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6
- 帖子
- 2827
- 获得点赞
- 30
- 声望
- 38
中医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与择药技巧周超凡[font=宋体, 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主要有二点,一是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二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至于择药技巧是在掌握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久而久之就能做到熟能生巧了,现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为例来阐明原则与技巧,以供同道参考。
一、高血压
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不完全是单纯降压,常常是将降压药与利尿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眩晕药、降血脂药配合起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因为高血压除了血压升高之外,还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血脂、尿酸等多种物质代谢谢障碍,治疗时除了注意降压外,还要改善血流动力学,降血脂、降尿酸等等。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复杂,辨证大致上可分四型:肝火炽盛,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俱虚。治疗可考虑用清肝泻火法,平肝息风法,滋阴潜阳法,阴阳双补法。
1.清肝泻火法 龙胆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野菊花、苦参、北豆根等。
这些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心率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心率很适用,心率慢的要适当配合加快心率的药如洋金花、川贝母、肉桂、吴萸等。若有心率失常可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如苦参、山豆根、黄连、当归等。
2.平肝息风 天麻、钩藤、地龙、罗布麻、牛黄、羚羊角等。
3.滋阴潜阳 地黄、玄参、石斛、女贞子、首乌、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等。
4.阴阳双补法 人参、黄芪、白术、五味子、黄精、淫羊藿、鹿衔草、肉桂、冬虫夏草、女贞子、生地、玄参、白芍、当归、川芎、酸枣仁、三七等。
治疗高血压要重视中医辨证,尽量选用经中医药药理研究,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当然也可用一些无降压作用,而能对证的中药,慎防使用有升压作用的中药。如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款冬花、巴豆、蟾酥、犀角等,这样就做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由于高血压病人有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医认为属气滞血瘀。理气药用青木香、香附、佛手、厚朴。活血化瘀用丹皮、丹参、延胡索、川牛膝、山楂等。
高血压病人有摄钠过多,尿酸偏高的情况,可用化湿利尿、祛风湿、降尿酸的化湿利尿药,如汉防己、木通、泽泻、益母草、茵陈、罗布麻、桑白皮、桑寄生、玉米须。祛风湿、降尿酸用青风藤、徐长卿、貊莶草、独活、汉防己等。
高血压病人血管紧张性高可用扩张血管药,如黄芪、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蒲黄、葛根、延胡索、杜仲、生地、女贞子、天麻、罗布麻、银杏叶、貊莶草、淫羊藿、鹿衔草、补骨脂、人参、五味子、白术等。
抗肾上腺素用黄连、葛根、独活等。
镇静用酸枣仁、丹参、当归、川芎、丹皮、赤芍、红花、银杏叶、蒲黄、女贞子、灵芝、柴胡、郁金、姜黄、茵陈、瓜蒌、桔梗等。
钙拮抗剂用汉防己。
高血压病人往往血脂偏高,可用一些降脂药,最好用一些既降压又降脂等一举两得的药,如大黄、决明子、生首乌、泽泻等。
饮食调理:芹菜、绿豆、玉米须、山楂、无花果、海带、海藻等。
二、高脂蛋白血症
中医学无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名,中医认为高脂蛋白血症为病理产物痰瘀形成,人体肥胖,由痰湿所致,痰湿阻遏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瘀,由痰致瘀,也可痰瘀并存。治疗时常辨症与辨病相结合。
1.中医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常常使用理气化痰,清热通便,活血化瘀,清利肝胆,补益肝肾等法。
理气化湿,消食化痰:陈皮、茯苓、泽泻、山楂、麦芽、红曲、瓜蒌、桔梗、海带、昆布。
清热通便:大黄、虎杖、决明子、金银花、漏芦等。
活血化瘀:蒲黄、丹参、赤芍、丹皮、当归、川芎、红花、三七、益母草、水蛭、银杏叶等。
清肝利胆:柴胡、郁金、姜黄、虎杖、茵陈、栀子等。
补肝肾:首乌、杜仲、女贞子、玉竹、枸杞子、黄精、灵芝、枣仁等。
2.中药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其机理大致如下:
减少脂类吸收,多吃豆类食品,如绿豆中的豆固醇;海带中的β—谷甾醇,与胆固醇竞争脂化酶,使胆固醇不能脂化以减少吸收。
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吸收,促进肠蠕动,引起轻泻,如大黄、虎杖、生首乌、决明子等。
