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
如前面所言, 今人脉诊临床之所以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极端地轻视脉诊,要么极端地神话脉诊,都是基于对于脉诊的起源、脉诊原理认识不清的缘故。因此研习脉诊,必须从其源头开始,如此才能正本清源, 使脉诊在临床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脉诊最初起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立足于中医的脏腑气血理论,是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而日趋完善的。脉象不论如何千变万化,脉诊不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个基本的规律,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论基础,脉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会走向谬误。
1、寸口脉法的创立
古代医家曾经创立了多种诊脉方法,我们今天临床所用的寸口诊脉法是滥觞于《难经》、而创立于王叔和,之后被历代医家确认并传承至今的主要诊脉方法。
《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明确提出寸口脉法,但是《难经》对于这种脉法的认识以及理论依据仍然源于《内经》。 《素问· 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无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寸口脉法的理论依据实在于此。
由此可见,寸口脉法的原理就是中医的经络理论,只不过《内经》以遍身诊法为主,而《难经》则独取寸口分主脏腑。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隶属于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全身气血通过十二经皆流注于肺而遍见于寸口,疾病发生的时候,寸口脉相应地就会发生变化。故《难经》第一难即首先论述了这个问题:“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医者正是通过诊寸口脉的细微变化来洞察全身病情,其实质是通过经络诊察脏腑气血的运行情况。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病”、“症”、“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诊脉的目的主要在于把握全身的气血运行,并以此辨别出疾病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证侯”,而同一种证侯则完全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症状并非脉诊的主要目的,至于通过脉来确定西医的“病名”这就更不符合传统的脉诊理论了。
如前面所言, 今人脉诊临床之所以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极端地轻视脉诊,要么极端地神话脉诊,都是基于对于脉诊的起源、脉诊原理认识不清的缘故。因此研习脉诊,必须从其源头开始,如此才能正本清源, 使脉诊在临床中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脉诊最初起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立足于中医的脏腑气血理论,是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而日趋完善的。脉象不论如何千变万化,脉诊不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个基本的规律,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论基础,脉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会走向谬误。
1、寸口脉法的创立
古代医家曾经创立了多种诊脉方法,我们今天临床所用的寸口诊脉法是滥觞于《难经》、而创立于王叔和,之后被历代医家确认并传承至今的主要诊脉方法。
《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明确提出寸口脉法,但是《难经》对于这种脉法的认识以及理论依据仍然源于《内经》。 《素问· 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无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难经》寸口脉法的理论依据实在于此。
由此可见,寸口脉法的原理就是中医的经络理论,只不过《内经》以遍身诊法为主,而《难经》则独取寸口分主脏腑。经络学说认为寸口脉是“脉之大会”,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隶属于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全身气血通过十二经皆流注于肺而遍见于寸口,疾病发生的时候,寸口脉相应地就会发生变化。故《难经》第一难即首先论述了这个问题:“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医者正是通过诊寸口脉的细微变化来洞察全身病情,其实质是通过经络诊察脏腑气血的运行情况。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病”、“症”、“证”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诊脉的目的主要在于把握全身的气血运行,并以此辨别出疾病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证侯”,而同一种证侯则完全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症状;因此症状并非脉诊的主要目的,至于通过脉来确定西医的“病名”这就更不符合传统的脉诊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