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5
- 获得点赞
- 357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1、伤寒论的成书背景
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着问题,是经过长久的观察,而发现一种规律,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事,是点点积累的,辨证非常细,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治疗的方法用药。这种规律是永远的客观存在的,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证明了的,是绝对正确的。
但对此种规律是怎样认识呢?古人无法认识,故用诸多设想,或者把现象当本质,如中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就认为是中风邪,把现象当本质,这是错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研究的中医,其现实意义就在这,这种规律永远都不会变。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规律,与古人对规律的认识区别开来。这一套的结论就在《神农本草经》和《伊尹汤液经》上,当然不是伊尹发明的,无数人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来的。从《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序言是假的。王叔和是末晋的人,皇普谧是晋初的人,他们二个人极相近,仲景这个书,皇普谧是看到了,如果有这个序的话,序言上有撰用素问九卷,那么皇普谧不会说仲景论广汤液,可见,在皇普谧的时代还没有这个序言。据我推测估计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时候,后人加的。
到后代为伤寒论注解,从成无已开始,根据《内经》给《伤寒论》作注,就因为这个序言,害人不浅。这本书决不是张仲景独出心裁的著作。特别是厥阴病四条,为什么不出治法呢?可见这四条正出自于《汤液经》,仲景对厥阴病的提纲也不满意,要满意的话,后面方剂里头乌梅丸、当归四逆,都应该是厥阴病,虽治疗的是厥,但这条是厥阴,仲景为什么不搁在头前呢,就是因为与提纲不一致,所以单独写后面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王叔和却搞到一块了。
2、六经的本质
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不一致了,这个书上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所以有太阳阳明病并,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就没法说了。所以这个注家也是的,阳明也有表证,太阴也有表证,没有无表证的,这个错误从哪来的呢?就从古人的认识,六个病型,与六个经络,伤寒的恶风,一般的中医的认识,有风邪,有寒邪,在表。这对中医的发展有问题,所以有风邪在这,是治中风的药,都是驱风的药,是有寒邪在这里,是治太阳伤寒的药都是散寒的药,不但把病的认识搞错了,而且把药也搞错了。所以现在人认为,桂枝是驱风邪的,咱们心脏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驱风邪呀。可是这个风邪寒邪之说,说邪是从表来的,就是风到这来了,寒跑这来了,……怎么能主观的设想呀。至于这个温病呀,也是吴鞠通搞的,又有暑温,又有秋温、春温,这东西中医这么搞下来了,整个理论都歪曲了,越搞越离开事实了。这温病张仲景讲,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与太阳病比较。这个渴在这个书上全是里热,又如太阴病,下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而下利,热利,用白头翁汤。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是里热嘛,是什么呢?阳明篇就提了,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温病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不就是白虎汤证嘛,太阳说了,发汗不行,否则转成风温,下之不行,只有清热一个办法,虽没明说,但书里头全包含了,又如栀子豉汤,三黄泻心汤,大黄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都是去热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样治温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说伤寒中风是要不得,但作为太阳病的二种证型是可以的,没有风湿寒邪之说。此书有些是很对的,在规律方面必须要掌握。
3、八纲解
我们认识一下八纲,首先要认识这个位,这个病位,表,就是体表的表,就是人的躯壳,就是人的皮肤,再里头是肌肉,再里头是筋骨,皮与肌肉筋组成的就是体表,在人的最外头,如果疾病反应在这个病位上叫表证,里就指人的肌里头,肌里头就是消化管道,由大小肠胃所组成的消化管道,疾病集中反应在这里头就是里证,那么半表半里,里之外,表之内,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我们说的八纲,其实是九纲,它有半表半里呀,古人把它包含在表里里头了。
另外呢就是阴阳,咱们说阴证阳证,不是现在辨证说的阴虚阳虚,注家都搞到那里去了,它这个阴阳是指的性,阴性,阳性,就是一个太过,与不及二个方面。人有了病了,生理机能要改变,尤其代谢谢机能首先改变,一方比健康人太过,另一方面是比健康人不及,现在连证候和脉全是这样,就是太过与不及,太过是发了的兴奋的,亢奋等证状,此为阳性证,反之沉衰的,抑制的,这类的证候叫阴性证,故有了疾病,就会发生这样两类的变化,所以病千变万化不外乎阴阳二大类,但阴阳中还要辨寒热虚实,寒和虚都是不及,都属于阴证之类,热与实都为太过,也都属于阳证之类,阳证中有些特殊的阳性,在辨证上与治疗是有关系的,也要辨。一种是热性的,一种是实性的,虚寒与热实是相对的,这四种都是统属阴阳。所以阳证里头有阳热,阳实,阳实又热叫阳实热,也有阳虚热,阳证中的虚证,但他有热,即虚热证,阴证也是一样的。在病情上说只有阴阳二大类,我们的六经呀,就是反应到表里、半表半里,或阴或阳的六类,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虚实。此书里面仲景即辨六经,又辨八纲,表里阴阳有了,再辨寒热虚实,八纲不就都具备了?
