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脾究竟主何时?

老熊猫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20
帖子
1094
获得点赞
7
声望
38
年龄
45
今天看完内经的《太阴阳明篇》《阳明脉解篇》。(前一篇是好东西)

太阴阳明篇有一段: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关于脾的主时,还有另一种观点是:长夏湿土主气。此意将一年分位五季,每季72天,对应五行十月历。可参考:
http://www.longquanzs.org/articlede...准备用药先从脾胃开始,打算把脾胃的内容好好归纳一下。 以求彻底解决我15年的疑似脾胃病。
 
有位‘上古真人’讲到过这个问题,我也没看懂,但总算是一个说法,引述如下:

脾与时令的关系在《内经》中有独主时与不独主时两种说法,独主时说配应天道,不独主时说配应地道。

古人将天道运动中的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称为五行五分法。小言之则为一日。地法天,但天道讲的是时间,地道讲的是方位,所以天道时间之中段,就配应地道的中央一方。地道说采用脾水灌溉四旁的理论,主张不独主时说。其中又分为四分法和八分法两种。

至于长夏所主时间长短,《内经》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长夏与其他四时时间均等,都是主七十二日,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第二种认为,长夏只主阴历的六月份,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灵枢•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新校正》注:“按全元起云:盖以脾主中,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内经》认为脾主长夏的篇章较多,如《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平人气象论》、《脏气法时论》、《风论》、《宣明五气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音五味》等,而长夏在一年之中段,故曰脾主中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天道有四、五、八、九等数的时间周期。天道的四、八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四方、八方,却没有中方,故太极的二分法只属于天道。天道的五、九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五方、九方(九州),包括中方在内,故太极三分法既有天道又有地道。

二者所讲“道理”不同。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气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四时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所以《素问•刺要论》说:“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王冰注:“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旺十八日也。”这一派在脾土旺四季不独主时的基础上,又吸收丑未辰戌为土地说及五行均分一年各七十二日说而得。丑未辰戌在四季之末,故曰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纪立金先生则称天道脾主时令说为时间脾脏、地道脾主时令说为空间脾脏,合称为时空脾脏。并进一步提出“脾主时空五脏的运转、更代”的观点。而且认为,“脾主更代四时五脏,在更代过程中,既在分旺于四季的基础上,又各有‘十八日’的主时,这是脾更代四时脏气,在脏气交接时脾作用又有‘十八日’的显现。”并列举《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中“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说,指出其有确实的临床实际意义。更举临床报道为证:其一是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报道:一般型黄疸肝炎,多在病程十八日内黄疸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好转。其二是1985年天津科技出版社的由叶维法主编的《临床肝胆病学》报道,临床观察黄疸型肝炎急性者,黄疸多于数日至两周内达最高峰,此后逐渐消退。

以上皆属于地道脾主令说。即四分法。

《内经》八分法是在四分法基础上形成的,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九宫八风篇》,《素问•方盛衰论》和《素问•疏五过论》亦间或提及,即四正方加四维方,其方位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等八方,再加上属于土的中央一方,共就九方,中央土为周围八方的中心,不独主时而灌溉于其他各个时令。并与八卦、洛书九宫数相结合在一起,反映九方位、八时令及五行之间的关系。
 
》》 纪立金先生则称天道脾主时令说为时间脾脏、地道脾主时令说为空间脾脏,合称为时空脾脏。。

我本来不太相信每季最后十八日为脾主的说法。看来也似乎有点根据。不过下面这段又有点疑惑,这两个例子的十八日,和脾主的十八日有啥关系? “十八日内黄疸达到高峰”的起始观察日为脾主十八日的开始吗? 似乎没说啊。

更举临床报道为证:其一是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报道:一般型黄疸肝炎,多在病程十八日内黄疸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好转。其二是1985年天津科技出版社的由叶维法主编的《临床肝胆病学》报道,临床观察黄疸型肝炎急性者,黄疸多于数日至两周内达最高峰,此后逐渐消退。
 
《太阴阳明论》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歧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这个主时,就是负责的意思,行责任制,用于辨证。
换言之,在气的变化上,脾土的地位比心火还要高。

而不是那个子午流注,那个不能用于辨证。
其实有一个方法能拿来检验,就是五色脉。

《阴阳别论》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宣明五气》
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

《玉机真藏论》
黄帝问曰:
春脉如弦,何如而弦。歧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夏脉如钩,何如而钩。歧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秋脉如浮,何如而浮。歧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冬脉如营,何如而营。歧伯曰:各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沈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帝曰:
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歧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其实每年四立前后,摸脉,就会发现变化。
但是一年四季太长,其实可以每天验证的。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歧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脾脉代
阴阳相过曰溜。

所以,五色脉法,弦、钩、代、毛、石是脉诊部位,不是手感。
所以,只要在每天的四季之时体验一下右关的脉象就可以知晓。

但是这十八日不是,丑未辰戌四季之末,当是四立前后各九天。
也就是,脾土,是帮助四气的转化的,其他四藏不能直接交接。

这也正是,少阳肝,太阳心,少阴肺,太阴肾四气转化的动力。
气就是淋巴液,淋巴系统就是免疫系统,而脾脏就是免疫器官。

而地支十二,配属五行,丑未辰戌属土,之于此,是不准确的。
一个时辰一百二十分钟,属土的只有三十六分钟,脾还不独主。

《藏气法时论》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最后编辑:
至于应用嘛,除了辨证,还可以用于饮食时间的建议,
至于长夏嘛,对应的就是每天的未时,也可以验证啊。
 
脾主长夏,分于四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