脏腑络属关系来看,一会儿说“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之腑”,即不与其它脏相合;一会儿又谓“肾合三焦膀胱”(《灵枢经·本脏》);在经络学说中则又明言三焦与手厥阴心包相络属,二者互为表里。总之,《内经》对三焦的位置、功能和络属关系方面的描述混乱。
三是从临床角度看,六腑三焦的存在似无多大意义。因为对于水液代谢谢失常、运化水谷失常、以及气机不畅等(虽然人们对三焦有形或无形以及三焦的实质见仁见智,但对其有通行诸气、运行水液和运化水谷功能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所谓三焦功能失常所致的水肿、痰饮、腹泻等各种病变,我们完全可以从调理肺、脾、肾、膀胱等脏腑来治疗,而且在中医基础教材的脏腑辨证一章也没有提到三焦病的辨证。至于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之三焦,其与六腑之三焦不同,应另当别论。
四是从药物上来看,归于三焦经的药物好像也仅有香附、枳实、栀子三味而已。若三焦发生病变,该如何选择用药?
五是所谓的三焦,很可能是古人受传统文化思想之“天六地五”阴奇阳偶数术观念的影响而虚设的一个腑。“天六地五”,是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对神秘数字。《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公元前541年,晋侯求医于秦,秦派医和去给晋侯诊病,医和分析其病因时指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国语·周语下》则概括为:“天六地五,数之常也。”五脏六腑概念的产生,可能就是受这种“天六地五”数字观念的影响。如《难经集注》曰:“其言五脏六腑者,谓五脏应地之五行,其六腑应天之六气,其天之六气,谓三焦为相火,属手少阳,故言腑独有六也。”《白虎通·五行》也说:“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由此看来,古人设“三焦”这第六个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和五脏匹配以成“天六地五”之数,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鉴于上述种种,笔者认为,没必要对三焦进行过多过深的论述和研究。对于三焦的概念,我们可定义为:是对人体胸腹腔中(六腑之三焦好像只在腹腔,而部位之三焦则还包含胸腔)有通行诸气、运行水液、及运化水谷作用的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概括。对于《内经》所论之三焦名词到底是仅指六腑三焦还是又有部位三焦之意,也不必再深究。总之,“三焦”一词经过千百年的演化,现在已是指六腑三焦和部位三焦两个方面了。而温病学中的三焦辨证之三焦,无疑是受部位三焦概念的影响延伸而来的。

国际古典中医针灸推拿美容网
 
三焦内涵的认识


-----

三焦为六腑之一,主通调水道,有“决渎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还有散布阳气的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两千年前,通过临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生理功能、食品营养吸收、代谢谢和排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采用宏观的分析观察、归纳整理以及逻辑推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性创造。

人的生命,赖以后天食物入口,停留于胃,逐步的消化、分解、吸收、再合成,到排泄进行系统的观察,并提出在人体内将食物经过燃烧蒸煮到最佳状态,称谓“焦”,并看到机体各部必须都能进行蒸煮,协调成统一体。将人体各部蒸煮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并不相同,而分作三部,创立了三焦理论,并论述了人体食物代谢谢的全过程。并清楚指出是由上中下三焦之气完成出汗和尿液积蓄。《灵枢.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三焦之所出,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干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养生身,莫贵于此。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此大段引证,说明古代医家,对于各种谷畜果菜等入口,到胃以后进行消化、分解和吸收,分成上、中、下三条途径,在机体内部进行燃烧、蒸煮到最佳状态,分泌其汁,以便机体的利用。三焦在中医理论中清楚地显示,三焦是一切有生命机体的新陈代谢谢过程,主要阐述人体的新陈代谢谢的基本过程,它包括分解过程和合成过程两个方面,通过密切联系过程,机体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通过中医的三焦理论的阐述,人体的物质变化与能量的转移是紧密联系着的。人体内物质代谢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及其能量收支的稳态平衡,如提供充足的能量和代谢谢,并由中焦吸收的精微物质,上注于肺脉,输入中焦心肺,吸入清气,化血为赤,并呼出废气,故上焦呼出所见,如雾。中焦的物质表现,如吐出物质,为沤,中焦的排出表现,如水道。这种食物入口以后新陈代谢谢全过程,属于三焦的功能,是人体内新陈代谢谢永不休止,以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关于三焦在人体内的所在部位《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认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谓水谷之路和水道在何处,没有说明。《难经.三十一难》明确指出,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三十八难》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主持诸气,有名无形,其经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难经》具体指出,有名无形是外腑,但上焦在心下,下膈是胃上口,中焦在胃中脘,下焦在膀胱上口。这三个部位虽然很具体,但在解剖学上并不明确,其外腑仍不了解是指何种组织结构。《类经.经络类》认为:“上焦者,胃上口,咽系胃为水谷之通。在胸中,中焦为胃中,五谷入胃, 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以注三焦,而中焦者,泌糟粕,蒸津液,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调血,下焦以奉生身而行旋经隧,是为营气,故曰营出中焦;下焦者,别?肠,注膀胱,然则自膈膜以下,至脐上一寸之上,皆为中焦部分也。”《类经》作者张介宾明确指出上焦指咽和食道至贲门,为水谷之道,中焦起于胃上口,即贲门至脐上一寸的膈肌以下。胃、脾、肝、胆等脏腑,其功能为分糟粕,蒸津液,受气泌汁,变化而赤是调和营气,下焦为小肠、大肠,膀胱包括肾与有形的三焦。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期刊 > 过刊浏览 > 中国医学> 《吉林中医药》> 2007年11月27卷11期>医史文献> 文章详情
三焦分阶段滋阴法的运用
中华首席医学网2007年11月28日 16:23:18 Wednesday


作者:黑丹李海波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吉林中医药》2007年11月27卷11期 医史文献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论治纲领。吴鞠通提出温病三焦不同阶段养阴法,治疗温病尤其重视顾护阴液,首创了一系列三焦不同阶段养阴法的经典治疗方剂,针对温邪侵袭程度,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的规律,开创了温病三焦不同阶段养阴的先河。

【关键词】 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三焦;滋阴

《温病条辨》由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吴鞠通所著,该书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吴鞠通认为,温病与伤寒的致病因素、邪袭部位、传变途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则均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伤寒一书,强调以救阳气为主,而《温病条辨》救阴思想则贯穿始终。

1 开创温病不同阶段养阴之先河

吴鞠通将温病的病机演变规律按上中下三焦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治疗。阴液的盈亏存亡与温病病情的预后轻重有直接关系,因此,吴鞠通强调在治疗温病时应时时顾护阴液。邪在上焦肺卫阶段或热盛肺经之时,可分别投以辛凉解表之剂,如桑菊饮、银翘散等。邪在肺卫,温邪初犯,邪热尚未炽盛,体内阴伤不甚,所以治疗以祛邪为主,清热即是养阴,邪去就可以起到保护津液的作用,即吴鞠通所说的“预护其虚”。若肺热已盛,则应投用辛凉重剂白虎汤以清热保津。如果邪热进一步炽盛,则可传入中焦,导致胃热亢盛,势必耗伤胃阴,所以用辛寒或苦寒清胃泄热之剂,或用通腑攻下之剂的同时,加用甘寒滋养胃津之品,达到泄热存阴或釜底抽薪的目的。若病邪深入下焦,必劫伤真阴,故以甘咸之品养阴。凡宜用甘寒者,忌用苦寒,以防其苦燥伤阴。《温病条辨》中焦篇第31条“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即是此意。但在阴伤而邪热又亢盛的情况下,又须甘寒与苦寒并用,即所谓甘苦合化,如冬地三黄汤等。另在临床上,间或见有舌灰燥而干,用滋阴之品,愈清愈燥,愈滋愈干,这多为气不化液,津不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是同样的误治后,导致疾病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原文上承之故,可于滋阴方中少加砂仁,以振气机,则津液自复,这就是“无阳则阴无以化”的道理。吴鞠通提出:“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

