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巴豆全接触

杏林一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2827
获得点赞
31
声望
38
巴豆 《中国药典》【拼音名】 Bā Dòu
【英文名】 FRUCTUS CROTONIS
【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

【鉴别】取本品约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 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试管中挥干,加盐酸羟胺饱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 1滴,再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4滴,加热至沸腾,冷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3 滴及氯仿1ml,振摇,上层溶液显紫红色。

【炮制】生巴豆:去皮取净仁。
【性味】种子:辛,热;有大毒。根、叶:辛、温。有毒。
【归经】种子: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
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
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种子:0.5~1分,内服去种皮榨去油,配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根:1~3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巴豆 《中药大辞典》【出处】《本经》
【拼音名】 Bā Dòu
【别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巴米(《药材资料汇编》),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南宁市药物志》),毒鱼子、銮豆、贡仔(《中药志》),八百力(《广西中药志》),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6~10米。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柔毛或几无毛;二年生枝灰绿色,有不明显黄色细纵裂纹。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主脉3出;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亦有全为雄花者;花梗细而短,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裂,疏生细微的星状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内面密生细的绵状毛,雄蕊15~20,着生于花盘边缘上,花盘盘状;雌花花萼5裂,无花瓣,子房圆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状毛,花柱3枚,细长,每枚再2深裂。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有3钝角。种子长卵形,3枚,淡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植物;野生于山谷、溪边、旷野,有时亦见于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

【性状】
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约1~1.5厦米,直径约6~9毫米,厚约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合点在另一端,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中央有菲薄的子叶2枚。胚根细小,朝向种阜的一端。气无,味微涩,而后有持久辛辣感。以个大、饱满、种仁色白者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较佳。此外,广东、福建等地亦产。

【化学成份】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顺芷酸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

【炮制】
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

《霍公炮炙论》:"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

【性味】
辛,热,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http://www.hx317.com//lilunshuji/wu...种皮(巴豆壳)以及种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巴豆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英文名】 croton,croton seed,croton tiglium,fructus crotonis,purging croton,Semen Crotonis
【别名】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双眼虾、红子仁、巴贡、巴米、毒鱼子、銮豆、贡仔、八百力、巴仁、芒子、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栽种5-6年始结果,8-11月果实成熟,可分批采收,除去残枝落叶,摊放2-3d,晒干或烘干,去果壳,将种子扬净。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喜阳光,在气温17-19℃、年雨量1000mm、全年日照1000h、无霜期300d以上的地区适宜栽培,当温度低于3℃时幼苗叶全部枯死。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8-9月采收伏子留种。高湿地区随采随播,低温地区在翌年2月播种。播前剥去果壳,按行株距3m×3m开穴,穴深3cm,每穴播4-5粒,覆土3-4cm。育苗移栽法:按行距25cm开沟,沟深3cm,播种后覆土,浇水。1hm2用种量180-225kg。苗期需松土除草2-3次,遇旱浇水,苗高15-20cm时施稀人畜粪水。霜降前包草防冻,苗高60-100cm,3-4月移栽,按行珠距3m×3m开穴,穴径30cm,深30cm,每穴栽种1株,覆土压实,浇水。
田间管理 植株在封行前可与小麦、甘薯、蔬菜间作,封行后可在行间栽种阴性植物。生长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除草,春、夏季各追肥1次。
病虫害防治 尺蠖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3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剖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略扁,长1.2-1.5cm,直径7-9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实及种子横切面:外果皮1列表皮细胞,有气孔及厚壁性多细胞的星状毛;中果皮外侧为10余列薄壁细胞,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维管束周围细胞有时含草酸钙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6列纤维状石细胞,呈带状环列,内侧有6-8列径向延长的长圆形薄壁细胞,壁孔少;内果皮为3-5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迭排列。种皮表皮细胞为1列径向延长的长方形细胞,径向壁呈不规则锯齿状弯曲;其下为1列厚壁性栅状细胞,胞腔线形,外端略膨大;向内为数层切向延长的不规则形薄壁细胞,其间散有螺纹导管;内表皮细胞颓废状。胚乳细胞类圆形,充满糊粉粒和脂肪油滴,另含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多角形。

