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虚火的一些迷惑

59375677ss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4/10
帖子
1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33
为什么有的人说虚火是体寒?虚火和阴虚内热等同么???我看滋阴的药都是像百合什么的寒药啊 都是败火的
 
虚火,其实就是身体的阴不足,导致相对的阳会比较多的情况.
虚火,也可以理解成阴虚内热, 不过一般说到了虚火这么个阶段,阴虚已经比较厉害,或者时间长了,集聚下来的火已经很多了.
滋阴降火,就是补充身体的阴,我自己觉得,就是补血大多阴虚内热,脉都是细稍数
 
个人认为热和火是两种不同的程度,都是基于阴虚产生的,但是热的程度不同,就如同热邪和火邪
 
楼上说得好
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的区别就是程度不同
 
这个问题,在《温法纵横》里有详细的分析
 
有虚火并非一定是体寒,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虚火大多是阳虚之证,而阳虚却并非一定阴盛。
阴虚内热则是阴水不足而水中之火升腾所致。
当虚火上升时则与阴虚内热可以认为是等同的。
滋阴之药大多为厚、重、苦、寒为多,补水为主。
以上一点浅见,供与参考。
 
既然是虚火, 就首先有虚。 啥虚? 阳虚? 阳虚还能有火吗?
阴虚?
阴阳两虚?

阳虚吃补中益气汤,阴虚吃六味地黄汤,两虚,就早晨是补中益气,晚上吃六味地黄。
 
上次到书店看到了 经方直解, 没看到用药法相和 温法纵横。 遗憾啊。
杏林集叶不小心看了电子版了。
 
老姬也来说两句:
换个角度来理解。
人体内之火有三种:实火、虚火和郁火。
火是怎么来的?气有余便是火。
人体内的气只有清气和浊气两种,清气是人体需要的气,是被利用的气,所以,不可能“有余”,所以,产生火的只有浊气。
人体之中,无时无刻无地不存在着气,而且不管是人之整体还是某个局部,气的总含量是相对恒定的,浊气多了,清气就少;相反,清气多了,浊气就少。但病理情况下就不一样了:
实火,是清气量正常而浊气的含量过多所致;虚火,是清气量少,浊气相对增多所致,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就是这个道理。郁火,则是由气滞导致,因气是以运动的形式而存在的,运动产生摩擦,摩擦生热,这是气有温煦作用的道理。现在浊气郁结,就如我们常见到的旋风一样,运动增强,就会产生郁热、郁火。
所以,楼主所谈有人说虚火是由体寒引起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虚火是清气不足引起的,而清气的运动产生的热才是正常的“温煦”,气虚则寒,这是对人的正常形体所言的;气虚发热,这是对疾病而言的。
至于阴虚发热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阴?阴是相对于阳而言的,离开了参照物,就不能说什么。人体之中,气为阳、血和津液属阴,所以,阴虚,就是指血和津液的不足,由于气要有所藏,就如鱼要藏于水之中一样,如果水太少了,则鱼就乱蹦,气也一样,血和津液太少了,气无以藏而使运动增强,所以,就会产生火、热。这就是血虚生热、津液不足产热的原因。
至于火和热,3楼的朋友说的很好,就是程度的不同,这个可以看看药的四气-寒热温凉就可以知道。
临床上经常见到的腰腹发凉,而面部起红疹、口中长溃疡,更多的是真寒假热之证,当然,也可以说是下寒上热之证。这个是要从心肾的关系来谈的。
老姬很久没来了,想说个够,哈哈哈,有点罗嗦,谦。
 
个人理解: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也就是说它本身并不是实火,而是因为阴虚而相对形成的阳强呈现的“火相”。因此根据这个样子自然想来就应该补阴而不是泻火,因为你这个火是假强大,一泻就损阳了。
 
个人理解: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也就是说它本身并不是实火,而是因为阴虚而相对形成的阳强呈现的“火相

我一开始认为的实火和虚火的辨别在于:虚火舌质红但是舌苔薄淡白 相反实火厚腻而黄 眼睛脸色都会发红伴有口气异味
但是都是两者都是阴虚 实火以上中焦的火重属于泄的起的火 而虚火一般在中下焦 应当滋阴为主 清热为辅 这是我个人理解~~ 初涉中医所以来看看前辈门怎么说
 
这个问题,在《温法纵横》里有详细的分析

当当网,《温热纵横》不送我家,还有其它渠道购买吗?我只买了《杏林集叶》等几本。
 
老姬也来说两句:
换个角度来理解。
人体内之火有三种:实火、虚火和郁火。

说得真好,定是个好医生。学习了。
 
个人理解: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也就是说它本身并不是实火,而是因为阴虚而相对形成的阳强呈现的“火相

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不能灭阳,而应补阴
 
说得真好,定是个好医生。学习了。

谢谢,老姬不过是一般的中医门诊大夫而已。不过很是喜欢谈和临床有关的理论。
 
谢谢,老姬不过是一般的中医门诊大夫而已。不过很是喜欢谈和临床有关的理论。

能随手把中医理论打字出来,又有临床实践。都说干一行怨一行,您工作多年如此样热爱自己的职业,定然是好医生,不知您在那个城市?r如果近找你看病顺便吹牛去。
 
能随手把中医理论打字出来,又有临床实践。都说干一行怨一行,您工作多年如此样热爱自己的职业,定然是

哈哈哈,很是高兴“吹牛”中医,老姬喜欢谈能结合临床的理论,更喜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把酒论中医,很是不错,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到老姬的门诊来转转,很是欢迎。好多朋友都来过。
老姬是早上教太极,下午下个棋,欢迎朋友们到来
 
转一段

医理真传

原著 清·郑钦安

坎卦解

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二字,各处讲解字眼不同,恐初学看书,一时领悟不到,以致认症不清,今将各处字眼搜出,以便参究。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乃市医一见虚火上冲等症,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开口滋阴降火,自谓得其把握,独不思本原阴盛(阴盛二字,指肾水旺)阳虚(阳虚二字,指君火弱),今不扶其阳,而更滋其阴,实不啻雪地加霜,非医中之庸手乎?余亦每见虚火上冲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徵滋阴之误矣。又有称桂附为引火归源者,皆未识其指归,不知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阴气消尽,太空为之(廊廊)〔廓朗〕,自然上下奠安,无偏盛也,岂真引火归源哉!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

(虚火上冲之病最常见者,为现今医学所称之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虽经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法治疗,如六神丸、喉炎丸等,而病终不愈。而用扶阳抑阴,如甘草干姜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剂施治,每获良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