2 创制上焦肺阴伤治疗方剂沙参麦冬汤

温病上焦病变以手太阴肺经为中心,病变过程中多损伤肺阴,针对此特点吴鞠通创制了沙参麦冬汤。方中以甘寒养阴药为主,配合辛凉清润和甘平培土药品,全方药性平和,清不过寒,润不呆滞,清养肺胃之功甚宏,实乃王道之制。方中北沙参味甘微苦而性寒,有养阴清肺之功,麦冬系甘寒之品,入肺胃经,可滋养肺胃津液,合北沙参则生津液而清燥热之功益彰。然燥热为病,终属外邪,故又用桑叶专清燥热,并辛凉宣散以祛之。玉竹甘平,养阴润燥,滋而不腻,天花粉清热生津,两药相配可加强北沙参、麦冬与桑叶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之功。但养阴清热药物亦有滋腻损伤脾胃之弊,故又用生扁豆健脾胃而助运化,同时又寓培土生金之义,再用甘草清热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清养肺胃、育阴生津之效。

3 以增液汤为中焦养阴生津的基础方加减运用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滋阴方剂甚多,其中尤多用生地黄、玄参、麦冬3味,即增液汤。增液汤是养阴之方,特点是寓泻法于补法之中,用具滋补作用的药物,来达到祛邪的目的,既能攻逐实邪,又可预防阴液耗损。方中以玄参为君,苦咸而性微寒,具有滋阴制火、通调大小便的作用,可使肾中之水上输而濡养全身,因此它能治疗阴液干枯的病证,《神农本草经》记载玄参主治腹中寒热积聚,说明它还可以解散肠中热结;麦冬主治心腹部郁结之气,是一味能补正、能润津、能通气的药物,在方中作为佐药;生地黄可治疗寒热结聚,能攻逐血脉的痹阻,吴鞠通还强调“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药合用,有增水行舟之功效。但是需特别注意,本方在使用时药物的分量宜重用,否则效果会不明显。此外,增液汤还广泛地用于其它阴伤之证。如热结阴亏者,以增液汤合大黄、芒硝而成的增液承气汤;热入营分、热灼营阴者,所用清营汤中亦有增液汤以滋养营阴;热盛气血者,所用加减玉女煎,即为石膏、知母配合增液汤以滋阴清热。其它如清宫汤、银翘汤、益胃汤、竹叶玉女煎、护阳和阴汤、连梅汤等,均含有增液汤的主要成分。由此可见,吴鞠通将增液汤作为滋养阴液的基本方,并擅长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

4 创制加减复脉汤等下焦经典滋阴方剂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温病后期肝肾真阴大伤的治疗,用复脉汤加减之法。吴鞠通以此为基础,创制了经典方剂加减复脉汤,即以《伤寒论》中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主治温病邪热久羁,或因误用汗、下之法导致热灼阴伤之证。此外,又加减化裁出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和大定风珠等5首方剂。若温病后期阴伤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用加减复脉汤去麻仁,加生龙骨、生牡蛎以重镇固涩,即为救逆汤;若误下伤阴,大便溏甚,先用一甲煎(即一味生牡蛎)以涩肠育阴,待便溏好转后,再用加减复脉汤去麻仁以滑肠,加牡蛎重镇育阴,即为一甲复脉汤;若热邪深入下焦,阴伤而风渐生,手指蠕动,要防止痉厥,用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以育阴重镇,即为二甲复脉汤;若痉厥已作,热深厥甚,心中悸动,甚或心痛者,为阴伤风动而心失所养,用二甲复脉汤再加龟甲,以增强养阴熄风之功,兼济心阴而止心痛,即为三甲复脉汤;若病久而阴液大伤,邪气亦衰,神倦瘛?,脉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用三甲复脉汤再加鸡子黄、五味子以填补真阴,兼以酸收,共奏滋阴熄风之功,即为大定风珠。这几首育阴潜阳咸寒填精之重剂,可救亡阴于一线希望之中。

5 小结

《温病条辨》继承了刘河间、喻嘉言等各家学术思想,滋阴保津的治法倍受重视。温热为病极易出现津枯液涸之变,所以贯穿于温热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治法无不以救阴为关键。阴液不伤或虽伤不甚便可抗御热邪不致深入;若阴液大伤无以制阳则阳热更亢,其病难疗。吴鞠通运用了很多增液滋阴之品,而且还加入了益气、养血的药物,气能生津,采用补气的方法能起到化生津液的作用,也可通过控制津液的过多外泄起到摄津的作用,“津血同源”,血液渗出脉外便化为有滋润作用的津液,用养血之法以生津液〔1-2〕。

【参考文献】
〔1〕杨 进,王灿晖.温病条辨临床学习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

〔2〕沈庆法.温病学说之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36.
 
三焦新探述评



关键词:体腔静脉血管假说 微循环系统假说 内分泌系统假说 受体假说 脏腑学说 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有文献根据的。《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该经文说明三焦是有形的。自《难经·三十八难》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之后,历代医家围绕三焦之有形、无形、何形展开争论。孙思邈认为:“三焦者,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返神道,周身灌体,可闻不可见。”而张景岳、唐容川、章太炎等则坚持《内经》的三焦有形之说。明朝以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不少医家将中医传统的藏象理论与西方解剖生理观点结合起来,对三焦提出许多假说,如“脂膜学说”、“胸腹腔学说”、“淋巴学说”、“消化系学说”、“神经学说”等。九十年代起,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三焦的研究多持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提出一些新的探说,如“体腔静脉血管学说”、“微循环系统学说”、“内分泌腺学说”和“受体学说”等假说,分别介绍于后。

1体腔静脉血管假说[1]

该假说认为三焦是以门静脉系为主的胸腹腔内部分静脉血管。

1.1从解剖上探讨三焦:鉴于古代解剖多以被处死刑的断头尸体为对象,该假说采用模拟考古法,通过对胸部大血管放血的屠宰牛及活体断头的麻醉狗的解剖观察,发现断头尸体静脉血管因管壁弹性低而郁积暗红色的血液,在胸腔内可清楚地观察到与心肺相连的蓝紫色的静脉血管,在腹腔可看到与肠、胃、胆囊、大网膜、肠系膜相连的静脉血管,门静脉尤其清晰。这些郁血的静脉排列在胸腔、腹腔和盆腔脏器表面,很显眼地形成一个整体。《内经》所说的三焦是指在当时特定解剖条件下直接观察到的胸腹腔内部分静脉血管,特别是门静脉系统。

1.2从生理上认识三焦:《内经》把三焦“行化物”的功能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与上述解剖学观察是一致的。上焦大致是解剖所见的肝静脉、下腔静脉和胸腔内部分静脉血管,其中含有营养物和水份,其向全身布散的情况如喷雾状。中焦是附着于胃肠道的门静脉分支及门静脉本身。《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下焦是指位于腹腔下部、盆腔上部的小肠和大肠上的门静脉分支。《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1.3从病理上认识三焦:《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指出:“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为水胀。”这段经文与现代医学对门静脉高压引起腹水的描写有相似之处。

2微循环系统假说[2]

该假说认为三焦在形态、功能和病理上与微循环系统有相似之处。

2.1三焦和微循环在形态上一致:《金匮要略》指出:“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这说明腠理和三焦的关系,都是气血精微及元气输布灌注的通道和气化的场所。现代医学之微循环是全身循环的末梢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它自然包括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在微血管、毛细血管、组织间隙内的循环。由此可见中医学的三焦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在形态上的一致性。

2.2三焦和微循环在功能上相似:三焦具有“传物”和“化物”的功能,一方面三焦总司人体气机,另一方面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通道,新陈代谢谢、生化不息全赖于此。微循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交换,一方面它是保证营养物质输送和维持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谢的唯一通道,另一方面,微血管的自律运动起到“第二心脏”的作用,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之一。可见三焦和微循环都具有向组织细胞输送物质并在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即“传物”和“化物。”

