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黑散临床应用举隅2007-05-27 00:46
侯氏黑散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孙树起 金香淑 郭丕春
作者单位:133000,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
侯氏黑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防风、桔梗、人参、矾石、黄芩、当归、生姜、川芎、桂枝等药组成,用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笔者引伸其义,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亦取得良好效果。兹介绍如下。
1 美尼尔氏综合征
患者,男,42岁,机关干部。2002年5月8日晨3时许,因连续1周饮酒熬夜,而突发头晕、目眩,伴耳鸣、恶心。急来我院急诊,初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予低分子右旋醣酐、步复迈等扩血管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控制,但1天后即复发,故求中医治疗。刻诊:头晕、眼花、耳鸣、胸闷、恶心、乏力、四肢麻木、语声低微、汗出不止、恶风、手足欠温,舌质淡、苔白、脉浮大。证属肝肾亏虚、风阳上扰而致眩晕。治仿侯氏黑散养血补脾,化痰熄风。处方:桂枝10g,菊花15g,白术15g,茯苓10g,防风10g,细辛5g,当归10g,川芎10g,桔梗10g,黄芩10g,牡蛎30g,首乌15g,阿胶15 g,黑芝麻15 g,白矾研末冲服1g。 7剂,水煎服。服后眩晕止,诸症平。继以杞菊地黄丸养阴滋肾以善其后,并嘱其禁酒及劳欲,调理3个月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系中年男子,肝肾阴虚,酒湿生痰,终致风、火、痰上扰空窍,发为眩晕。以往治法常以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之属,虽亦可获一定疗效,但药后常易复发。因思脑为髓海,空窍之内隧隙颇多,而风气上扰无处不到,难以尽除,必须采用填补空隙之法,方可使空窍之风,无隙可乘。故用仲景侯氏黑散养血熄风,填补隧隙,佐以首乌、龟板、阿胶、黑芝麻等补肾填精而收全功。
2慢性结肠炎
患者,女,50岁。自1995年起出现间歇性腹痛、腹泻,常便中带血,经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曾多次住院治疗,予抗生素、激素及药物灌肠、穴位注射及中药奢苓白术散、痛泻要方、乌梅丸等加减均未见明显好转,于2003年5月人我科治疗。乙状结肠镜检查:肠粘膜上覆盖灰白色渗出物,肠腔狭窄,管腔内见成片的豆粒大小肉芽组织增生,结肠段消失。症见:腹痛,先痛后泻,泻后痛减,情绪激动后加重,矢气频做,肠鸣音亢进,舌质红,苔薄,脉弦。证属肝风内动,肝气乘脾,治以平肝熄风,培土填塞。予侯氏黑散:防风30g,白术30g,菊花10g,桔梗10g,人参10g,茯苓15g,当归10g,川芎10g,干姜10g,桂枝15g,细辛5g,牡蛎30g,
龙骨30g,赤石脂20g,五味子15g,白矾,研末冲服1g。水煎早晚服。经治2个月,痛泻便血消失。继以健脾益气之法调之。
按:《灵枢•贼风》曰:“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不出空窍之中”。而结肠之中尽是空穴之地,虽治以平熄内风之剂,但旧风虽除而新风旋即复人,无休无止,故病情反复不愈。治必以填补空窍之剂,使风无处可藏,方能切中病机。故于侯氏黑散中重用防风、白术扶土制木;龙骨、牡蛎、赤石脂驱风堵截,填塞穴窍。正如仲景所云:“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
3支气管哮喘
患者,女68岁。该患者于20年前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解痉抗炎及中药小青龙汤等治愈,一肩未发。2001年9月出现高血压,经常头晕、目眩、月鸣,右侧拇指、食指麻木。2个月后哮喘复发,见胎闷、气喘、频频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入夜尤甚,不能平卧,伴心悸、畏寒、汗多、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涩,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X线示双肺纹理蛇粗。证属风痰壅肺。治以祛风解痉,健脾化痰,崇土填臼,以祛窠囊之痰,予侯氏黑散加减:苍术15g,白术10g,茯苓15g,人参10g,干姜10g,防风10g,萄花10g,细辛5g,桂枝10g,白矾研末冲服1 g,桔梗1
g,当归10g,川芎15g,全蝎10g,牡蛎30g。水月服。共进服25剂,诸症悉平,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按:胸乃阳位,痰为阴邪。气郁、痰阻、血瘀互为因果,阴据阳位,潜伏于肺,结成窠臼而成哮喘的宿根。遵前贤治痰不治窠囊之痰非其治之旨,以崇土填臼之侯氏黑散法。方中苍术、白术、茯苓、人参补脾益气;牡蛎、白矾、桔梗祛风截痰、填塞窠臼,以祛窠囊之痰;防风、菊花、细辛、桂枝祛风散邪;全蝎、川芎、当归养血活血、解痉平喘。共奏蠲哮乎喘祛痰之功。(收稿日期:200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