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本输第二》说解
标题说解:
“本”的本义是草木之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根本”。“输”的本义是输通,古人用来代指腧穴,谓神气通过腧穴而出没也。故“本输”乃谓最根本的腧穴,其实也就是指生理上最重要因而也是治疗上最关键的腧穴,本篇主要讲述这些腧穴的名称和位置,故名《本输》。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腧穴就相当于针医治病的工具,而人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遍布于全身上下,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腧穴(也就是体表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用于针刺治疗,但是这样就显得散漫无边,抓不住重点,而没有实际的效用。故《本输》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哪些是最为关键的腧穴,从而大大提高针刺治疗的效率。故而把《本输》排在第二篇,反映出总编辑对于医疗实践的高度注重和急迫心情。
《九针十二原第一》讲的是针刺治病的基础理论,《本输第二》所讲的腧穴位置,显然是着意于临床实践。由此可见,在总编辑看来,理论就相当于大自然的天,光耀万物,实践就相当于大自然的地,实际展现,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犹如光之与影,响之应声,须臾不可分离,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是创作《内经》的路线,也是学习《内经》的路线。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说解:
在古人,腧穴必先有生理学意义,然后才可能有治疗学意义,这也就是《九针十二原》首先用血气的“出入之会”、“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等等生理学概念来描述腧穴的原因。故本输之穴之所以能够具有关键性的治疗作用,又是其原本就是经脉之关键点的缘故,而经脉之关键点,其实就是“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这个“十二经络”,其实是个不伦不类的模糊概念。从表面上看,它既不单纯是十二经脉,也不单纯是十二络脉,似乎是指十二经脉与十二络脉的合成体。然而人体经脉与络脉的合成体,正如《九针十二原》所说,应该是“二十七气”,即“经脉十二”和“络脉十五”。关于这一点,本篇作者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实际上,“十二经络”这个提法在《内经》仅仅出现过一次,那就是本篇。因此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一时的疏忽大意,而是概念过渡的意思。
作者的本意其实是想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然而“经脉”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经脉到底存不存在,以及经脉到底以什么方式存在,还有很多争论;另一方面,到底是十一经脉还是十二经脉,也还没有确定(比如,本篇作者讲述的五腧穴就只有十一组,说明当时能够确定的只有十一经脉)。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作者就用了“十二经络”这样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来替代理想中的“十二经脉”,或者,为十二经脉的正式出台做一些舆论上的铺垫。他的意思是,络脉的存在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而“络脉”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着“附属的细小的支脉”的意义,故只要承认络脉的存在,从逻辑上就必然存在“主体的粗大的干脉”,于是也就等于默认了经脉的存在。再下一步,十二经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台亮相了。
古代文言的“终始”,与现代汉语的“始终”大致相同,就是从头至尾,或者一头一尾的意思。而一条经脉的“终始”,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由于十二经脉的起点都在四肢末梢,而经脉的走向都沿着身体的纵轴,因此,经脉的终点必然集中于躯体的上部或者头面部。又由于经脉的起点可以比喻为树木的本、根,则经脉的终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比喻为树木的标、结。注意:古人所谓的标与结都不是指树木的枝叶,而是特指树木的花朵和果实,即籽种,那是树木传宗接代的关键。
因此,古人所谓经脉的终始,与经脉的根结、经脉的标本,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经脉的起点和终点。起点相当于树木的根本点,当然非常之重要。终点则相当于树木的开花结果之点,是植株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就类似于人类的生殖之精,所以也是异常的重要。对于人类而言,如果把经脉看做是脏腑发生的根本,那么,经脉的终点恰恰正是脏腑的直接发源点,此所以经脉的标、结在生理上更加重要,在治疗上更为关键。
总之,在古人,由于完全仿照树木的生长原理来构思经脉,故一条经脉的生理关键点,不在这条经脉的中段,而在一头一尾,此所以把“终始”列为本输。