这个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这就构成了治疗的法则了,如太阳病,当发汗,是太阳病治疗的法则了,也可叫治则,热就得用寒药,都是治则,它这个六经以至于寒热虚实,这个治则就出来了,但只有治则不能治病,如太阳病,治则是发汗,用什么发汗呢,还得到方证。所这个书是这样的,先辨六经,六经是六个固定的类型了,然后再分寒热虚实,到这个时候,心里就有数了,知道用哪一类的法则来治疗这一类的病,至于用什么方药还要进一步追,就得辨方证,这个书就是这一套东西。
4、中医辨证及治病的本质
那么我们现在要问这么一名话了,究竟是中医这套辨证的方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治的什么病?这个值得研究,这个中医搞了这些年,还没有人在这里作解释清楚,这是很重要,第一个就根据八纲,比如拿六经说,这六个类型,就是说凡有其病,病位不出表里、半表半里,这是古人的结论,病情不出于阴阳二大类,病形不出于三阴三阳。
这个八纲六经就是万有疾病一般的规律,一般的,不是什么特殊的,如太阳病,太阳病究竟是什么病呀,什么病也不是,但是什么病都可以用它,就是一般的证,凡是一个病要有这个证,中医就用这个方法来治疗,没有错的,这是很说明问题了,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呀,就是咱们说的辨证论治了,就根据张仲景这个书,就是在疾病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中医是这么个精神,这个疾病呀,他有一般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而找出疾病的一个通治的方法,这个方法挺妙的,什么叫通治呀,你看咱们拿一个方子,治很多的病,一个病不能固定一个方子,你就拿太阳病说,无论温病也好,伤寒也好,以及其它的各种疾病,只要发生太阳病,如果是桂枝证用桂枝方,什么病都治,不但症状消失,这个基本疾病也好了,所以中医治病的精神就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治一般的疾病,通治的方法,就是这个治病的方法最好,西医现在是非常进步了,但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他知道了,病理生理就是疾病的一般的规律,他解释一般的规律解释得挺好,这是西医对它的认识,可是在这个上面治疗一般的病呀,他还没有。
所以中医古人通过这个临床,通过实践搞出这套东西,非常成功,所以,中医,这个很重要。所以中医要是搞科研,拿一个病固定用一个方子,根本就不成立。中医是在一般的规律上治一般的病,比如用柴胡汤,你只是现柴胡汤证,我就用小柴胡汤,没问题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一般的规律上怎能能治一般的疾病呢?中医有一句话比较好,就是“正邪交争”,这个书上是的,《内经》上也是的,中医认为人体对这个疾病呀,老是与之抗争,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你要是没有这样一套良能呀,那非死不可,人体对外界的刺激有一种非常的抗病的方法,比如说传染病,不是从传染的,没感染的人不是没接触过,就是因为有抗抵力,就是正邪交争。即使有了病了,它还要与它交争,比如表证,就是正与邪交争在体表,怎么个交争法呢,就打算出汗,就想在体表以发汗的方法,把疾病从体表排除,那么这个里证,就打算从里把它排除,或者吐或者下,那么半表半里呢,就想借半表半里各种脏器的功能,而把它排出,如呼吸系、泌尿系等。