促进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从肠道排泄,如柴胡、郁金、姜黄、茵陈,增加胆汁分泌,胆囊收缩。
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如泽泻、大黄、枸杞、地骨皮等。
改善血脂分布、转运、清除,如首乌、灵芝等。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如蒲黄、泽泻、蜂王浆等。
食品调理:常吃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无花果等。
三、糖尿病
1.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重视临床症状的改善,不仅仅在降血糖上,但降血糖也很重要。
清热生津:银花、黄连、黄柏、地骨皮、葛根、玄参、生地、知墓、玉竹。
益气养阴:人参、黄芪、黄精、白术、山药、绞股蓝、甘草、五味子、白芍、玉竹、女贞子、枸杞、首乌。
活血化瘀:丹参、赤芍、三七。附:止血用仙鹤草。
温阳补肾:山萸肉、淫羊藿。
化湿利水:茯苓、泽泻。
化痰:桔梗。
食品调理:苦瓜、南瓜、葫芦瓜、冬瓜、玉米须、洋葱、大蒜、山药、芹菜、柠檬、海带、木耳、银耳、魔芋等。
避免使用升血糖药,如天花粉、麦冬、石斛、柴胡、紫苏、秦艽、生姜、槐花、槐米、龙葵、竹叶、鹿蹄等等。
2.中药治疗糖尿病降糖作用的机理:
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增加对胰岛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
减少对胰岛素的对抗,降低胰岛高血糖素。
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作用。
增加糖的无氧酵解,或不需胰岛素的代谢谢。
四、小结
1.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以上三病都是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例子,可供参考。
2.无证从病,以辨病用药为主。
如无黄疸型肝炎。S-CPT升高;肺结核早期,无咳嗽低烧;糖尿病血糖偏高,无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时,均可从病人人手治疗。
3.无病从证 以辨明用药为主。经系统检查,未找到相应的病,应从证人手,辨证治疗,可结合中医证的研究,脾虚证研究,肾虚证的研究,把科研成果应用起来。
4.要敢于舍病从证,以辨证用药为主。有些冠心病病人,体胖,痰热,失眠,用黄连温胆汤,温胆汤虽无明显扩冠作用,只有镇静、祛痰作用,但其有效率也达87%。急性胰腺炎因湿热壅腑,不通则痛。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可以用大柴胡汤、清胰汤治疗,只用辛开苦降、清热通腑法治之,疗效也较为满意。一般不需抗菌消炎、禁食、胃肠减压等办法。
5.要敢于舍证从病,以辨病用药为主,如肝豆状核变性,四肢不自主地震颤,走路不稳,语音障碍,时流口涎,苔薄黄,脉弦数。若按中医辨症的肝风内动,投以平肝息风药,如珍珠母、石决明、牡蛎、龟板、鳖甲、僵蚕,因含铜高,患者血铜更高,使病情加重,后来改变治法,认为属于热极生风,宜清热通便法如茵陈、栀子、大黄、土茯苓、乌韭等,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临床应用中药原则主要有二点,一是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二是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至于择药技巧是在掌握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久而久之就能做到熟能生巧了,现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为例来阐明原则与技巧,以供同道参考。
一、高血压
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不完全是单纯降压,常常是将降压药与利尿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眩晕药、降血脂药配合起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因为高血压除了血压升高之外,还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血脂、尿酸等多种物质代谢谢障碍,治疗时除了注意降压外,还要改善血流动力学,降血脂、降尿酸等等。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复杂,辨证大致上可分四型:肝火炽盛,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俱虚。治疗可考虑用清肝泻火法,平肝息风法,滋阴潜阳法,阴阳双补法。
1.清肝泻火法 龙胆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野菊花、苦参、北豆根等。
这些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心率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心率很适用,心率慢的要适当配合加快心率的药如洋金花、川贝母、肉桂、吴萸等。若有心率失常可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如苦参、山豆根、黄连、当归等。
2.平肝息风 天麻、钩藤、地龙、罗布麻、牛黄、羚羊角等。
3.滋阴潜阳 地黄、玄参、石斛、女贞子、首乌、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等。
4.阴阳双补法 人参、黄芪、白术、五味子、黄精、淫羊藿、鹿衔草、肉桂、冬虫夏草、女贞子、生地、玄参、白芍、当归、川芎、酸枣仁、三七等。
