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W 温经汤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0
声望
38
温经汤
《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当归二两(6g)芍药二两(6g)川芎二两(6g)人参二两(6g)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心,二两(6g)生姜二两(6g)甘草二两(6g)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方解]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4.使用注意 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温经汤(《金匮要略》)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白芍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丹皮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麦冬一升(去心)、半夏半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以上的用量为汉剂。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常将用量改为:吴茱萸9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9克,党参6~9克,桂枝9克,阿胶6克(烊化),丹皮6~9克,生姜6克,甘草5克,麦冬6~9克,半夏6~9克。水煎服。

本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暖宫。主治妇人子宫虚寒,久不受孕,以及月经不调,或赶前,或错后,或经来过多,或逾期不潮。兼治漏血不止,下午低热,手心烦热,少腹里急,唇口干燥,以及年过50,月经仍来潮等症。凡血分虚寒而经血不调者,皆可用以治疗。

方中以吴茱萸辛热温中,疏肝燥脾,暖冲脉,祛里急,善治下腹疼痛为主药。辅以归、芍养血调血;川芎血中气药,升阳开郁,行血活瘀;人参补脾肺之气,以助生化气血;桂枝温经通脉,配白芍能调和营卫缓急定痛,配吴茱萸温经散寒。又以丹皮泻血中伏火,通脉祛瘀;麦冬清心除烦,润肺化痰;阿胶养肝滋肾,止血祛瘀;半夏和胃健脾下逆气,止呕烦,甘草补脾胃,泻心火,共为佐药。以生姜辛温行阳,宣行经络为使药。

我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加川断炭15~30克、赤石脂12克(先煎)、艾炭3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年已50多岁,月经仍来潮,且量多。经服上方3剂即减少,7剂即愈。为了巩固疗效,又将汤药方3剂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3次。追访10余年未犯崩漏症。

也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麦冬,加炮美5克、紫石英12克(先煎)、香附9克、紫肉桂5克,治疗青中年妇女子宫寒冷、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之症。

本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莪术(醋炒)、丹皮各1.5克,人参、牛膝、炙甘草各2克)比较;《金匮》温经汤偏于暖肝养血而温经散寒,调经、补血、止漏的效果比较好;《良方》温经汤偏于暖肾、活血而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除血室寒凝,效果较好,临床使用时用量可适当加重些。

我曾用《良方》温经汤去川芎、人参、牛膝,加桃仁9克、红花6克、三棱5克、川断炭15克、炒五灵脂10克、艾炭20~30克,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常收到良好效果,瘤体可缩小。无大量出血者,可去艾炭。反之如伴有子宫出血者,可再加棕炭20~30克、阿胶珠10克、赤石脂12~15克(先煎)。


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著)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归尾2钱,川芎2钱,赤芍2钱,肉桂2钱,桂枝2钱,莪术(醋炙)2钱,故纸(盐水炒)2钱,小茴2钱,牛膝2钱,甘草3分。
出处: 《胎产新书》卷四。
主治: 妇人石瘕症。因行经之后,寒气自阴户入客于胞门,以致血凝,月经不行,而腹渐大,如怀胎状。其妇壮盛,或半年后,小水长自消;若虚弱妇,必成肿症。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为引,水煎服。兼服四制乌附丸。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陈皮1钱,半夏1钱,生地1钱,川芎8分,白芍8分,红花8分,秦艽8分,乌药8分,香附1钱5分,木通3分,青皮7分,归身尾2钱。
出处: 《万氏女科》卷一。 功效:调经种子。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茯苓6两,芍药3两,薏苡仁半斤,土瓜根3两。
出处: 《千金》卷三。
主治: 妇人小腹痛。
用法用量: 上(㕮)咀。以酒3升,渍1宿,旦加水7升,煎取2升,分再服。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人参1两,牛膝1两,甘草1两,当归2两,芍药2两,牡丹皮2两,白术2两,官桂2两,芎?2两。
出处: 《普济方》卷三三三引《指南方》。
主治: 经道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1盏,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归身1钱,川芎1钱,赤芍1钱,莪术1钱,人参1钱,炙草1分,川牛膝1钱,故纸1钱,小茴(炒)1钱。
出处: 《万氏女科》卷一。
主治: 妇人寒气客入胞门,经血凝聚,致成石瘕,月信不行,其腹渐大,如孕子之状,若虚怯者,必成肿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附子(炮,去皮脐)1两,杜仲(去粗皮,切,炒)1两,牛膝(酒浸,焙)1两,干姜(炮)3分,桂(去粗皮)3分,续断3分,补骨脂(炒)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主治: 肾虚寒胀,气不宣利,上攻腹内及腰背脊髀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7分,临熟入盐1捻,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㕮)咀,如麻豆大。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当归2-3钱,川芎1钱,炮姜5分,白芍(酒炒)1钱半。
出处: 《会约》卷十四。
主治: 妇女血寒,月经后期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白茯苓(去粗皮)半两,芍药1两半,土瓜根1两半,牡丹(去心)1两半,丹砂(别研如粉)1两,薏苡仁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主治: 妇人月水来,腹内(疒丂)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7分,酒3分,共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除丹砂外,为粗末,入丹砂和匀。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人参5钱,砂仁5钱,白术(蜜炙)1两,川芎1两,熟地1两,当归1两,厚朴(姜汁制)1两,香附(童便炙)1两,夏金砂2两,银虫砂2两,侧柏叶2两,僵蚕(炒)5钱,防风5钱,粉甘草2钱5分。
出处: 《竹林女科》卷一。
主治: 妇人血海虚冷,气血不足,经脉不调,腰腹疼痛,或下白带,或如鱼脑,或如米泔,信期不定,每月淋漓不止,面色青黄,四肢无力,头晕眼花。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每日空心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分作3股,将3-4年老乌骨鸡1只,用竹刀杀死,除去血毛头足内脏不用水洗,用陈老酒1大碗,将研过药末纳一股于鸡肚内,一股于酒内,文武火煮极烂,将鸡骨肉并药末晒干或焙干,研极细,将留下一股药末投入鸡肉末内,和极匀,糯米饭为丸。
 
名称: 温经汤别名:温经汤
组成: 陈皮1钱,半夏1钱,生地1钱,川芎8分,白芍8分,红花8分,秦艽8分,乌药8分,香附1钱5分,木通3分,青皮7分,归身尾2钱。
出处: 《万氏女科》卷一。 功效:调经种子。
 
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g 当归6g 芍药6g 川芎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牡丹皮6g 生姜6g 甘草6g 半夏6g 麦冬9g

方歌: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桂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停经不至而见入暮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亦治妇人久不受孕。

方解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脉,为君;

当归、川芎、芍药――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丹皮――活血祛瘀,退虚热;

阿胶、麦冬――养阴润燥清热,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

人参、甘草――益气和中;

半夏――降气散结;

生姜――温里散寒,温中和胃;

甘草――又能调诸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