限于人的自然结构,就与疾病斗争的方式呀,只有这么几种,限于自然力,人体万人相通,所以正与邪斗争离不开这几个方位,所以就固定在一定的病位,病位哪来的呢,还是咱们这个正邪交争,机体的本身还是主导地位,打算这个方面,或者从那个方面解除疾病,除此之外没有了,限于生理自然的结构,这就把这个病位固定了,病位固定了,如果机能亢奋,就是阳性证,机能沉衰就出现阴性证,这六经,六个类型,只要是疾病存在,机体就要斗争,要斗争就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在疾病的全过程内头,这个六经八纲的反应,始终不会变,而且始终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我们再拿这个治则,根据这个六经八纲生成的来历,还可以理解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这套辨证施治呀,正是适应人体的机制,抗病的机制,而使得达到目的。如表证,要发汗而发不出汗,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表面充斥,一发汗就好了,发汗正达到机体的机理要求。如果出汗了,病还不好怎治呢?中风证就是这样,本来自汗出,达到汗出病还不好,《内经》上也有呀,说这是汗出而邪留,这就是我们这个机能呀,力量达不到,不是他不得汗出,象太阳伤寒,虽机能达到了,可就是出不了汗,你一开其腠理认它出点汗,邪出去就好了,这个中风证虽然出汗,但是它是津气虚嘛,拿《内经》的话是津气虚,什么叫津气呀?人体要想出汗就是谷气,谷气就是津气,就是精微养人之气,虽然出汗,但是津气的质和量,不足以驱邪,反倒出毛病了,汗虽然跑了,邪还乘虚往里头来了,我们在后世方里,就形成二大系别的不同方子,一种是桂枝汤为主的加减,一种是以麻黄汤为主的加减,其它的方子不是治太阳病的,而放在太阳篇里作什么呢?是为了应急之别,所以太阳篇说的最多,病不是固定的,不是太阳病,老是太阳病,随时由于治疗的关系,或者误治,或者传变,研究太阳变病。而且为了发汗,有些可发汗,有些不可发汗,阳明病篇也是,每篇都是这样,反复的说。
再有是辨六经,这个半表半里病,不象表里单纯,表证,无论是太阳病少阴病,都好辨,里证也是一样的,最主要的就是半表半里,如口苦咽干目眩,白虎汤也口苦咽干,也有目眩,他里头有热,顺着孔窍往上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提纲不够,厥阴篇更成问题了,是不是古人对此一点也不认识,没法认识,半表半里的部位呀,牵连到一切脏腑,你看小柴胡汤就看出来了,或这或那,不好简单的概括,所以少阳篇与厥阴病的提纲都不够全面,只能作个参考,怎么辨呢?这成问题了,有办法,它这个书上呀,除去表里就是半表半里,所以在临床上就采取这个法子,就是说不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的病,也不是用吐下这类的病,剩下的都是半表半里,反应为阳性的为少阳病,阴性为厥阴病,所以这里头有病最容易涉及到其它脏腑,所以不好作提纲。所半表半里的方剂特别的多。
这本书前后都是讲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既有六经又有八纲,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而不象西病辨病呢?是因为那时时代太古了,当时没有科学,更没有更好的器械,没法认识病,只能从疾病的反应看问题,即是从症状着问题,是经过长久的观察,而发现一种规律,这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事,是点点积累的,辨证非常细,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包括治疗的方法用药。这种规律是永远的客观存在的,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证明了的,是绝对正确的。