粉末特征:浅黄棕色。①厚壁性多细胞星状毛,直径129-210-525μm,由6-15个厚壁性细胞排列呈放射状,细胞层纹明层,胞腔线形,近基部略膨大,并具孔沟,基部细胞5-8个,胞壁厚。②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纤维状,壁孔、层纹均明显,类圆形石细胞直径25-63μm,长方形及纤维状石细胞长约77μm,宽17-45μm。③种皮细胞碎片表面现多角形,内含黄棕色物质。④栅状细胞棕红色,长约225μm,直径约21μm,壁厚,胞腔线形,一端略膨大。⑤纤维状厚壁细胞类图形,内含多数糊粉粒和脂肪油滴及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份】
种子含巴豆油34%- 57%,蛋白质约18%。
巴豆油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phorbol)及16种巴豆醇双酯化合物,即巴豆醇-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巴旦醇-12-癸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cap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月桂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lau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棕榈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palmitate-13-acet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ate),巴豆醇-12-乙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cetate-13-laurate), 巴豆醇-12-乙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cet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ylen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yln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tiglate-13-lau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丁酸酯(phorbol-12-tiglate-13-butyrate),巴豆醇-12-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苯甲酸酯-13-苯甲酸酯(phorbol-12-benzoate-13-benzoate),巴豆醇-4-甲氧基-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4-methoxy-12-myris-tate-13-acetate)和4-去氧-4a-巴豆醇(4-deoxy-4a-phorbol)的三酯化合物等。种仁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你巴豆毒素(crotin),从中分离得到巴豆毒素Ⅰ、Ⅱ(crotin Ⅰ、Ⅱ),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KD和15KD等电点分别为8.0和6.7,另含辅致癌剂C-3(cocarcinogen C-3),巴豆甙(crotonoside),巴豆生物碱异鸟嘌呤(isogu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氨基酸及酶等。

【药理作用】

1.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产生口腔及胃粘膜的烧灼感及呕吐,在1/2-3小时内即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产生严重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症状。外用巴豆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发红,可发展为脓疱甚至坏死;用橄榄油稀释后可用作刺激剂,但较危险。小鼠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同天、前1天或前2天,1次皮下注射5%巴豆油,与单独注射病毒的对照组比较,死亡率降低并且生存时间延长,其效果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的,也可能是直接影响病毒毒性。

2.对消化道的作用:
2.1.巴豆对不同便秘小鼠的排便效果:取小鼠复制成实热型、燥结型及寒结型及脾胃虚寒型便秘模型,分别给予巴豆煎液,并以未造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巴豆能使脾胃虚寒型便秘小鼠的排便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
2.2.对胃肠消化道及胆汁、胰液分泌的影响:
所含巴豆油及树脂,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液作用,析出巴豆油酸和巴豆醇双酯类化合物,能剧烈刺激肠壁,引起强烈蠕动而致峻泻。巴豆煎剂对离体兔肠肌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不被阿托品所拮抗。巴豆油乳对兔及犬肠亦表现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表现抑制作用,且不被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或氯化钡所解除,故巴豆油系直接作用于肠肌。此外巴豆油酸给动物灌胃可促进肠蠕动,使肠粘膜出血,甚至引起肠坏疽。胆痿兔实验表明,巴豆水剂能增加胆汁和胰液的分泌

3.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3.1.在动物离体但联有神经的后肢和肠实验中观察到,巴豆油能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升高血压。
3.2.巴豆毒蛋白能溶解兔、猬、猪、蛇、鸡的红细胞。
对牛、羊、猪、蛙血细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CMLIBate)可使血小板中环磷鸟苷(cGMP)浓度增加,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
3.3.巴豆油乳剂给兔静脉注射能引起呼吸商(RQ)轻度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降低;若皮下注射可加快呼吸频率,降低呼吸交换量。虽然血红蛋白增加,但仍轻度降低动脉血氧含量。

4.抗病原生物的作用:
巴豆煎剂对流感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制剂能降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鼠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

