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求医,小女孩瘦小,请医!!

梦都子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14
帖子
20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年龄
54
孩子11岁,女孩,没有发肓的迹像,很瘦才23公斤,135公分高了。吃饭小碗一满碗,没有便秘,眉尾有青筋,右半边脸及眼脸上长有大小不一的疣,有的呈一串,孩子精神很好,不瞌睡,夜里老踢被子,睡觉喜欢胳膊放在外面,说也不听,吃了肉后,晚上老是满床翻滚。夜里有时流口水,脸黄。请中医看过说是脾湿,吃“白术、鸡内金”打的粉后,饭量增大,但起效不太大,时断时续的还在吃。平时瓜果,冷饮不吃,找不到问题在哪,请老师给看看,怎么办?
 
脾虚!多吃健脾的!
 
建议参考 ‘参茯白术散’。
 
再来说说,你孩子为什么这样。饭量小、脸黄,这是脾虚。踢被子、胳臂放在被子外边,这是典型阴虚。你说到精神,不知道是确实是精神还是躁动,平时手脚心热不热。如果有这些症状就更能说明阴虚内热。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吃了东西,还这么瘦。你脾胃再好,吃多少也被内热消耗了,也不会长胖。

治疗上第一步养阴清内热,可以考虑用六味地黄汤做些变化,等孩子睡觉安稳、不燥热、不躁动后,可以改吃六味地黄丸。第二步,健脾。可以用 参苓白术 、鸡内金 、健脾丸 等等这些健脾药,让孩子多吃、增强吸收。 这两步没有绝对的区分,但一定要有先后的侧重。
 
好的,孩子我摸着是手心热,那就先按说的做,谢谢了!!
 
龙牡壮骨颗粒(开水泼开是甜水)和八珍糕(好吃的)也可,
龙牡壮骨颗粒 / 钙+锌也很好(橘子水味道)
可以交替服用

龙牡壮骨颗粒,(包装上有个孙悟空头像的很好)
可强筋壮骨,和胃健脾。
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
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八珍糕,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肥儿消疳等功能。
中药八珍糕是由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共研为细粉 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每服15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具有补脾养胃的功效。
药店有卖的,也可以网上购买

我说的药全是针对性很强的,适合孩子的。大人药还是不上为妙!
 
好就先按您说的做,吃龙牡壮骨颗粒和八珍糕。
 
生地12,山药6,山茱萸6,茯苓5,泽泻5,丹皮5,炒莱菔子5g,生鸡内金5g。两煎、分早晚温服。

这个是六味地黄汤加了 开胃的 炒莱菔子和生鸡内金, 当然也可以再加养肝肾阴的 女贞子、旱莲草 各5g。

我觉得小孩现在就像一个炽热的小火炉,如果没有养阴药,单纯的吃健脾的 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大鱼大肉、大枣,无异于往快炸开的小火炉里再加一块煤,吃下去难受。
 


党参、年糕 对有内热的人吃下去难受,也不太好吸收。
 
基本同意山外有山的诊断,如果虚火重可以用知柏地黄丸,之后可以用些补脾胃的药
 
地黄类的多滋腻,累脾胃,小小的孩子本来就消化不好,有负担,
气虚也会生热,要补足中气,提升脾阳,用甘温除热,而不能用寒凉去热 。OK?明白?
难道不知道甘温除热法?儿童有时不能用大人的用药观去思考,很小的孩子啊。

且看龙牡壮骨颗粒成分:
党参、黄芪、麦冬、龟甲(醋制)、
白术(炒)、山药、五味子 (醋制)、
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
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
葡萄糖酸钙。辅料为蔗糖。

再配合八珍糕,就很好了

钙+锌也可和八珍糕交替服用。能减少孩子的肠胃痉挛,就不会在吃肉厚在床上滚了
 
给孩子配合捏脊手法
 
按传统中医理论你的小孩可能属于疳积,我的看法是疳积第四期。建议用温中补脾汤加减。不宜再拖。传统处方为:党参10g炙黄芪12g白术10g干姜5g陈皮6g炮附片5g茯苓10g肉桂3g五味子6g。共9味中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