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妈妈的顽固哮喘

雯萱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5/12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妈妈原本身体很健康,但大概在20年前,开始咳嗽,每年收麦的时候开始,大约5、6月份开始,10月份左右结束,每天咳嗽,夜里不能睡觉,常拿个小椅子在床上,趴在小椅子上歇会,白天吧,就好了,几乎不喘,但近几年更严重了,发展到白天累了,也喘,到医院查,也是炎症,还不严重,吃了多少药都不行,请各位高手指教啊,让妈妈过得好一些,不那么痛苦啊
 
这个病,就中医能治,西医束手无策
 
蜂蜜炖冬瓜,坚持,30剂,配上点补肾气和健胃消食的药,补药多累脾胃,一定要上健胃消食的药
 
此病岁四季隐现,乃邪深于肾,浅于脾肺,按你述之情况,是寒湿交邪婉转于金土水之间,固结已久。非一时能根除!!
 
方剂思路:扶正固本,化痰祛湿消肿平喘。
 
热痰哮喘:多见于夏秋,以咳吐黄痰、遇热哮喘加重为特点。常用地龙、川贝母、葶苈子、桑白皮、石苇、白果、苏子、苦参、侧柏叶、鱼腥草、虎杖。
 
虚证多见于久病体衰的慢性病人,以咳声低弱,喘息气微为特点。
(一)气虚咳喘:以咳喘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加重为特点。常用西洋参、人参、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黄精。
(二)阴虚咳喘:以痰少干咳,或喘而无痰,舌红少苔为特点。常用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阿胶、枸杞子、当归。
(三)阳虚咳喘:以咳喘兼有畏寒肢冷,呼多吸少,气不归根为特点。常用蛤蚧、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磁石、补骨脂、淫羊藿、沉香。
(四)气阴两虚:久咳不止,喘息欲脱,可用收涩敛肺之品如五味子、乌梅、诃子、罂粟壳、白果、五倍子。
 
建议,查一下过敏原。
 
半夏厚朴杏子麻黄石膏细辛甘草
 
穴位埋线,疗效还是立杆见影的
 
晚上阴盛阳衰,水液积于肺和气管,津液不能宣发,所以咳,不能平躺。严重时会气流不畅,咳的会要人命,中西医都有难治喘之说。治法宜降气为主,宣肺调胃为次。气不上逆,水不上冲,肺能通调水道,自然不咳,这是村夫的经验。和书上说的宣肺降气恰好相反。可是效果却很好,常常见效快不复发。
 
古云:内不治喘,外不治癣,上述两症,乃气血郁塞入络,当以滋补培土疏络为主,佐以宣肺清虚热兼而治之。板蓝30克,防风12克,白术15克,射干10克,双皮10克,黄芪20克,半夏12克,陈皮9克,川芎9克,百合10克,白芥子9克。
 
哮喘
中医论此病,云有声为哮,无声为喘,合称哮喘。严重者可发展成肺心病,有生命危险。过去有“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治喘治癣不露脸”之说,意即此两病难治也。余治此病,对有痰有声的效果最好,而且病情越严重效果越好,气管里越是像拉风匣一样呼呼直响越有效。一般没有痰单纯上不来气的效果不好,请勿找我。
方为胶囊剂,免费提供十天药物,有效则继续治疗,无效则停止治疗。
你说说具体症状,太笼统了。
 
我到是觉得,您母亲的病根在于体内有留饮不去,方为咳。我们用药时,不要着急用大量的镇咳药,首先要化饮涤痰,因为咳漱就是要把饮邪排出体外的。
我认为,您母亲的病不外乎咳、喘、满吧,我们要用苓桂方剂群把留饮去一去,之后再用麻杏石甘剂,最后用止咳剂方好。
 
咳在肺 喘在肾 肺久病会累及到肾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