5.镇痛作用:大鼠压尾法,小鼠热板法及苯酮扭体试验表明,巴豆油口服,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能提高痛阈50-70%,其镇痛机理可能与巴豆油的局部刺激有关。

6.抗肿瘤及促肿瘤发生作用:
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http://www.hx317.com/lilunshuji/wai...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wai,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摘录】《中华本草》
 
巴豆霜 《中国药典》【拼音名】 Bā Dòu Shuānɡ
【英文名】 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

【来源】本品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

【鉴别】取本品约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 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试管中挥干,加盐酸羟胺饱和的甲醇溶液0.5ml 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 1滴,再加氢氧化钾饱和的甲醇溶液至显蓝色后,再多加 4滴,加热至沸腾,冷却,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加三氯化铁试液3 滴及氯仿1ml,振摇,上层溶液显紫红色。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00ml ,回流提取(6~8小时)至脂肪油提尽,收集提取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低温蒸干,在100℃干燥1小时,放冷,精密称定,即得。 本品含脂肪油应为18.0%~20.0%。

【炮制】取净巴豆仁,照制霜法(附录Ⅱ D)制霜,或取仁碾细后,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脂肪油含量,加适量的淀粉,使脂肪油含量符合规定,混匀,即得。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用法用量】 0.1~0.3g,多入丸散用。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巴豆叶 《中药大辞典》【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 Bā Dòu Yè
【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
【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叶片,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功能主治】
治疟疾,疮癣,跌打损伤,蛇伤。
①《岭南采药录):"治恶疮,痰核。疮癣,疥癞等疾。"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蛇伤,理跌打。"

【用法用量】内凰研末酒冲。1~5厘;或胶囊装。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①治疟疾:
㈠巴豆叶(研细末)一厘,胶囊装,开水送服。
㈡大叶双跟龙叶五厘,尖槟六分。研末用酒冲饮。

②治跌打:
巴豆叶三钱,两面针五钱,黑老虎五钱,金耳环三钱,千里马五镇,千斤拔五钱。
共为末,姜、葱捣烂,和药末敷伤处。

③治寒湿下坠,下肢浮肿:
巴豆叶八钱,煎水熏洗。(选方均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毒蛇咬伤:
干巴豆叶研末,每次二分,冷开水冲服。(《中医方药学》)
 
巴豆叶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 Bā Dòu Yè
【英文名】 Croton Leaf
【别名】双眼龙叶、大叶双眼龙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随采随用,或采后晒干用。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单叶,具柄;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7cm宽3-7cm,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浅疏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幼叶两面疏被星状毛,基部具3脉,近柄两侧各具1腺体。气微,有毒。
【药理作用】巴豆叶的盐水浸出液在体外试验中,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三焦;大肠经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杀虫解毒。
主疟疾;痹证;跌打损伤;缠腰火丹;疮癣;蛇伤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酒冲,或胶囊装,0.03-0.15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浸酒搽。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恶疮,痰核,疮癣,疥癞等疾

2.《南宁市药物志》:治蛇伤,理跌打。
 
巴豆壳 《中药大辞典》【出处】《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Ké
【别名】巴豆皮(《宣明论》)。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功能主治】
①《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②《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

【附方】治泻痢:巴豆皮、楮叶(同烧存性)。研,化蜡丸绿豆大,每甘草汤下五丸。(《宣明论方》胜金膏)
 
巴豆壳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Ké
【英文名】 Croton Shell
【别名】巴豆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种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种子时,剥取种皮,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消积,解毒杀虫。主泄泻;痢疾;腹部胀痛;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烧灰存性,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2.《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
 
巴豆树根 《中药大辞典》【出处】《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Shù Gēn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
【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根茎,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
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煎水浸,浸酒擦或研末调敷。
内服:煎汤,1~2钱。

【附方】
①治痈疽发背,脑疽,鬓疽:
巴豆树根,洗,捣敷患处,留头。(《杨诚经验方》)

