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伤寒论》开枢合
2007-08-27 10:40
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主枢。故太阳之病,是不开阳气不散,开太阳则愈,无论麻黄、桂枝,还是银翘、升降,均以辛来开太阳;阳明主合,即降阳气也,故阳明之病,阳气不降而大热大汗,以苦寒降之,故用白虎、承气;太阴亦主开,太阴开则能纳物,故太阴之病,腹满不能食,人多以理中汤温脏,我却喜小建中汤,以其用桂枝之意而开太阴,另外要说说的是太阳之开,是开阳气,使阳气外散,太阴之开,是开阴气,使阳气入藏,少阳之枢调升降,故用柴胡升,黄岑降,半夏开结而通道路,少阴之枢调水火,故用黄连阿胶汤治热化,四逆汤治寒化,厥阴之合收阴气(相对来说就是散阳气,升阳气)故用乌梅丸,此三经不过说也。
《伤寒论》个方还有相互的联系,如麻黄汤证,若阳盛之人,会变为大青龙汤,若阳虚之人,又有变为小青龙汤证的可能。另外有些方是数经合病的,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与太阴合病,半夏泻心汤是太阳和阳明合病(辛开太阳、苦降阳明)等,可以自己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网。
小建中汤芍药二倍桂枝,何开之谓?
不解啊!
另外,内经到底说的是开阖枢还是关阖枢,这个开和门的结构到底什么关系?
阴阳离合论和阴阳类论两篇关于三阴三阳的论述还有更深的,先生或可参考:
"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皮部论: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里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2007-08-27 10:40
太阳主开,阳明主合,少阳主枢,太阴主开,厥阴主合,少阴主枢。故太阳之病,是不开阳气不散,开太阳则愈,无论麻黄、桂枝,还是银翘、升降,均以辛来开太阳;阳明主合,即降阳气也,故阳明之病,阳气不降而大热大汗,以苦寒降之,故用白虎、承气;太阴亦主开,太阴开则能纳物,故太阴之病,腹满不能食,人多以理中汤温脏,我却喜小建中汤,以其用桂枝之意而开太阴,另外要说说的是太阳之开,是开阳气,使阳气外散,太阴之开,是开阴气,使阳气入藏,少阳之枢调升降,故用柴胡升,黄岑降,半夏开结而通道路,少阴之枢调水火,故用黄连阿胶汤治热化,四逆汤治寒化,厥阴之合收阴气(相对来说就是散阳气,升阳气)故用乌梅丸,此三经不过说也。
《伤寒论》个方还有相互的联系,如麻黄汤证,若阳盛之人,会变为大青龙汤,若阳虚之人,又有变为小青龙汤证的可能。另外有些方是数经合病的,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与太阴合病,半夏泻心汤是太阳和阳明合病(辛开太阳、苦降阳明)等,可以自己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网。
小建中汤芍药二倍桂枝,何开之谓?
不解啊!
另外,内经到底说的是开阖枢还是关阖枢,这个开和门的结构到底什么关系?
阴阳离合论和阴阳类论两篇关于三阴三阳的论述还有更深的,先生或可参考:
"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脏终始。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皮部论: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里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