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经中的“筋”,是否包括现代的静脉?

董红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655
获得点赞
4
声望
0
很多问题,因为年代久远,概念上渐渐有了偏移。例如“筋”这个名词,到底是只包括现代解剖学伤的肌腱和韧带呢?还是有更广泛的意义,例如包括静脉一类。《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内经则有“筋生心”,又如:肝藏血、血润筋等,类似的语句如果单以肌腱与韧带讲,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发此一贴,希望各位同道广引经典以为论证。
 
灵枢中说经之络脉在表,可见,还说足内踝前有皮无肉而经可见-这就似乎在说经络是血管。其中有些篇章还描述了经的颜色,如青色,赤色等,这似乎也是在说血管。也说了可以度量人体经络的长度,方法是解剖--这也似乎是在说经络就是指血管。
--而现代人对于经络的猜测和研究,是否将问题复杂化了?
而对于筋,灵枢中说的是很清楚,跟血脉不同的。
一管之见,见笑了!
 
2# sunnymann
内经中,经脉细分为经脉、络脉、孙脉,他们的具体作用并不太一样。如《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关于筋的问题,内经只讲了用,具体是什么似无具体所指。如果有,还请您指出,先谢谢了。
 
3# 董红昌

昨天凭记忆回复,说灵枢经对“筋”说的很清楚了,今早翻了下书,该观点是译注者所言---是俺记错啦!
不过,俺认为筋,应该指的是肌腱状的东东,很有弹性韧性。如鹿筋,看得就很清楚了
 
《灵枢.水胀》云: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

这里的“筋”,该怎么理解呢?
 
如果说用西医的的东西来解释中医,不如说是西医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中医的概念。况且西医的筋也不是单独存在的,比如‘肌筋膜炎’。中医的典籍里关于筋的描述并不少,要真正的理解总结可能不是简单的引经据典可以解释的,还需要我们共同开拓思路去补充。
 
我认为一楼说的是对的,5楼的经文也能证实这一点。
 
我对内经中的“筋”产生怀疑后,我就查阅了字典。然后翻到《管子·水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可以看出,从战国到秦汉,内经成书的年代,“筋”这个名词除了联系骨节之外,还有流通之用。哪么“筋”里流通的是什么?这就让我产生了疑问。

不希望在讨论中有对错,只希望有更多人有更多的思考,提出更多想法
 
1 筋的概念

1.1 传统医学认识

“筋”一词早在《易经》中已出现,《易·系辞》云:“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灵枢·经脉》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即把筋归于“五体”之一,为构成人身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从字面上对筋进行解释:“肉之力也。从月从力,所以明其义也。从竹者,以竹之为物多节,所以明其形也。”《黄帝内经》中宗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者为前阴之代称,广义者指诸筋所聚之处。《素问·厥论篇》言:“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即指狭义的宗筋。《素问·痿论篇》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此为广义的宗筋。

爪甲:《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头面躯肢病征信息通过经筋网络汇集于指端的爪甲。脏腑荣枯,气血盛衰,皆可由于经筋的传导引起指甲的变化,因此,有“爪为筋之余”之说。在解剖组织虽不能与“筋”完全等同,但因其在功能上与筋具有统一性。可以归属于中医学“筋”的范畴,其发生病变时可以考虑从筋论治。

1.2 现代解剖组织

中医“筋”与现代解剖中对应的机体结构一直颇具争议,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中医“形神统一”的原则,以功能为中心,从以下现代解剖结构来理解筋的概念。

肌肉及其附属组织:肌肉包括平滑肌和骨骼肌,以及其附属组织肌腱、韧带。田进文等[1]认为筋不但包括外周骨骼肌系统,还包括内脏平滑肌系统。“动”是筋十分显著的生理特性,人体中的运动不但包括骨骼肌的自主运动,还包括平滑肌的自律运动,这与筋司运动的功能相一致。

神经:神经作为人体最快速的传递通道,与筋主动的特性是统一的。神经功能正常,机体方可完成各项“运动”;如神经传导出现异常,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会出现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异常是植物神经的常见症状,此处的筋即指神经。此外,运动神经元疾病属于“筋惕肉瞤”的范畴[2];王霭平[3]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风寒邪气入袭面部阳明、太阳经筋所致。