②治蛇头缠指:
巴豆树根煎水浸患处。

③治跌打:
巴豆树根一两,浸酒一斤,擦患处。

④治毒蛇咬伤:
巴豆树根一两,入地金牛五钱,三角草二钱五分。共为末,酒调敷患处。(②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⑤治风湿性腰腿痛,胃寒痛:
巴豆根一至二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巴豆树根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Shù Gēn
【英文名】 Root of Purging Croton
【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树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生物碱、酚类、糖类与鞣质。

【炮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风镇痛;杀虫解毒。主胃痛;寒湿痹 痛;牙痛;外伤肿痛;痈疽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煎水熏洗,酒浸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
 
巴豆油 《中药大辞典》【出处】《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Yóu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

【性味】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治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一切急病,咽喉不通,牙关紧闭,以研烂巴豆绵纸包,压取油作拈,点灯吹灭,熏鼻中,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即时出涎或恶血便苏。又舌上无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

②《现代实用中药》:"作强烈的泻下剂用。"
 
巴豆油 《中华本草》【出处】出自《纲目》。
【拼音名】 Bā Dòu Yóu
【英文名】 Croton Oil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种仁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ton tiglium L.
采收和储藏:取巴豆种仁,研烂,压取油。

【原形态】巴豆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

【性味】辛;热;有毒
【归经】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
通关开窍;峻下寒积。主厥证;喉痹;寒积腹痛

【用法用量】
外用:纸包巴豆压取油作胝捻搐鼻;或点燃巴豆油纸后吹灭,以油烟熏。

【各家论述】
1.《纲目》:治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一切急病,咽喉不通,牙关紧闭,以研烂巴豆绵纸包,压取油作拈,点灯吹灭,熏鼻中,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即时出涎或恶血便苏。又舌上无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

2.《现代实用中药》:作强烈的泻下剂用。

【临床应用】
《化学实验新本草》:巴豆油,为重性泻药,在泻剂中为上品。
如肚腹胀等,服后即时大泻而安,若泻太过,可食粥水、牛乳、大麦水等以止之。
 
链接drsuofcm(天医星)---巴豆临床有妙用
https://www.tcmbe.com/threads/230
巴豆临床有妙用

□ 罗伦才 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巴豆为大戟科巴豆Crot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2005年版《药典》言其味辛,性热,有大毒。种子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制霜内服具有峻下积滞,逐水消肿,豁痰利咽功能,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即提示了三条信息:①辛热有大毒;②治疗疮疡,注重外用;③制霜内服亦作用峻猛(峻下,逐水,豁痰)。其实巴豆是一味良药,应深入研究、挖掘应用。

炮制研究

生巴豆大毒峻泻,现今医者少用,患者畏服。但若炮制得法,用之得当,每起沉疴痼疾,是一味难得的良药。《本草经》(曹元宇辑注)云:“唐、宋用巴豆的名方极多,要不出《经》文范围……关于炮制,陶云:‘熬令黄黑’,今用多研去油(名巴豆霜)。不知巴豆之功在油,毒性亦在油,不去油而酌用之可以。”《药对》载:巴豆“得火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巴豆种子含巴豆油34%~57%,以及巴豆毒素、巴豆甙、生物碱、β-谷甾醇,其中巴豆毒素系一种毒性球蛋白,遇热则失去活性。内服巴豆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胃肠炎,因其所含巴豆油至肠内遇碱性肠液后释出巴豆酸,刺激肠黏膜使之发炎,增加分泌,促进蠕动,0.5~3小时内产生剧烈腹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巴豆毒素则表现为原浆毒作用。根据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药理研究,可认为巴豆经过高温处理(可使毒性蛋白变性、凝固失去活性),微其用量,即可安全使用。

峻药轻投 彰显调中之妙

《本草纲目》载“巴豆,峻用则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调中之妙”。胃肠的节律蠕动,十分有利于饮食物的正常传化,蠕动节律的改变势必造成饮食物的停滞或腹泻。临床常见因暴饮暴食导致脘腹胀满、坐卧不安、嗳腐吞酸、腹痛腹泻等,病情轻者,症状持续时间短,可不药而愈;病情重者,症状持续时间长,每需用药治疗。笔者根据中医传统用药经验,参照现代药理研究,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对暴饮暴食患者,于餐后半小时内,大胆应用巴豆制剂,峻药轻投,微其用量,使其既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停食传化,又不至因蠕动过度而出现腹泻,通过调理中焦,十分有效地防止了暴饮暴食后食滞胃脘所见诸症,将病变消灭于萌芽状态,“已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得到充分体现,《本草纲目》“巴豆微用有调中之妙”之论,令人信服。

