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5
- 获得点赞
- 357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一、“以经解经”,看《伤寒杂病论》隐秘的治病原则
《伤寒论》第12条(次序依赵本)桂枝汤方后注云:“煮取三升”,“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这种每两小时服药一次,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的方法,其实就是外感病的服药原则。其道理安在?即“汗不厌早”。《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半死半生也。”
早期及时治疗,使外邪从表而解,不令内传入里。这是治疗外感病的特定法则,与一般内伤杂病服药一日三服不同。
31条葛根汤方后注“诸汤皆仿此”,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有外感方子,无论发热、咳嗽等等,均应每两小时一次,直至病愈。如麻黄汤、葛根汤、银翘散,等等。
谁说中医治感冒慢?只可能两个原因——一是药不对证,二是服药时间错误。否则,自然有效如神灵相助。
其实《伤寒论》中讲治病原则的地方很多,但都是点到即止,所以需要有心人的发掘。比如还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你以为人家张圣人是在就条文论条文,就方论方呀?错啦!那是人家在指点后生,圈定治疗总则,辨证用药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结合《金匮》,以全仲景条文之意
《伤寒》与《金匮》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而分成两本。既为同一人所作的一本书,那么无论在理法方药还是辨证论治方面,都会存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而又互有详略。所以,对于一些我们感到疑惑,难以解释,甚至怀疑错张乱简的条文,这时把两书的相关条文结合起来研究,互文见义,以全其意,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柴胡汤证,在《伤寒论》中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03条)为主要见症,而在《金匮》中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书相结合,对于大柴胡汤证的认识必定更加清楚准确。《金匮》不仅指出大柴胡汤证为可下之实证,同时还表明了大柴胡汤证的病位在于心下为主,疼痛拒按。再结合《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的内容,则大柴胡汤证当见舌黄就不言而喻了,这与小柴胡汤证以胸胁苦满为主、舌见白苔形成鲜明对比,又为临床使用大、小柴胡汤,提供了有力的辨证依据。
这是一位精研伤寒几十年的伤寒大家的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道,个人认为非常有用而且字字珠玑。在此略写片语,以飨同道。
《伤寒论》中大、小承气汤的可下之证的舌苔同样略于《伤寒论》而详见于《金匮》,有感兴趣者可以试以此法进行研究,必将受益无穷。
《伤寒论》第12条(次序依赵本)桂枝汤方后注云:“煮取三升”,“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这种每两小时服药一次,6小时内将一剂药服完的方法,其实就是外感病的服药原则。其道理安在?即“汗不厌早”。《内经》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半死半生也。”
早期及时治疗,使外邪从表而解,不令内传入里。这是治疗外感病的特定法则,与一般内伤杂病服药一日三服不同。
31条葛根汤方后注“诸汤皆仿此”,就是给我们提个醒,所有外感方子,无论发热、咳嗽等等,均应每两小时一次,直至病愈。如麻黄汤、葛根汤、银翘散,等等。
谁说中医治感冒慢?只可能两个原因——一是药不对证,二是服药时间错误。否则,自然有效如神灵相助。
其实《伤寒论》中讲治病原则的地方很多,但都是点到即止,所以需要有心人的发掘。比如还有“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还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你以为人家张圣人是在就条文论条文,就方论方呀?错啦!那是人家在指点后生,圈定治疗总则,辨证用药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二、结合《金匮》,以全仲景条文之意
《伤寒》与《金匮》原为一书,名《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而分成两本。既为同一人所作的一本书,那么无论在理法方药还是辨证论治方面,都会存在有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而又互有详略。所以,对于一些我们感到疑惑,难以解释,甚至怀疑错张乱简的条文,这时把两书的相关条文结合起来研究,互文见义,以全其意,或许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柴胡汤证,在《伤寒论》中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103条)为主要见症,而在《金匮》中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书相结合,对于大柴胡汤证的认识必定更加清楚准确。《金匮》不仅指出大柴胡汤证为可下之实证,同时还表明了大柴胡汤证的病位在于心下为主,疼痛拒按。再结合《金匮》“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的内容,则大柴胡汤证当见舌黄就不言而喻了,这与小柴胡汤证以胸胁苦满为主、舌见白苔形成鲜明对比,又为临床使用大、小柴胡汤,提供了有力的辨证依据。
这是一位精研伤寒几十年的伤寒大家的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道,个人认为非常有用而且字字珠玑。在此略写片语,以飨同道。
《伤寒论》中大、小承气汤的可下之证的舌苔同样略于《伤寒论》而详见于《金匮》,有感兴趣者可以试以此法进行研究,必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