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难倒多位中医名家的泄泻医案(高手请进)

泄痢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8/20
帖子
1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现病史:2009年3月起大便散不成形,屁多气多,不久后出现口淡、身重、睡中午觉流涎,未引起重视,8月1日当天拉肚子5次,粪如黄水,气味臭秽,肛门灼热,口渴,经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服黄连素和诺复沙星治疗4天,大便次数减少但仍不成形,8月6日起服草药治疗9天后,大便基本成形,8月15日起一周内5次饮酒,8月23日大便再次泻如黄水,肛门灼热,又服用草药5天。8月29日起因出差服用葛根芩连片9天,9月10日大便常规有少量红白细胞,9月11日和12日输大庆霉素2天,13日至15日服香连丸,16日至18日服枫廖肠胃康片,大便基本正常。24日体检做肠镜时发现直肠粘膜有轻微红肿,血管纹理模糊,医生建议灌肠治疗,从9月27日到10月10日用黄连、苦参、蒲公英、广香灌肠14天,10月14日到17日服用理中片外加灌肠4天,10月18日到11月3日确诊为肠功能紊乱,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和枯草杆菌,大便基本正常。11月4日到9日服用痛泻要方加清热中药,11月10日受寒腹泻8次,粪检及激素检查均正常,再次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枯草杆菌到12月10日,在这期间加服参苓健脾胃颗粒14天,艾炙神阙10天。从2009年12月1 日起服用草药至今。
2009年11月4日至2009年11月9日服用一老中医处方:
柴胡 焦术 杭芍 厚朴 枳壳 川连 蒲公英 白头翁 败酱草 川栎子 陈皮 甘草 神曲 木香

2009后12月1日到2010年9月 某民间中医的草药, 因为他的处方过于潦草, 我只能将绝大部分药发上来
红苓 白苓 大香 乌药 木香 白芍 八月扎 朱肝七 内金 茯苓 夏枯草 黄芪 党参 干葛 淫阳 骨碎 金樱 女贞 陈皮 杜仲 仙鹤草 见血飞
服后大便一天一次但不成形, 舌苔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 停药后第二天立即大便次数增多

2010年11月1日到2011年3月10日服用另一中医处方
第一处方:柴胡 木香 木瓜 炒白术 白芍 乌梅 陈皮 枳壳 防风 黄芪 党参 甘草
第二处方:党参 炒白术 茯苓 陈皮 木香 炒山药 山楂 诃子 赤石 黄芪 升麻 甘草
服药后大便一天一次基本成形, 舌苔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停药后出现便秘现象

2011年3月11日至3月30日服用另一中医处方:
黄芪 党参 白术 云苓 白芍 木香 车前子 厚朴 薏仁 石榴皮 防风 建曲 内金 海蛸 黄连 甘草
服药后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呈黄色,舌苔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 担心是固涩药的作用, 闭门留寇不敢再服


2011年3月31日至2011年7月4日服用 另一中医处方:
第一处方:
白芍 当归 黄芩 黄柏 黄连 白头翁 甘草 木香 茯苓 神曲 马齿苋 地榆 槐花 防已 蒲公英 乌梅 八月扎
第二处方:
焦术 黄连 白芍 藿香 八月扎 甘草 党参 茯苓 甘草 苡仁 黄芪 牛膝 肉桂
第三处方:
黄连 黄柏 秦皮 八月扎 破故纸 高良姜 黄芪 白术 甘草 吴茱萸 木香 田七
服药后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大便颜色深,最初几天舌苔变得正常薄白苔,但之舌苔又恢复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 停药后有半月未复发, 以为痊愈. 但一进空调房呆一会, 肚子就开始不舒服, 随后便次增多,才才知仍未痊愈.