排脓消肿毒 可替代部分抗生素用治疮疡

笔者临床每用以巴豆为主的制剂替代西药抗生素,用于治疗附骨疽(急、慢性骨髓炎),痈疽(蜂窝组织炎),聤耳(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及创伤后感染,窦道,漏管等感染性疾病,取得满意疗效。《日华子本草》载:巴豆“通宣一切病,泄壅滞……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简明中医词典》载:疮疡“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以致气血壅滞而成”。现代药理研究:巴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痈疽,急、慢性骨髓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蜂窝组织炎,术后及创伤后感染,窦道,漏管等,均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关。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和药理研究不谋而合,即巴豆能泄壅滞、排脓消肿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一定抗菌作用,故临床用治疮疡有效。笔者10余年间应用以巴豆为主的制剂替代西药抗生素治疗上述感染性疾病数百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治程中亦未见疮疡患者因服用以巴豆为主的制剂而加重红肿热等阳热症状的现象,表明以巴豆为主的制剂可替代部分抗生素用治疮疡。

破癥瘕结聚 用治乳癖、卵巢囊肿有良效

乳癖、卵巢囊肿属于“癥瘕”范畴,又称“石瘕”、“肠覃”。两者病机均与气滞、痰瘀关系密切。《本经》载:巴豆“破癥瘕结聚坚积”,《日华子本草》载:巴豆“通宣一切病,泄壅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巴豆具有镇痛和抗肿瘤作用。据此,我们将以巴豆为主的制剂用于治疗乳癖和卵巢囊肿,取得良好疗效。

我们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用药经验与现代医学理论及药理研究有机结合,对巴豆炮制、用法、用量等进行了认真探析即经过高温处理,采用峻药轻投,饭后服用,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巴豆的不良反应,并将其用作消食药、抗菌消炎药、散瘕消积药等,既拓展了巴豆的应用范围,彰显出其独特效能妙用巴豆于临床,又为有效利用巴豆资源寻找到了一条有效途经。
附件
image.gif
https://www.tcmbe.com/attachment.ph...7adce6aebec77&t=1213795992&noupdate=yes[/img]
 
链接丁香花---巴豆邱江东:
巴豆炭止泻,古有记载:
王好古之《汤液本草》云:“炒去烟,令紫黑用,可以通肠,可以止泻,世所不知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巴豆条下,赞其发千古之秘;

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酒过伤节”中“神应丸”下亦言及合杏仁同炒至黑烟尽。

但历代医家均无言及巴豆炒炭详尽之法,家父昔日巴豆炒炭,均去尽两层壳(即豆荚壳和豆壳),放铁锅慢火炒炭,此法较麻烦,且火侯很难掌握,致使临床应用,效多不稳,时有腹痛腹泻等付作用,患者不敢接受 。

后细究其因,发现炒炭之法和炒炭中火侯的掌握是保证药性和疗效的关键,火侯太过则性味药效消失,火候不及则功效难求。

试改为不去内壳炒炭,用普通铁锅,煤球炉武火烤炒至浓烟将尽起锅,碾细备用,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巴豆炒炭不去内壳,既省去去内豆壳的麻烦,又不易炒过火,不过炒炭之量不宜多,一般一次300克左右,最多不超过500克,多则难炒匀,炒时冒出的浓烟有毒,故巴豆炒炭要在室外通风之处。
 
链接丁香花---论“痈疔百效丸”论“痈疔百效丸”痈疔百效丸,原名疔疮丸,或名巴豆二黄丸。
余常用之,百发百中。推而用之于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余以其治疗之效既彰,而治痈之效,由余经验而得,乃改以今名——痈疔百效丸。

