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侯氏黑散的有关资料【辑录】

却波渔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13
帖子
343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年龄
71
1.gif
侯氏黑散的有关资料【辑录】
侯氏黑散
方名:侯氏黑散(袪风之剂)

总结:中风

编号:002

组成:菊花、细辛、防风、白术、人参、当归、川芎、茯苓、桔梗、干姜、矾石、牡蛎、桂枝

主治:
1.治中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2.外台用治风癫。

归经:此手太阴少阴足厥阴药也。

方义:
(1)1.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以为君。2.防风、细辛以袪风。3.人参、白术以补气。黄芩以清肺热。4.当归、川芎以养血。5.茯苓通心气而行脾湿。6.桔梗以和膈气。7.姜、桂助阳分而达四肢。8.牡蛎、白矾,酸敛涩收,又能化顽痰。
(2)加酒服者,以行药势也。

又附方:金匮风引汤: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滑石、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杵筛取三指撮,煮三沸,温服。治大人风引瘫痪,小儿惊癫瘛瘲,日数十发。巢氏用治脚气。

煎服法:右末,用温酒调方寸匕,服二十日,日三,再冷食服四十日,共六十日止,则药积腹中不下,热食即下矣。

百度百科
 
侯氏黑散解

释此散者,言人人殊,皆无确据。考《病源》寒食散发候云,皇甫曰寒食药者,世莫知焉。

或曰华佗,或曰仲景。考之于实,佗之精微方类单省,而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略同。然则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非佗也。据此,知侯氏黑散系石发家服食之方,故有冷服填肠之说。石热之发,亦足召风,故入之中风。大约服石之风,创于汉季,盛于隋唐。仲景传方而后,《外台》用此尤详。宋以来服石者鲜,此散几废。近喻嘉言误指为中风主方,踵其说者,见其药不对症,未敢遵用,因专取菊花一味,以为本诸仲景,而此方之义湮。详余所撰《经方例释》中。

案∶喻氏之意,以经文中有中风之论,而方止黑散数种耳!岂知中风自以续命为主方,《外台》中明谓续命为仲景方,今《金匮》无者,脱也。详余所撰《金匮方论注》中。

清。莫枚士《研经言》
 
原文】 喑喎斜,昏仆地;急救先,柔润次;填窍方,宗金匮。
【语译】 当中风发作之时,若出现口不能说话,口眼喎斜,倅然倒地等症状,当以急救为主,其
次再用柔润的方法;此外,还有一种填空窍的方法,可以根据《金匮要略》所列的方法处理。+
【注释】 喑(yin)喎(wai)斜:“喑”是不能说话的病;“喎斜”是口眼歪斜“昏仆地”指突然昏迷倒地,是中风的症状。
柔润:在这里是指一种治疗中风的方法,就是用滋养和镇静的药物以柔肝熄风。

填窍:窍,这里指的是毛孔。古人认为中风是因风邪由毛孔侵入而引起的。因此,治中风的方法3G
,除了用驱风药外,也可用使毛孔密固的药,如《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 与风引汤 ,就是这类方剂
。(按:现多用资寿解语汤 治本症)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1999年 第18卷 第2期 Vol.18 No.2 1999


-----

侯氏黑散加味治疗脑梗塞57例

吴于孟庆珍

关键词脑梗塞;侯氏黑散
中图法分类号R743.33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是临床多发病。我们1992年9月至1998年8月运用侯氏黑散加味治疗脑梗塞57例,现小结于下。

1临床资料

57例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51~9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7例,高脂血症病史41例,糖尿病史26例,嗜烟30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其中腔隙性梗塞33例,小动脉闭塞性梗塞24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病例属肝阳暴亢型9例,痰热腑实型14例,风痰阻络型10例,气虚血瘀型14例,阴虚风动型10例。

2治疗方法

2.1基本方菊花80g,矾石(研细末冲服)、防风各6g,白术、党参、黄芩、川芎各10g,当归12g,茯苓15g,生牡蛎24g,桂枝、桔梗各9g,细辛4g,干姜5g。
2.2加味方法面红目赤,舌红或绛,脉弦有力,属肝阳暴亢者,加用生龙骨24g,钩藤15g,白蒺藜18g;头晕语謇肢麻,苔腻脉弦滑,属风痰阻络者,加用胆南星、天竺黄、远志各9g,菖蒲6g;便秘,午后潮热面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大,属痰热腑实者,加用厚朴、枳实、大黄各10g,芒硝6g;气短,心悸,自汗,苔薄质黯,脉细缓或细涩,属气虚血瘀者,加用黄芪18g,水蛭9g;眩晕耳鸣,手足契从,舌红苔少,脉细,属阴虚风动者,加用枸杞子15g,生地黄、鳖甲胶各10g,丹皮9g。
2.3服用方法每日1剂,浓煎2次,每次取汁200ml,和入矾石末3g,温服。14天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

