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5/03
- 帖子
- 1212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38
---兼论半表半里的学术意义
根据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研究,伤寒六经指的是《伤寒论》一书所揭示的独特的辨证方法,是对患病机体功能状态的一种概括。六经来自八纲,从而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本质当有别于《内经》六经理论,也不属于经络可知。所以伤寒六经在正常人身上是不存在的,更无手足之说。这一理论的出现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古人长期观察后认为当机体患病时,源于自然的本能,机体必定鼓舞气血与之斗争。但由于正邪之间力量的悬殊和对比,则此斗争状态不一。所以在仲景学术中,无病则无所谓六经(自成体系,疾医论疾而已!),也无所谓表、里、半表半里。只有生病时,才会因为人体差异和病邪斗争的状态表现为或口苦咽干,脉弦细;或脉浮,恶寒,头疼;或上热下寒,厥逆;或胃家实,咽干口渴;或口中和,腹满而吐,下利;或口中和,恶寒,脉微细,但欲寐等六大类型.所以借表、里、半表半里来定病位(即疾病表现的病位,而非病变部位,那是生理的概念);借助阴阳二性分强弱,分进退,分补泻;三而二之即六经.如此整部《伤寒论》才能读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明眼人自知!这也是伤寒六经的真正所指。
而其描述的这六种状态,直至今日我们在临床上还是可以看到的。如同样是一些小病,但由于机体抵抗力的衰弱和生活规律的失调,饮食的不洁都会使病人陷入较重的状态(多在三阴);相反一个很大的疾病即使到来,因为患病主体的强壮和乐观,整个身心都处于抵抗状态,再加之生活及饮食的消息调节之,所以不日即可转危为安。这是根据主客观最基本的属性分为强弱,即传统医学的阴阳,阳者为进,是亢进的一方,阴者为纳,是防守的一方。胡老根据多年对《伤寒论》的学习和体会,参衷历代医家伤寒学术研究之得失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伤寒论》一书所提出的六经分篇不无寓意,从阴阳角度说,人体与疾病的斗争不是亢进的就是不及的,可寓意为阴阳属性,凡病不越此纲。而疾病斗争表现的病位可概括为表、里、半表半里。即凡病不在表就在里,或半表半里,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并病或合病),而没有超越此三大病位者。胡老尊重事实,再三提出此病位的概念不同于以往人们所认为的疾病发生部位,而是疾病斗争的反应部位,此是机体抗邪的真实反映。但因为王叔和、成无己等过去以《黄帝内经》来解释《伤寒论》,所以时至今日人们对伤寒六经实质并未取得共识,同时在传承仲景学术上也走了不少弯路。正如最近有位名叫“上古遗风”的网友所言:“六经的病位,它是靠全面收集症状,并与六经纲领的症候群比较而得出的,反映人体正邪抗争趋势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并无实质部位可见,故曰无形。它离不开逻辑思维,但也拒绝过度的思辨。它在一定程度可反映人体津液盈衰状态及预后”。
胡希恕先生通过多年对《伤寒论》的研究,明确指出:“《伤寒论》六经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这样自然明白,半表半里是六经组成之一,半表半里概念在《黄帝内经》并未出现,根据这五个元素(阴、阳、表、里、半表半里),参衷寒热虚实四要,名胡老之为九纲,但根据以往称谓,仍暂叫八纲,并认为六经来源于八纲(九纲),并以浅显之论据示之:太阳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表阳热实之见证;阳明者胃家实,口渴,此里阳热实之见证;少阳者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此少阳半表半里阳热证也;少阴者,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厥口中和也,此表阳虚且寒证也;太阴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腹痛等里虚寒证也;厥阴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之见证也.此属于半表半里的虚证寒证。事实证明胡老所揭示的这样的一个规律是古今中外皆可通用的,是仲圣六经辨证的真谛!同时也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大法。可惜知者甚少,致使中医学术百家纷呈,莫衷一是,良可慨也!故胡老有“医学之理在于治病,至于舞文弄墨之士,岂能窥仲景之项背”这句千古一叹!