筋膜(结缔组织):《素问·痿论》云:“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即筋之聚成薄膜状。原林等[4]356提出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中未分化部分发育为筋膜,该系统的组织学构成为结缔组织,解剖学结构为全身的筋膜支架。筋具有保护内脏的生理功能,这与现代医学中筋膜的作用不谋而合。现代医学已证明,肌肉、内脏、神经、血管等均有筋膜(结缔组织)包围,如血管外膜对血管有保护、支持、营养、调节内分泌的作用[5]。原林等[4]359将筋膜看成人体的储备,随着年龄的衰老而减少,这与老年人易肝肾不足是相吻合的。

2 筋的生理病理

2.1 筋的生理

筋属肝,其在人体内呈纵横交错状分布,须得肝之疏泄和肝血濡养方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灵枢·五色》言:“肝合筋。”说明筋禀肝气而为用。《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肝主筋。”进一步论述了肝与筋的关系。《说文》认为筋为“肉力”表明筋有一定力量,《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筋为刚。”明确提出了筋具有刚强的生理特性。《说文》中筋“从竹者”,竹多节,筋与关节有关,《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筋者皆属于节。”说明骨间形成的关节之联结,主要依赖筋性组织加以包裹约束。《素问·痿论篇》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筋通过对骨骼的约束,附在骨上收缩与弛张,产生屈伸和旋转运动。筋为五体之一,筋与皮、肉、骨共同组成躯壳,维持人体形态,保护五脏六腑免受外来压力或冲击而造成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行伤筋”的描述提示筋还具有一定的耐劳性。
2.2 筋的病理

外感六淫邪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累过度均可导致筋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风伤筋。”肝主筋,风气通于肝,故风淫所致,常病于筋。寒邪、热邪亦可导致筋的病变,但症状各异,《素问·皮部论》曰:“其(邪)留于筋骨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寒性收引,筋得寒则挛急,热性开散,筋得热则弛纵不收。《素问玄机病原式》云:“十月风病势甚而成筋缓者,燥之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可见燥邪、湿邪均可导致筋的病变。五行中肝应酸味,而金合辛味,能胜木酸,故辛、酸之味用之得当可养筋,失当则伤筋。《灵枢·五味论》言:“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即言多食酸易导致小便不利、筋肉缓弱无力等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辛能散气,过用则伤筋,表现为筋脉弛缓软弱。《灵枢·九针论》言:“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屡受惊恐,可导致筋脉不畅,气血失荣,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素问·宣明五气篇》言:“久行伤筋。”肝为罢极之本,本于筋而主运动,过度劳累易伤筋。

2.3 筋病的证治

2.3.1 筋痹 指以筋的症状为主的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嗜酸性粒细胞性筋膜炎等病。临床表规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而难以屈伸。《素问·痹论》言:“痹,……其留连筋骨者疼久。……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长刺节论篇》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病邪在筋,筋气不通,令筋挛节痛、屈伸不利而为筋痹,筋痹当刺其筋上,已后止针。

2.3.2 筋痿 筋痿是以肢体挛急,屈不能伸,渐至萎弱不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即现代医学中重症肌无力、阳痿等病。《素问·痿论篇》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湿热不攘,大筋耎短,小筋弛长,耎短为拘,弛长为痿。”即言肝气热、湿热均可导致筋痿。《素问·痿论篇》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或房劳太过伤肝,可发为阳痿。总的治法如《医学心悟·痿》所云:“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而已。” 临床可选用补血荣筋丸、补阴丸等方。

2.3.3 挛急 挛急意指手足蜷曲不能伸直的症状。此词出于《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二把挛急划分到筋急候中,云:“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中于风冷则挛急。”《伤寒论》(29条)云:“伤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酸甘化阴,甘草缓急,两者合用则筋复柔,为治疗脚挛急之良方。

2.3.4 瘛疭 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瘛疭”语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心脉急甚者为瘈疭;……脾脉急甚为瘈疭。” 指筋脉拘急、弛缓交作的证候。《伤寒明理论·卷三》曰:“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明确指出了瘛疭的主要症状。《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提出妊娠瘛疭的治法:“兼见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口苦等,治宜平肝养血,用钩藤汤。……气血亏损者,宜八珍汤加钩藤、山栀。”

2.3.5 痉病 痉病是由筋脉失养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产后痉病、破伤风、脐风等均属于痉病范畴。《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提出了痉病的主证,并把痉病分为柔痉和刚痉,列出相应的治疗方剂。如:“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又如:“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葛根汤主之。”
 

这里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筋脉(血管)里流动的是血,而筋脉(提供血流动的管道)属于筋。

血管是血管 属筋 血是血 属液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我觉得董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至少我个人以前没有想到过,向董先生致敬。
 

感谢您引用的资料,思考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对很多疾病有不一样的认识。例如口眼歪斜,灵枢认为是阳明、太阳的筋病,这个认识不是很奇怪吗?
 