该组病例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结果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10例,占17.5%;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41例,占71.9%;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6例,占10.6%。
3.1各证型疗效见表1。

表1各证型疗效观察

证型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
肝阳暴亢 9 3 6 0 100
痰热腑实 14 4 9 1 92.8
风痰阻络 10 2 7 1 90.0
气虚血瘀 14 0 12 2 85.7
阴虚风动 10 1 7 2 80.0
合计 57 10 41 6 89.4

从表1可以看出,侯氏黑散加味治疗脑梗塞对肝阳暴亢型疗效最佳,痰热腑实型次之,阴虚风动型较差。
3.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血脂变化(n=57,±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总胆固醇
(mmol/L) 4.81±1.26 3.46±1.48 <0.01
甘油三酯
(mmol/L) 2.02±0.81 1.76±0.61 <0.01

从表2可看出,侯氏黑散加味对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显著作用。
3.3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使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毛细血管粘度计进行检测,结果见表3。
表3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n=57,±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
红细胞压积(%) 44.99±3.31 43.06±0.21 <0.05
全血比粘度
(mPa.s) 高切 5.38±0.33 4.16±0.26 <0.01
低切 11.43±1.11 7.36±1.19 <0.01
血浆比粘度
(mPa.s) 1.94±0.10 1.78±0.14 <0.05
血沉
(mm/h) 13.11±3.90 14.10±1.38 <0.05
纤维蛋白原(g/L) 3.72±0.61 2.67±0.59 <0.01

从表3可看出,侯氏黑散加味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作用明显,尤其对全血比粘度改善作用显著。

4讨论

脑梗塞的形成,中医认为与风、火、痰、瘀有关,治疗须辨寒热虚实。隋唐以前医家认为,风从外中。自河间始,提出本病非外中于风。李东垣也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至张景岳著有《非风论》一篇,提出:“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出,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景岳论治中风,首推侯氏黑散。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方中菊花清头明目,占全方比例40%;矾石燥湿祛痰涤痰,因其末色黑,故名黑散。该方中菊花、黄芩清头胸之热、肝经之火,配合潜降虚阳的牡蛎,共奏清肝潜阳之功效;矾石涤痰排垢,配合桂枝有升有降,祛经络之痰;防风、桂枝、细辛搜散阴寒,祛风通络,温阳通脉;茯苓、白术、干姜温中健脾胜湿;人参、当归、川芎活血祛瘀通络。全方治寒、治热、治虚、治实各有所为;治风、治痰、治血、治痹、治火,中风之术尽矣。故临床用其辨证加味治疗脑梗塞疗效满意。
此方临床应用发现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但由于临床资料较少,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
作者简介:吴于,女,53岁,副主任医师

(1998-12-14收稿)
 