2.3从三焦病理看微循环障碍:三焦的分布外则腠理,内则脏腑经络。无论是外邪或内伤引起的疾病,都会损伤三焦膜的通透作用及腠的传输功能,出现卫气营血气化动态的障碍。与其十分相似的是,微循环对各种致病因素都十分敏感,局部或全身性微循环障碍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伤寒论》的小柴胡汤疏理三焦气机,既能治气,又能治水治血,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张仲景称该方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的作用。这一机制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分析就是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谢,从而达到异病同治的功效。

3内分泌系统假说[3]

该假说把三焦与内分泌两者从形态、生理、病理、临床诸方面进行类比和论证,认为三焦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并有复杂功能的一个有形实体,与内分泌系统有着惊人的相似。

3.1在形态上三焦和内分泌腺的吻合性: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五味论》、《本输》等篇的记载,三焦存在于胸腹之中,又可在胃和腹腔中发挥其“济泌别汁”的作用,“咸入而走血”,是在人体体腔内,脏腑外广泛分布,并与多个相应脏器发生联系的一个实体系统。内分泌腺分布在人体许多脏器上,如丘脑和下丘脑被大脑包裹,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依附在气管上,胸腺藏在两肺之间,胰岛居于胰腺之中,肾上腺横在两肾之上,大量分泌细胞排列在肠胃道粘膜内。这些脏器都可归属于三焦的范围。

3.2生理功能的相似:三焦运化水谷精微、通调全身水液和主持人体气化,这与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十分相似,如肠胃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多种肽类激素,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和平滑肌的活动。肾脏的内分泌腺通过肾素增加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通过激肽释放酶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利尿及排钠,从而平衡和调节体液,这与《素问·灵兰秘典》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的经义是一致的。

3.3临床上三焦与内分泌的共同性:《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曰:“三焦不泻,津液不化,……为水胀”。胰腺疾病引起的水和电解质紊乱,症见腹痛腹胀、小便不利、呕吐等症,相似于中焦不利之证;消渴病引起的水液代谢谢紊乱,症见多饮、多食、多尿都可归因于三焦功能失调引起的“决渎失职”。

4受体假说[4]

该假说认为,《难经》提出三焦有名无形是因受历史条件限制而得出的不全面的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微观认识已达到分子水平。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受体在形态、功能和分布方面与历代对三焦的描述有相似之处。

4.1分布上的共同点: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是与内源性配体或药物结合并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在全身无处不有,分布于各组织、器官等细胞中;而三焦遍布脏腑经络、皮肉筋骨、表里内外,在全身也无处不有。《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因此,受体与三焦都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一种物质。

4.2功能活动上的吻合:三焦主持全身气化。气的升降出入即“三焦气化”,是体内精微物质基本的运动形式。受体学说认为,体内各种内源性配体如递质、激素等,都是参与全身物质代谢谢和能量代谢谢的精微物质。受体与这些配体间的生化反应伴随着物质代谢谢和能量代谢谢,这一过程就相当于中医学的“气化”。三焦通调水道、平衡水液的功能,可从受体与其内源性配体之间的反应过程得到解释,如:抗利尿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心钠素与其受体结合具有利尿排钠的作用。

4.3病理变化上的类同:三焦气机不利是形成癥积的重要原因(部分癥积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肿瘤)。这与受体功能结构改变与内分泌循环的作用形成肿瘤有一定的类同性。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部分胃肠道恶性肿瘤上有多种激素或生长因子的受体。某些因子和受体与癌基因表达产物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这方面的异常改变可能是导致正常有丝分裂信号改变,引起细胞恶性增生致癌变的启动点。

5综合评述

古人对脏腑的命名绝非随心所欲,向壁虚构,而是根据“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的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结合粗略的解剖知识而定的。藏象理论的形态部分多以实际观察为基础,而涉及到功能,则常结合基础理论和临证经验进行推断。用模拟考古法实验提出“三焦是指以门静脉为主的腹腔内部分静脉血管”的观点,看来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内经》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当时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发现内分泌腺和微循环血管网,更不可能认识受体。

三焦功能很多,关系到水谷精微的消化、输布与排泄。这些复杂的综合功能单靠部分“静脉血管”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是三焦形态与功能的分离或不对应性。类似情况也见于其他脏腑,如心和脾的实体器官都很小,但前者有主血脉、藏神等功能,后者有主运化、主统血等功能。上述四种假说中,“体腔静脉血管假说”可归入“三焦有形”之范畴,而“微循环系统假说”、“内分泌系统假说”和“受体假说”似可归入’三焦无形”之范畴。三焦的有形无形之争,实际上是强调三焦形态还是强调三焦功能的争论。《难经》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不是否定三焦的存在,而是扩大和深化了对三焦功能的研究。

在三焦气化过程中,上述四种假说都得到应用,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有协同作用。“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

三焦气化的第一步在中焦。《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一过程有循环系统的动静脉、微循环系统的毛细血管网、内分泌系统的内分泌腺和神经系统的神经介质和受体的参与,其作用是综合性的。胃肠粘膜的分泌细胞产生和释放多种肽类激素调节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和平滑肌的活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及胆碱,通过介质和受体的传递,抑制或兴奋胃肠运动。在综合作用下,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吸收,然后经微循环的毛细血管网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肺循环和体循环,体现中焦对营养物质的转化作用,故称“中焦如沤”。

三焦气化的第二步在上焦。《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输送精微物质的通道,动静脉和毛细血管是必不可少的,内分泌激素对呼吸、循环和血糖等调节也起重要的作用。微循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的物质交换。通过呼吸系统的吐故纳新,含氧血带着肠胃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故称“上焦如雾”。

三焦气化的第三步在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循环系统送血液到肾脏,在微循环作用下经肾小球过滤,生成尿液。内分泌系统通过肾素调整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并通过激肽释放酶调节肾小球过滤率。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冲动增加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副交感神经冲动增加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循环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将代谢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变成尿液,输入膀胱,故称“下焦如渎”。

对三焦实质的研究,历代医家众说纷纭,成为中医学术上的一大悬题。近年来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体腔静脉血管、微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受体学说等方面去研究三焦实质,并结合形态、生理、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对比,对三焦研究进一步深化。尽管观点不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探索真理。《难经》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后,三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逐步演变为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概念的系统单位,从几个方面发展完善了中医脏腑学说、病机学说,直至临床诊疗,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三焦之争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秉强.《内经》三焦新探.新中医,1989,(3):12.

[2]封银曼.试论三焦的微循环实质.河南中医,1993,(3):102.

[3]吴逸民.试论三焦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似性.辽宁中医杂志,1990,(10):1.

[4]陈享平.“三焦-受体说”之我见.黑龙江中医药,1997,(4):52.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3) 唐克文
 
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二、肝硬化腹水从三焦论治的机理
肝硬化腹水乃气、血、水互结为患。三者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以致正气日衰,臌胀日甚。如《医门法律·胀病论》曰:“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腹水是肝硬化腹水最突出、最主要的证候,而腹水的形成机理,以气滞血瘀为本,水停为标。气滞血瘀又以气滞为先导。化瘀是利水的关键,行气又是化瘀的关键。行气要从上、中、下三焦同时着手。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医学传真·三焦》云:“三焦者,上中下少阳之气所主也。”三焦总司诸气之转枢,转枢利则气机和,水火气机得以自由升降,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各司所能,上中下三焦气机得以宣通,三焦水道通畅,则津液得下,腹水自除。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调畅三焦气机。三焦气机得以调畅,才能发挥正常的决渎作用,水液才得以通调。故开宣上焦,健运中焦,疏利下焦为肝硬化腹水的重要治法。若上焦不宣,则湿不易行;中焦不运,则湿不化;下焦不利,则湿无出路难以清尽。

在临床实践中,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麻黄、防风、葶苈子、桔梗、前胡等宣发肺气之品,开上焦以开鬼门;选用自术、薏米、木香等健运脾气,川楝子、佛手等疏肝行气,理中焦以转枢机;选用猪苓、茯苓、冬瓜皮、泽泻等利水消肿,车前子、木通、赤小豆、地肤子等利水通淋,利下焦以洁净府。在统揽上中下三焦的同时,选用藿香、佩兰、厚朴花、蔻仁等芳香运化之品,使湿邪从根本上得以化解。在疏利三焦的同时,仍应注意补气,以加强和巩固疗效,使之“气化则能出焉”,选用人参、黄芪、自术、党参等。

