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张景岳-治泻新方胃关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gqdxk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08/09/08
帖子
3237
获得点赞
47
声望
48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热阵》摘选
胃关煎九
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一二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白术炒,一二三钱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泻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钱,面炒用,或破故纸亦可。气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腹痛甚者,加木香七八分,或加厚朴八分。滞痛不通者,加当归二三钱。滑脱不禁者,加乌梅二个,或北五味子二十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二钱。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脾强者,滞去即愈,此强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固不必外受风寒而始谓之寒也。且阴寒性降,下必及肾,故泻多必亡阴,谓亡其阴中之阳耳。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澼,肠澼者,岂非降泄之甚,而阳气不升,脏气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气虚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复以寒之,复以逐之,则无有不致败者。此强弱之治,大有不同,故凡治此者,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凡脾气稍弱,阳气素不强者。一有所伤,未免即致泄泻,此虽为初病,便当调理元气,自非强盛偶伤者之比。如因泻而神气困倦者,宜养中煎,或温胃饮,或圣术煎,或四君子汤,或五君子煎。如微寒兼滞而不虚者,宜佐关煎。若脾虚而微滞者,宜五味异功散。若脾虚而微寒微滞者,宜六味异功煎,或温胃饮。或因饮食不调,忽而溏泻,以渐而甚,或见微痛,但气下酸臭,而颜色淡黄,便是脾虚胃寒不化之证,即宜用五德丸,再甚者,即宜用胃关煎,切勿疑也。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凡兼真阴不足而为泄泻者,则或多脐下之痛,或于寅卯时为甚,或食入己久,反多不化,而为呕恶溏泻,或泻不甚臭而多见完谷等证。盖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阴中少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阴不足也,本与中焦无涉,故非分利所及也,惟胃关煎一剂,乃为最上之乘。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谓其为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谓其为年少而未宜用也,觉有是证,即宜是药,剂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见其先,昧者见其后,见其后,恐见之迟矣,所以贵先见也。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肾泄证,即前所谓真阴不足证也,每于五更之初,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有经月连年弗止者,或暂愈而复作者,或有痛者,或有不痛者,其故何也?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古方有椒附丸、五味子散,皆治此之良方;若必欲阳生于阴而肾气充固,则又惟八味地黄丸为宜。然余尝用此,则似犹未尽善,故特制胃关煎,一炁丹、九炁丹、复阳丹之属,斯得其济者多矣,或五味子丸亦佳;其有未甚者,则如五德丸,四神丸,皆其最宜者也。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且久泻无火,多因脾肾之虚寒也。若止因脾虚者,惟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之属为宜。若脾胃兼寒者,宜五君子煎、黄芽丸、五德丸。若脾气虚寒兼滞闷者,宜六味异功煎、温胃饮、圣术煎。若脾气虚寒之甚,而饮食减少,神疲气倦,宜参附汤、术附汤、十全大补汤。若病在下焦,肾气虚而微热者,宜六味地黄汤;微寒者,宜八味地黄汤或胃关煎。若脾虚溏泄,久不能愈,或小儿脾泄不止者,止用敦阜糕、粘米固肠糕,亦易见效。若脾胃寒湿而溏泄不止者,苍术丸亦佳。若久泻元气下陷,大肠虚滑不收者,须于补剂中加乌梅、五味子、粟谷之属以固之。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一酒泻证,饮酒之人多有之,但酒有阴阳二性,人有阴阳二脏,而人多不能辨也。夫酒性本热,酒质则寒,人但知酒有湿热,而不知酒有寒湿也。故凡因酒而生湿热者,因其性也,以蘗汁不滋阴,而悍气生热也;因酒而生寒湿者,因其质也,以性去质不去,而水留为寒也。何以辨之?常见人有阳强气充而善饮者。亦每多泄泻,若一日不泻,反云热闷,盖其随饮随泻,则虽泻不致伤气,而得泻反以去湿,此其先天禀厚,胃气过人者也,最不易得,亦不多见。此而病者,是为阳证,不过宜清宜利,如四苓散、大分清饮,或酒蒸黄连丸之类,去其湿热而病可愈也。若阳虚之人,则与此大异。盖脾虚不能胜湿,而湿胜即能生寒,阳气因寒,所以日败,胃气因湿,所以日虚,其证则形容渐羸,饮食渐减,或脉息见弦细,或口体常怯寒,或脐腹常有隐疼,或眩晕常多困倦,或不安于五鼓,或加甚于秋冬,但无热证可据,而常多飨泄者,则总属虚寒也。凡若此者,若不速培阳气,必致渐衰,而日以危矣。
 