根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是历史学家描绘的经方特点,即用药物的寒热温凉阴阳属性,来应对疾病的浅、深(表、里)、寒、热、虚、实,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以八纲理论指导治病。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经方用八纲,病位概念只是浅、深 (表、里),无半表半里。胡老研究后认为《伤寒论》原始内容虽然来源于《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但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以看出,半表半里概念是经方发展到《伤寒论》时才出现的。这从原文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的记述是可以看出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这条可以说是经方发展史上首先总结出病在半表半里的明文。同时也证明了《伤寒论》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即是《伤寒论》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并标明了在此病位上尚有阳证(少阳)、阴证(厥阴)两类证。经过冯世纶老师研究,《伤寒杂病论》论述小柴胡汤方证有19条之多,是仅次于大承气汤、桂枝汤(表、里及半表半里的代表方),同时也是仲景论述最多、最详的方证,可见该方的重要。如《伤寒论》第97条论述了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证的形成:“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第96条阐明了小柴胡汤方证的四大要证,即:“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仲景在《伤寒论》还详细论述了:“呕而发热者”、“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诸黄腹痛而呕者”、“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四肢苦烦而头痛者”等诸多条文。这些论述使我们清楚了小柴胡汤方证为半表半里阳证。研究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可以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属半表半里阴证。原文是说:本是太阳伤寒,经过发汗、攻下治疗后,津液伤,内传半表半里,因见胸胁满、寒热往来,与少阳证类似,但因津液伤甚,故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微结(大便干)等与小柴胡汤方证不同的症状,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由本条可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比小柴胡汤方证津伤更重,因此出现微结,从方药变化看,以甘草干姜汤理中气以复津液,其方证比小柴胡汤方证明显阴转。另外根据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的论述,应当可以断定其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是误用汗、下导致津液内竭的变证,仲景用排除法分析:此证有表证,但不是少阴表证;有里证,既不是阴寒在里的纯阴结太阴证,亦不是在里的阳明病,惟其是在半表半里的阴证,显然与笫147条所谓微结者同。由此可见第147条论述的重点,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形成原因,即由于汗下误治,致津液伤甚出现胸胁满微结。第148条是在论述,不由误治亦能自发形成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并更加详释阳微结的由来、方证特点,尤其是详述与少阴表证和太阴里证、阳明里证的鉴别,但后世一直没有能够明确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是属于半表半里阴证。胡希恕先生结合分析《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把其方剂的适应证归结为:“渴而不呕,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而大便干者”,明确其主治为阴虚寒证。
由以上可知,半表半里是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病位概念,其在原书三阳篇和三阴篇,都把半表半里放在最后,其用意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病在半表半里,所以邪无出路,为证十分复杂,不似表里的方证相对单纯,冯世纶老师认为如此排列正是示人以辨证的要妙,即:阴阳易知,表里易判,如证之为阳者,除在表的太阳和在里的阳明,则概属半表半里的少阳;证之为阴者,除在表的少阴和在里的太阴,则概属半表半里的厥阴可知。应当注意的是,这个病位概念与六经概念一样,是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概念,它出现在东汉,也就说明,《汤液经法》用八纲辨证,《伤寒论》用六经辨证,因此,半表半里是经方特有的病位概念,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科学内涵。是形成六经辨证的关键。六经来自八纲,半表半里亦来自八纲,正是由于半表半里这一病位的确立,才真正的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
根据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研究,伤寒六经指的是《伤寒论》一书所揭示的独特的辨证方法,是对患病机体功能状态的一种概括。六经来自八纲,从而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本质当有别于《内经》六经理论,也不属于经络可知。所以伤寒六经在正常人身上是不存在的,更无手足之说。这一理论的出现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古人长期观察后认为当机体患病时,源于自然的本能,机体必定鼓舞气血与之斗争。但由于正邪之间力量的悬殊和对比,则此斗争状态不一。所以在仲景学术中,无病则无所谓六经(自成体系,疾医论疾而已!),也无所谓表、里、半表半里。只有生病时,才会因为人体差异和病邪斗争的状态表现为或口苦咽干,脉弦细;或脉浮,恶寒,头疼;或上热下寒,厥逆;或胃家实,咽干口渴;或口中和,腹满而吐,下利;或口中和,恶寒,脉微细,但欲寐等六大类型.所以借表、里、半表半里来定病位(即疾病表现的病位,而非病变部位,那是生理的概念);借助阴阳二性分强弱,分进退,分补泻;三而二之即六经.如此整部《伤寒论》才能读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明眼人自知!这也是伤寒六经的真正所指。
而其描述的这六种状态,直至今日我们在临床上还是可以看到的。如同样是一些小病,但由于机体抵抗力的衰弱和生活规律的失调,饮食的不洁都会使病人陷入较重的状态(多在三阴);相反一个很大的疾病即使到来,因为患病主体的强壮和乐观,整个身心都处于抵抗状态,再加之生活及饮食的消息调节之,所以不日即可转危为安。这是根据主客观最基本的属性分为强弱,即传统医学的阴阳,阳者为进,是亢进的一方,阴者为纳,是防守的一方。胡老根据多年对《伤寒论》的学习和体会,参衷历代医家伤寒学术研究之得失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伤寒论》一书所提出的六经分篇不无寓意,从阴阳角度说,人体与疾病的斗争不是亢进的就是不及的,可寓意为阴阳属性,凡病不越此纲。而疾病斗争表现的病位可概括为表、里、半表半里。即凡病不在表就在里,或半表半里,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并病或合病),而没有超越此三大病位者。胡老尊重事实,再三提出此病位的概念不同于以往人们所认为的疾病发生部位,而是疾病斗争的反应部位,此是机体抗邪的真实反映。但因为王叔和、成无己等过去以《黄帝内经》来解释《伤寒论》,所以时至今日人们对伤寒六经实质并未取得共识,同时在传承仲景学术上也走了不少弯路。正如最近有位名叫“上古遗风”的网友所言:“六经的病位,它是靠全面收集症状,并与六经纲领的症候群比较而得出的,反映人体正邪抗争趋势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并无实质部位可见,故曰无形。它离不开逻辑思维,但也拒绝过度的思辨。它在一定程度可反映人体津液盈衰状态及预后”。
胡希恕先生通过多年对《伤寒论》的研究,明确指出:“《伤寒论》六经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指明了经方的六经是独特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这样自然明白,半表半里是六经组成之一,半表半里概念在《黄帝内经》并未出现,根据这五个元素(阴、阳、表、里、半表半里),参衷寒热虚实四要,名胡老之为九纲,但根据以往称谓,仍暂叫八纲,并认为六经来源于八纲(九纲),并以浅显之论据示之:太阳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表阳热实之见证;阳明者胃家实,口渴,此里阳热实之见证;少阳者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此少阳半表半里阳热证也;少阴者,脉微细但欲寐,手足厥口中和也,此表阳虚且寒证也;太阴者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腹痛等里虚寒证也;厥阴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之见证也.此属于半表半里的虚证寒证。事实证明胡老所揭示的这样的一个规律是古今中外皆可通用的,是仲圣六经辨证的真谛!同时也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大法。可惜知者甚少,致使中医学术百家纷呈,莫衷一是,良可慨也!故胡老有“医学之理在于治病,至于舞文弄墨之士,岂能窥仲景之项背”这句千古一叹!