此外,营血运行正常是保证三焦水道通畅的重要条件,临床还要重视活血药的应用。常选用桃仁、红花、三七、丹参、当归、赤芍、姜黄、鸡内金、益母草、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临床上通过调理三焦的方法纠正气、血、水三者的病理机转,使人体恢复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目的。

三、肝硬化腹水以三焦论治在临床运用

1.通调三焦水道,化湿行水
三焦决渎无权,水液滞留蓄积,不从膀胱气化而外溢,积蓄胃肠则成水臌。《素问》曰:“中满者,泻之于内”。“下之则胀已”。故通调三焦水道,输化水液,化湿行水,是消除肝硬化腹水的重要手段。在肝硬化腹水早、中期“正气尚支”阶段,可用十枣汤、已椒苈黄丸,攻下逐水,荡涤三焦之水湿。要求“衰其大半,不必尽剂”。湿热蕴结型腹水,治以清热化湿,利水消胀之中满分消丸、茵陈五苓散加减。寒湿困脾型腹水,治以温阳利水之实脾饮合胃苓散加减。临床观察表明,通调三焦水道,行气利水消肿可加速腹水消退,而且有利于防止电解质紊乱。

2. 疏利三焦气道,理气活血
《普济方》指出:“论曰三焦有水气者,气滞不通,决渎之官内壅也,……治宜导气而行之,气通则水自决矣。”故治疗臌胀,应疏利三焦气道,调理三焦气机之升降,而带动水湿的消散,配以活血利水,则气行血畅,腹水消退。可用调理气机之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活血化瘀之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鳖甲煎丸等加减。

3.补益三焦谷道,调理脾肾
肝硬化腹水晚期及缓解期,病程日久迁延,以正气虚衰为主要表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培补三焦谷道以充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肾以固本。治本得当可使症状缓解,巩固疗效。治以益气养阴,恢复正气为主,祛邪为辅。可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等加减。

总之,肝硬化腹水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选择,应注重从三焦辨证论治。在临床中恰当地运用这一治法,对于肝硬化腹水运用常法而不奏效者,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所谓宣化三焦,则湿热之邪渐退而药不灭毒毒自灭,药不扶正正自复,此亦温病家之心得也。古人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故今见肝硬化腹水症,应从三焦论治。
 
癫痫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作者 Admin 来源 癫痫病防治网 浏览 48 发布时间 08/05/08
叶天士从卫气营血分析温热的病机,是其中心思想,但他并不排除邪留三焦的病变,他说:“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有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也。”分消上下之势者,以杏仁开上,厚朴宣中,茯苓导下,似指湿温,或其人素有痰饮者宜之,故温胆汤亦可用,王孟英此语甚切。笔者常借用温胆汤加味,或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痰湿盛之癫痫,控制发作效果良好,然后再随其病而制其方。

《临证指南医案》中复祖述河间,提到三焦论治。再论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青蒿柴胡一等,亦是少阳本药,且大病如大敌,选药若选将,苟非慎重,鲜克有济、议三焦分清治,徙河间法。用飞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通草、金汁、金银花。吴鞠通借此创三石汤方,治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并认为,三石乃紫雪丹中之君药,取其得庚金之气,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也;杏仁、通草为宣气分之用,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金汁、金银花败暑中之热毒。笔者用它加减治伴有耳聋症状的癫痫患者。因为痰湿重浊之邪,上迫清窍,既不能用小柴胡汤法,也不能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的方法,更不能用六味加灵磁石,此是足少阴肾经治法,与邪无干。
所以,三焦分清治法使耳聋症状消除,听力恢复,癫痫发作次数减少,治疗的关键在于辨准病位,在三焦、在少阳、在足少阴,因为三者致病皆能使耳聋。医者不能不细辨。 吴鞠通作《温病条辨》,三焦的划分亦系温病发展传变的规律,对温病的病机认为是从三焦而变化的,所以把风温、温热、湿温、温疫、秋燥等病都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来论述,分别论述其不同的变化和特征。
他说:“温病自口鼻而人,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的发展过程也不是机械的一定先从上焦而中焦而下焦的。例如暑风初起,即见厥阴肝经症状,湿温初起即见太阴脾经症状,临床上当灵活地分析。 三焦同样是一种辨证法则,吴鞠通《温病条辨》说:“伤寒论六经,由表人里,由浅及深,须横看;本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及深,须竖看。”

于是以上焦概括心肺,中焦概括脾胃,下焦概括肝肾。另立了一种归纳方法来加以区别,以便于观察正邪的消长,病程的进退,传染的途径和侵袭的脏器,同样起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1.上焦 手太阴肺——有头痛、发热、恶寒、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脉动数,或两寸独大等。 手厥阴心包——有舌绛、夜卧不安、神昏、谵语、舌謇肢厥等。 肺主气,属卫,所以,上焦手太阴肺的症状,也等于邪在卫分的症状。心居上焦,古人认为:“心不受邪,包络代之。”所以,上焦除手太阴以外,另有手厥阴心包的见证。
2.中焦 足阳明胃——有发热不恶寒、反发热,日晡热甚、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涩、苔黄甚则焦黑起刺等。 足太阴脾——有身热不扬、午后热甚、体痛且痛重、胸闷不饥、泛恶欲吐、大便溏、苔滑腻、脉缓等。 脾胃同属中土,阳明主燥,属实;太阴主湿,属虚。邪从燥化则属阳明胃土;邪从湿化则属太阴脾土。
3.下焦 足少阴肾——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齿黑、唇裂、溲短赤涩、心烦不卧等。
足厥阴肝——有手足蠕动,心中儋儋大动,瘛疚等。 温邪久羁,耗及真阴,肾为水脏,邪热入肾,所以多见津枯水竭之象;肝属木主筋,必得肾水滋养,才能生机条达。
如果肾水枯涸,不得涵濡肝木,会出现抽搐、瘛疚肝风随动症状。 上述这些症状,在辨证上很有用处,不但治温病,而且在治疗癫痫方面也很有用处。必须熟记,以便于对症用药。
温邪在肺,用辛凉轻剂的治法,吴鞠通发明了辛凉平剂的银翘散,辛凉轻剂的桑菊饮,辛凉重剂的白虎汤。虽然同是在卫气分的病变,而银翘散侧重在化卫分之秽,桑菊饮侧重降卫分之逆,白虎汤侧重清气分之燥,颇能尽“一隅三反”的妙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先后有两名研究人员因四氢呋喃中毒,遍身发疹,痒得不可名状。笔者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黄、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治之,4剂即使其痊愈。

这说明了治病求本的重要性。若遇癫痫,手太阴而发疹者,先用此法加减治之,亦获效果。这是很好理解的,在中焦篇,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黄、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在风湿痉中提到,宜用辛凉正法,轻者用辛凉轻剂、重者用辛凉重剂,如本论上焦篇银翘散、白虎汤之类;伤津液者加甘凉,如银翘散加生地黄、麦冬、玉女煎以白虎合冬地之类;又在暑痉中提到:如夏日小儿身热头痛、项强有汗、则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
所以,银翘散加减法能治疗手太阴中很多疾病。 上焦篇十五条日: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三十条日: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三十三条日: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日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三十四条日:大人暑痫,亦同上法,然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疚,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中焦篇二十条日:阳明温病,舌黄燥,**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苔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清营汤在治疗癫痫方面用处很多,主要是认准邪在营中,邪在血分,方可适用。寸脉大,舌绛而干,反不渴,不管它是全身抽、斗身抽、小发作、手足瘛疚,皆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笔治疗,与神经的位置无关,按症施药。
为了慎重准确起见,两次告诫使用禁忌: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这是辨证中应当注意的地方。某患者出生时难产,体重仅1.2千克。6岁时患癫痫,1984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做脑电图,结果是重度异常,符合癫痫,以颞顶叶为著。 症状:流口水,6岁后减轻,来笔者诊所时已16岁,仍有时流口水,言语不清,全身抽搐,望诊中最著者为唇红。 脉:寸脉大、来疾去徐。舌质深红,无苔。 论断:热在营中。 治法:清营汤加钩藤去犀角为主。 效果:没有发病,脉缓,有薄黄白苔出现。 经1年治疗后患者已上学。首推清营汤出阵,使邪由营转气,由里出表,如果冒昧地用其他方法,使邪热仍留营分,是不堪设想的。 吴鞠通在暑痉中提到:“神识不清者即用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神昏者兼用紫雪丹、牛黄丸等;病势轻微者,用清络饮之类。”这种用药方法很值得思考。笔者曾见一位治疗癫痫的医生,不管癫痫的病因是什么,是什么脏腑所致的癫痫,总是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之类药,这是不对的。 手太阴病不解,有传手厥阴心包之理。有清营汤一方,叙述于下。