但对此种规律是怎样认识呢?古人无法认识,故用诸多设想,或者把现象当本质,如中风,伤寒,中风证,汗出,恶风,就认为是中风邪,把现象当本质,这是错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现在还研究的中医,其现实意义就在这,这种规律永远都不会变。故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规律,与古人对规律的认识区别开来。这一套的结论就在《神农本草经》和《伊尹汤液经》上,当然不是伊尹发明的,无数人在长期的试验中得出来的。从《针灸甲乙经》的序言中可以看出,《伤寒论》的序言是假的。王叔和是末晋的人,皇普谧是晋初的人,他们二个人极相近,仲景这个书,皇普谧是看到了,如果有这个序的话,序言上有撰用素问九卷,那么皇普谧不会说仲景论广汤液,可见,在皇普谧的时代还没有这个序言。据我推测估计在南北朝或五代的时候,后人加的。
到后代为伤寒论注解,从成无已开始,根据《内经》给《伤寒论》作注,就因为这个序言,害人不浅。这本书决不是张仲景独出心裁的著作。特别是厥阴病四条,为什么不出治法呢?可见这四条正出自于《汤液经》,仲景对厥阴病的提纲也不满意,要满意的话,后面方剂里头乌梅丸、当归四逆,都应该是厥阴病,虽治疗的是厥,但这条是厥阴,仲景为什么不搁在头前呢,就是因为与提纲不一致,所以单独写后面的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病脉证并治,王叔和却搞到一块了。
2、六经的本质
六经是这个规律的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这六个病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是与经络有关系,这是古人的看法。如果搞到经络上,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对疾病的认识就出了问题了,《内经》上的六经与这书上不一致了,这个书上表里相传,由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也有由表直接传里,所以有太阳阳明病并,有太阳少阳并病,有少阳阳明并病,没有阳明太阳并病的,都是表里相传,内经不是呀,内经是外经络,内脏腑,都有经络,经络就是表,你看看这就没法说了。所以这个注家也是的,阳明也有表证,太阴也有表证,没有无表证的,这个错误从哪来的呢?就从古人的认识,六个病型,与六个经络,伤寒的恶风,一般的中医的认识,有风邪,有寒邪,在表。这对中医的发展有问题,所以有风邪在这,是治中风的药,都是驱风的药,是有寒邪在这里,是治太阳伤寒的药都是散寒的药,不但把病的认识搞错了,而且把药也搞错了。所以现在人认为,桂枝是驱风邪的,咱们心脏病也用它嘛,它不是驱风邪呀。可是这个风邪寒邪之说,说邪是从表来的,就是风到这来了,寒跑这来了,……怎么能主观的设想呀。至于这个温病呀,也是吴鞠通搞的,又有暑温,又有秋温、春温,这东西中医这么搞下来了,整个理论都歪曲了,越搞越离开事实了。这温病张仲景讲,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与太阳病比较。这个渴在这个书上全是里热,又如太阴病,下利不渴者属太阴,渴而下利,热利,用白头翁汤。发热而渴,不恶寒,说明是里热嘛,是什么呢?阳明篇就提了,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但恶热。温病就是阳明病的外证。不就是白虎汤证嘛,太阳说了,发汗不行,否则转成风温,下之不行,只有清热一个办法,虽没明说,但书里头全包含了,又如栀子豉汤,三黄泻心汤,大黄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都是去热的,真要是掌握好了,一样治温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所以我说伤寒中风是要不得,但作为太阳病的二种证型是可以的,没有风湿寒邪之说。此书有些是很对的,在规律方面必须要掌握。
3、八纲解
