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2011/07/15 #1 六味地黄丸与地魄汤都为补阴之剂。地魄汤的补阴之理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论之甚详,但六味地黄丸的补阴之理我却始终不得其解,欢迎知情者予以解惑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2011/07/15 #3 人参 说: 最好能把地魄汤的组成说下咯,很多会员可能没看过四圣心源的 点击展开... 四圣心源对阴虚的论述: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地魄汤 甘草(二钱,炙)半夏(三钱,制)麦冬(三钱,去心)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研)元参(三钱)牡蛎(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
人参 说: 最好能把地魄汤的组成说下咯,很多会员可能没看过四圣心源的 点击展开... 四圣心源对阴虚的论述: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地魄汤 甘草(二钱,炙)半夏(三钱,制)麦冬(三钱,去心)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研)元参(三钱)牡蛎(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
xgx_ren_re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24 帖子 101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2011/07/16 #4 诚信中药 说: 四圣心源对阴虚的论述: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 点击展开... 在下不才,愿论之一二! 地魄汤乃金匮麦门冬汤的变方,因此其重点乃在肺胃,而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臣以茱萸,要点乃在肝肾!
诚信中药 说: 四圣心源对阴虚的论述: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 点击展开... 在下不才,愿论之一二! 地魄汤乃金匮麦门冬汤的变方,因此其重点乃在肺胃,而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臣以茱萸,要点乃在肝肾!
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2011/07/16 #5 xgx_ren_ren 说: 在下不才,愿论之一二! 地魄汤乃金匮麦门冬汤的变方,因此其重点乃在肺胃,而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 点击展开... 先生能否用四圣行源的理论解释一下六味地黄丸的补阴机理?
xgx_ren_re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24 帖子 101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2011/07/16 #6 诚信中药 说: 先生能否用四圣行源的理论解释一下六味地黄丸的补阴机理? 点击展开... 在下对四圣心源的理论也没有完全吃透,六味地黄丸乃肾气丸去桂附,你可以看看四圣心源里面的消渴根源,或许有帮助!
D dongrenke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8/25 帖子 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8/25 #7 经方于五行皆有直接治法,惟肾水无道直接治法。治肾水之法,薯蓣补肺地黄滋肝之法。补肺金以益生水之源,滋肝水以杜耗水之路也。其实凡润肺滋肝之药,皆能补益肾水。 补金以培生水之源、润水以杜耗水之路,肾水有生而无耗、故肾水足也。 六味地黄丸乃肾气丸去桂附:干地黄六钱 薯蓣四钱山茱萸二钱 粉丹皮三钱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以上选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经方于五行皆有直接治法,惟肾水无道直接治法。治肾水之法,薯蓣补肺地黄滋肝之法。补肺金以益生水之源,滋肝水以杜耗水之路也。其实凡润肺滋肝之药,皆能补益肾水。 补金以培生水之源、润水以杜耗水之路,肾水有生而无耗、故肾水足也。 六味地黄丸乃肾气丸去桂附:干地黄六钱 薯蓣四钱山茱萸二钱 粉丹皮三钱 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 . 方用地黄润木气,调疏泄,而保水气。薯蓣补金气,助收降,而生水气。茱萸敛火,丹皮清热,苓泽除湿。 以上选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