上焦篇十六条曰:……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二十一条曰: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官汤。 四十四条曰:湿温邪人心包,神昏肢逆,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金银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宝丹或紫雪丹亦可。 中焦篇四十一条曰:……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 何谓清宫?以膻中为心之宫城。清官即清膻中,清宫汤即清膻中之方。

它与清营汤的方剂组成区别是清营汤减黄连、丹参、生地黄、金银花而加莲子心。共6味,除犀角(水牛角代)外皆用心。至于用药之“心”,是类比推理的一种解释,未必尽然,现在临床用此方时,除莲子心外,一般都不开“心”字。 清官汤如何用于癫痫的治疗呢?吴鞠通在风温痉中说:“神昏谵语,兼用芳香以开膻中,如清官汤、牛黄丸、紫雪丹之类;”在湿痉中又说:“邪人心包,用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金银花、赤小豆皮”。笔者在临床上见谵语而抽搐者即用之。 加减复脉汤在临床上很有用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十多个病例中用复脉汤加减治疗,系由《伤寒论》中复脉汤化裁而来的,不过治温治寒迥然不同,在临床中必须善于区别使用复脉汤与加减复脉汤,这是很重要的。这里详细地讨论一下《温病条辨》中加减复脉汤的适用情况。 中焦篇第三十三条:……日深舌微干者,属下焦复脉法也。 下焦篇一条: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二条: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三条: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四条: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五条: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六条: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脉两至者,重与复脉,虽有他证,后治之。
七条: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与复脉汤。
八条: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
九条: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
十条: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
十三条: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十四条: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十八条: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丹,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倒乱。 十九条:邪气久羁、肌肤甲错,或因下后邪欲溃,或因存阴得液蒸汗,正气已虚,不能即出,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虚盛者加人参;肌肉尚盛者,但令静、勿妄动也。
二十九条:热人血室,邪去八九,右脉虚数,暮微寒热者,加减复脉汤,仍用参主之。



以上共摘录原文十六条,目的在于掌握加减复脉汤的运用。总的说来,加减复脉汤为养阴退热之剂,适宜于阴虚余热未清的患者。
如果癫痫患者有阴虚余热未尽者,必用之。热邪深入下焦,极易引起内风动。所以,对加减复脉汤应加以重视。再深入研究温热病之养阴机制,更觉得加减复脉汤应用的意义了。试以所制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而言。当下后险虚而防滑脱者,则用一甲养而涩之;当阴虚而阳不潜者,则用二甲养而镇之;当阴虚而不能上济于心者,则用三甲养而济之。
养阴则一,却有涩、镇、济之不同。同一加减复脉汤仅在牡蛎、鳖甲、龟板三种同类药物之间做一些调整,其不同的效用如此。所以,研究上述十六条原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原文深入领会,才能灵活地应用到癫痫的治疗之中。
于三甲复脉汤内加入鸡子黄、五味子,即大定风珠方。此为填补真阴、收敛阳气的方剂,适宜于邪少虚多的情况。笔者多用在癫痫的巩固治疗阶段,搜邪之后,以此疗之。
再看看吴鞠通是怎样用加减复脉汤的呢?正如他在客忤痉中所说:“症见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时青时赤,梦中呓语,手足蠕动,宜复脉汤去参、桂、姜、枣,加丹参、丹皮、犀角(代),补心之体,以配心之用。又如,愚儿3岁,6月初9日辰时,倚门落空,少时发热,随热随痉,昏不知人,手足如冰,无脉,至戍时而痉止,身热神昏并汗;次早,余方与复脉汤去参、桂、姜、枣,每日一帖,服三四杯。不饮不食,至14日巳时,得战汗而愈。”

吴鞠通在《痉因质疑》中提出:“瑭学述浅陋,不敢信此湿字,亦不敢直断其非,阙疑以俟来者。”生于清乾隆嘉庆(1736—1820年)间的吴鞠通就能对致痉之因表示怀疑,令人佩服。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湿,而是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吴瑭这样有学问的人也不能认识其本质,所以,从古典著作中去寻找这方面的治疗法则,应该多加分析,结合临床实际加减使用,否则无效。
 
试论《内经》中六府之三焦
[ 2006-10-2 16:53:00 | By: shaojiang1982 ]

试论《内经》中六府之三焦
张绍江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关键词:《内经》;六府之三焦;有用;有形;有位;有名;输尿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之基础,其中之三焦有广、狭义之分已无争议,广义即部位之三焦:三焦、中焦、下焦,狭义即六府之三焦。笔者才疏学浅,斗胆试论其中六府之三焦,吾以为其有用、有形、有位、有名。
1 三焦有用
用者,功用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人出者也”,《素问·五藏别论》亦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日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由此可知,三焦乃“器”,既是营养化源之处,又是糟粕传导之道,故称“传化之府”。所传化者何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灵枢·本输》亦云:“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明言其为水液。可见其有传化水液之功。而水液代谢谢则与五藏六府均有联系,与通调水道之肺、运化水湿之脾、化气行水之肾关系尤为密切,如此众人则好把内含脾、肺、肾等之部位之三焦与中渎之府混为一团,从而扩大了六府之三焦对水液代谢谢的意义。水道不通则气滞形肿,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 留即为胀”。有人言其主持诸气,为原气升华之道路,吾以为不然。此说出自《难经·三十八难》,其云:“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于是有人将其与《灵枢·五癃津液别》之“故三焦出气,以温分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联系起来,认为《内经》意亦如此。然此句前为:“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此之三焦乃部位之三焦,非六府之三焦也!混淆概念实乃三焦争议颇多之要因也。
2 三焦有形
形者,形状也。《难经》言其“有名而无形”,但吾以为《内经》言其有形也。《灵枢·经水》云:“五藏六府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又云“若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皆有大数。”故三焦亦有形,可视之。再观《灵枢·本藏》,其云:“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又云:“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三焦与膀胱相提并论,可辨厚薄、缓急、直结,岂会无形?《灵枢·经脉》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又云:“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稿日期:2006-5-31
作者简介: 张绍江(1982-),男,河南罗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经脉所络属之处岂能无形?
3 三焦有位
位者,位置也。《灵枢·胀论》云:“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其位何在?《灵枢·经脉》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又云:“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可见其位在膈下,即腹中也。“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 留即为胀”,《灵枢·四时气》则
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可见三焦应在小腹或其附近。
4 三焦有名
名者,解剖名称也。中医之藏府虽不能在人体解剖上有绝对对应之物,但必有相对符合之名。《灵枢·九针论》云:“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尿,下焦溢为水。”由此可见下焦某时亦指代六府之三焦也!何以验之?试观《灵枢·本输》之“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尿,遗尿则补之,闭癃则泻之。”此处下焦亦指三焦,且根据经脉循行可知其位在膀胱之上。“约”字何解?曾记“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否?《灵枢·师传》亦云:“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此则“约”义自明:约束,司开阖也。再观《灵枢·营卫生会》之“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此亦为三焦义,其位在大肠之下,且与膀胱相连接。既明下焦某时指三焦,则三焦之名可明矣!三焦即小腹之中,大肠之下,膀胱之上,与膀胱相连,尿液通过的管腔或曰“器”。其名为何?与输尿管相当也。自喜之余,忽念《素问·灵兰秘典论》之佳句:“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说文》云:“决者,行流也”,又云:“渎,沟也”,决渎即通行水道之义,州都则为水液汇聚之处。以输尿管解三焦,此句更是妙不可言!
综上可知,《内经》对六府之三焦的论述基本清晰。然后世之人多不识此,每误解之或发其高论流传之,苦煞我等。今有人不见输尿管,独言其为肠系膜等难视之隙,甚是难解。肠麻痹之人,吾未见其不得小便。笔者无情,曾做一实验,绑一小白兔,麻醉之,于胃中注水,用导尿管沿尿道插入膀胱,再沿耳缘静脉注射速尿,查尿之滴速,再剖腹,将大小肠置于腹外以远离膀胱,两分钟后记录尿之滴速,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其若为肠系膜,滴速则应减慢或近乎为零才是!近亦有人标新立异,言其为胰脏,诚为可笑。建议其再读《内经》。
参考文献
[1]傅景华.皇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4,16,18.
[2]傅景华.皇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6,7,13,27,28,42,43,56,60,74,75,118,139,141.
联系方式: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东院A楼132室 张绍江
 
