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6/12
- 帖子
- 33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size=24pt][size=24pt][概念]
皮肤疣是指皮肤表面的小赘生物而言, 可发于身体各部,小如黎米, 大如黄豆, 表面光华或粗糙, 形如帽针头或花蕊,呈正常肤色或黄白色.
本症,古代称“鼠乳”.“枯筋箭”;“瘊子”.“扁瘊”,是青年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鉴别]
常见证候
(1)
血虚风燥疣:皮损为粟米或黄豆大, 圆形或不整形的赘生物, 正常肤色, 质坚, 表面粗糙不平而带刺, 好发于手足背. 掌跖部, 或头面部, 一般无自觉症状,较大者可有疼痛感
(2)
风邪挟热疣:皮损为帽头或绿豆大扁平坚韧丘疹,正常肤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好发于面颊及手背,有轻微痒感.
(3)
风热邪毒疣:即传染性软疣, 一种自身接种性病的病毒性皮肤病. 属DNA病毒.皮损为绿豆大或豌豆大半球形隆起的丘疹., 中央有脐窝, 表面光泽, 形如“鼠乳”, 成散在出现或数个一群, 刺破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
(4)
气血凝聚疣:皮损呈黄豆至蚕豆大坚实的斑块, 中央呈白黄色硬结,压迫时有明显疼痛,好发于足底或手掌部.
鉴别分析
风邪挟热疣与风热邪毒疣:均因外感风热所致, 但风邪挟热疣的皮损特点为:略高出皮面的扁平光滑坚实的丘疹, 好发于颜面及手背;而风热邪毒疣的皮损特点为:半球形隆起的坚实丘疹, 表面光亮, 中央有脐窝,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治疗上均宜清热解毒; 而外治法则不同, 风邪挟热疣用祛疣汤外洗, 而风热邪毒疣应在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疣体, 挤出白色小体, 再用剔疣膏外搽.
血虚风燥疣与气血凝聚疣, 病均在血分. 但前者系肝虚血燥, 精气不荣所致, 后者则由脚热着水感受风寒, 其滞血凝所致.一为血燥, 一为血凝. 血虚风燥疣呈圆形或不整形赘生物, 质坚, 表面粗糙带刺,形如花蕊; 气血凝聚疣如黄豆或蚕豆大坚实赘生物, 好发于足底手掌. 支疗上前者宜滋肾水生肝血, 润燥消风, 方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并可用鸦胆子膏外敷, 二-三日一换; 气血凝聚疣宜活血软坚,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白英龙葵穿山甲之类, 外治法同前.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疣目者, 人手足边忽生如豆, 或如结筋, 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 谓之疣目. 此亦是风邪搏于肌肉变生也,”
《外科正宗.卷四》:“枯筋箭,乃忧郁伤肝,肝无所养,以致筋气外发.”
现代科学认为:
寻常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1.HPV——2或HPV——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病毒HPV3
和HPV5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特别是HPV6型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好发于**部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的疣赘状表皮肿瘤. 属于中医“千日疮”的范畴.
附治疗经验方:
外洗方:祛疣汤
(1)
笔筒草30g 鬼臼15g 狗尾草30g 龙葵30g 排风藤30g (具体药量视病情而增减)
外敷方:剔疣膏
(2) (先取母疣)
雄黄2g 巴豆霜2g鬼臼3g 炙蜈蚣3g 鸦胆子仁5g (研膏用)
内服方:归芍地黄汤加减
(1)
当归12g 赤芍12g 干生地18g 百两金9g 茜草12g 木贼12g紫草12g 穿山甲3g (炮炙. 研粉兑服)
一日一剂
内服方:桃红四物汤加龙葵 .苦参. 白鲜皮. 生首乌.
(2)
内服方:蠲毒剔疣汤 (3)
野菊花 白土苓各30g 金银花 山豆根 射干 连翘 条芩 山栀仁 黄柏 苍术 甘草各10g 山慈菇5g 龙葵 百部 焦
苦参 地肤子 蛇床子各30g 《并可用后六味煎汤外洗》
皮肤疣是指皮肤表面的小赘生物而言, 可发于身体各部,小如黎米, 大如黄豆, 表面光华或粗糙, 形如帽针头或花蕊,呈正常肤色或黄白色.
