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8/14
- 帖子
- 585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0
- 年龄
- 54
“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又名《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乃修养最高之意,“上善若水”,顾名思义,就是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的意思,其旨在于启示人们要做像水一样有修养的人。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简单深刻的阐明了水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不仅人类离不开它,就是对整个地球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们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
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里。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最厌恶的就是身处低位,而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孔子就有“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高度赞扬水这种包容大度的胸襟与其看似与众人浑和融洽,好像同流合污,实则于默默中教化外物和改善不良环境的能力和品德修养。
“ 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坚定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即使如此,水仍是极有修为的,它绝不因其强大而肆意妄为、危害其他。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作为一种溶剂,水是平凡的,平凡得令人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然,水又是不平凡的,它广施仁德而与世无争;它谦下自处而涤尘无染;它至柔至刚,至信至义;它方圆有致,柔韧坚持;它虚怀若谷,容载万物;它处变不惊,动则一泄千里,静则滋养万物,与万物相生相存。因此,几千年来,水都是古圣贤们尤为推崇的。他们观水悟道,并以水及人,提倡水之道乃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而先贤老子更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 ,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因清透知其洁净,因平静显其深沉,于动静之中只留一脉清白,却又无与为敌。而人生在世也常有心随水静,心随水动之时。然人心亦应如水,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与动静之中及时将那些私起的杂念、欲望等“有毒物质”涤除干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修性养心。时时做到“水如心中镜,千里无纤毫”,使自己置身于老子“上善若水”的“无为”之最高境界里。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曾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境无以致远”谆谆教导他的儿子要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心如水清、心如水静,广施仁德与人,淡收“无尤”于世。这样才能于水一样的“清透”与“平静”中尽展心中宁静之美,找到人生快乐之源。这是何等高的人生心态修为啊!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脏水、污水。水本是透明洁净、无色无臭的,之所以会有脏水、污水,皆源于加入了过多不干净的物质,而水虽能自清,但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的强加给水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这正如我们人一样,在思核里加入太多肮脏污秽的思想而又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了,那果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了。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警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自清、自谦、自律。特别是身处于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四周围都充满了足以令人发霉、腐臭的种种诱惑,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自己,学会分清是非黑白,分清种种欲望中的可与不可,不去做下违规越礼之事;学会拒绝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使自己的生命之水变脏、变臭;学会以宽容豁达之胸襟为政、为君、为臣、为人。也就是能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而泰然处之。
“上善若水”。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善性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人生最高境界之快乐。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简单深刻的阐明了水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不仅人类离不开它,就是对整个地球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们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
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
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里。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最厌恶的就是身处低位,而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孔子就有“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高度赞扬水这种包容大度的胸襟与其看似与众人浑和融洽,好像同流合污,实则于默默中教化外物和改善不良环境的能力和品德修养。
“ 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坚定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即使如此,水仍是极有修为的,它绝不因其强大而肆意妄为、危害其他。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作为一种溶剂,水是平凡的,平凡得令人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然,水又是不平凡的,它广施仁德而与世无争;它谦下自处而涤尘无染;它至柔至刚,至信至义;它方圆有致,柔韧坚持;它虚怀若谷,容载万物;它处变不惊,动则一泄千里,静则滋养万物,与万物相生相存。因此,几千年来,水都是古圣贤们尤为推崇的。他们观水悟道,并以水及人,提倡水之道乃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而先贤老子更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 ,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因清透知其洁净,因平静显其深沉,于动静之中只留一脉清白,却又无与为敌。而人生在世也常有心随水静,心随水动之时。然人心亦应如水,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与动静之中及时将那些私起的杂念、欲望等“有毒物质”涤除干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修性养心。时时做到“水如心中镜,千里无纤毫”,使自己置身于老子“上善若水”的“无为”之最高境界里。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曾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境无以致远”谆谆教导他的儿子要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心如水清、心如水静,广施仁德与人,淡收“无尤”于世。这样才能于水一样的“清透”与“平静”中尽展心中宁静之美,找到人生快乐之源。这是何等高的人生心态修为啊!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脏水、污水。水本是透明洁净、无色无臭的,之所以会有脏水、污水,皆源于加入了过多不干净的物质,而水虽能自清,但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的强加给水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这正如我们人一样,在思核里加入太多肮脏污秽的思想而又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了,那果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了。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警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自清、自谦、自律。特别是身处于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四周围都充满了足以令人发霉、腐臭的种种诱惑,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自己,学会分清是非黑白,分清种种欲望中的可与不可,不去做下违规越礼之事;学会拒绝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使自己的生命之水变脏、变臭;学会以宽容豁达之胸襟为政、为君、为臣、为人。也就是能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而泰然处之。
“上善若水”。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善性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人生最高境界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