回复 1# 董红昌

内经中的“筋”,是否包括现代的静脉?

诸君请看:

1. 单“筋”字,在《内经》全书共见155次。纵观全书,其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肌腱、韧带的总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肝主筋。”

⑵体表浅在的血管,即静脉。如《灵枢•水胀》云:“鼓胀何如?……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筋,《太素•卷二十九•胀论》作“脉”。腹筋(脉),指腹部青筋脉络,即今之腹部表浅的静脉血管,成语有“青筋暴露”可证。青筋,指表浅的静脉血管,因色青而名,即浮络也。《现代汉语词典》:“青筋,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血管。”

⑶经筋。
⑷指肝。如《灵枢·大惑论》:“筋之精为黑眼。”《经》云:肝者筋之合也,肝主筋。故筋指代肝脏。

2. 筋脉,《内经》全书共见16次,指筋与血脉、经络。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此处单指脉络,即今之静脉血管。《内经》别处亦有类似记载,如《灵枢•水胀》云:“鼓胀何如?……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筋,《太素•卷二十九•胀论》作“脉”。腹筋(脉),指腹部青筋脉络,即今之腹部表浅的静脉血管,成语有“青筋暴露”可证。青筋,指表浅的静脉血管,因色青而名,即浮络也。《现代汉语词典》:“青筋,指皮肤下可以看见的血管。” 又《灵枢•九针论》云:“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筋脉,《素问•血气形志篇》作“经络”。
 
回复 13# 河间金栋


很高兴看到先生的总结和引论,如果把这个结论,与陈潮祖老对筋膜的认识相结合,特别是肝筋与心神的联系,就会认识到陈老的学术理论其正确性和经典性。因内经时代筋和血脉的概念有重叠性,而血脉和神明的关系则是大家所熟知的。可惜陈老一脉悬壶兄,已不来论坛,不然由悬壶兄再来引证,则更能浮一大白。
 
回复 14# 董红昌


有意义 期待更深入的见解
 
看到这篇讨论非常高兴,获益良多。
董红昌先生提出的问题很好,此刻在此也希望和大家分享一

下鄙人的愚见
正如《灵枢•水胀》云:“鼓胀何如?……色苍黄,腹筋起,

此其候也。”中所云,以及河东金栋先生补成语“青筋暴露”为

证。这里我需要补入几段《灵枢•水胀》的原文字:
《灵枢•水胀》57.2.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

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上鼓下空KONG,上鼓下空KON

G)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

变,此其候也。
《灵枢•水胀》57.3.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

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灵枢•水胀》57.6.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

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引上述文字想说明什么呢?
第一、在《灵枢•水胀》最后的刺法中已明言“胀之血络”因

此本文中的“腹筋”理解为血络(血管)没有问题,但是必须的

说的是,这种理解仅限于本篇文章。不得随便以此含义加于其他

文章。切记断章取义。
第二、为什么本篇文章不直言“腹之血络起”而言“腹筋起

”呢?古人想说明什么呢?我们不妨试着想想其用词的环境,鼓

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在与肤胀作比较。
首先胀的部位,大小差不多,不过从色的角度:肤胀是“腹

色不变”,而腹胀则“色苍黄,腹筋(其筋多为青色,对比鲜明

,一目了然)起”,以色的角度辨腹胀与肤胀。
接着从力度(腹壁?紧张度)的角度:肤胀“(上鼓下空K

ONG,上鼓下空KONG)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

其腹,窅而不起”而腹胀则“腹筋起”起字用得多好,与前“按

其腹,窅而不起”形成对比,以力度(腹壁?紧张度)辨腹胀与

肤胀。
综上,这样的话,就可以内经中的“筋”,和现代的静脉没

啥关系,只是为了当时的需要,筋是筋,静脉是静脉,二者不得

混,从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这样对于《灵枢•水胀》全

文的理解是否更贴切?但仅限于对《灵枢•水胀》全文的理解,鄙

人愚见,愚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