我们认识一下八纲,首先要认识这个位,这个病位,表,就是体表的表,就是人的躯壳,就是人的皮肤,再里头是肌肉,再里头是筋骨,皮与肌肉筋组成的就是体表,在人的最外头,如果疾病反应在这个病位上叫表证,里就指人的肌里头,肌里头就是消化管道,由大小肠胃所组成的消化管道,疾病集中反应在这里头就是里证,那么半表半里,里之外,表之内,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我们说的八纲,其实是九纲,它有半表半里呀,古人把它包含在表里里头了。
另外呢就是阴阳,咱们说阴证阳证,不是现在辨证说的阴虚阳虚,注家都搞到那里去了,它这个阴阳是指的性,阴性,阳性,就是一个太过,与不及二个方面。人有了病了,生理机能要改变,尤其代谢谢机能首先改变,一方比健康人太过,另一方面是比健康人不及,现在连证候和脉全是这样,就是太过与不及,太过是发了的兴奋的,亢奋等证状,此为阳性证,反之沉衰的,抑制的,这类的证候叫阴性证,故有了疾病,就会发生这样两类的变化,所以病千变万化不外乎阴阳二大类,但阴阳中还要辨寒热虚实,寒和虚都是不及,都属于阴证之类,热与实都为太过,也都属于阳证之类,阳证中有些特殊的阳性,在辨证上与治疗是有关系的,也要辨。一种是热性的,一种是实性的,虚寒与热实是相对的,这四种都是统属阴阳。所以阳证里头有阳热,阳实,阳实又热叫阳实热,也有阳虚热,阳证中的虚证,但他有热,即虚热证,阴证也是一样的。在病情上说只有阴阳二大类,我们的六经呀,就是反应到表里、半表半里,或阴或阳的六类,在此基础上还要分析虚实。此书里面仲景即辨六经,又辨八纲,表里阴阳有了,再辨寒热虚实,八纲不就都具备了?
这个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这就构成了治疗的法则了,如太阳病,当发汗,是太阳病治疗的法则了,也可叫治则,热就得用寒药,都是治则,它这个六经以至于寒热虚实,这个治则就出来了,但只有治则不能治病,如太阳病,治则是发汗,用什么发汗呢,还得到方证。所这个书是这样的,先辨六经,六经是六个固定的类型了,然后再分寒热虚实,到这个时候,心里就有数了,知道用哪一类的法则来治疗这一类的病,至于用什么方药还要进一步追,就得辨方证,这个书就是这一套东西。
4、中医辨证及治病的本质
那么我们现在要问这么一名话了,究竟是中医这套辨证的方法,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治的什么病?这个值得研究,这个中医搞了这些年,还没有人在这里作解释清楚,这是很重要,第一个就根据八纲,比如拿六经说,这六个类型,就是说凡有其病,病位不出表里、半表半里,这是古人的结论,病情不出于阴阳二大类,病形不出于三阴三阳。
这个八纲六经就是万有疾病一般的规律,一般的,不是什么特殊的,如太阳病,太阳病究竟是什么病呀,什么病也不是,但是什么病都可以用它,就是一般的证,凡是一个病要有这个证,中医就用这个方法来治疗,没有错的,这是很说明问题了,所以中医的治疗方法呀,就是咱们说的辨证论治了,就根据张仲景这个书,就是在疾病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中医是这么个精神,这个疾病呀,他有一般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而找出疾病的一个通治的方法,这个方法挺妙的,什么叫通治呀,你看咱们拿一个方子,治很多的病,一个病不能固定一个方子,你就拿太阳病说,无论温病也好,伤寒也好,以及其它的各种疾病,只要发生太阳病,如果是桂枝证用桂枝方,什么病都治,不但症状消失,这个基本疾病也好了,所以中医治病的精神就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治一般的疾病,通治的方法,就是这个治病的方法最好,西医现在是非常进步了,但是在疾病一般的规律他知道了,病理生理就是疾病的一般的规律,他解释一般的规律解释得挺好,这是西医对它的认识,可是在这个上面治疗一般的病呀,他还没有。