侯氏黑散
《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多少年来没有被人重视,从古代的医典文献(除《外台》载治风癫外)及现代的临床报导中,很少见到对此方的正确论 述,以及临床运用和评价。诸如陈修园、尤在泾、陈云来辈,虽对此方有过解释,但都偏重于补虚填窍之说,仅不过是以经解经而已,对其真正价值未能解透。致使 这一在临床上有实际疗效的方剂销声匿迹,无用武之地,诚为憾事。仲景创立此方,并列为治疗中风之首方,决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意义。《金匮要略◎中风历 节病脉证并治》中载:“主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对此方仅有此一条论述,其它别无所载。但我们在这一启示下,给合分析药物的组成,试用于临 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不少患者,获得显著疗效。
方剂的组成:菊花40份、白术10份、细辛3份、茯苓3份、牡蛎3份、防风10份、桔梗8份、人参3份、矾石3份、黄芩5份、当归3 份、干姜3份、川芎3份、桂枝3份,共14味。其中以菊花为君,用量极大,本药有散风、清热、除烦、止头痛、清头目、治眩晕之功。据《本草正义》载:“凡 花皆主宣扬疏滞,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本经》载;“主风头眩者,以阴虚阳浮,气火升腾,肝风上扰之眩晕言之,非外来风 邪,令人眩也。肝火直上顶巅而为眩、为肿、为痛,阳焰直升,其势最暴。凡是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者,殆难有 此力量。”又据《中药大辞典》介绍,菊花治高血压有效。综合以上文献载,菊花所治病证,与高血压的证候颇有相似之处,在侯氏黑散中和其它药品配合起来,共 有清热化痰,坠浊活血,通瘀散湿,扶正的作用,因之用于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病例一:
赵XX,男,58岁,农民。患者虽为农民,但因会杀猪宰羊,平常喜食肥甘厚味,其身形胖大,腿粗腰圆,肌肉丰满,素无他疾。近日两腿疼痛而 来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压220/140mmHg,即住院治疗,给子西药降压,并配服侯氏黑散汤剂,每日一剂。服药四剂后,血压降至 170/12OmmHg。后因故停服中药一周,仅以西药治疗,血压则不再下降。又加服侯氏黑散四剂,血压则又再度降至150/l10mmHg,后又停用中 药,尽管使用各种西药降压,则血压一直停留在此水平,不再下降。又复以侯氏黑散治疗,继续下降至140/110mmHg,其两腿疼痛在住院期间,随着血压 的降低,而逐渐减轻。出院时,两腿基本不疼。出院回家后,又将侯氏黑散制成散剂继服,每日12克,血压一直稳定在140/110mmHg。随访五个月来再 未复发。
按:
本病例证实了侯氏黑散确有降血压的作用,并且进一步证实了侯氏黑散在某些情况下降压作用还超过了西药。
病例二:
尚xx,男,60岁。患者身体肥胖,患高血压十余年,收缩压经常波动在190-220mmHg之间。自觉头昏,手足麻木,步履艰难。近一年 多来,语言涩滞,行动迟呆。经常服用“脉通”、“益寿宁”、“降压灵”等药品,但只能将血压暂时降低,停药后即又回升。后给于侯氏黑散共180克,研为细 末,凉开水送下,日服二次,共服半月,服完后血压降至180/120mmHg。此后患者对此药颇具信心,长期服用,血压一直稳定到160-110mmHg 之间。
结语
1、高血压病是慢性疾患,非短时间能治愈。如证状不太迫切时,可将本方研为散剂,日服12-15克,缓缓收功,以资巩固疗效。如病情严重,刻不容缓时,除配合西药降压外,可将此方用水煎服,菊花量可用60克,其它药按比例类推。
2、侯氏黑散治疗高血压到目前为止,病例不多,也缺乏系统的观察,究竟效果能达到何种程度,尚在探讨之中。但对方中药物的剂量比例,最好不要作无原则的更改,尽量保持原意,以便观察。

赵明锐《经方发挥》
 
读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析侯氏黑散【中医大讲堂】

张启康 /香港

何教授博览古今中医名著,中医水平高,我很敬佩,虽然个人对其中个别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对。《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确是本好书,很有启发性。

例如何教授在《侯氏黑散》一篇开首直言,“对于此方及其后注文,历来注家,大多随文衍义”,此句话俾后学醍醐灌顶,领会此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其实不只是对侯氏黑散,许多论述都是随文衍义。不仅是古医家,现代许多中医文章、论文亦是,当然包括我的胡言乱语,正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学习前辈的著作,不论其名声多大,不能盲目照单全收,其中有许多“纸上谈兵”的,即是没经过临床实践的验证。学习经典著作,主要还是以原著为准,以当时的哲理和当时的道家思想互相参照,因中医的发展与道家的思想尤其是有关养生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后世的注解,只供参考。这也是中医弃芜存精的问题。

由于历代的医家不解何以方名“黑散”,疑方中矾为黑矾,故以为黑矾是方中主药,解释方义在黑矾上兜转,故有许多争议,以至后世善用侯氏黑散者少。叶天士虽认定菊花用量独重为主药,但亦是误解“黑”字,将菊花炒炭变黑。著《中风斠诠》的中风名家张山雷甚至认为“杂乱无章”,此是没经过临床实验的信口开河。