疔疮丸原为清代医家卢成琰氏方,陈修园医书中亦予附载。方用巴豆(去皮膜)三钱、明雄黄三钱、生大黄三钱。

各研细末,再共研极细末,加飞罗面,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轻者每服四五丸,重者每服七八丸。如极重或疔疮走黄者,可服十至十一二丸,用白开水送下。务使患者得三五次之大泻,症乃可愈。体虚,俟泻二三次后,与以冷开水或稀薄粥以饮之,泻可立止。每泻一次,则痛苦与肿势必减轻一次。即已走黄者,亦可救治,真为疔疮之特效方。兹列举以下四例,作为佐证。

1.塾师裴子良,患手发背(俗称“手搭”),红肿灼痛,憎寒发热。先以药膏外敷,冀其肿消,不效。
次日复求余治,余乃以痈疔百效丸六粒与之,服后大泻四五次;而最后一次,泻下如痰状。于是肿消痛止.消灭无形而愈。

2.刘某,年36岁,起一发背,已四五日矣。红晕如盘,灼痛如火。余急投以痈疔百效丸,大泻七八次,其肿顿消,其痛亦减,次日,消散殆尽。复与以清热解毒之剂,数服而愈。

3.王某,年二十余,患臀部湿疮,大如指头,红肿热痛,脓水甚多。已延医治之一月而无效。余期以一星期,先令服痈疔百效丸,大泻多次,其痛即减,红肿亦消。后复与以清血解毒利湿之剂,七日而痊。

4.家三姐于十余岁时,即常发喉痈证,最后一次,治愈不复发者已十余年。前年秋,又复发。咽喉肿塞,痛不可忍,饮食不进者六日,只能吮入茶水少许耳。余诊之断为热毒上攻,急与以痈疔百效丸八粒,研碎,用开水缓缓灌下。

服后觉心如火焚,愈觉不安。余告以大便泻后自当轻快。不数时,果泻出燥粪甚多。泻至六七次,其痛若失,而喉肿亦渐消,次晨即能啜粥一大碗。后用煎剂清理余毒,数日而痊。

蝉衣酒治破伤风之来历余于医学书籍,素喜旁搜杂览,合理者悉誌之以待试用。七八年前,余见《傅青主男女科>中有“破伤”方一则,殊不令人注意。其原文如次。

“蝉蜕去尽头足,为末五钱,用好酒一碗,煎滚入末,调匀,服之立生。”余审视者再,以为蝉退为散风清热之品,今“破伤”用之,殊属不当,且末云:“服之立生”。若谓破伤出血,迨至将死,服蝉退可以立生,尤为不合医理。反复思量,忽然悟曰:此必破伤风也。而印书者脱去一“风”字耳,故蒜之以待验证。

病例一:刘绍初,以拉黄包车为业,于民国廿年(1931年)十一月间,在哈同路被卡车撞伤头骨、鼻梁等处,出血颇多,骨质已略损,经巡捕车送白克路某医院救治。次日,刘父以医院声称伤重危险,乃抬回家中。捕房查知,仍令转送海格路某医院,在该院三星期,伤口收敛出院。当未出院时,精神即觉不适。到家后,即发热不安。次日更甚,渐发痉挛、强直等现象,牙关拘紧,角弓反张,腹部陷若舟状,硬固如板,按之作痛,气急微喘,破伤风症状悉具,伤处复又破开,乃改延余诊。余以蝉衣为末五钱,嘱令黄酒送服,促其出汗。服后,果腥臭之汗淋漓不已,约近二小时方止。

病者即觉舒适,痉挛不作。次日,余复以巴豆二黄丸下之,与服十二粒,攻下之粪,腥臭异常,如胶而黑污,于是更觉爽快。不意其父即不再延余续诊。余心疑之,再经旬日,则报载刘绍初死矣,其父与开卡车者涉讼矣。又旬日,刘之戚告余云:刘绍初虽为车夫,但有一小星,久与刘父通。刘父因有次子在江北原籍,故其心中甚盼绍初之死,一则寡媳可为己有,再则有人命银子可用,故前台端治之有效,反为刘父所不满。为之治疗,实掩人耳目也。其后牵延反复,而至于死。惹起诉讼,不料法官斥其诈财,反具结领尸自殓、人财两空云。余闻之,甚愤此疗法之未竟全功,姑再试之异日。

