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328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18
变堵为疏,一举多赢的重要措施
解放民间中医,开辟第三战场(社区非正规医疗系统)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中医生死存亡、解放就业……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政府和广大百姓热忱关切的大问题,是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治病必求于本,就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观念思路错误:
㈠现代医学(西医)本质上是简单思维产物
现代医学从本质上说是建立在还原分析、线性对抗基础上简单思维复杂方法(科技手段)延伸,常常是以科技手段的进步来代替和掩盖科学思维的空白。七十年代以来,高科技数据化病谱分类和标准化操作已经把人体这一复杂巨系统解剖成为医学流水线上一个个局部零件,全然不顾人体巨系统的自我修复、整体调整功能,因此面对大量现代系统性、功能性、慢性病,现代医学常常爱莫能助,要么苟延残喘,要么滥伤无故。因此国外有相当多的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大缺陷值得商榷的科学,急待于从本质思维高度有新的突破。”
㈡当今复杂性非线性思维正在让现代医学向着中医回归
可喜的是现代新旧三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机构论;旧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原理等大量跨学科科学的崛起,使现代科学发展正在向着新的综合,向着自然主义前进,向着与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相结合。普利高津(控制论耗散结构创始人)说:“中国文化已成为欧洲科学的灵感来源。”客观上中医思维的科学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当今科学界关于反传统的复杂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研究方兴未艾,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大量西方有识之士已经明白:传统中医文化特色就是非线性复杂思维的结果,这种复杂系统非线性探究方式,不仅能战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隔阂,而且缩小了东西方文化间距离,使中西医学在新的思维整合平台上找到或者说回到正确的思路。那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巨匠都无一例外强调的: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是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调整功能,医生往往只是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的助手。【黄帝内经】如此说,古代西方医学之父苏波克拉底如此说,中世纪解剖之父盖伦如此说,今天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还是如此说。日本著名医学家桥光正【现代医学概论】强调:“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国内外正在掀起自然稳态医学新概念。人们已经知道:中医强调的阴阳平衡决不是外力去“填平补齐”而是调节恢复自和能力(系统和谐),中医的辨证是辨人体的整体功能异常,是“系统质病”而非“要素质病”。中医治病更多的是通过调节功能而有利于结构的自我修复,虽然没有西医局部中结构对功能的决定作用立杆见影,却在整体系统中可显示其更合理的自然修复能力。
㈢正确的思路比复杂的方法更经济
大量临床事实已经证明:常常正确的观念思路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常常正确的观念思路(复杂思维)指导下的简单方法远比简单思维指导下的复杂方法来得有效得多,反之任何高科技现代化手段离开了正确观念和思路往往只能是南辕北撤越帮越忙。明白人都清楚:观念思路不化钱,简单方法少化钱,复杂方法化大钱,甚至不可逆代价。那么试想如果政府将有限的资源稍微向正确观念思路的简单方法倾斜一下,对于整个社会和广大平头百姓得到的社会效益自然远比时下所谓高科技医学无底洞来得更经济更实惠。
一个浅显道理:人类近几百年的科技文明与大自然几十万年乃至几十亿万年的进化相比谁更可靠,翻译成现代系统思想:地球是一个巨系统,人体也是一个巨系统(小宇宙),地球讲生态平衡和谐世界,人体同样也要讲生态平衡系统和谐。一本【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在讲生态平衡系统和谐,谁违背了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焉能有好果子吃?
二,经济利益作祟:
㈠商品经济让医生成了“推销员”
商品经济社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效益要求商品生物链上的终端有最大量的消费者实现,老百姓戏谑:“棺材铺老板最好天天死人”。为了利益的实现,所有依赖现代医学生物链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人只能围绕着一个中心——把药物和方法(商品)推销出去,通过谋取最大量终端消费患者实现最大利益。这条生物链上每增加一人就必须有相应的消费患者增加,社会化大生产的无限性与终端消费患者的恒定性这一对矛盾决定了依赖这条医学生物链生存的所有群体必须为争取最大量终端消费患者进行近于残酷地竞争。不幸的是,我们的医生本是百姓健康的捍卫者也被纳入了依赖这生物链生存的成员,为了生存和发展,医生这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职称中的大量人群,不得不放宽和放弃道德底线伦为医学商品的变相推销员,至于众多推销员、广告商更是责无旁贷尽其所能而为之。同理,如果终端线上消费患者饱和,而依赖生物链生存群体在上升,唯一最简便方法就是拉大利益空间分利于天下,给所有这生物链上的生存者加油,从而保持生物链的旺盛活力。如此循环,百姓看病能不贵吗?所以虽然政府想百姓所想,三令五申、化大力气、大成本力图解决药价虚高看病贵问题,但利益所驱收效甚微也是不争的事实。更有甚者,随着经济利益渗透,本来神圣的医学讲台、学会乃至政府监管机构都变相成了生物链成员,所有声音在向生物链倾斜,反面声音逐渐消声匿迹。国外有人感叹:“那一天医生伦为‘保险代理人’医学便真正堕落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难道还值得奇怪吗?今天美国已有许多科学家、医学家用良知组成了‘现代医学叛逆联盟’用真相揭露现行医学体系的虚伪商业实质。这足以引起我们警惕!