所谓“络脉之所别处”,是说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之间还有相互联络的捷径,也可以称之为“络脉”。很显然,这个“络脉”与皮肤表层的“三百六十五络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纯粹是联络的意思。由于这个联络的捷径能够把两条主干经脉沟通起来,其实就相当于这两条经脉(或一个脏腑系统)所共同的发源点或者启动点,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学和治疗学意义,所以也归于“本输”之列。“别”是分支的意思,故这个“络脉之所别处”与《经脉》中的“十五别络”属于同一个概念。
所谓“五输之所留”,是说经脉之气在五输穴的次第驻留,其实就是五输穴的具体位置的意思。根据《九针十二原》,膝肘以下的五输穴乃为十二经脉的根本,所以既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也有重要的治疗学意义,此所以列为本输。这个“留”不是固定不动,而是驻留的意思。如同长途行军的部队,每天都要安营扎寨,休息一宿,即谓之“留”,然而第二天还是要起寨拔营、继续前进的。《痈疽》:“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可见脉气的“留”与“行”是轮换交替式的,与军队的驻行一样,并且与天道的运行周期正好相当。实际上,也正因为腧穴是血气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个集中驻留点,所以针刺腧穴才能够有效地调和、补养血气。
所谓“六腑之所与合”,是说六腑与五脏有一一配合的关系,而这种配合关系的实质是六腑为五脏提供原气。故六条阳经脉在膝肘以下各有六个本输,比五条阴经脉的五腧穴多出一个原穴,在躯体上部的颈项部位还有各自的结点,那也是原气的本源。
所谓“四时之所出入”,是说人的脉气顺应天道四时的自然规律,有浮沉升降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由于古代的生产方式属于自然经济,人们大多从事露天的农牧业劳动,随时随地直接感受季节气候的变化,故而季节性流行疾病非常普遍的缘故。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本输”的实际应用,还要根据当时的季节而灵活掌握。
所谓“五脏之所溜处”,是说五条阴经脉的五腧穴。“溜处”乃谓行止。“溜”通“流”,行也。“处”谓停留,《说文》:“处,止也。”
所谓“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是说这些重要腧穴的具体位置并不是按形体的几何尺寸平均分配的,而是有的距离近,有的距离远,并且有高下深浅的不同,其实就是下面所要介绍的内容。“阔”,疏也;“数”,密也。
原文:
歧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荣,注于大渊,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荣,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腧,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墩,大墩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荣,注于大冲,大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菀,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荣,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腧,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荣,注于大溪,大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腧,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者,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荣,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膕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荣,注于临溪,临溪,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阴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荣,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胫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荣,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膕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
三焦者,足少阳太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踹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写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于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荣,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腧,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荣,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腧,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
说解:
