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内涵的认识
-----
三焦为六腑之一,主通调水道,有“决渎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还有散布阳气的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三焦出气,以温肌肉。”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两千年前,通过临床实践,以及对人体解剖、生理功能、食品营养吸收、代谢谢和排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采用宏观的分析观察、归纳整理以及逻辑推理性思维,进行理论性创造。
人的生命,赖以后天食物入口,停留于胃,逐步的消化、分解、吸收、再合成,到排泄进行系统的观察,并提出在人体内将食物经过燃烧蒸煮到最佳状态,称谓“焦”,并看到机体各部必须都能进行蒸煮,协调成统一体。将人体各部蒸煮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并不相同,而分作三部,创立了三焦理论,并论述了人体食物代谢谢的全过程。并清楚指出是由上中下三焦之气完成出汗和尿液积蓄。《灵枢.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三焦之所出,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干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养生身,莫贵于此。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此大段引证,说明古代医家,对于各种谷畜果菜等入口,到胃以后进行消化、分解和吸收,分成上、中、下三条途径,在机体内部进行燃烧、蒸煮到最佳状态,分泌其汁,以便机体的利用。三焦在中医理论中清楚地显示,三焦是一切有生命机体的新陈代谢谢过程,主要阐述人体的新陈代谢谢的基本过程,它包括分解过程和合成过程两个方面,通过密切联系过程,机体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通过中医的三焦理论的阐述,人体的物质变化与能量的转移是紧密联系着的。人体内物质代谢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及其能量收支的稳态平衡,如提供充足的能量和代谢谢,并由中焦吸收的精微物质,上注于肺脉,输入中焦心肺,吸入清气,化血为赤,并呼出废气,故上焦呼出所见,如雾。中焦的物质表现,如吐出物质,为沤,中焦的排出表现,如水道。这种食物入口以后新陈代谢谢全过程,属于三焦的功能,是人体内新陈代谢谢永不休止,以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关于三焦在人体内的所在部位《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认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谓水谷之路和水道在何处,没有说明。《难经.三十一难》明确指出,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三十八难》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主持诸气,有名无形,其经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难经》具体指出,有名无形是外腑,但上焦在心下,下膈是胃上口,中焦在胃中脘,下焦在膀胱上口。这三个部位虽然很具体,但在解剖学上并不明确,其外腑仍不了解是指何种组织结构。《类经.经络类》认为:“上焦者,胃上口,咽系胃为水谷之通。在胸中,中焦为胃中,五谷入胃, 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以注三焦,而中焦者,泌糟粕,蒸津液,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调血,下焦以奉生身而行旋经隧,是为营气,故曰营出中焦;下焦者,别?肠,注膀胱,然则自膈膜以下,至脐上一寸之上,皆为中焦部分也。”《类经》作者张介宾明确指出上焦指咽和食道至贲门,为水谷之道,中焦起于胃上口,即贲门至脐上一寸的膈肌以下。胃、脾、肝、胆等脏腑,其功能为分糟粕,蒸津液,受气泌汁,变化而赤是调和营气,下焦为小肠、大肠,膀胱包括肾与有形的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