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最近在读什么书?

seascol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20
帖子
659
获得点赞
23
声望
0
年龄
39
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下
最近读什么书,并且简短的描述下,觉得这书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日后可以给初学者一些参考的建议
参与有加分哦!
 
读书笔记 《你的眼睛还好吗》
这本书是我刚刚开始自学中医读的一本书,总体感觉不错。适合刚刚接触,我是在这本书里面第一次接触五轮学说

五轮学说:
眼睑-肉轮-土轮 属脾,脾主肉
眼睑下垂, 没精神 脾虚弱; 脾胃湿热,会长针眼,长疙瘩. 脾有湿 , 气化不利,小便不爽,除下肢水肿外,眼泡的肿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眼睑属于肉轮 , 也叫土轮 .


两眼角-血轮-火轮 属心 心主血脉
如果心肺有热,眼睛老是有红血丝

白睛-气轮-金轮 属肺 肺主气
肺热时,白睛会充血,此时需要用一些清肺热,祛风和养肺阴的药来治疗.



黑睛-凤轮-风轮 属肝 肝主筋(角膜,房水,前葡萄膜)
黑眼珠的问题要在肝上找问题.
比如说 银星独见 , 角膜上长散乱的白斑 , 往往和肝有关系,还有肝风肝热,肝郁,肝气之分 . 通过祛肝风,清肺热,解肝郁,理肝气,疏肝等方法解决.


瞳神-黑轮-水轮 属肾 肾主水
中间的额瞳孔和肾有关系, 常常是视网膜神经的问题 , 也是我们说的内眼病 .
眼底病,很多要从肾来入手,但又不单纯是肾 , 中医有乙癸同源,滋水涵木之说,也就是肾水养肝木 . 肝肾同居下焦,加之肝开窍于目,所以往往需要肝肾同补.

儿童视神经萎缩分类:玄府郁闭型,肝肾先天不足,脾气虚弱型,血虚和血瘀型.

金环石角斗 比较好,普通的药效不好 . 霜枇杷叶 润燥比较好.
经霜老丝瓜治慢性咽喉炎,莲子经霜老熟带有灰黑色果壳者称为石莲子,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经霜西瓜皮烧灰,敷患处牙缝内可治牙痛.

干眼症
甘露润目饮 P53
这个方子以养目,生津,润目为主,同时还有些祛风的药,但不是主要的,以补阴为主.
方中还有路路通,能通经,提升阴津,通过肝经输送到眼睛,润眼.
-生地,金环石角斗,枇杷叶,天门冬,麦冬,路路通,防风,白芷,炒黄精 通常在这9味药的基础上做加减,这是属于轻型的,以补益脾胃之阴,收津润液为主

知柏地黄汤加减 P54
偏重于肾阴不足的情况,病人常有腰痛酸软,全身乏力.
知母,黄柏,加上去除泽泻和茯苓的六位地黄.
六位地黄,三补三泻,三补有养阴、补肝、补肾。三泻是疏通的,有丹皮、茯苓、泽泻。丹皮有一点入血分,但泻力不怎么明显;泽泻是利水,健脾利湿的,眼干病人本来就有一点干燥,阴分不足,再利水的话,不利于症状的改善,所以通常不用茯苓和泽泻。另外我加了天门冬,石角斗,有的角膜干燥症会出现银星独见,因为干燥,角膜没有营养,造成眼睛上有白点,这时候加一点谷精草、密蒙花、龙胆草来凉肝,退翳,消翳。

养阴润目汤 P54
主要用于气血不足,以血虚为主,除了眼干燥外,还有视疲劳,看东西不能久视,有的病人在肉轮上有很多的增生,就是心火上炎,属于中医的热证。
同时还会出现一些脾虚和血虚的症状,气短,身体乏力,精神不容易集中,还有的病人睡眠不太好,体心跳,心慌等等。总的来说属于血虚阴虚。
补血、健脾、养阴。用全当归、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肉桂、五味子、远志、陈皮、黄芪、羌活、防风,标本同治。这个房子有四物汤的成分,像当归、白芍、熟地。没有川宆(草字头),因为川宆走窜而辛燥,加上人参、白术、茯苓、肉桂。肉桂一定要用上肉桂。差的肉桂不但没药效,反而会加重病情。

滋阴的药物本身就会滋腻偏凉碍胃伤脾,容易给脾胃消化带来负担。所以在这些药物里面加一些辛温疏散的药物,一方面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一方面帮助脾胃把转化好的津液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不至于堵在肚子里。
 
最近读《方鸣谦临证实录》 其栽治脚气一方 白蔻仁3钱 砂仁3钱 泽泻3钱研细末。 先用甘草3钱煎汤洗脚,净后用药面少许撒患处。
方简意新,有机会一试。
 
最近读《方鸣谦临证实录》 其栽治脚气一方 白蔻仁3钱 砂仁3钱 泽泻3钱研细末。 先用甘草3钱煎汤洗脚

谢谢分享
下次可以试试哈。
 
大家试验的机会较多,有效无效发到论坛,供大家总结,提高。
 
我发现根据五轮学说来望诊,确实有点作用哦。
还是比较准确的
 
在抄辑黄元御长沙药解以便更多了解药物作用。
 
在抄辑黄元御长沙药解以便更多了解药物作用。

听不少人评价长沙药解很好
可惜这个没有单独出版
黄元御的书都不错的
我还买了本他的全书
 
我发现根据五轮学说来望诊,确实有点作用哦。
还是比较准确的

怎么应用了,感觉准,拿出来大家分享。先谢谢了。
 
怎么应用了,感觉准,拿出来大家分享。先谢谢了。

眼袋有颜色(或红或紫) 就是肾虚
眼睛黑色的和眼白交界如果边界清晰可见,则脾比较好
最中间的瞳孔为肾,如果小,可能是肾虚
最中间眼黑外那圈东西,则对应肝,如果肝有问题,则这圈的纹路就不会整齐

不过我不清楚这个到底正确与否哈。。
 
我最近读了《四圣心源》和《濒湖脉学》对两书中讲解脉象的部分相互参照,各种脉象的原理都清楚了很多,对把脉不在是雾里看花的朦胧感了,感觉清晰了许多
 
无事不出门,有闲乱翻书。
 
这两年读的医书已经很少了,学术水平也越来越退步。
最近论坛在组织整理一本《罗氏医案》,偶尔会翻翻
 
这两年读的医书已经很少了,学术水平也越来越退步。
最近论坛在组织整理一本《罗氏医案》,偶尔会翻翻

论坛江湖经验日增了,呵呵!
 
伤寒论边学边背五年了吧,(先走了弯路,抄在小本子上背了两遍来苏集,后来看书多了,才知道要背原文。 ).现在加背长沙方歌,后面准备接着背金匮方歌,时 方歌括,温病方歌,医宗金鉴上的方歌,汤头歌决同时看内经和金匮原文,力求熟透 完成后,就是博涉各家,特别是医案了。 总之是要学到老用到老了。 现在还记得来苏集中所集伤寒例的条文:凡脉,浮大滑动数为阳,沉弱涩弦微民主迟为阴
 
最近在看 论坛刘老师的 脉法捷要
发现,以前过分的追求 寸 关 尺 分开来摸,分开来判断
没有重视三部总按
慢慢的发现了其中的味道。
开心
 
最近在看《针灸秘验与绝活》
开篇的前面讲的一些基础知识非常好
比如揣穴时候,穴位的触感对于什么问题
以及主要经络,平时揣什么穴位
不错!
我觉得这书挺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