这一大块文字,共分十一小组,除了有关三焦的一段,大部分都很简单明确,就是讲述四肢膝肘以下的五腧穴(阳经为六腧穴)的具体位置。毫无疑问,作者的本意就在于明确这些腧穴即为身体的“本输”,也就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腧穴。我们暂且把这个腧穴体系名之为“五腧系统”。
实际上,这一大块文字完全可以看作是《九针十二原》中“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凡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的详细注脚。我们看这两篇文章中都有“阴之陵泉”、“阳之陵泉”、“下陵三里”这些独具特色的腧穴名称,与它篇迥异,即不难想象,《九针十二原第一》与《本输第二》这两篇文章很可能出自同一位作者。
所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强调胃在六腑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因为古人的六腑就是一个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系统,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体提供必须的营养,而一切饮食物首先进入的就是胃,所以又称“胃为六腑之大源”。如果单从解剖的角度来看,小肠和大肠其实就是胃的自然延伸,即相当于胃的直接下属,所以在胃经的本输当中又增加了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作为大肠和小肠的下合穴。
所谓“三焦下输,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膕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是说三焦就相当于膀胱的直接下属,所以在膀胱经的本输当中又增加了委阳作为三焦的下合穴。“足大指”是“足太阳”之字误。
关于三焦的由来及其具体的生理功能,详见于后。
原文: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说解:
这句话是解释手三阳经为什么都有一个下合穴。
按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推理,对一般的四足动物而言,可以认为四肢都是根,因而都是血气发生之原,这也就是古人把膝肘以下的五腧穴都规定为“本输”的原因。但是从直立人的角度来说,只有两足著地,而两手是高高在上的,就算不得“根”了。因此,直立人的血气发生之原其实只在于两足,故真正的本输只在于下肢,而上肢的五腧穴只是起一个配合作用而居次要地位。故手三阳经(代表大肠、小肠、三焦)的本输实际上应该在足,而上合于手,“合”是辅助、配合之意。手三阳经之所以在下肢各有其下合穴,就是这个道理。注意:这个“下合穴”是后人的叫法,古人的本意是把下肢的合穴作为手三阳发生之“本”,而以上肢的五腧穴为“合”。
那么,按照直立人以两足为本的道理,似乎就不仅仅是“六腑皆出足之三阳”的问题了,还应该包括“五脏皆出足之三阴”。
作者之所以单独提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这个命题,而不提“五脏皆出足之三阴”,是因为两足仅仅与原气的发生有关。我们知道 “六腑”作为一个消化吸收系统,它的实质就是为五脏提供原气。也就是说,从血气发源的角度,只有六腑与两足有关,而五脏的精气来源于六腑,阴经的脉气来源于阳经,与两足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作者既然认为两足是全身脉气之发源,那么从理论上就已经认定,人身的原气皆出自于足之三阳,具体地说,就是出自于下肢的六个下合穴,而五脏只是原气的接受者,与原气在两足的发生无关,故五脏没有下合穴。
由于足与手实际上是一个“本”与“合”的关系,所以,在《内经》,足经的腧穴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手经的腧穴则相对次要。表现在临床实践当中,就是治疗同一种疾病,手经的腧穴只适用于轻症,足经的腧穴则适用于重症。譬如,同样的牙痛病,如果痛得较轻,就取手阳明,如果痛得死去活来,就取足阳明。
原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说解:
此一小节,正式地推出了另一组具有重要意义的腧穴,即分布在颈项部位和腋下部位的一组腧穴。按照《内经》的经脉学原理,既然四肢末端的五腧穴被看作是树木之本、根,那么这一组腧穴位于躯体的顶部,则即相当于树木之标、结(果实),其实也就是“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的终点。因此,这一组腧穴在生理重要性与临床治疗意义方面,与五腧系统相辅相成,不惟毫无逊色,甚且更加重要,我们暂且名之为“缺盆系统”。注意:这里所谓的“缺盆”,不是指两肩锁骨上窝的缺盆穴,而是指喉结正下方的胸骨上窝,呈半圆形凹陷,似盆而缺,故谓之“缺盆”,则所谓“缺盆之中”,正是指天突穴的位置。
人的颈腋部遍布着大量的淋巴结群,所以古人在临床实践中肯定会经常遇到颈腋部位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在通常情况下,颈腋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总是伴随着呼吸系统疾病的全过程,即发生于疾病之先,消退于痊愈之后,而且,凡呼吸系统的疾病又必然表现为呼吸机能的异常,而人的呼吸机制本属于内脏阳气的功能,故在古人看来,颈腋部位的腧穴与阳气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后面的《内经》篇章中,我们将经常看到,古人也正是把“缺盆系统”作为内脏的阳气之根本,用来治疗内脏阳气不足的疾病。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九针十二原》的作者在治疗一号患者时“取腋与膺”(天府、天池),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补益心与肺的阳气。
