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4
- 获得点赞
- 95
- 声望
- 38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并不是像西医一样简单的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阴阳气血虚实等),辨证施治、辨证施补、整体调理等方法,使这类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中医药特色治疗,整体调理,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疾病进展,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对大病初愈者,中医药更可以发挥其整体调理的优势,帮助患者恢复元气。
开展“治未病”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要举措。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不仅可以减轻医疗卫生负担,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延年益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再一方面是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又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前,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湖北等地中医院已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康复人群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为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彰显。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并不是像西医一样简单的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阴阳气血虚实等),辨证施治、辨证施补、整体调理等方法,使这类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中医药特色治疗,整体调理,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疾病进展,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对大病初愈者,中医药更可以发挥其整体调理的优势,帮助患者恢复元气。
开展“治未病”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是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重要举措。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不仅可以减轻医疗卫生负担,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延年益寿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再一方面是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又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前,上海、浙江、广东、广西、湖北等地中医院已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服务对象将由病人为主拓展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康复人群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为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