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五味

老熊猫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20
帖子
1094
获得点赞
7
声望
38
年龄
45
昨天半夜开始看藏气法时论, 又系统的说起来五味. 晚上状态不好,
没能系统整理, 发现和金匮真言论, 阴阳应象大论里似乎有些矛盾, 等我慢慢归纳一下.

先问一下, 哪里对五味的论断是比较完整的?
五味就是中药的基础了, 五味过不去, 中药也就不用学了, 这地方还得花点时间.
 
素问里首提五味是在<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处突然提及:"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似乎有些突兀. 因此前未曾言肝味主酸.

说明肝味主酸是在<金匮真言论>: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生气通天论>里未提及五味, 就直接说"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而<金匮真言论>则始提五藏所主五味. 个人猜测这两部分竹简为错排, 后者应该在<生气通天论>里面, 即在"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之前. 这样, 再论"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则合情合理.


但是这里有个疑问, 这两篇提及五藏及五味, 但是有点模糊. 有个疑问:
五味是五藏所喜呢? 还是所生?

前者是五味生五藏之意, 后者则是五藏生出五味. 这是谁生谁的问题.
当然看经文后面的内容, 可知酸生肝等等, 如果不看后面的内容, 则不知道是谁生谁的问题.

《尚书·洪范》曰:“曲直作酸”。曲属阴,直属阳,曲直作酸是说:阴中有阳而后作酸。药性酸味,其功效亦与之相若,能曲能直,曲者收,直者散,故《汤液本草》谓:“酸能收能散也。”

<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到这里谁生谁的问题, 似乎基本可以搞定了.
 
酸的作用: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1)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2)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3)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汤液本草》谓:“酸能收能散也。”

[size=-1]《本草纲目》中 醋的功效: “酸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散水气,治心腹血气痛,产后血晕,症结痰癖,黄疸痈肿,口舌生疮,损伤积血,谷鱼肉莱诸虫者。

总结下来: 酸能: 收, 散, 泄, 补.似乎功效太多了.
 
苦的作用: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苦坚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总结下来, 苦能: 补, 泄, 燥, 坚, 发(此意不知为何)
 
甘的作用: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总结下来, 甘能: 补, 泄, 缓.
 
辛的作用: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总结下来, 辛能: 补, 泄, 散, 润
 
咸的作用: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总结下来, 咸的作用: 补, 泄, 耎, 平(此意不太明白)

以上是我搜索内径文字的结果, 当然在非初学眼里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说的不全.
不过我现在是初步总结, 就当见怪不怪吧, 以后还会继续增加内容.

注意一下前面的总结, 五味都具有补, 泄的功能, 这个需要注意.
另外:

酸能收能散 -- 为何?
苦能燥能坚 -- 为何?
甘能缓-- 为何?
辛能散能润 -- 为何?
咸能耎-- 为何?

以上不对称.
 
明·龚居中著的《红炉点雪》中有: 酸主收,苦主坚主燥,甘主缓,辛主散,碱主耎,淡主渗。
酸能收缓敛散,苦能燥湿软坚,甘能缓急调中,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碱能软坚,淡能利窍。

酸能收能散 -- 为何?
酸能散, 查了老半天, 大概是除了关于醋的本草说明之外, 没有其他地方说酸能散了.
所以酸的主要作用还是收缓敛散. 酸为何能收缓敛散? 这恐怕需要学习微观的东西了.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张志聪的注解是: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

辛为何即能散, 又能润? 散为主要功能了, 为何又能润?
这个也查了半天, 很多学术期刊的文章看不到, 还要收费. 基本都是提到微辛能润燥, 比如姜, 细辛等等, 大辛未必能润.
仔细想一想, 大概是微辛能散, 散则通, 通则润. 这个是个人理解.
 
一门科学存在的基础是什么?

一是有自己完备的理论, 可以自圆其说.
二是有完整的实践检验基础.
三是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实践可以验证, 推动理论发展.