如果参照《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周易参同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相信会较易理解侯氏黑散之“黑”的意思,明白侯氏黑散就是治疗中风后,使神明自复。临床实践证明确切有效。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高明如叶天士,亦引喻说,‘考古人虚风,首推侯氏黑散,务以填实肠胃空隙,庶几内风可息’。 ”而《侯氏黑散》注文:“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叶天士把原文的“腹中”解为“肠胃”,以致俞东扶《古今医案按》说:“夫药之入胃,不过气味传布脏腑经络耳,岂能以矾嵌刷之耶。冷食四十日,药积腹中不下,肠胃诚填塞矣,谷不纳而粪不出,将如之何?”批得亦很幽默。

《金匮要略》一语道破中风的主因是“血虚,络脉空虚 ”。根据《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灵枢?逆肥瘦篇》:“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附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所以,血虚络脉空虚即是冲脉虚。《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所以,“腹中”应理解为腹中冲脉而非指肠胃。药积在腹中不下,意即是补冲脉之虚,冲脉充盈则络脉充盈,不下即能上渗诸阳,灌诸精而中风愈。

《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逆气非为气逆上冲。而是上不能出颃颡渗诸阳,灌诸精;下不能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冲脉虚而中风患者,临床上可见半身不遂之一侧手足冰凉。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腹中论篇》:“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服侯氏黑散要禁鱼肉大蒜,就是要禁大蒜急疾坚劲之气,以助药力使心缓人和。《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心缓人和则荣卫通利。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仲景既分中络、中经、入腑、入脏,其证各异,岂有以一方统治之理乎?这与仲景因证立方的思想是相背的,在《金匮》其他篇中也是少见的。” 正如《干祖望中医外科》前言所述:“我们谈‘变’,必须要先了解它的‘常’ 。”仲景著作主要是先论述生理病理之“常”,即一般性、普遍性,使学者知常识变。中风虽有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之分,只是轻重不同,表症不同,但就“常”来说,主因、本质都是“血虚,络脉空虚”。即是西医所述因脑缺血梗死和脑栓塞引起的中风,此为一般性。按西医论述,中风因脑溢血所引起的只占25%。脑溢血所引起的中风,《素问》谓之“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弄通《伤寒论》,自会对“薄厥”的治疗方法心领神会。后世分真中、类中等,看似发展了,其实却是背离了“至简至易”,使后学者觉得更复杂难明。

如果我们从另一角度去看,仲景在论述中风时只提出一个侯氏黑散,可见其重要和有效。《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说:“方药中老师治肝风常重用菊花至30克,就是从此方学来的。”只活用其中一点,已收益非浅。反观至今论中风者,虽论及中风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但治法上却不提侯氏黑散。是没研究过、临床上没运用过?或是认为“古方不能医今病”?为何仍不重视对它整个方剂整体的研究?此谓之“重视经典”?
 
《醫學源流論卷上》
內文:今之患中風偏痺等病者,百無一愈,十死其九,非其症俱不治,皆醫者誤之也。凡古聖定病之名,必指其實。名曰中風,則其病屬風可知。既為風病,則主病之方必以治風為本。故仲景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及唐人大小續命等方,皆多用風藥,而因症增減。蓋以風入經絡,則內風與外風相煽,以致痰火一時壅塞,惟宜先驅其風,繼清痰火,而後調其氣血,則經脈可以漸通。今人一見中風等症,即用人參、熟地、附子、肉桂等純補溫熱之品,將風火 痰氣盡行補住,輕者變重,重者即死。或有元氣未傷,而感邪淺者,亦必遷延時日,以成偏枯永廢之人,此非醫者誤之耶?或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補正即所以驅邪,此大繆也。惟其正虛而邪湊,尤當急驅其邪以衛其正,若更補其邪氣,則正氣益不能支矣。即使正氣全虛,不能托邪於外,亦宜於驅風藥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驅邪之力,從未有純用溫補者。譬之盜賊入室,定當先驅盜賊,而後固其墻桓,未有盜賊未去,而先固其墻桓者。或云補藥托邪,猶之增家人以御盜也,是又不然。蓋服純補之藥,斷無專補正不補邪之理,非若家人之專於禦盜賊也,是不但不驅盜,并助盜矣。況治病之法,凡久病屬虛,驟病屬實。所謂虛者,謂正虛也;所謂實者,謂邪實也。中風乃急暴之症,其為實邪無疑。天下未有行動如常,忽然大虛而昏仆者,豈可不以實邪治之哉?其中或有屬陰虛陽虛,感熱感寒之別,則於治風方中,隨所現之症加減之。漢唐諸法具在,可取而觀也。故凡中風之類,苟無中臟之絕症,未有不可治者。余友人患此症者,遵余法治病,一二十年而今尚無恙者甚多,惟服熱補者,無一存者矣。
 