注意:这里还明确提出了任脉和督脉的概念,并且明确地指出它们在躯体的中心线位置。这就说明,在十二经脉还没有正式确立之前,古人就已经确认了任脉和督脉的统治地位。有人认为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脉的补充和完善,显然是错误的观点。实际上,话应该反过来说:十二经脉是对奇经八脉的补充和完善,最起码也是对任脉和督脉的补充和完善。
原文: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说解:
这是讲针刺关节部位的腧穴时须注意的事项,其意图在于避免因关节活动而出现弯针、折针,以防止医疗事故。疑《杂病》之文,错简于此。上关、下关是指颊车上下,刺之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犊鼻和两关是指膝关节的下方和两侧,刺之可以治疗膝关节疼痛。可参见《杂病第二十六》说解。
原文: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说解:
以下开始逐个介绍缺盆系统腧穴的具体位置,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这个系统非常之重要。
“挟喉之动脉”其实是指人迎穴,人迎本属足阳明经脉之标(结),而经脉之标(结)又代表着该经脉的精华所在,故径直以足阳明名之,下皆仿此。
然而人迎正当颈动脉,而颈动脉绝对不可针刺,故凡须取人迎者,为安全起见,皆以人迎下方胸骨两侧之穴作为替代。“膺中”乃谓腋下线与正中线之中间,即锁骨中线,阳明脉也。
原文:
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
说解:
此指人迎穴外侧之扶突穴,为手阳明经脉之标。
原文:
手太阳当曲颊。
说解:
此指天窗穴,为手太阳经脉之标。
原文: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说解:
此指天容穴,为足少阳经脉之标。
原文: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说解:
此指天牖穴,为手少阳经脉之标。
“加”的本义是空口说白话。《说文》:“语相增加也。”也就是夸张、虚报。在这里,则是理论上认定而实际上不然的意思。“完骨”谓耳后乳突骨。因为实际上的天牖穴本在天容穴后侧,并没有在耳后乳突骨上,然而理论上的少阳之标却是“耳中”,故必须认定它穿越耳后乳突骨,然后才能进入耳中,故谓之“上加完骨之上”。这是古代经脉生理学的要求,可参见《经脉》篇少阳脉一节。
原文: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说解:
此指天柱穴,为足太阳经脉之标。
以上手足三阳之标,再加任脉天突、督脉风府、腋窝天府、腋下天池,两侧合计一十八穴,即为整个缺盆系统。因为天突、风府、天府、天池的位置已经标明,所以不需要重复。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天”字号腧穴系统。并且,由这种统一特色的腧穴名称,就已经标示出该系统具有阳气之本的鲜明特性。
标题说解:
“本”的本义是草木之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根本”。“输”的本义是输通,古人用来代指腧穴,谓神气通过腧穴而出没也。故“本输”乃谓最根本的腧穴,其实也就是指生理上最重要因而也是治疗上最关键的腧穴,本篇主要讲述这些腧穴的名称和位置,故名《本输》。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腧穴就相当于针医治病的工具,而人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遍布于全身上下,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腧穴(也就是体表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用于针刺治疗,但是这样就显得散漫无边,抓不住重点,而没有实际的效用。故《本输》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哪些是最为关键的腧穴,从而大大提高针刺治疗的效率。故而把《本输》排在第二篇,反映出总编辑对于医疗实践的高度注重和急迫心情。
《九针十二原第一》讲的是针刺治病的基础理论,《本输第二》所讲的腧穴位置,显然是着意于临床实践。由此可见,在总编辑看来,理论就相当于大自然的天,光耀万物,实践就相当于大自然的地,实际展现,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犹如光之与影,响之应声,须臾不可分离,而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是创作《内经》的路线,也是学习《内经》的路线。
原文: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说解:
在古人,腧穴必先有生理学意义,然后才可能有治疗学意义,这也就是《九针十二原》首先用血气的“出入之会”、“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等等生理学概念来描述腧穴的原因。故本输之穴之所以能够具有关键性的治疗作用,又是其原本就是经脉之关键点的缘故,而经脉之关键点,其实就是“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这个“十二经络”,其实是个不伦不类的模糊概念。从表面上看,它既不单纯是十二经脉,也不单纯是十二络脉,似乎是指十二经脉与十二络脉的合成体。然而人体经脉与络脉的合成体,正如《九针十二原》所说,应该是“二十七气”,即“经脉十二”和“络脉十五”。关于这一点,本篇作者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实际上,“十二经络”这个提法在《内经》仅仅出现过一次,那就是本篇。因此可以断定,这绝对不是一时的疏忽大意,而是概念过渡的意思。