2011年7月5日再换一名中医:
乌梅 川椒 制附子 干姜 黄连 黄柏 党参 当归 茯苓 白术 莲子 山药 扁豆 薏仁 桔梗 甘草 红景天 肉桂 小茴 元胡 灵脂 麦芽 山楂 巴戟 仙灵脾 没药 延胡索
服药后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大便颜色深,最初几天舌苔变得正常薄白苔,但之舌苔又恢复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中间有一次加大了附子和肉桂的用量之后, 腹部的隐痛感变成灼痛感,之后减量后又恢复成隐痛感.吃了近1个月的药后, 出现小便不利的现象, 后加入玄参和麦冬后, 小便恢复正常.目前最大的进步是已不怕冷, 在空调房呆长时间没有问题. 中医说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要再调理就行.
从8月16日开始服用以下处方:
党参 当归 茯苓 白术 莲子 山药 扁豆 薏仁 桔梗 甘草 红景天 麦芽 山楂 仙灵脾 桂枝 黄精 黄芪 川穹 玄参 麦冬 鹿霜
熟地 五味 焦术
目前的情况是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大便颜色深, 舌苔白腻,腹部偶有隐痛.

我就搞不明白, 我自从患病后就已忌酒和油腻辛辣和生冷刺激性食物, 并且吃所有医生的药都有效果显著,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痊愈呢?请高手指教!

补充内容 (2011-8-22 20:52):
通过7月5日和8月16日的治疗后, 我目前仍在吃8月16日的药, 目前的情况是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大便颜色深,大便成形时不粘腻,偶尔饮食不慎大便不成形就粘腻. 舌苔中根部白腻, 吃苦寒燥湿或苦温燥湿的药后,开始几天舌苔会恢复正常, 继续吃则又恢复原来的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 以前怕冷, 最近已经不怕冷了, 看来补肾阳还是有显著效果的,平时就很注意饮食, 自从生病后半年开始, 就已经不饮酒,饮食清淡, 不吃水果和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早上只要沾油就容易拉肚子, 所以我早上已经吃了一年多的馒头, 喝汤也容易拉肚子,汤也不敢喝. 年龄31岁,体重49千克, 身体健康时64千克. 我把了下脉搏,一分钟跳74下
 
舌苔白腻,问什么还用 山药、玄参、麦冬、熟地 ? 中医名家一般不会这样。
 
开始应该是寒热错杂,3月31号与7月5号的医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尤其是7月5号的医生是用的乌梅丸加减,应该是对症的,如果楼主现在只有腹痛,没有拉肚子,建议用桂枝加芍药汤一试。
 
舌苔白腻,问什么还用 山药、玄参、麦冬、熟地 ? 中医名家一般不会这样。

因为前些日子温补脾肾后, 小便不利, 加了玄参和麦冬后, 小便就正常了
 
楼主可能是肝气出了毛病,如是,则治别的地方总是治标不治本。验证方法:自测左关脉是否有异,如是沉数之脉,测必是肝气做怪。
 
最后一个方子是参苓白术散加减。
 
从粪如黄水,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等症状来看,是邪实无凝,此种邪实,若能先用通因通用法,排其邪实,病
 
(接上)则不至这样长久的。
 
小腹隐痛,体内有寒痰或寒疝,自按关元、水道等脐部周围穴位,服用的汤药里问医生可否加少量白芥子、半夏、桔梗、香附、红花等药物,再找下身体上有一个穴位是治疝气的,我一时想不起来了,你问下医生,可以自己按下再问下可不可以炙?
 