治疗高血压要重视中医辨证,尽量选用经中医药药理研究,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当然也可用一些无降压作用,而能对证的中药,慎防使用有升压作用的中药。如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款冬花、巴豆、蟾酥、犀角等,这样就做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由于高血压病人有血流动力学改变,中医认为属气滞血瘀。理气药用青木香、香附、佛手、厚朴。活血化瘀用丹皮、丹参、延胡索、川牛膝、山楂等。
高血压病人有摄钠过多,尿酸偏高的情况,可用化湿利尿、祛风湿、降尿酸的化湿利尿药,如汉防己、木通、泽泻、益母草、茵陈、罗布麻、桑白皮、桑寄生、玉米须。祛风湿、降尿酸用青风藤、徐长卿、貊莶草、独活、汉防己等。
高血压病人血管紧张性高可用扩张血管药,如黄芪、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蒲黄、葛根、延胡索、杜仲、生地、女贞子、天麻、罗布麻、银杏叶、貊莶草、淫羊藿、鹿衔草、补骨脂、人参、五味子、白术等。
抗肾上腺素用黄连、葛根、独活等。
镇静用酸枣仁、丹参、当归、川芎、丹皮、赤芍、红花、银杏叶、蒲黄、女贞子、灵芝、柴胡、郁金、姜黄、茵陈、瓜蒌、桔梗等。
钙拮抗剂用汉防己。
高血压病人往往血脂偏高,可用一些降脂药,最好用一些既降压又降脂等一举两得的药,如大黄、决明子、生首乌、泽泻等。
饮食调理:芹菜、绿豆、玉米须、山楂、无花果、海带、海藻等。
二、高脂蛋白血症
中医学无高脂蛋白血症的病名,中医认为高脂蛋白血症为病理产物痰瘀形成,人体肥胖,由痰湿所致,痰湿阻遏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瘀,由痰致瘀,也可痰瘀并存。治疗时常辨症与辨病相结合。
1.中医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常常使用理气化痰,清热通便,活血化瘀,清利肝胆,补益肝肾等法。
理气化湿,消食化痰:陈皮、茯苓、泽泻、山楂、麦芽、红曲、瓜蒌、桔梗、海带、昆布。
清热通便:大黄、虎杖、决明子、金银花、漏芦等。
活血化瘀:蒲黄、丹参、赤芍、丹皮、当归、川芎、红花、三七、益母草、水蛭、银杏叶等。
清肝利胆:柴胡、郁金、姜黄、虎杖、茵陈、栀子等。
补肝肾:首乌、杜仲、女贞子、玉竹、枸杞子、黄精、灵芝、枣仁等。
2.中药治疗高脂蛋白血症,其机理大致如下:
减少脂类吸收,多吃豆类食品,如绿豆中的豆固醇;海带中的β—谷甾醇,与胆固醇竞争脂化酶,使胆固醇不能脂化以减少吸收。
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吸收,促进肠蠕动,引起轻泻,如大黄、虎杖、生首乌、决明子等。
促进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从肠道排泄,如柴胡、郁金、姜黄、茵陈,增加胆汁分泌,胆囊收缩。
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如泽泻、大黄、枸杞、地骨皮等。
改善血脂分布、转运、清除,如首乌、灵芝等。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如蒲黄、泽泻、蜂王浆等。
食品调理:常吃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无花果等。
三、糖尿病
1.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重视临床症状的改善,不仅仅在降血糖上,但降血糖也很重要。
清热生津:银花、黄连、黄柏、地骨皮、葛根、玄参、生地、知墓、玉竹。
益气养阴:人参、黄芪、黄精、白术、山药、绞股蓝、甘草、五味子、白芍、玉竹、女贞子、枸杞、首乌。
活血化瘀:丹参、赤芍、三七。附:止血用仙鹤草。
温阳补肾:山萸肉、淫羊藿。
化湿利水:茯苓、泽泻。
化痰:桔梗。
食品调理:苦瓜、南瓜、葫芦瓜、冬瓜、玉米须、洋葱、大蒜、山药、芹菜、柠檬、海带、木耳、银耳、魔芋等。
避免使用升血糖药,如天花粉、麦冬、石斛、柴胡、紫苏、秦艽、生姜、槐花、槐米、龙葵、竹叶、鹿蹄等等。
2.中药治疗糖尿病降糖作用的机理:
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增加对胰岛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
减少对胰岛素的对抗,降低胰岛高血糖素。
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作用。
增加糖的无氧酵解,或不需胰岛素的代谢谢。
四、小结
1.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以上三病都是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例子,可供参考。
2.无证从病,以辨病用药为主。
如无黄疸型肝炎。S-CPT升高;肺结核早期,无咳嗽低烧;糖尿病血糖偏高,无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时,均可从病人人手治疗。
3.无病从证 以辨明用药为主。经系统检查,未找到相应的病,应从证人手,辨证治疗,可结合中医证的研究,脾虚证研究,肾虚证的研究,把科研成果应用起来。
4.要敢于舍病从证,以辨证用药为主。有些冠心病病人,体胖,痰热,失眠,用黄连温胆汤,温胆汤虽无明显扩冠作用,只有镇静、祛痰作用,但其有效率也达87%。急性胰腺炎因湿热壅腑,不通则痛。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可以用大柴胡汤、清胰汤治疗,只用辛开苦降、清热通腑法治之,疗效也较为满意。一般不需抗菌消炎、禁食、胃肠减压等办法。
5.要敢于舍证从病,以辨病用药为主,如肝豆状核变性,四肢不自主地震颤,走路不稳,语音障碍,时流口涎,苔薄黄,脉弦数。若按中医辨症的肝风内动,投以平肝息风药,如珍珠母、石决明、牡蛎、龟板、鳖甲、僵蚕,因含铜高,患者血铜更高,使病情加重,后来改变治法,认为属于热极生风,宜清热通便法如茵陈、栀子、大黄、土茯苓、乌韭等,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