作者的本意其实是想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然而“经脉”在当时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经脉到底存不存在,以及经脉到底以什么方式存在,还有很多争论;另一方面,到底是十一经脉还是十二经脉,也还没有确定(比如,本篇作者讲述的五腧穴就只有十一组,说明当时能够确定的只有十一经脉)。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作者就用了“十二经络”这样一个含糊其辞的概念,来替代理想中的“十二经脉”,或者,为十二经脉的正式出台做一些舆论上的铺垫。他的意思是,络脉的存在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而“络脉”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着“附属的细小的支脉”的意义,故只要承认络脉的存在,从逻辑上就必然存在“主体的粗大的干脉”,于是也就等于默认了经脉的存在。再下一步,十二经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台亮相了。
古代文言的“终始”,与现代汉语的“始终”大致相同,就是从头至尾,或者一头一尾的意思。而一条经脉的“终始”,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由于十二经脉的起点都在四肢末梢,而经脉的走向都沿着身体的纵轴,因此,经脉的终点必然集中于躯体的上部或者头面部。又由于经脉的起点可以比喻为树木的本、根,则经脉的终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比喻为树木的标、结。注意:古人所谓的标与结都不是指树木的枝叶,而是特指树木的花朵和果实,即籽种,那是树木传宗接代的关键。
因此,古人所谓经脉的终始,与经脉的根结、经脉的标本,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经脉的起点和终点。起点相当于树木的根本点,当然非常之重要。终点则相当于树木的开花结果之点,是植株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就类似于人类的生殖之精,所以也是异常的重要。对于人类而言,如果把经脉看做是脏腑发生的根本,那么,经脉的终点恰恰正是脏腑的直接发源点,此所以经脉的标、结在生理上更加重要,在治疗上更为关键。
总之,在古人,由于完全仿照树木的生长原理来构思经脉,故一条经脉的生理关键点,不在这条经脉的中段,而在一头一尾,此所以把“终始”列为本输。
所谓“络脉之所别处”,是说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之间还有相互联络的捷径,也可以称之为“络脉”。很显然,这个“络脉”与皮肤表层的“三百六十五络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纯粹是联络的意思。由于这个联络的捷径能够把两条主干经脉沟通起来,其实就相当于这两条经脉(或一个脏腑系统)所共同的发源点或者启动点,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学和治疗学意义,所以也归于“本输”之列。“别”是分支的意思,故这个“络脉之所别处”与《经脉》中的“十五别络”属于同一个概念。
所谓“五输之所留”,是说经脉之气在五输穴的次第驻留,其实就是五输穴的具体位置的意思。根据《九针十二原》,膝肘以下的五输穴乃为十二经脉的根本,所以既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也有重要的治疗学意义,此所以列为本输。这个“留”不是固定不动,而是驻留的意思。如同长途行军的部队,每天都要安营扎寨,休息一宿,即谓之“留”,然而第二天还是要起寨拔营、继续前进的。《痈疽》:“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可见脉气的“留”与“行”是轮换交替式的,与军队的驻行一样,并且与天道的运行周期正好相当。实际上,也正因为腧穴是血气运行过程中的一个个集中驻留点,所以针刺腧穴才能够有效地调和、补养血气。
所谓“六腑之所与合”,是说六腑与五脏有一一配合的关系,而这种配合关系的实质是六腑为五脏提供原气。故六条阳经脉在膝肘以下各有六个本输,比五条阴经脉的五腧穴多出一个原穴,在躯体上部的颈项部位还有各自的结点,那也是原气的本源。
所谓“四时之所出入”,是说人的脉气顺应天道四时的自然规律,有浮沉升降的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由于古代的生产方式属于自然经济,人们大多从事露天的农牧业劳动,随时随地直接感受季节气候的变化,故而季节性流行疾病非常普遍的缘故。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本输”的实际应用,还要根据当时的季节而灵活掌握。
所谓“五脏之所溜处”,是说五条阴经脉的五腧穴。“溜处”乃谓行止。“溜”通“流”,行也。“处”谓停留,《说文》:“处,止也。”
所谓“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是说这些重要腧穴的具体位置并不是按形体的几何尺寸平均分配的,而是有的距离近,有的距离远,并且有高下深浅的不同,其实就是下面所要介绍的内容。“阔”,疏也;“数”,密也。
原文:
