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治疗“头痛带下”医案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0
年龄
44
头痛一症临床常见,内伤外感均可诱发。人身诸经脉之气皆上注于头而交会连接络属,手足三阳经走头面,厥阴经会巅顶,太阳经行后头连颈项,阳明经走前额及眉棱骨,少阳经循头侧连耳。

患者某,女,29岁,1983年6月8日初诊。持续性前额头痛3年。病起于1978年妊娠4个月时。因头晕、目眩、耳鸣诊断为“美尼埃氏病”,用西药治疗。产后第7天开始头痛,前额鼻部为中心连及两侧头部,交替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后时有发作,月经前后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1981年3月因情志诱发双目暴盲,某医院诊断为“园田型葡萄膜大脑炎”,给予泼尼松、地巴唑及中医治疗。视力恢复,头痛仍作。刻见:头隐痛、胀痛、前额痛,午后重。倦怠乏力,脊背疼痛,自汗畏风,半身汗出,胃脘胀痛夜甚,难眠多梦,睡眠不安,心烦易怒,口于苦喜饮,大便干,月经前期,白带量多色黄兼夹赤丝。舌体瘦、边尖红、苔黄腻,脉沉弦细。诊断:头痛、带下。证属肝郁脾虚、湿热内阻,治以清热利湿、疏肝止带,完带汤化裁。炒苍术10g,陈皮10g,柴胡9g,半夏9g,生山药20g,白芍12g,车前子12g(包),茯苓12g,炒荆芥穗9g,鸡冠花15g,黄柏9g,醋香附9g。5剂。

1983年6月13日二诊,药后头痛好转,胃脘疼痛亦减,白带量减少。仍有头隐痛,餐后腹胀夜甚,晨起口苦,睡眠不安,脊背畏风发凉。舌边尖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既见效机,原方案再进5剂。

1983年6月22日三诊,月经来潮,经前头痛1次,时间短,刻下月经将净,头痛未复,胃脘疼痛大减,唯夜间略感不适。口苦已除。月经前仍有少许白带夹粉色。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尺弱。原方再进6剂。病即告愈。

按:头痛病因病机复杂,外感六淫之邪阻滞经络或内伤之肝肾阴虚、虚阳上扰;肝火上犯;肝郁气滞;肾精亏损髓海失养;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清窍失荣;痰浊上犯;脾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等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生。带下病则责之于带脉不固,精微下流,或因脾虚,或因肝郁失疏,或因肾虚失于遮藏,或湿热毒邪下注等。二者一上一下,本不相及。然本患者先有妊娠期“眩晕呕吐”之证,产后7日复发头痛隐隐、绵绵不休,继之复“暴盲”。证似属肝血不足,气血失濡之候。细察病机,当为脾虚卫外不固、肝郁郁热内生、湿热内盛阻滞中下二焦、清阳不升之候。《内经》云“大小不利、先治其标”。本证治从带下人下,立法清热利湿、疏肝止带。完带汤乃傅青主氏所组,是健脾补中、化湿止带的明方。主治肝郁脾虚湿热下注之带证。本例加醋香附以增强疏肝之力,鸡冠花、黄柏清湿热止带。再审病机:头痛绵绵不休、时发时止,倦怠乏力、畏寒、胃纳不佳确为中气不足,生化无力,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不利之头痛特征,治当以健脾益气、升阳开窍,或以益气聪明汤,或以人参养荣汤。本案头痛午后有加,为阳明主时,《内经》“实则阼明、虚则太阴”,从侧面提示本案为虚实夹杂证,况又有带下量多色黄,大便干结,口苦干喜饮等湿热内蕴之候,纯补不宜。湿热之生固责之脾,然土木乃一对“箍家”,木旺克土、土壅木郁、土无木不疏、木无土不荣。肝主疏泄,其经脉与带脉连属,上达头巅、下绕阴器。因此,病机中湿热之邪及肝失疏泄不容忽视,故上病治下,肝脾同调,完带汤治愈头痛而告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