本症,古代称“鼠乳”.“枯筋箭”;“瘊子”.“扁瘊”,是青年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鉴别]
常见证候
(1)
血虚风燥疣:皮损为粟米或黄豆大, 圆形或不整形的赘生物, 正常肤色, 质坚, 表面粗糙不平而带刺, 好发于手足背. 掌跖部, 或头面部, 一般无自觉症状,较大者可有疼痛感
(2)
风邪挟热疣:皮损为帽头或绿豆大扁平坚韧丘疹,正常肤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好发于面颊及手背,有轻微痒感.
(3)
风热邪毒疣:即传染性软疣, 一种自身接种性病的病毒性皮肤病. 属DNA病毒.皮损为绿豆大或豌豆大半球形隆起的丘疹., 中央有脐窝, 表面光泽, 形如“鼠乳”, 成散在出现或数个一群, 刺破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
(4)
气血凝聚疣:皮损呈黄豆至蚕豆大坚实的斑块, 中央呈白黄色硬结,压迫时有明显疼痛,好发于足底或手掌部.
鉴别分析
风邪挟热疣与风热邪毒疣:均因外感风热所致, 但风邪挟热疣的皮损特点为:略高出皮面的扁平光滑坚实的丘疹, 好发于颜面及手背;而风热邪毒疣的皮损特点为:半球形隆起的坚实丘疹, 表面光亮, 中央有脐窝,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治疗上均宜清热解毒; 而外治法则不同, 风邪挟热疣用祛疣汤外洗, 而风热邪毒疣应在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疣体, 挤出白色小体, 再用剔疣膏外搽.
血虚风燥疣与气血凝聚疣, 病均在血分. 但前者系肝虚血燥, 精气不荣所致, 后者则由脚热着水感受风寒, 其滞血凝所致.一为血燥, 一为血凝. 血虚风燥疣呈圆形或不整形赘生物, 质坚, 表面粗糙带刺,形如花蕊; 气血凝聚疣如黄豆或蚕豆大坚实赘生物, 好发于足底手掌. 支疗上前者宜滋肾水生肝血, 润燥消风, 方用归芍地黄汤加减, 并可用鸦胆子膏外敷, 二-三日一换; 气血凝聚疣宜活血软坚,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白英龙葵穿山甲之类, 外治法同前.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疣目者, 人手足边忽生如豆, 或如结筋, 或五个或十个相连肌里,粗强于肉, 谓之疣目. 此亦是风邪搏于肌肉变生也,”
《外科正宗.卷四》:“枯筋箭,乃忧郁伤肝,肝无所养,以致筋气外发.”
现代科学认为:
寻常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中HPV——1.HPV——2或HPV——4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病毒HPV3
和HPV5引起的皮肤赘生物.
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特别是HPV6型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好发于**部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的疣赘状表皮肿瘤. 属于中医“千日疮”的范畴.
附治疗经验方:
外洗方:祛疣汤
(1)
笔筒草30g 鬼臼15g 狗尾草30g 龙葵30g 排风藤30g (具体药量视病情而增减)
外敷方:剔疣膏
(2) (先取母疣)
雄黄2g 巴豆霜2g鬼臼3g 炙蜈蚣3g 鸦胆子仁5g (研膏用)
内服方:归芍地黄汤加减
(1)
当归12g 赤芍12g 干生地18g 百两金9g 茜草12g 木贼12g紫草12g 穿山甲3g (炮炙. 研粉兑服)
一日一剂
内服方:桃红四物汤加龙葵 .苦参. 白鲜皮. 生首乌.
(2)
内服方:蠲毒剔疣汤 (3)
野菊花 白土苓各30g 金银花 山豆根 射干 连翘 条芩 山栀仁 黄柏 苍术 甘草各10g 山慈菇5g 龙葵 百部 焦
苦参 地肤子 蛇床子各30g 《并可用后六味煎汤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