金匮侯氏黑散,风引续命诸汤,治中风善矣。然世异时移,近代嗜欲无穷,忧患不止,人稠禀薄,二气常亏,多有不堪峻剂者,故业师医案,每用玉屏风散,家君医话新制黄风汤,俱宗许裔宗治柳太后之意,可以类推矣。
真中风论列方
十全大补汤(一) 侯氏黑散(二) 风引汤(三) 续命汤(四) 玉屏风散(五)


医略十三篇
 
《金匮》侯氏黑散中用牡蛎、矾,喻嘉言谓填空窍以堵截外风,后人疑之,以为药积腹
中,则风不得入者,气血亦由此不通也。费晋卿谓收涩之品,须令腠理密秘,毛窍固闭,亦
系强为之词。陈修园至谓能于此方及风引汤,研十年而知其妙处,则可与共学适道,乃英
雄欺人之语也。

徐彦成医话
 
[卷二\祛风之剂] 侯氏黑散
菊花四十分防风白术十分桔梗八分人参茯苓当归川芎干姜桂枝细辛牡蛎矾石三分上末,用温酒调方寸匕,服二十日;再冷服四十日,共六十日止。则药积腹中矣。此方佳处,全在平肝息风。内风不动,则不与外风勾结,此便是阻截之法。喻西江盛称其用牡蛎、矾石堵御之妙。予请为进一解,当实卫气以为城垣,当养营血以坚壁垒。若使药积腹中,以为堵截,吾恐风不得入者,气血亦由此不通。无怪误解填塞空窍者之滋议也。
医方论 清 费伯雄 公元1865年
 
离愁菀结。都系情志中自病。恰逢冬温。阳气不潜。初交春令。阳已勃然变
化。内风游行扰络。阳但上冒。阴不下吸。清窍为蒙。状如中厥。舌喑不言。刘河间
谓将息失宜。火盛水衰。风自内起。其实阴虚阳亢为病也。既不按法论病设治。
至惊蛰雷鸣。身即汗泄。春分气暖。而昼夜寤不肯寐。甚至焦烦。迥异于平时。何
一非阳气独激使然耶。夫肝风内扰。阳明最当其冲犯。病中暴食。以内风消烁。
求助于食。今胃脉不复。气愈不振。不司束筋骨以利机关。致鼻准光亮。肌肉浮
肿。考古人虚风。首推侯氏黑散。务以填实肠胃空隙。庶几内风可息。奈何医者
不曰清火豁痰。即曰腻补。或杂风药。内因之恙。岂有形质可攻。偏寒偏热。皆非至理。
生牡蛎 生白芍 炒生地 菊花炭 炙甘草 南枣肉

叶案精华 肝风
 
侯氏黑散,大风有菊花、防风辈任之,桂枝是与川芎、当归治心中恶寒。(唐容川)
 
瓦房店市10岁农家孩子王福汉得了多动症,去年10月初,父母领着他来到明章诊所,被姜大夫诊断为因“脾虚受风”而引发的多动症。姜大夫亲自熬制“侯氏黑散加味”中药,小孩服药二十多天便治好了病。同期姜大夫还治愈了一个小女孩的多动症。两个家长高兴地写了封感谢信:“天使妙手治愈疑难症,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大连日报《爱心诊所百姓爱》邵本贤 文
 