歧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荣,注于大渊,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荣,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腧,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墩,大墩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荣,注于大冲,大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腧,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菀,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荣,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腧,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荣,注于大溪,大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腧,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者,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荣,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膕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荣,注于临溪,临溪,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腧,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阴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荣,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胫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荣,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腧,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膕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
三焦者,足少阳太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踹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写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于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荣,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腧,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荣,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腧,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也。
说解:
这一大块文字,共分十一小组,除了有关三焦的一段,大部分都很简单明确,就是讲述四肢膝肘以下的五腧穴(阳经为六腧穴)的具体位置。毫无疑问,作者的本意就在于明确这些腧穴即为身体的“本输”,也就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腧穴。我们暂且把这个腧穴体系名之为“五腧系统”。
实际上,这一大块文字完全可以看作是《九针十二原》中“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凡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的详细注脚。我们看这两篇文章中都有“阴之陵泉”、“阳之陵泉”、“下陵三里”这些独具特色的腧穴名称,与它篇迥异,即不难想象,《九针十二原第一》与《本输第二》这两篇文章很可能出自同一位作者。
所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强调胃在六腑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因为古人的六腑就是一个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系统,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体提供必须的营养,而一切饮食物首先进入的就是胃,所以又称“胃为六腑之大源”。如果单从解剖的角度来看,小肠和大肠其实就是胃的自然延伸,即相当于胃的直接下属,所以在胃经的本输当中又增加了巨虚上廉和巨虚下廉作为大肠和小肠的下合穴。
所谓“三焦下输,在于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膕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是说三焦就相当于膀胱的直接下属,所以在膀胱经的本输当中又增加了委阳作为三焦的下合穴。“足大指”是“足太阳”之字误。
关于三焦的由来及其具体的生理功能,详见于后。
原文:
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说解:
这句话是解释手三阳经为什么都有一个下合穴。
按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推理,对一般的四足动物而言,可以认为四肢都是根,因而都是血气发生之原,这也就是古人把膝肘以下的五腧穴都规定为“本输”的原因。但是从直立人的角度来说,只有两足著地,而两手是高高在上的,就算不得“根”了。因此,直立人的血气发生之原其实只在于两足,故真正的本输只在于下肢,而上肢的五腧穴只是起一个配合作用而居次要地位。故手三阳经(代表大肠、小肠、三焦)的本输实际上应该在足,而上合于手,“合”是辅助、配合之意。手三阳经之所以在下肢各有其下合穴,就是这个道理。注意:这个“下合穴”是后人的叫法,古人的本意是把下肢的合穴作为手三阳发生之“本”,而以上肢的五腧穴为“合”。
那么,按照直立人以两足为本的道理,似乎就不仅仅是“六腑皆出足之三阳”的问题了,还应该包括“五脏皆出足之三阴”。