“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有调查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单纯因衰老而死亡者,每10万人中只有205人,仅占0.2%。在60-70岁人群中,大部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80-90岁则患有三种或更多慢性病。衰老作为生命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为何极少有人得以“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大多数人却“衰退既至,众病蜂起”?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中西医对衰老的认识,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从三焦气化整体角度阐释衰老机制,在养生保健、延缓衰老以及防治脑老化、骨老化等方面供同道参考。
一、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
《内经》云:“气化于人,关乎寿夭”,气化作为生命活动的标志贯穿于生命始终,气机与气化二者统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方面,机体只有通过气的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才能吐故纳新,生化不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谢;另一方面,机体只有通过脏腑气化功能,把纳入体内的水谷和清气转化为精、气、血、津液等自身物质,才能激发和推动各项生理活动,各脏腑之气的升降开阖才能正常协调,经络的流注、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才能畅通无阻。同时,只有通过脏腑气化功能,把体内的代谢谢产物排出体外,使“浊阴出下窍”方能“清阳出上窍”,吐故方能纳新,从而维持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和阴阳平衡。
笔者认为三焦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三点:
(一)三焦是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脏腑形骸能获阳气温煦、阴津濡泽,须凭借三焦为其通路,“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中藏经》)。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素问·痹论》),肺系吸入之清气、脾胃腐熟之谷气、肾系生化之精气依赖三焦为其通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通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说明津液的敷布亦以三焦为通道。
(二)三焦是气、血、津液、精生化之所。《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说明三焦是气化进行的场所,它为脏腑功能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条件,气血精津得以在此生成和相互转化。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正所谓“三焦出气”。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灵枢·营卫生会》),“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说明中焦是腐熟运化水谷、化生营卫气血之地;“上焦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决气》),说明上焦是宗气化生和聚积之处;“下焦者,别回肠,注入膀胱而渗入焉” (《灵枢·营卫生会》),说明下焦是排泄水液糟粕之所。另外,肝肾居于下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故下焦为精血贮藏之处。
(三)五脏通过三焦气化联系在一起。五脏除了以五行所属派生的相生相克关系之外,气化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三焦作为气化之总司,总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原气为生命之根本,根于脐下肾间,由肾中先天之精所化,赖元阴滋养濡润,阴平阳秘,始得生生不息。在肝主升发的作用下,肾元之气温煦推动中焦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并得水谷之气的资养,出于上焦,与肺系吸入的天阳之气相合。宗气积于胸中,贯于心脉,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又在肺主肃降的作用下,下行归肾,阳得阴济,周而复始。
只有三焦气化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路径通畅,才能保证人体健康无病。然而伴随着生命的进程,脏腑气化功能日趋低下,无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中的任何一个脏(腑)气化功能出现异常,都可最终导致三焦整体气化失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风、火、湿、热诸邪及痰、瘀、浊毒等病理产物。这种失常的气化状态因而成为许多老年期疾病发生的根源,疾病的存在又进一步加重三焦气化失常,促进机体衰老,如此形成“因衰老而易病,因病而加速衰老”的恶性循环。因此,尽管正常衰老是生理性的,但衰老的生理改变和病理变化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有些疾病与老化过程同时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关节病、骨质疏松等;有些疾病则随增龄而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
老年痴呆是伴随衰老出现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笔者观察的90例患者中,85例有耳目失聪、毛发枯焦、头晕健忘、腰膝酸软、二便失司、舌淡苔少、脉细无力等肝肾亏损、髓海不足之表现,80例兼有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明显迂曲、脉细涩等血瘀征象,72例兼有言语颠倒、举动不经、哭笑无常、喉中痰鸣、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脉滑等脾胃痰湿征象,17例兼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渴、尿赤、舌边尖红等心火上炎症状,表明老年痴呆不是某单一因素所导致的某单一脏器病变,而是涉及到上、中、下三焦多个脏腑。笔者认为,老年呆病是由于衰老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气血精津衰败,痰瘀浊毒滋生,阴阳失调,“阳气者,精则养神”,清阳不升则神失所养,浊阴不降则神明被扰,病损元神,发为痴呆。所谓老年呆病从肾论治、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胆论治、从腑实论治、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从浊毒论治等诸多观点,都只是对三焦整体气化失常当中某一发病环节的个别侧重。又如老年骨质疏松症,由于“肾主骨,生髓”理论的指导,历代医家都以补肾治疗为本。笔者认为,人体在衰老过程中伴随增龄出现的进行性骨老化是一不可逆的退行性生理改变,如何延缓这一生理过程并阻止其向骨质疏松病理转变,除补肾治疗之外,更应重视整体调节。唯有肝气畅达、脾土健运、心肾相交、金水相生、五脏和调才能达到补肾固本、强筋健骨的最终目的。从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出,此类患者多有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内阻之象,此乃脏腑功能虚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故在补虚治本的同时应佐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如此虚实并调,标本兼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二、“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的确立与研究
在“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的指导下,笔者主张从调理三焦气化角度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由此确立了“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穴位组方以膻中、中脘、气海分别调理上、中、下三焦,配以外关通调三焦,佐以足三里补益后天,血海调血和血。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都已证实,该针法对于脑老化和骨老化有确切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动物的生存期和生殖期。相关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专家普遍认可,先后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津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等多项资助,其研究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并发表相关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9篇。
(一)临床研究
贯彻循证医学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修订版(HDS-R)评价患者的认知能力,以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观察。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的可行性和可能性。结果显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轻、中度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总有效率达到80.0%,高于传统治疗组的46.7%(P<0.05),对MMSE和ADL总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01),尤其对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作用显著。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研究目前已观察31例,初步结果显示,针刺调理三焦气化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有效率为63.6%,显效率为27.3%;6月后随访,有效率维持在45.5%,显效率27.3%,提示对患者的学习记忆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
(二)基础研究
以目前世界公认的日本快速老化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寿命的观察显示,一周针刺两次及针刺15天休息一月均能显著延长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鼠SAM P10的寿命,以一周针刺两次为最佳,可延长平均寿命11%,最大寿命24%。Morris水迷宫行为学研究表明,“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可显著改善快速脑老化模型小鼠SAMP8空间记忆的获得和保持以及再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对痴呆动物的整体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作用。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可减少SAM P10鼠海马神经元的丢失和胶质细胞的异常增殖,维持两者的平衡;可促进SAMP8鼠bcl-2表达、抑制其bax表达,从而提高bcl-2/bax比值,使神经元处于抑制凋亡状态。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针刺可明显促进SAMP8鼠脑内新生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针刺前后SAMP10前脑、皮层和海马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对相关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所有伴随快速老化异常变化的基因,下调的基因占有绝对优势。这些基因可分为十二类不同的功能群,涉及应激反应蛋白、DNA 合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凋亡相关基因、突触相关蛋白、细胞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细胞骨架蛋白、转录调节因子、周期蛋白等等。说明脑衰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针刺可良性调节其表达,部分或全部逆转衰老对基因表达的不良影响,表明针刺是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整作用,其良性调节作用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骨老化研究方面,采用快速骨老化模型小鼠SAMP6为研究对象,从骨生物力学角度观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通过调理三焦气化,针刺能改善SAMP6小鼠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和最大挠度,增加骨组织的承载能力,增强骨结构抗骨折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AMP6小鼠的骨生物力学特性,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三、中药组方“黄地散”的确立与研究
针对三焦气化失常的衰老病机说,笔者研制了用于延缓衰老及防治老年病的中药组方“黄地散”。临床上采用国际通用的血管性痴呆诊断、纳入、排除和疗效评定标准,应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与西药喜得镇相比较,系统地研究中药组方“黄地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黄地散”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
基础研究采用SAMP10为研究对象,以保健食品组和西药安理申组为对照,观察中药的延寿作用。研究发现,“黄地散”可显著延长SAMP10鼠的寿命,与西药安理申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采用Morris 水迷宫进行的神经行为学研究显示,“黄地散”亦可明显改善SAM P8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四 、结语
“三焦气化失常-衰老”相关说的核心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础,提出三焦气化失常是衰老的根本机制和众多老年病的关键病机。从养生学角度指出,人体应当外适六气、避六淫,内调七情、平和心态,上引天阳以养心肺,中调饮食以养脾胃,下适劳逸以养肝肾,如此内外兼和、三焦并调,达到延缓机体衰老、增加健康寿命的目的。从治疗学角度指出临床应重视调理三焦气化,对衰老实施良性干预,阻断衰老时体内的恶性循环,达到遏制老年病发生发展、治愈疾病的目的。
 