《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
余于四旬之外,亦尝病此数年,其势已窘,因遍求治法,见朱丹溪曰:因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者,宜理中汤加葛根、或吞酒蒸黄连丸。王节斋曰:饮酒便泄者,此酒积热泻也,宜加黄连、茵陈、干姜、木香之属。薛立斋曰:若酒湿未散,脾气未虚,宜用此药分利湿热。若湿热已去,中气被伤,宜用六君调补中气。又曰:酒性大热,乃无形之物,无形元气受伤,当用葛花解醒汤分消其湿。凡此诸论,若已尽之。然朱、王二家之说,则不分寒热,皆用黄连,是但知酒之有热而不知酒之有寒,乌足凭也。惟薛氏之说,虽亦云酒性大热,而所重在脾,诚若善矣。余因效之,初服葛花解醒汤,不效,继服六君子、补中益气汤,又不效,再服理中以至八味,俱不效。斯时也,计穷力竭,若无再生之望矣,因潜思熟计,料非峻补命门,终无益也。乃自制胃关煎、右归丸、一炁丹等方以治其病,仍绝口不饮以杜其源,调理年余,竟得全愈,自后始明性质之理,多得济人。向使己无确见,执信湿热之说而妄用黄连、干葛清凉分利之剂,则焉望其有今日?即或自有稍迟,则既甚亦难挽矣。
 
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以下对此帖的认识,不当之处,望同道纠正之.
胃关煎中熟地量最大但必佐之以干姜,白术,扁豆,山药,甘草走中焦的药品,其治疗脾肾虚寒之证重点还是在温中焦,熟地虽然量大但药性平和,此方中用甘草,则药力不能下行入肾.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加减问题,所谓可以加附子,肉桂,源于里面有一味熟地,否则加减就不成立<不符合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景岳全书*杂症谟*卷二十四*泄泻》节选的案例实在是温补脾肾的需要.关于五更泻,感觉还是鸡鸣散顺手些.关于酒家寒湿泻我主张疏肝健脾,通过推动
气机的运行来解决,如果病程日久,元气大伤可以佐以桂附地黄丸丽日当空来驱散阴霾.
 
湖南湘乡老中医朱卓夫先生用胃关煎出神入化,見湖南老中医验案.
 
以前看《景岳全书》,现在就只记得他对酒的论述了。
 
景岳胃关煎治久泻
长沙陈某,年五十,患泄泻,医治益剧,已两月矣,仅余皮骨。延余过诊,肚腹不作胀痛,舌色淡红,苔白而薄,时以开水漱口而不欲咽,脉微缓。阅前方如温燥、固涩、升补,关于脾肾两家成方,服之殆遍。意其下多亡阴,以八味丸少合四神丸为汤服之,不应。改用景岳胃关煎:熟地五钱,山药、扁豆各三钱(均不炒),炙草一钱,炮姜一钱,吴茱萸五分,白术二钱(不炒)。煎水二杯,初服一杯,即十愈七八;再一杯,即全愈。考景岳方下自注: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症。陈氏修园谓于苦燥辛温剂中,君以熟地,不顾冰炭之反,便注云治脾肾虚寒作泻,陋甚。然如上症百方不应,服之竟若此神效者,其故安在?窃思方中地黄,《神农本经》云:气味甘寒,填骨髓,长肌肉。叶天士注云:气寒入足少阴肾经,味甘入足太阴脾经。肾主骨,益肾则水足而骨髓充,脾主肌肉,润脾则土滋而肌肉丰。询属确论。后人取以蒸晒,名曰熟地,则甘寒变为甘平,以之濡养脾阴,尤为相宜,次辅以山药、扁豆、甘草之甘平,则滋生脾阴之力量,更为雄厚。而又合以吴茱萸、干姜、白术之温燥,不嫌其与滋养脾阴之品相妨碍者,盖以人身阴阳,互为其根。故《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上症脾阴不足以配阳,故温燥药百无一效;如但见脾阴不足,注意填补,而不知兼顾脾阳,亦背岐轩平秘之旨,病必不服。但其中分量,最宜斟酌,不可颠倒。尝谓仲景桂附八味,为维系肾经阳阴方。景岳兹方,于维系脾经阴阳,不期而暗合,奈见不及此,故方下所注,不知分别,名以胃关,盖取肾为胃关之义,亦未吻合。陈氏虽斥为陋,亦知其有可用处,故《医学从众录》中尝采其方,亦无发明。兹故不揣固陋,聊摅一得,并更易方名,订正药品分量,附载于后,阅者谅之。
[附]养脾互根汤:治脾经阴阳失其平秘,久泻不愈,服温燥、固涩、升补不应者,一服知,二服已。
熟地五钱山药扁豆各三钱(均不炒)炙甘草一钱炮干姜一钱吴茱萸五分白术二钱(不炒)。
 
景岳胃关煎治久泻,录于《遯园医案》。是我忽略了,特此补记。
 
谢谢金老提供资料。
不过那书网上卖得挺贵
 
13# 杏林集叶
看前辈转引,恍悟此案亦尝读过。
重温此案,自思“下多亡阴”一语乃是其中眼目。
 
这个方子用过,效果很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