用那么多苦寒伤脾的药物,唉。
我说也白说,不如楼主自己费点气,自己看看,什么叫百合病,论坛也不乏高手,请用百合病的理念指导。
 
从各个医生的方子来看,治疗思路主要集中在泄泻上,无论在健脾基础上清热利湿,温阳利湿,还是疏肝理气等,均使腹泻一证迁延难愈至今,尤其说的一点是,灌肠在这次疾病中扮演了加剧病情的角色,最后导致了易激惹腹泻综合征,由于提供资料不完整,无法证明是消化性还是渗透性腹泻。同时除腹泻外其余伴随症状(腹部隐痛外)没有提及,但是从古中医来看:土虚火败木郁湿盛是其主要病因病机!!!阴阳来看:阴中阳陷!!!
而从几个医家治疗来看,确实都很不错,能治疗到这个份上,实属不易。
病已至此,组方要极为和善,偏袒一方,一方不喜,此起彼伏,如是则进入拉锯战,最终消耗正气日虚神靡,无法回转。所以立方如下以资参考(因资料未全)
酒炒熟地30克 山药 山萸肉 白术各18克 茯苓10克 升麻2克 肉桂 五味子 车前子各 5克 净 砂仁6粒 水煎服 饭前温服为宜,稀粥调养。
 
从各个医生的方子来看,治疗思路主要集中在泄泻上,无论在健脾基础上清热利湿,温阳利湿,还是疏肝理气等

从8月16日开始服用以下处方,至今天仍在服用
党参 当归 茯苓 白术 莲子 山药 扁豆 薏仁 桔梗 甘草 红景天 麦芽 山楂 仙灵脾 桂枝 黄精 黄芪 川穹 玄参 麦冬 鹿霜
熟地 五味 焦术 防风


通过7月5日和8月16日的治疗后, 我目前仍在吃8月16日的药, 目前的情况是大便一天一次且成形, 大便颜色深,大便成形时不粘腻,偶尔饮食不慎大便不成形就粘腻. 舌苔中根部白腻, 吃苦寒燥湿或苦温燥湿的药后,开始几天舌苔会恢复正常, 继续吃则又恢复原来的白腻. 腹部偶有隐痛. 以前怕冷, 最近已经不怕冷了, 看来补肾阳还是有显著效果的,平时就很注意饮食, 自从生病后半年开始, 就已经不饮酒,饮食清淡, 不吃水果和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早上只要沾油就容易拉肚子, 所以我早上已经吃了一年多的馒头, 喝汤也容易拉肚子,汤也不敢喝. 年龄31岁,体重49千克, 身体健康时64千克. 我把了下脉搏,一分钟跳74下
 
觉得楼主存在气虚下陷的情况,用药暂时缓解症状,过段时间又恢复原状,存在脏腑下移,气血不太通畅,以致寒湿内停,2010-2011的方升举阳气,上托脏腑可行,复又便秘疑为肾水不能送达阳明大肠,也可能就是这段通路有障碍。水泻则为脾不统摄,滑利不止。舌后部舌像为肾水寒滞像,有油则泻,胆有问题?喝汤也泻,胃有问题,胃降压着哪啦?不会是胆寒吧用温胆汤?温胆汤

温胆汤

药物组成
制半夏1钱5分,枳实8分,陈皮1钱半,茯苓1钱半,人参1钱,熟地3钱,炒枣仁3钱,远志1钱,五味子1钱,甘草(炙)5分。

处方来源
《笔花医镜》卷二。

方剂主治
胆气虚寒,梦遗滑精。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这些是自己的想法,结合楼上的药物:酒炒熟地30克 山药 山萸肉 白术各18克 茯苓10克 升麻2克 肉桂 五味子 车前子各 5克 净 砂仁6粒 水煎服 饭前温服为宜,稀粥调养。组合成重点调胆温阳的方
 
从8月16日开始服用以下处方,至今天仍在服用
党参 当归 茯苓 白术 莲子 山药 扁豆 薏仁 桔梗 甘草 红景天

看来你没有细看或者没看明白我的分析。
 
开始应该是寒热错杂,3月31号与7月5号的医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尤其是7月5号的医生是用的乌梅丸加减,应该是

赞同先生观点。
 
脾胃虚寒,导致脾胃湿寒明显。可以喝点三仁汤。吃陈醋泡姜。路志正老师对脾胃很有研究,可以多看看他的经验方。其实你已经是久病成医了,虚寒体质,我觉得还是平时注意,很难根治的了。
 
很多方子都只能是缓解病状而已,慢性肠胃病。胃靠养,不靠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