㈡利益造就了大量认识误区
按照利益设计的医疗体系,最受欢迎最能得到经济资助的方案最好是:一旦得病终身用药。此并非虚言,请看医学教科书中治不好需终身服药的疾病这几十年何止增加了几倍,在国外大量科学家、医学家大呼:“不要让药物和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的今天,面对终身服药,一方面是:我们的大量专家教授乃至某些权威人士由于身处这生物链旋流中吃水太深,以此为准绳几十年并教育大众当仁不让,也是最能影响决策层的一批人,在正统医疗部门和媒体孜孜不倦宣传,一旦禁区被打破,而且往往被简单方法轻易打破,不可能变成可能时,从学术到感情都接受不了,于是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用心理作用解释,其实他忘记了只承认心理作用不承认心理作用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怀疑是科学的敲门砖,什么都不相信却比盲目相信是更大的迷信。”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却用行动选择说‘不’,以高血压为例,有人做过粗略抽样调查,除了急性症状以外,尽管面对媒体的不断教育,实际上每十人中平均只有三人在正常用药,而且文化层次越高越是与医药业接触多的,其中大量本人就是医生,越不正常用药。(不是用不起)大部分是担心一旦陷入终身服药的泥坑将难以拔脚,能拖则拖,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聪明人还会提出一个逻辑反诘:“不终身用药易导致中风,终身用药又会损害靶器官,从而并不能延长生命减少中风概率,不用不好,用了也不好,何必花钱买罪受。”但决不是束手就擒,事实上也没有人束手就擒。
㈢认识误区又造就了一个超级利益市场
“希望”会让人千方百计到处求医,或用营养品、保健品乃至偏方、草药无所不至,听到什么、逮到什么用什么。这客观上又培育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二级市场(保健品市场),其市场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据说光‘安利’一家,一年国内销售额就达十亿人民币,连商务部官员都在惋惜大量外汇流失。如此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于是鱼龙俱下一时间各种灵丹妙药、保健品、治疗仪、洋中药抢摊大街小巷。平心而论大部分保健品还是有些作用的,有的还是国家科研成果,(前提在正确思路指导下)也创造了一些‘奇迹’,打破了某些本不应该是禁区的‘禁区’,设想如果全然无效又何必为此投入大量门槛费、销售费、广告费呢?因此保健品常常必须以骄傲的姿态预言治好现代医学所称不能治的某某疾病才能流行于百姓之间,如果谁真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只是作为现代医药的辅助,那么现代医学已经宣判死刑的,辅助又有何用?更因为保健品销售是用钱堆起来、炸出来的血路,高投入必须高汇报,现代商业的恶性抄作更使其往往言过其实、天花乱坠、误导消费,小东西化你大价钱,有些明明是从中医土方法变化而来,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泊来品,化上你一万两万是家常便饭。虽然业内人士大多嗤之以鼻,但是只要一旦成为平头百姓的“希望”,哪怕只有一丁点疗效,百姓还得拼死吃河豚。
㈣面对超级利益市场,政府为何不能多一些作为
面对如此大的一个市场,与其让老百姓在其中掷骰子般的求医问药,政府为何不能成立一个产业,指导老百姓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冠以保健品而具有治疗方向的药物。(注意:靠现行医疗体系的医生不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路与此格格不入,几乎清一色排斥。)其关键是变保健品的代理人制度(对企业负责)为经纪人制度(对消费者负责),从而有利于防止利益性过度推销、过度吹嘘,从中可节约资源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何止亿万,何况这是一个横跨中医、西医、营养、保健、传统文化、现代科学以及各种技巧、方法的超系统大学问,由一个超系统学问支持的产业可以想象应该有何等的生命力!
三,门槛害了中医:
㈠今天中医怎么啦?