中医这三个条件都具备, 但是中医的现状是"有人喊着要废除中医" , 这个原因是为什么? 是中医没有继续发展.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先人几千年前创建的, 至明清有较大发展后, 20世纪时反倒衰微了, 除了西医的排斥之外, 恐怕与吾国的文化落后有关系. 假设不是儒家的一统(我个人这么认为)阻碍了各种文化的灿烂发展的话, 恐怕中医还会有巨大的发展, 但是现在当有条件时, 却开始固步自封了.

为什么"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 这个五味作用的道理我查了老半天也查不出来.
其实中医的理论太注重宏观, 而微观太弱. 研究微观又不是西医的特权? 干吗一提到微观观东西就赶紧排斥呢? 清高吗? 不是. 是闭塞.
其实应该用中医的理论去指导微观人体的研究, 假如理论有错误, 就当改正, 难道不是好事吗?

以上为查资料而困惑后的一点感想. 自言自语中..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有: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问题: 既然酸苦涌泄, 为何只用苦? 而不用酸?

本篇后面有: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看这句话, 酸也可使肺收降.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气上逆, 气多, 气多则火少, 苦类火, 恰可以补火不足? 酸则没有这个作用?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好像是在皇帝内经论坛里讨论过"燥胜寒"的问题. 现在学习了五味此问题似乎可以再考虑一下.
若以单纯的六气讨论, 很难说明"燥胜寒"之意. 倘若以五味,五藏为基础来讨论, 则"燥胜寒"则简单明了.

然为何"肾苦燥"? 三阳者风火暑, 三阴者寒燥湿. 又一疑也.'
张志聪解释为: 肾者水藏, 喜润而恶燥.

是因燥则结, 结则不通, 不通则不润. 所谓寒者, 并非严寒. 水寒, 应为偏冷, 偏寒.
 
这事还真没想到这么深,可见楼主是位好学之人。
但时时关注中,希望楼主能给我们找到答案
 

三先生何必这么说?我只是初学,自己琢磨琢磨而已.懂行的都不回俺的帖子,任我自问自答.只三先生来挖苦我两句.(开开玩笑,切莫当真)
 
辛甘发散,各散什么?
酸苦涌泄,各泄什么?

<阴阳应象大论>里面来了句"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之后,先后有对"辛散","酸苦泻"的说明。但是对甘散则在内经里没查到。张志聪的注解里,有这句解释:
火欲炎散,以甘之发散而泻之。

看来甘的作用,还是缓。
 
查《神农本草经》,药还有寒,凉,温,热四性.
看<本草备要>的药性总义,气薄则发泄(发散),厚则发热(温燥),味厚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

散即为泄?
 

附件

  • 108.7 KB 查看: 46
  • 86.7 KB 查看: 42
这个不能执着吧,比如精之不足,补之以味。这个味我认为是指的厚味,这个厚是补可不是泻。
 

这两天关于五味的内容看了不少,虽然还不太懂.但是大体上还是了解了一点.
五味一定是中药配伍的基础,在系统学习本草之前,五味这一关必须顺利通过,不能
留下疑问,否则日后必定会产生问题.所以这部分我学习时,还是打算悠着来的.

书中的观点,是否正确,我现在也存疑.暂且存疑,因为以我现在所掌握的内容,根本无法判断其正确.但是根据这半年读经的经验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不懂的东西慢慢都能最终找到正确的解释.

书吗,总要分辨着来读.医书不像计算机类书籍,马上就可以动手验证.现在这样学艺,就象写了程序不调适,用眼睛,经验判断写的是否正确一样.

现在就象夜里走路一样........
 
对于五味的另外一点思考:

古人药理的发展,必先是药,而后是药理.
所以前人所写的医书,尤其是药性及药性所主方面的书,必定是在试药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所以内经里关于五味的使用,必定是经过了无数次药的实验后而总结出来的一般性规律而已.而且在这个一般性规律之外,必定存在例外.

所以对应五味的使用,应从其一般性规律这个特性上来看,可稍微灵活些,否则容易钻牛角尖.
这个所谓的灵活,是可以暂时放过一些非常规性用药.待日后找机会解决.
业余的吗,有缺点也有优点.缺点是缺少必要的学习,实验条件.优点是有足够的时间来逐步校正自己的错误.
 
这个话题提的非常好,关于这个话题,我也提出过,但没有国宝先生分析的透彻。向国宝先生的学习精神学习。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