所以中医古人通过这个临床,通过实践搞出这套东西,非常成功,所以,中医,这个很重要。所以中医要是搞科研,拿一个病固定用一个方子,根本就不成立。中医是在一般的规律上治一般的病,比如用柴胡汤,你只是现柴胡汤证,我就用小柴胡汤,没问题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一般的规律上怎能能治一般的疾病呢?中医有一句话比较好,就是“正邪交争”,这个书上是的,《内经》上也是的,中医认为人体对这个疾病呀,老是与之抗争,事实上也是这样,如果你要是没有这样一套良能呀,那非死不可,人体对外界的刺激有一种非常的抗病的方法,比如说传染病,不是从传染的,没感染的人不是没接触过,就是因为有抗抵力,就是正邪交争。即使有了病了,它还要与它交争,比如表证,就是正与邪交争在体表,怎么个交争法呢,就打算出汗,就想在体表以发汗的方法,把疾病从体表排除,那么这个里证,就打算从里把它排除,或者吐或者下,那么半表半里呢,就想借半表半里各种脏器的功能,而把它排出,如呼吸系、泌尿系等。限于人的自然结构,就与疾病斗争的方式呀,只有这么几种,限于自然力,人体万人相通,所以正与邪斗争离不开这几个方位,所以就固定在一定的病位,病位哪来的呢,还是咱们这个正邪交争,机体的本身还是主导地位,打算这个方面,或者从那个方面解除疾病,除此之外没有了,限于生理自然的结构,这就把这个病位固定了,病位固定了,如果机能亢奋,就是阳性证,机能沉衰就出现阴性证,这六经,六个类型,只要是疾病存在,机体就要斗争,要斗争就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在疾病的全过程内头,这个六经八纲的反应,始终不会变,而且始终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我们再拿这个治则,根据这个六经八纲生成的来历,还可以理解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这套辨证施治呀,正是适应人体的机制,抗病的机制,而使得达到目的。如表证,要发汗而发不出汗,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表面充斥,一发汗就好了,发汗正达到机体的机理要求。如果出汗了,病还不好怎治呢?中风证就是这样,本来自汗出,达到汗出病还不好,《内经》上也有呀,说这是汗出而邪留,这就是我们这个机能呀,力量达不到,不是他不得汗出,象太阳伤寒,虽机能达到了,可就是出不了汗,你一开其腠理认它出点汗,邪出去就好了,这个中风证虽然出汗,但是它是津气虚嘛,拿《内经》的话是津气虚,什么叫津气呀?人体要想出汗就是谷气,谷气就是津气,就是精微养人之气,虽然出汗,但是津气的质和量,不足以驱邪,反倒出毛病了,汗虽然跑了,邪还乘虚往里头来了,我们在后世方里,就形成二大系别的不同方子,一种是桂枝汤为主的加减,一种是以麻黄汤为主的加减,其它的方子不是治太阳病的,而放在太阳篇里作什么呢?是为了应急之别,所以太阳篇说的最多,病不是固定的,不是太阳病,老是太阳病,随时由于治疗的关系,或者误治,或者传变,研究太阳变病。而且为了发汗,有些可发汗,有些不可发汗,阳明病篇也是,每篇都是这样,反复的说。
再有是辨六经,这个半表半里病,不象表里单纯,表证,无论是太阳病少阴病,都好辨,里证也是一样的,最主要的就是半表半里,如口苦咽干目眩,白虎汤也口苦咽干,也有目眩,他里头有热,顺着孔窍往上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提纲不够,厥阴篇更成问题了,是不是古人对此一点也不认识,没法认识,半表半里的部位呀,牵连到一切脏腑,你看小柴胡汤就看出来了,或这或那,不好简单的概括,所以少阳篇与厥阴病的提纲都不够全面,只能作个参考,怎么辨呢?这成问题了,有办法,它这个书上呀,除去表里就是半表半里,所以在临床上就采取这个法子,就是说不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的病,也不是用吐下这类的病,剩下的都是半表半里,反应为阳性的为少阳病,阴性为厥阴病,所以这里头有病最容易涉及到其它脏腑,所以不好作提纲。所半表半里的方剂特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