侯氏黑散临床应用举隅2007-05-27 00:46
侯氏黑散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孙树起 金香淑 郭丕春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防风、桔梗、人参、矾石、黄芩、当归、生姜、川芎、桂枝等药组成,用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笔者引伸其义,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亦取得良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1 美尼尔氏综合征
患者,男,42岁,机关干部。2002年5月8日晨3时许,因连续1周饮酒熬夜,而突发头晕、目眩,伴耳鸣、恶心。急来我院急诊,初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予低分子右旋醣酐、步复迈等扩血管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控制,但1天后即复发,故求中医治疗。刻诊:头晕、眼花、耳鸣、胸闷、恶心、乏力、四肢麻木、语声低微、汗出不止、恶风、手足欠温,舌质淡、苔白、脉浮大。证属肝肾亏虚、风阳上扰而致眩晕。治仿侯氏黑散养血补脾,化痰熄风。处方:桂枝10g,菊花15g,白术15g,茯苓10g,防风10g,细辛5g,当归10g,川芎10g,桔梗10g,黄芩10g,牡蛎30g,首乌15g,阿胶15 g,黑芝麻15 g,白矾研末冲服1g。 7剂,水煎服。服后眩晕止,诸症平。继以杞菊地黄丸养阴滋肾以善其后,并嘱其禁酒及劳欲,调理3个月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系中年男子,肝肾阴虚,酒湿生痰,终致风、火、痰上扰空窍,发为眩晕。以往治法常以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之属,虽亦可获一定疗效,但药后常易复发。因思脑为髓海,空窍之内隧隙颇多,而风气上扰无处不到,难以尽除,必须采用填补空隙之法,方可使空窍之风,无隙可乘。故用仲景侯氏黑散养血熄风,填补隧隙,佐以首乌、龟板、阿胶、黑芝麻等补肾填精而收全功。
2慢性结肠炎
患者,女,50岁。自1995年起出现间歇性腹痛、腹泻,常便中带血,经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曾多次住院治疗,予抗生素、激素及药物灌肠、穴位注射及中药奢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乌梅丸等加减均未见明显好转,于2003年5月人我科治疗。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上覆盖灰白色渗出物,肠腔狭窄,管腔内见成片的豆粒大小肉芽组织增生,结肠段消失。症见:腹痛,先痛后泻,泻后痛减,情绪激动后加重,矢气频做,肠鸣音亢进,舌质红,苔薄,脉弦。证属肝风内动,肝气乘脾,治以平肝熄风,培土填塞。予侯氏黑散:防风30g,白术30g,菊花10g,桔梗10g,人参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干姜10g,桂枝15g,细辛5g,牡蛎30g,
龙骨30g,赤石脂20g,五味子15g,白矾,研末冲服1g。水煎早晚服。经治2个月,痛泻便血消失。继以健脾益气之法调之。
按:《灵枢•贼风》曰:“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不出空窍之中”。而结肠之中尽是空穴之地,虽治以平熄内风之剂,但旧风虽除而新风旋即复人,无休无止,故病情反复不愈。治必以填补空窍之剂,使风无处可藏,方能切中病机。故于侯氏黑散中重用防风、白术扶土制木;龙骨、牡蛎、赤石脂驱风堵截,填塞穴窍。正如仲景所云:“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
3支气管哮喘
患者,女68岁。该患者于20年前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解痉抗炎及中药小青龙汤等治愈,一肩未发。2001年9月出现高血压,经常头晕、目眩、月鸣,右侧拇指、食指麻木。2个月后哮喘复发,见胎闷、气喘、频频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入夜尤甚,不能平卧,伴心悸、畏寒、汗多、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涩,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X线示双肺纹理蛇粗。证属风痰壅肺。治以祛风解痉,健脾化痰,崇土填臼,以祛窠囊之痰,予侯氏黑散加减:苍术15g,白术10g,茯苓15g,人参10g,干姜10g,防风10g,萄花10g,细辛5g,桂枝10g,白矾研末冲服1 g,桔梗1
g,当归10g,川芎15g,全蝎10g,牡蛎30g。水月服。共进服25剂,诸症悉平,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按:胸乃阳位,痰为阴邪。气郁、痰阻、血瘀互为因果,阴据阳位,潜伏于肺,结成窠臼而成哮喘的宿根。遵前贤治痰不治窠囊之痰非其治之旨,以崇土填臼之侯氏黑散法。方中苍术、白术、茯苓、人参补脾益气;牡蛎、白矾、桔梗祛风截痰、填塞窠臼,以祛窠囊之痰;防风、菊花、细辛、桂枝祛风散邪;全蝎、川芎、当归养血活血、解痉平喘。共奏蠲哮乎喘祛痰之功。(收稿日期:2004—01-29)
 
丁光迪 熄风平肝勿远求侯氏黑散风引汤

《名老中医治疗脑血管病经验/医学传心录系列》
 
陈桂苍 1943年5月生,福建诏安人。现任福建省诏安县中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委员,福建省陈修园学说研究会委员,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礼聘为高级会员和加拿大传统医学会理事兼国际医事顾问。从医38载,精通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撰著医论30余篇,参著《中国国科临床研究》,参编《中国杂病证治》等。优秀论文《侯氏黑散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之我见》参加悉尼’98国际名医特色医疗保健学术交流大会;《尿毒病治疗心得》载入香港《当代世界名医经典》一书。传略被载入《中国大陆名医大典》等。目前专攻中医老年病、肿瘤的临床研究。