根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是历史学家描绘的经方特点,即用药物的寒热温凉阴阳属性,来应对疾病的浅、深(表、里)、寒、热、虚、实,调解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以八纲理论指导治病。这里要注意的是,当时的经方用八纲,病位概念只是浅、深 (表、里),无半表半里。胡老研究后认为《伤寒论》原始内容虽然来源于《汤液经法》(又称《伊尹汤液经》),但对比《汤液经法》和《伤寒论》可以看出,半表半里概念是经方发展到《伤寒论》时才出现的。这从原文有“辨不可发汗病、辨可发汗病、辨发汗后病、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辨可下病、辨发汗吐下后病”等篇的记述是可以看出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伤寒论》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这条可以说是经方发展史上首先总结出病在半表半里的明文。同时也证明了《伤寒论》与《汤液经法》最主要不同:即是《伤寒论》增加了半表半里理念,并标明了在此病位上尚有阳证(少阳)、阴证(厥阴)两类证。经过冯世纶老师研究,《伤寒杂病论》论述小柴胡汤方证有19条之多,是仅次于大承气汤、桂枝汤(表、里及半表半里的代表方),同时也是仲景论述最多、最详的方证,可见该方的重要。如《伤寒论》第97条论述了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证的形成:“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第96条阐明了小柴胡汤方证的四大要证,即:“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仲景在《伤寒论》还详细论述了:“呕而发热者”、“太阳病,脉浮细、嗜卧而胸满胁痛者”、“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状者”、“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诸黄腹痛而呕者”、“妇人产后痉、郁冒、大便难而呕不能食者”、“四肢苦烦而头痛者”等诸多条文。这些论述使我们清楚了小柴胡汤方证为半表半里阳证。研究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可以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属半表半里阴证。原文是说:本是太阳伤寒,经过发汗、攻下治疗后,津液伤,内传半表半里,因见胸胁满、寒热往来,与少阳证类似,但因津液伤甚,故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微结(大便干)等与小柴胡汤方证不同的症状,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由本条可看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比小柴胡汤方证津伤更重,因此出现微结,从方药变化看,以甘草干姜汤理中气以复津液,其方证比小柴胡汤方证明显阴转。另外根据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结,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的论述,应当可以断定其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是误用汗、下导致津液内竭的变证,仲景用排除法分析:此证有表证,但不是少阴表证;有里证,既不是阴寒在里的纯阴结太阴证,亦不是在里的阳明病,惟其是在半表半里的阴证,显然与笫147条所谓微结者同。由此可见第147条论述的重点,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形成原因,即由于汗下误治,致津液伤甚出现胸胁满微结。第148条是在论述,不由误治亦能自发形成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并更加详释阳微结的由来、方证特点,尤其是详述与少阴表证和太阴里证、阳明里证的鉴别,但后世一直没有能够明确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是属于半表半里阴证。胡希恕先生结合分析《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之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把其方剂的适应证归结为:“渴而不呕,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而大便干者”,明确其主治为阴虚寒证。
由以上可知,半表半里是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病位概念,其在原书三阳篇和三阴篇,都把半表半里放在最后,其用意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病在半表半里,所以邪无出路,为证十分复杂,不似表里的方证相对单纯,冯世纶老师认为如此排列正是示人以辨证的要妙,即:阴阳易知,表里易判,如证之为阳者,除在表的太阳和在里的阳明,则概属半表半里的少阳;证之为阴者,除在表的少阴和在里的太阴,则概属半表半里的厥阴可知。应当注意的是,这个病位概念与六经概念一样,是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概念,它出现在东汉,也就说明,《汤液经法》用八纲辨证,《伤寒论》用六经辨证,因此,半表半里是经方特有的病位概念,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科学内涵。是形成六经辨证的关键。六经来自八纲,半表半里亦来自八纲,正是由于半表半里这一病位的确立,才真正的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