病例二:张姓妇,年六十余,住西门路西门里。于民国廿一年(1932年)四月间,由楼梯上跌下,头顶受伤,皮开肉绽,出血不少,经医生疗治,已将愈矣。一日,忽发破伤风症状,时轻时重,即送某大医院医治,数日无效,症且加剧,医院告以无法疗治,车接回家,复请中西医多人诊疗,皆称不治,已为之备衣冠矣。余戚韩某,与张子友好,介余往诊。余诊其伤处有脓,面部潮红浮肿,犹如丹毒之状,口舌不和,牙关紧急,项脊强直,痉挛时作,角弓反张,腹部如鼓,腹皮青黑,按之如板,呼吸喘促。余曰:“证危矣,姑一试之。乃以蝉蜕末五钱,使之用酒和服,牙关不开,慢慢灌下。服后即汗出如洗,腥臭异常,以手扪之。粘如胶水,约近二时而汗止。额面肿消,惟颐下及口围未消,腹肿如鼓,乃继以巴豆二黄丸十二粒与服,攻下粘黑粪甚多,有如球状,有如胶状,有如鱼冻鱼肠,下五六次,以冷稀粥一碗服下止之。腹部肿硬消去大半,喘亦不作。次日又服蝉蜕末三钱,出汗如昨,面部红肿消清。第三日,又与巴豆二黄丸九粒一服,续下胶粘腥黑之粪甚多,腹胀尽消,按之不痛矣。于是起坐均佳,后再服调理之剂而全愈。

其后又治疗数人,均获奇效。

注:巴豆二黄丸,即痈疔百效丸。

百会疽之治《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载述:“百会疽,发于巅顶正中,自面侧观之,正对耳尖。初起形如粟米;渐肿,根大如钱,形如葡萄,坚硬如铁,高尖红肿,掀热疼痛,疮根收束,憎寒壮热,大渴,随饮随干,便秘、烦躁。脉见洪数者,属实;若漫肿平塌,紫暗坚硬,掀痛根散,恶寒便泻,脉见细数者,属虚。若肿连耳项,痰如拽锯,七日无脓者死。”胡公弼曰:“百会穴前后生毒,最易侵犯脑髓,脑髓一陷,最不易治。”作为外科重证,其治法宜予初起二三日内,尚未成脓时,将患处之发剪去并消毒,以抑阳散外敷,内服醒消丸,以热陈酒送服三钱。不善饮酒者,以水、酒各半送服,其痛即止,夜间得睡。次日患皮起皱,再一服全消。如过四五日,患处作脓,亦以醒消丸与服,消其四围肿硬,毒息痛散,虽出脓亦少,此以大变小之法,在壮实之人,以痈疔百效丸下之,亦可消散。方治及具体用法如下。

1.抑阳散(《外科证治全书》方):
治痈毒红肿,焮热疼痛。

天花粉三两姜黄、香白芷、赤芍各一两上研极细末,鸡子清调敷,或醋调敷。

2.醒消丸(《外科证治全生集》方):
治一切痈疡疔疖,立能消肿止痛。
乳香、没药(均去油)各一两麝香一钱半雄精五钱,各研极细黄米饭一两。
上乳、没、雄三味,各研秤准,再和麝香共研为末;用黄米饭一两捣烂,人末再捣,为丸莱菔子大。晒干,每服三钱,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酒醒肿消痛息。

3.痈疔百效丸(卢成琰氏方):
治一切痈疔,于体质壮实者用之。
巴豆(去皮膜)三钱明雄黄三钱生大黄三钱上各研细末,再共研极细,加飞罗面醋糊为丸如梧子大。
轻者每服五六丸,重者每服七八丸,用白开水送下。
俟泻三四次,再以冷粥汤一小碗服下止之。
 
回复 1# 杏林一脉 的帖子

好 辛苦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