国际名人网
 
“五石散”的最初记载
鲁迅在其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不但谈到了魏晋风度和何晏等人物,同时亦多处提到了由何晏大力倡导服用的药物“五石散”。
实际上,我们在谈论魏晋风度时,必定会说到这个“五石散”,因为两者几乎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服食“五石散”的风气自被何晏倡导并开始流行后,由魏晋至唐,名士们趋之若鹜,历整整五六百年而未有间断,且颇有发展,仅在《隋书·经籍志》中就著录了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这个与魏晋风度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极其著名的“五石散”,又叫“寒食散”,一般认为是由东汉的张仲景发明的。因为最早注明“宜冷食”将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是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伤寒杂病论》一篇,所以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里引晋名医皇甫谧语道:“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张仲景做此药的目的是用它来治疗伤寒(注:指的是感冒伤风一类的病,也就是古人说的风邪入侵,而不是指现代的伤寒症)。
那么这个“五石散”或者说“寒食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不妨先从名字上说起。
称它“五石散”,是因为它用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中药散剂,而之所以又被称为“寒食散”,乃是因为服用此药后,必须以食冷食来散热而得名。不过因为“五石散”的药性非但猛烈而且复杂,所以仅仅靠“寒食”来散发药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辅以冷浴、散步、穿薄而旧的宽衣等各种举动来散发、适应药性,即所谓的“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只有一样是要例外的,那就是饮酒要“温”。此类举动称之为“散发”和“行散”等。只不过倘若药性散发不出来,又必须再服其他药来引发,药性如显现则称之为“石发”。
组成“五石散”的那些石药,从西汉名医淳于意的《诊籍》来看,最早从扁鹊开始就已经被用来治病了:“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而淳于意引的古《论》中还有“中热不溲,不可服五石”一说;在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屈原《楚辞》里亦有“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的句子,由此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服用石药,并一直延续到了汉朝。
记载秦汉医学成就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虽然在唐代初年就已失传,但在后人的辑本中,我们还是可以看见,在秦汉时期是把丹砂、石钟乳、石胆、曾青、禹余粮、白石英、紫石英、五色石脂等18种石药,全都列于能“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药中的,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养生方》中更有记载云:“冶云母以麦精为丸如酸枣大”,服后“令人寿不老”等等,可见石药在当时地位是相当高的。