孙一奎的命门学说与三焦相火论
发布时间:2008-3-28 09:33 来源:环球中医网社区 作者:网络转载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生活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19年),为汪机的再传弟子,其师为黄古潭先生。孙氏勤学岐黄,为寻师求方,曾先后去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广询博采,经30年,学术与临床经验颇有建树,著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及《孙氏医案》5卷(包括《三吴治验》2卷、《新都治验》2卷、《宜兴治验》1卷)。

《赤水玄珠》30卷,分77门,论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每门又条分缕析,分述因、证、处方,并附诸家治验,·书中突出证的分析,对古今病证名相混之处,亦加分辨。是一部理论联系临床的著作,颇被后人所推崇。

《医旨绪余》2卷,主要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阴阳五行之理,对前贤诸家学说,进行评述研究,亦是孙氏代表著作之一。

孙氏治学,反对临床与医理脱节,强调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即使其所著的《孙氏医案》,分析病情亦十分重视以中医理论分析病机。孙一奎对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滑伯仁等诸家学术成就十分肯定,但主张要兼取众家之长,深入研究《内》《难》等经典加以阐发。

孙氏在这一治学态度指导下,对命门、三焦、相火等中医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有独到之处,对后世有不小的影响,概述如下:

一、论三焦相火

1.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 三焦之说,一直是学术上争议的问题。其说首先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三焦出气,以温分肉”。《营卫生会》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提出了三焦的功能。在《灵枢·本脏》篇又有“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粗而美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提出了三焦有厚、薄、缓、急、直、结的形状。而在《难经。三十八难》却说: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于少阳,此外府也。”一者提出了三焦有形,一者提出了三焦无形,因而引起了后世医家对三焦形质的争议。

孙一奎对此进行阐发,他同意三焦有名无形之说,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或曰,子以《难经》三焦无形之言为是,何{灵枢·本脏》篇论三焦者,皆谓有厚、薄、缓、急、直、结、纵横?惟其有形,乃有此语。余曰:《本脏》篇论三焦者,非特为三焦有物如是也。厚、薄、直、结、缓、急语,为膀胱而言也。合通篇脏腑配应而观,其义自见。据五脏各有一腑为应,三焦为孤府,又为外府,又为中渎之府。按渎者,水也。膀胱为津液之府,亦水也。三焦之为决渎之官,膀胱之用也。又为肾伺原气之使,以其无形;故附膀胱而言之。何以然?黄帝曰:愿闻六府之应。岐伯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三焦原非五行正府,而无所应,故称外府、孤府,因帝以六府之应为问。三焦既为膀胱之用,原气之使,故以膀胱合而应之,以答六府之应如此也。又《本输》篇曰: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此五脏五腑五行正配合者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


合二篇观之,三焦属肾与膀胱,故附膀胱而言,非为三焦有物如是也,《论勇》篇之纵横,及诸篇言有形者,多类此。或曰:三焦既无形如此,何《气府}篇有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缪刺》篇有少阳之络?《经脉》篇有三焦少阳之脉?《经别》篇有少阳心主之正?《经筋》篇有少阳心主之筋?《卫气》篇有少阳心主之本?《阴阳二十五人》篇言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而长等语,似涉有形,今日无形,然则,彼皆非耶?余曰:所谓有形者,指其经依附各属经络而流贯者也。盖手少阳乃十二经中之一经,其动脉原有起止,亦有脉络、经筋、俞穴出入相应,以经络乎上中下一身也,非谓无其经脉,而虚作一气看也。因有此经,故有此病。云无形者,指其府也,以其无特形,·故称外府。若独指其经脉起止、俞穴主病等语,便谓是有形之府,不思奇经中如冲、任、督等脉,皆有起止,亦皆主病,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亦可指冲任等脉如有形府例看否耶,有形之说,不必辨而其缪自明矣。这一段论述的基本观点有三:一、三焦属六腑,在五脏肝、心、脾、肺、肾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互有相配,三焦无形,只能依附膀胱,而称之为外府与孤府;二、三焦原非正府,外无所应,《内经》提出的腠理毫毛之应是属膀胱之所应,三焦附于膀胱,故亦与腠理毫毛相应;三、经脉之中虽有手少阳三焦经,但它只是与冲、任、督、带诸经脉一样,是属于没有本经的有形脏腑可言的经脉,不能以经络的存在便认为三焦有形。孙氏的这些观点,为《难经》的三焦无形说提出了理论根据。


2.三焦相火说

《脉诀》一书中,曾记有命门配三焦属相火之说,赵献可等医家亦认为命门内寄相火。孙一奎对此提出异议,他明确提出: “命门不得为相火,三焦不与命门配。”他接受了朱震亨“相火沦”的观点,认为"三焦、包络为相火”。三焦属腑,包络届脏,它们之间不同于其他五脏与五腑的关系。孙氏认为:三焦为气父、为表;包络为血母、为里。二者俱属手经,相为表里。盖包络上归于心,心主血脉,又属六脏之一,属阴,故为血母,为里;三焦主持诸气,为气化之通路,属六腑之一,属阳,故为表。正因为二者一主气,一主血,二者配合,协调一身之气血,主持一身气血之运行,故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孙氏虽认为三焦不与命门相配,但命门却是“三焦之原”,即三焦内寄之相火,始于命门的原气,出于上焦,为原气之别使。孙一奎引证《难经本旨》之说以论三焦的作用:“所谓三焦者,于膈膜脂膏之内,五脏六腑之隙,水谷流行之关,其气融会于其间,熏蒸膈膜,发达皮肤、肌肉,运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随鄙份所属而名之,虽尤其实,合内外之实而为位者也”。“营卫出于三焦,而所以营于中,卫于外,大气搏于胸中以行呼吸。使脏腑各司其职,而四肢百骸奠安者,孰非相火斡旋之功哉”。孙氏引用《难经本旨》和自己阐发的这段文字,只是表明三焦有主持人体内外上下诸气运行的作用,这些功能正足以表明三焦内寄相火。