作者之所以单独提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这个命题,而不提“五脏皆出足之三阴”,是因为两足仅仅与原气的发生有关。我们知道 “六腑”作为一个消化吸收系统,它的实质就是为五脏提供原气。也就是说,从血气发源的角度,只有六腑与两足有关,而五脏的精气来源于六腑,阴经的脉气来源于阳经,与两足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作者既然认为两足是全身脉气之发源,那么从理论上就已经认定,人身的原气皆出自于足之三阳,具体地说,就是出自于下肢的六个下合穴,而五脏只是原气的接受者,与原气在两足的发生无关,故五脏没有下合穴。
由于足与手实际上是一个“本”与“合”的关系,所以,在《内经》,足经的腧穴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手经的腧穴则相对次要。表现在临床实践当中,就是治疗同一种疾病,手经的腧穴只适用于轻症,足经的腧穴则适用于重症。譬如,同样的牙痛病,如果痛得较轻,就取手阳明,如果痛得死去活来,就取足阳明。
原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说解:
此一小节,正式地推出了另一组具有重要意义的腧穴,即分布在颈项部位和腋下部位的一组腧穴。按照《内经》的经脉学原理,既然四肢末端的五腧穴被看作是树木之本、根,那么这一组腧穴位于躯体的顶部,则即相当于树木之标、结(果实),其实也就是“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的终点。因此,这一组腧穴在生理重要性与临床治疗意义方面,与五腧系统相辅相成,不惟毫无逊色,甚且更加重要,我们暂且名之为“缺盆系统”。注意:这里所谓的“缺盆”,不是指两肩锁骨上窝的缺盆穴,而是指喉结正下方的胸骨上窝,呈半圆形凹陷,似盆而缺,故谓之“缺盆”,则所谓“缺盆之中”,正是指天突穴的位置。
人的颈腋部遍布着大量的淋巴结群,所以古人在临床实践中肯定会经常遇到颈腋部位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在通常情况下,颈腋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总是伴随着呼吸系统疾病的全过程,即发生于疾病之先,消退于痊愈之后,而且,凡呼吸系统的疾病又必然表现为呼吸机能的异常,而人的呼吸机制本属于内脏阳气的功能,故在古人看来,颈腋部位的腧穴与阳气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后面的《内经》篇章中,我们将经常看到,古人也正是把“缺盆系统”作为内脏的阳气之根本,用来治疗内脏阳气不足的疾病。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九针十二原》的作者在治疗一号患者时“取腋与膺”(天府、天池),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补益心与肺的阳气。
注意:这里还明确提出了任脉和督脉的概念,并且明确地指出它们在躯体的中心线位置。这就说明,在十二经脉还没有正式确立之前,古人就已经确认了任脉和督脉的统治地位。有人认为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脉的补充和完善,显然是错误的观点。实际上,话应该反过来说:十二经脉是对奇经八脉的补充和完善,最起码也是对任脉和督脉的补充和完善。
原文: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说解:
这是讲针刺关节部位的腧穴时须注意的事项,其意图在于避免因关节活动而出现弯针、折针,以防止医疗事故。疑《杂病》之文,错简于此。上关、下关是指颊车上下,刺之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犊鼻和两关是指膝关节的下方和两侧,刺之可以治疗膝关节疼痛。可参见《杂病第二十六》说解。
原文: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
说解:
以下开始逐个介绍缺盆系统腧穴的具体位置,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这个系统非常之重要。
“挟喉之动脉”其实是指人迎穴,人迎本属足阳明经脉之标(结),而经脉之标(结)又代表着该经脉的精华所在,故径直以足阳明名之,下皆仿此。
然而人迎正当颈动脉,而颈动脉绝对不可针刺,故凡须取人迎者,为安全起见,皆以人迎下方胸骨两侧之穴作为替代。“膺中”乃谓腋下线与正中线之中间,即锁骨中线,阳明脉也。
原文:
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
说解:
此指人迎穴外侧之扶突穴,为手阳明经脉之标。
原文:
手太阳当曲颊。
说解:
此指天窗穴,为手太阳经脉之标。
原文: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说解:
此指天容穴,为足少阳经脉之标。
原文: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说解:
此指天牖穴,为手少阳经脉之标。
“加”的本义是空口说白话。《说文》:“语相增加也。”也就是夸张、虚报。在这里,则是理论上认定而实际上不然的意思。“完骨”谓耳后乳突骨。因为实际上的天牖穴本在天容穴后侧,并没有在耳后乳突骨上,然而理论上的少阳之标却是“耳中”,故必须认定它穿越耳后乳突骨,然后才能进入耳中,故谓之“上加完骨之上”。这是古代经脉生理学的要求,可参见《经脉》篇少阳脉一节。
原文: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说解:
此指天柱穴,为足太阳经脉之标。
以上手足三阳之标,再加任脉天突、督脉风府、腋窝天府、腋下天池,两侧合计一十八穴,即为整个缺盆系统。因为天突、风府、天府、天池的位置已经标明,所以不需要重复。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天”字号腧穴系统。并且,由这种统一特色的腧穴名称,就已经标示出该系统具有阳气之本的鲜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