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3
- 获得点赞
- 360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十二经名词的说明①
手太阴肺经辛金,手阳明大肠经庚金。肺为阴脏,大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金气而生。庚辛者,分别金气的阳性阴性之称。金气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上而下,大肠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肺经自胸走手,络大肠,主降。大肠经自手走头,络肺,主升。太阴阳明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大肠经秉阳金之气,肺经秉阴金之气,兼秉阴土之气。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为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膀胱经自头走足,络肾,主降。肾经自足走胸,络膀胱,主升。太阳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秉阳水之气,肾经秉阴水之气,兼秉阴火之气。
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肝为阴脏,胆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木气而生。甲乙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疏泄作用。胆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胆经自头走足,络肝,主降。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阳厥阴者,少阳相火,厥阴风木。肝经秉阴木之气,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秉相火之气。
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心为阴脏,小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火气而生。丙丁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宣通作用。心经火气的宣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肠经火气的宣通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经自胸走手,络小肠,主降。小肠经自手走头,络心,主升。少阴太阳者,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心经秉阴火之气,小肠经秉阳火之气,兼秉阳水之气。此阳火乃太阳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肠经称太阳。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为阴脏,三焦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相火而生。相火有燃烧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包经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络心包,主升。厥阴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之阴性相火之气,兼并阴木之气。
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脾为阴脏,胃为阳腑,同秉大气中土气而生。戊己者,分别为土气的阳性阴性之称。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脾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胃经自头走足,络脾,主降。脾经自足走胸,络胃,主升。阳明太阴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脾经秉阴土之气,胃经秉阳土之气,兼秉阳金之气。
十二经的“经”字有经过之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又经管之意也。
默记此图,为研究本书第一功夫。如难于默记,先记每经名词前三字,随后再记亦可。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之三阴,自足走胸。将此八句,先为记熟,再记各经,亦是捷诀。如记不熟,全书皆无着落矣。特别注意,历年各校,得到最优成绩,即三日之后,默写此图的好处。自修之家,不能自己督率自己默写此图,用力多,成功少,可惜之至。
注:①《素问·藏气法时论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手太阴肺经辛金,手阳明大肠经庚金。肺为阴脏,大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金气而生。庚辛者,分别金气的阳性阴性之称。金气有收敛作用。肺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上而下,大肠经金气的收敛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肺经自胸走手,络大肠,主降。大肠经自手走头,络肺,主升。太阴阳明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大肠经秉阳金之气,肺经秉阴金之气,兼秉阴土之气。
足太阳膀胱经壬水,足少阴肾经癸水。肾为阴脏,膀胱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水气而生。壬癸者,分别为水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水气有封藏作用。膀胱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肾经水气的封藏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膀胱经自头走足,络肾,主降。肾经自足走胸,络膀胱,主升。太阳少阴者,太阳寒水,少阴君火。膀胱经秉阳水之气,肾经秉阴水之气,兼秉阴火之气。
足少阳胆经甲木,足厥阴肝经乙木。肝为阴脏,胆为阳腑,同秉大气中木气而生。甲乙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疏泄作用。胆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上而下,肝经木气的疏泄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胆经自头走足,络肝,主降。肝经自足走胸,络胆,主升。少阳厥阴者,少阳相火,厥阴风木。肝经秉阴木之气,胆经秉阳木之气,兼秉相火之气。
手少阴心经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丙火。心为阴脏,小肠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火气而生。丙丁者,分别为木气的阳性阴性之称。木气有宣通作用。心经火气的宣通作用,由上而下,小肠经火气的宣通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经自胸走手,络小肠,主降。小肠经自手走头,络心,主升。少阴太阳者,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心经秉阴火之气,小肠经秉阳火之气,兼秉阳水之气。此阳火乃太阳寒水封藏之大火,故小肠经称太阳。
手厥阴心包经相火,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为阴脏,三焦为阳腑,同秉大气中相火而生。相火有燃烧作用。心包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上而下,三焦经相火的燃烧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手者,心包经自胸走手,络三焦,主降。三焦经自手走头,络心包,主升。厥阴少阳者,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三焦经秉阳性相火之气,心包经秉阴性之阴性相火之气,兼并阴木之气。
足阳明胃经戊土,足太阴脾经己土。脾为阴脏,胃为阳腑,同秉大气中土气而生。戊己者,分别为土气的阳性阴性之称。土气有运化作用。胃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上而下,脾经土气的运化作用,由下而上,以成一圆运动。足者,胃经自头走足,络脾,主降。脾经自足走胸,络胃,主升。阳明太阴者,太阴湿土,阳明燥金。脾经秉阴土之气,胃经秉阳土之气,兼秉阳金之气。
十二经的“经”字有经过之意。脏腑如储电之瓶,经如传电之线,又经管之意也。
默记此图,为研究本书第一功夫。如难于默记,先记每经名词前三字,随后再记亦可。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之三阴,自足走胸。将此八句,先为记熟,再记各经,亦是捷诀。如记不熟,全书皆无着落矣。特别注意,历年各校,得到最优成绩,即三日之后,默写此图的好处。自修之家,不能自己督率自己默写此图,用力多,成功少,可惜之至。
注:①《素问·藏气法时论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歧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