答什么是“五石散”?(网络文选》
 
醫門法律 【 清‧喻昌】

中風緒論

中風一證,動關生死安危,病之重大,莫有過此者。《內經》風、痺、痿、厥四證,各有顓論,獨風論中泛及雜風。至論中風,惟曰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不過兩述其名而已;後論五臟并胃腑之風,亦但各述其狀而已。賴仲景《金匱》書表章云: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舉者,此為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又云: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舌即難言,口流涎沫。又云: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緩即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胷滿而短氣。以及五臟風脈死證。語語金針,大有端緒之可求矣。仲景已後,英賢輩出,方書充棟,何反漫無取裁,坐令中風一證鮮畫一之法,治之百不一效?昌敢辭不敏,逐條引伸《內經》、仲景聖法為治例,而先立論以括其要焉。然世咸知仲景為立方之祖。至中風證,仲景之方首推侯氏黑散為主方,後人罔解其意也。夫八風之邪,皆名虛邪,人身經絡榮衛素盛者,無從入之,因其虛而襲之耳。《內經》謂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禁之,不能傷也。又謂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靈樞》亦謂聖人避邪如避矢石。是則虛邪之來,為害最烈,惟良工知禁之,聖哲知避之矣。然風為陽邪,人身衛外之陽不固,陽邪乘陽,尤為易入。即如偏枯不仁,要皆陽氣虛餒,不能充灌所致。又如中風卒倒,其陽虛更審。設非陽虛,其人必輕矯便捷,何得卒倒耶?仲景之謂脈微而數,微者指陽之微也,數者指風之熾也。所出諸脈諸證,字字皆本陽虛為言。然非仲景之言而《內經》之言也。《內經》謂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可見風性善走空竅。陽虛則風居空竅,漸入腑臟。此惟離照當空,羣邪始得畢散。若胷中之陽不治,風必不出矣。扁鵲謂虢太子尸厥之病,曰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見五絡之絡於頭者,皆為陽絡,而邪阻絕於上;其陽之根於陰,陰陽相紐之處,而正復破散於下,故為是病。古人立言之精若此。仲景以後,醫脈斬焉中斷。後賢之特起者,如劉河間則主火為訓,是火召風入,火為本,風為標矣。李東垣則主氣為訓,是氣召風入,氣為本,風為標矣。朱丹溪則主痰為訓,是痰召風入,痰為本,風為標矣。然一人之身,每多兼三者而有之。曷不曰陽虛邪害空竅為本,而風從外入者必挾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而為標耶?王安道謂審其為風,則從《內經》;審其為火為氣為痰,則從三子。徒較量於彼此之間,得非無權而執一耶?且從三子,固各有方論可守;從《內經》果何著落耶?中風門中大小續命湯及六經加減法,雖曰治風,依然後人之法也。《金匱》取《古今錄驗》續命湯治風痱之身無痛而四肢不收者,仲景所重原不在此。所重維何?則驅風之中兼填空竅為第一義也。空竅一實,庶風出而不復入,其病廖矣。古方中有侯氏黑散深得此意。仲景取為主方,隨製數方,輔其未備。後人目覩其方,心炫其指。詎知仲景所為心折者,原有所本,乃遵《內經》久塞其空,是謂良工之語耶。觀方下云:服六十日止,藥積腹中不下矣。久塞其空,豈不彰明哉?後人以無師之智,爚亂成法,中風之初,治其表裏,風邪非不外出,而重門洞開,出而復入,乃至莫禦者多矣。又謂一氣微汗,一旬微利,要亦五十步之走耳。正如築堤禦水,一旬一氣,正程功課效之日,豈有姑且開堤泄水,重加版築之理哉?是以後人委曲偏駁,不似先聖直切精粹。諸家中風方論,直是依樣葫蘆,不足觀矣。非然也,三人行必有我師。況綜列羣方,贊其所長,核其所短,俾學者一簡勘而心地朗然,坐此進道,用之如鍾離丹熟,銅鐵皆金,其師資於前賢豈不大耶!
 
風中入臟,最防迸入於心。後世悉用腦麝引風入心,尤而效之,莫有知其非者。茲舉《金匱》二方,以明其治。如侯氏黑散,治中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臺》用之以治風癲。仲景制方皆匠心獨創,乃於中風證首引此散,豈非深服其長乎?夫立方而但驅風補虛,誰不能之?至於驅之補之之中,行其堵截之法,則非思議可到。方中取用攀石,以固濇諸藥使之留積不散,以漸填其空竅。服之日久,風自以漸而熄。所以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溫酒調下,以開其痺著。以後則禁諸熱食,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則藥積腹中不下而空竅填矣。空竅填則舊風盡出,新風不受矣。蓋礬性得冷即止,得熱即行。故囑云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抑何用意之微耶?
風引湯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癎瘈瘲,日數十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可見大人中風牽引,少小驚癎瘈瘲,正火熱生風,五臟亢甚,歸迸入心之候。蓋驚癎之來,初分五臟,後迸入心,故同治也。巢氏用此治腳氣,豈非以石性易於下達,可勝其濕熱,不使攻心乎?夫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火發必風生,風生必挾木勢,侮其脾土,故脾氣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癱瘓。用大黃為君以蕩滌風火熱濕之邪矣,隨用乾薑之止而不行者以補之,用桂枝甘草以緩其勢,用諸石藥之濇以堵其路,而石藥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濕,龍骨、牡螺以牧斂其精神魂魄之紛馳,用寒水石以助腎水之陰,俾不為陽光所刧,更用紫石英以補心神之虛,恐主不安則十二官皆危也。用此以治入臟之風,游刃在餘矣。何後世以為石藥過多,舍之不用,而用腦麝以散其真氣,花蛇以增其惡毒?智耶?愚耶?吾不解矣。
按《金匱》風引湯,當在侯氏黑散之下。本文有正氣引邪,喎僻不遂等語,故即以風引名之。侯氏黑散,顓主補虛以熄其風,此方兼主清熱火濕以除其風也。集者誤次於寸口脈遲而緩下,則證與方不相涉矣。

同上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