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奇谈怪论”之六:“五脏六腑”一词非《内经》所创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刘养元

“五脏六腑”一词,并非出自于《内经》,而是由来已久。众所周知,《洪范》言五行,《周易》道阴阳,故有阴阳出自《周易》,五行源于《洪范》之说。
《洪范》,是五行学说史上一篇划时代的著作,其中未见有阴阳观念,表明当时阴阳与五行尚未合流。《洪范》之成为划时代意义之作,主要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地表述了以“顺五行”为核心的治理天下之大法,而将整个世界纳入五行系统之中。故《洪范》九畴,首列五行,其于五行之序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春秋繁露·五行对》说:“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莫贵于土”。所以,五行学说极为重视“五”。
《周易》长期被目为“道阴阳”之书,实际上,《周易》的卦辞、爻辞中均无阴阳词句,可见《周易》原本并无阴阳观念,而系统解说《周易》的最早文献,目前只能见到《易传》七种十篇。这十篇称作“十翼”,“十翼”以阴阳观念解说《周易》,这实际是《易传》将《周易》纳入了阴阳思想体系,《周易》反倒成了一部道阴阳的书。而《易经》是一部变易之书,其变易表现在卦变,而卦变又根于六爻之变,说明“六”在《易经》中是个神奇的字,以阴阳之变在于“六”也。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原本是互不相关的。为什么要自乱家法相互渗透融合为阴阳五行呢?因为两者的关系实在是非常密切:天地阴阳交泰生万物而化五行,五行也衍生万物,说明五行也蕴含阴阳消息。所以两者的关系正如张介宾所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类经图翼·五行生成解》)。除了学术上有互相交流、渗透的需要之外,还有它的历史原因。诚如钱穆“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所说:“秦人烧书,不烧《易经》,以《易》为卜筮之书,不和《诗》《书》同等看待。自从秦人烧书之后,一辈儒生无书可讲,只好把一切思想学问牵涉到《易经》里去讲。这是汉代初年‘易学’骤盛的一个原因。”这样,就大大加速了阴阳与五行两种学说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由于两派融合,就产生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只有五个数,“土”为五行之主,与人体生命科学的关系,主要在于与脏腑的关系:“五曰土”,土属阴,脏亦属阴,故主“五脏五腑”之说,因而《灵枢·本输》有五脏合五腑之论。
而《周易》论阴阳,脏腑之数取成数,“六”为成数二四六八十之主,自然以“六脏六腑”立论。由于周时以“心属土”,“土”为万物之尊,所以“一国之君犹一体之心也”。而“五曰土”,显然,当时“五”的威力极大。谁要是否定了“五”,就是否定了“土”,就是否定了“心”,就是否定了“一国之君”。因此,为了不触怒朝廷,便取“五脏六腑”为脏腑之数。此“五脏六腑”之所由来也。可知此“五脏六腑”一词,早在《内经》之前就有,如《管子》、《淮南子》等诸子百家中皆有“五脏”与“六腑”之说,非《内经》所原创也。
 
藏象学说中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在脏象学说中为什么最后定的是五脏六腑呢?为什么五、六凑十一呢?这主要受“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汉书•律历志》:“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
天六地五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从天干地支来的。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本来有十,地支本来有十二。可是,在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中的数学道理本来很简单,因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在这一循环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古人则认为这是妙不可言的天意。关乎人的生命。所以阳经有六,阴经有五。腑有六,脏有五。不如此就违背天数。《难经》的作者,未能站到这一高度说清问题。
(以上内容见于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这就是五脏六腑的最后定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