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S 三仁汤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0
声望
38
三仁汤
《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15g) 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6g) 生薏苡仁六钱(18g) 半夏五钱(15g)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4.使用注意 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名称: 三仁汤

别名:三仁汤

组成: 杏仁5钱,飞滑石6钱,白通草2钱,白蔻仁2钱,竹叶2钱,厚朴2钱,生薏仁6钱,半夏5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功效:宣化畅中,清热利湿。芳香化浊,通阳利湿。

主治: 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互结,留恋三焦,及暑湿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之湿重于热者。现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及伤寒、副伤寒之属于湿热为患者。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湿温邪在中焦,亦照顾上下两焦。湿温初起,湿热互结,而湿重于热者。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未曾化燥

用法用量: 甘澜水8碗,煮取3碗,每服1碗,1日3次。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世医不知其为湿温,见其头痛恶寒身重疼痛也,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内蒙心窍则神昏,上蒙清窍则耳聋目瞑不言,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大下之,,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乘势内渍,故洞泄。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2.

附注: 本方改为合剂,名“三仁合剂”(见《中药制剂汇编》)。
 
名称: 三仁汤

别名:三仁汤

组成: 杏仁3钱,白蔻仁2钱,生薏仁3钱,滑石3钱,竹叶1钱,桑叶3钱,白通草2钱,半夏2钱。

出处: 《医学摘粹》。

主治: 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或渴,午后身热,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 甘澜水煎大半杯,温服。

附注: 方中仍有温药者,以湿属阴邪,非温行则湿不去也。
 
【通用名称】三仁汤

【其他名称】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用法】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方论】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三仁汤[1]

组成杏仁12g 滑石18g 通草6g 白蔻仁6g 竹叶6g 厚朴6g 薏苡仁18g 半夏10g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2],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湿重热轻的主要方剂。

杏仁――开上,宣利上焦肺气

白蔻仁――畅中,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

薏苡仁――渗下,甘淡性寒,利湿清热而健脾,疏导下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滑石――清热利窍,使邪有去路;

通草、竹叶――甘寒淡渗,以助清利湿热;

半夏、厚朴――辛苦性温,行气化湿,散结除痞。

本方为湿热分消法的代表方。

中医治疗湿温病的三点禁忌:1、忌汗;2、忌下;3、忌滋阴。

问答题:

三仁汤主治何证?病机有何特点?方中三仁配伍有何意义?中医治疗湿温病的三点禁忌是什么?为什么?



[1] 为“湿热分消”法的代表方。

[2] 午后身热:湿为阴邪,午后阴气盛,故可有午后身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