3.临床应用

孙氏强调三焦相火对人体生命的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反对滥用寒凉,以防损伤相火,伤害正气。但同时他又指出过用辛热、疏导及渗利之剂的危害,因为“若用辛香散气,燥热伤气,真气耗散”田,亦可伤人之正气。

由于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又为相火之用,故凡命门原气不足或相火亏伤,均易出现三焦元气不足之证,其病变可见气不上纳,水谷不化,清浊不分等情况。鉴子孙氏对三焦相火十分重视,而又认为命门原气对三焦相火有重要作用,因此十分重视对下元虚寒诸证的治疗。兹介绍如下;

(1)气虚中满:孙氏认为由下焦元气虚寒,不能运转,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所致。因此,临床上见有“中满肿胀,小水不利,上气喘急,阴囊两腿皆肿,或面有浮气”者,孙氏制“壮元汤”以治疗,由人参、白术、茯苓、破故纸、桂心、大附子、干姜、砂仁、陈皮组成,使阳气上腾,浊阴自降,谷食白化,小水自利而肿胀可消,实为脾肾同治之法,使中下二焦通利。至于脾虚所致的“三焦湿胀”,则治以通气生姜丸(通气生姜丸:人参、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官桂、归尾、陈皮(炒)、半夏(洗)、生姜(去皮切)、厚朴。上为末,以生姜煮汁,麦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食前米汤饮下。若“中气虚,心中痞”者,又主张以补中益气汤治疗。

( 2)遗尿与癃闭:孙氏治疗遗尿与癃闭,亦从三焦论治,因为三焦为膀胱之用,“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水渎在下,非气莫导”。因此除湿热等实证之外,或以壮元汤温补下焦元气,或以补中益气汤“提补上中二焦元气”。针刺时或艾灸时,取三焦穴而不取膀胱穴,均足以证明其沦治癃闭、遗尿属虚证者,多从三焦人手。

(3)肾消:肾消即消渴病中之下消.孙氏认为其本源在于下元不足,元气升腾于上,故渴而多饮,下元不固因而多尿,治法一反前人之经验,忌用滋阴降火,而主张依张仲景之肾气丸法为用,于方中加鹿角胶、五味子、益智仁等,大补下元,兼顾阴精,使精能生气,精气充盛,纳气归元,既可防虚火升腾,又可使下元得固,下消得以治疗。
 
脊髓为体三焦为用——介绍王人澍的三焦实质研究
健康九九网 www.health99.org 更新时间:2006-9-21 21:45:09



日前,在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上,台湾“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药研究所”王人澍副教授讲解了结合现代医学,以《内经》、《难经》、《中藏经》为主研究三焦实质的情况。

他的研究主导思想出于“人体的器官与生理之间,具有一定‘体’与‘用’关系”。因此,他在这一研究中,以现代解剖生理学为依据,对《内经》、《难经》、《中藏经》等相关源流理论进行探讨、比较、整合,以架构现代化的中医三焦解剖生理。

通过对上述三部经典中的三焦论述进行对比研究,王人澍发现:尽管在《内经》中,六腑源流理论对三焦进行了最早、最详细的论述,称三焦“有名有形”、“有经有腑”。但是,《内经》却不知其腑的确切形状。这是它所留下的重要遗憾之一!此后的《难经》发微《内经》,但对于三焦,仅是重定了其生理功能,并根据临床所见提出“有名而无形”之说,对三焦实质的认识没有进展。《中藏经》也只是将三焦的生理范围扩大,而对三焦实质的认识也没有突破性进展。此外,由于以中医经典《内经》为主要发源的,以五脏六腑、经络、阴阳及五行等为主要学说的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传统理论体系,缺乏对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的了解,而将主控生命的“脑”错置在了“奇恒之腑”。因此,在中医学中,人体的五脏六腑被赋予不但具有本脏的功能,还兼具有脑或其他器官功能。虽然中医学理论几乎可以全方位注释生命机体的功能,但却无法如现代医学那么清楚地确认人体解剖与生理间的关系。

为此,他认为,研究《内经》、《难经》、《中藏经》三部经典中的三焦论述,确实是探讨其实质的重要方面。
 
转载于清阳客栈。

三焦是个很特殊的腑,它本身不是个有形的器官,却将有形的器官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人们对三焦有过很多争议,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三焦从结构上来说就是“膜”。每一个脏腑外面都有一层膜被,使脏器与外界相对隔离(但脏器之间一般由经脉的联系实现互相沟通)。在人体中有两个重要的膜:一是纵隔膜,它与心胞络相连,隔离肺脏和心脏;纵隔膜的下端紧邻着横膈膜,横膈膜将人体的上焦和中、下焦分开。各个脏器的膜相互交邻,最后由体腔壁的膜所包裹,这些膜组合在一起,就组成内脏的膜系。在内脏的膜系中,胃和大小肠的包膜组织最为发达,它们联络在一起,如同广阔的草原,被称为“膜原”。膜原当中,尤以小肠的网膜纵横交错,最为丰富。由于胃肠主运化水谷,所以水谷的精微也聚集在膜系当中,形成膏脂,其中自然以小肠的膏脂最为集中。不但在内脏,在人的肢体,这些膜也是分割着不同的肌肉合筋脉群,并且不断深入的分割最终形成腠理。在体表来说一般肌肉的凹缝处就是膜的交连处,被称为“蹊”或“谷”。这些共同组成体表的膜系。内脏的膜系和体表的膜系是贯通的,它们合在一起,就称为“三焦”。由于这些膜都是不能构成象心、肾一样实体性的结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焦是“无形”的。但又由于它包裹了各种组织脏器,又有一定的形态可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有形”的。同时由于它贯通表里,既包罗脏腑之外,又联络肉腠之理,所以既可言表,又可言里,又可以说是表里之间。所以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它特殊的性质。
由于三焦将人体的内脏隔离成了不同的区域,所以由上而下,三焦被划隔为上、中、下焦。横膈膜以上的体腔,被称为上焦,其中包括心、肺、心包络等器官。上焦从位置上来说属阳,所以功能上主要以宣发水谷精气,主持气血的内外灌输。总的来说,上焦是阳气出入的一个枢纽。上焦功能正常,在外的经脉肢节才能有正常的物质供应,表里才能互相沟通。从功能的角度,上焦体现出一个“通”字。也正是如此,在人体的五脏中,心、肺、包络都是中空的器官,而肝、脾、肾则是实体的器官。
从横膈膜以下,至胃的下口(即幽门口),被称为中焦。其中包括脾、胃、肝、胆四个脏器(中医没有胰腺的说法,胰腺的功能很多是通过肝、胆、脾胃来描述)。胃是个很特殊的脏器,它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源”,其中汇集了五脏六腑的精气,形成冲和平淡的胃气(这一点很象各个波长的不同颜色的光聚合后形成白光一样),作为人后天生存的重要动力。这种动力对于饮食物的消化,对于体能和活力的充实,都是十分关键的。而胆则力图清除体内(尤其是肠胃)的浊滞,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协调(清静之府)。因此中焦的胃和胆分别从形体和秩序的不同角度,维持机体的强大和稳定,决定机体的在健康上的“实力”。而肝、脾则是储存、传输这种实力的器官。所以,中焦的功能总的来说体现一个“实”字。
从幽门口以下的体腔,包括肾脏、大小肠、膀胱,被称为下焦。在中焦,食物精微之中活性较高的首先被分离出来。到下焦,水谷的运化进入后期阶段,经过小肠的长时间的分清别浊,更深入的精华和糟粕逐渐分离。依靠这些精微物质,人体化生出津液、营卫和精。它们一部分充实中焦,另一部分归藏于肾中。同时,下焦还是水液的汇聚处(水性下趋),全身的水液最后都归于膀胱而排泄于外。总的来说,下焦的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排泄机能十分重要(肾亦主二便)。同时,下焦也是人体精华的一个仓库。下焦的丹田为元气之海,冲脉血海亦启于胞中,两肾命门亦为精气之根。其实没有正常的糟粕排泄,也就没有正常的精华收藏,两者是一致的。所以,下焦的功能总的来说体现一个“关”字--精气和浊气的分水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