本来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差费繁),中医中药是最有力武器,多少年来中医中药素以效验廉便著称。世界各国用巨大代价感悟到现代医学的缺陷而中医更符合现代跨系统科学的发展观,医学向着中医靠拢回归,掀起了世界性的中医热潮,而作为中医发源地,具有几千年优秀中医文化史的中医大国:老中医在呼吁中医后继乏人,老百姓在呼吁好中医消失了,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岗位,网上出现了否定中医、取消中医的逆流,媒体宣称中医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中医怎么啦?
㈡原因之一,好心办了傻事
医疗事业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把关严一些,门槛高一些,本是无可非厚的好事,世界各国概莫如此。但可悲的是:不考虑或根本不懂中医的特殊性,把中医和现代西医一并对待同样管理,清一色纳入正式医疗体系,看上去或者其初衷是为了重视中医抬高中医的地位,(世界各国唯有中国如此,各国大多将之归入另类医学)可好心办了一件大傻事,在培育一支学院派系统的正规中医大军时,却截断了它赖以吸取民间滋养的草根,使它发育成为嫁接于西医方得以寄生的歪脖子树。现如今一方面各大中医院校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莺歌燕舞,另一方面老百姓却惊呼原来身边效验廉便的中医消失了,要找一个效廉简的好医生何其难也。
㈢原因之二,不是中医无效,而是伪中医盛行
平头百姓一旦有病进入现今正规的中医市场,而更多防不胜防的中医陷阱---伪中医却在悄悄等待着你:
伪中医一:二三级大型中医院一旦入住,从检查到治疗几乎清一色西医疗法,即使所用中医
也只是点缀而已。原因1.用中医疗法,疗效无把握,变数大风险大,吃苦受累不赚钱,根本无法完成基本利润指标,不如用西医疗效明确,省时省力赚钱多,治坏了也有标准方案顶,不用担风险,月底奖金口袋满满。2.领军中医人物科研、教学、专家门诊,外加剪刀浆糊爬格子(上职称必须做)精力有限根本不能跟踪治疗大量临床第一线病人,一山不容两虎同行犹如冤家,谁又希望自己多年经营的领地,容下与自己经历相仿、意见相左的人物,不如用新人,造成大医院小医生,第一线几乎清一色年轻医生乃至实习生,而年轻的中医还远远未到临症察机的火候,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即以西医标准方案统领全局(年轻人稍加训练即可),外加学科领军人物的一张或几张约定成方加减用之,技术口径统一且有利于统计数据发表论文。久而久之大型中医院招工宁愿招本科毕业的西医生,也不愿招中医学院硕士毕业具有中西医两方面能力的毕业生,至于纯中医专业的本科以下毕业生更是无人问津,大多只能成为药品、保健品推销员,违心为他人吹喇叭,笔者还遇见过中医专科毕业的足摩小姐。※中医不姓中伪之一。
伪中医二:名老中医专家门诊高价爆满,虽然其本人也许满腹经纶,方剂经文倒背如流,但临症却原来‘常山赵子龙一条枪’一个半天四五十号病人平均每人四五分钟用一张经验方稍作加减打发,创收乃是第一位,至于中医的四诊、八纲、六经、三焦、藏腑辨诊哪有这许多功夫,常常三个月半年无效还是这张方,其临床效果可想而知。好在名声在外不怕缺少顾客,本可以一两次解决的,治上十几次自然人满为患。久而久之造成相当多老百姓误认为中医无用、治不好病(化大价钱、费大周折挂上号的名中医、大专家相当时间治不好,中医当然无用。)且此风见涨还误人子弟,按惯例名老专家门诊每每总要带上一两个医学院的实习生为他抄方填单(化验单等),两个星期后当这些学生也开始厌烦此一条枪时,有的‘聪明者’竟霍然开悟:“原来临床中医竟如此简单,什么【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辩】……辨证论治何必多此一举,写一篇巴结文章,论文有了、学位有了,再加上某某名家嫡传光环,如此游刃有余逍遥后半身。”国内如法炮制者徒子徒孙满天下,可一出国门原形毕露,常常听到某某名老中医在某国坐堂门诊惨遭滑铁卢。※忘本中医伪之二。
伪中医三:看病的不如卖药的,既然看病可以千人一面,目的是卖药赚钱,那么干脆省去看病这一环,将某名医专家的一张经验方做成成药,吹嘘为专治某病的灵丹妙药,(实际上一张名中医的经验方,如果离开了辨证施治与一张土方、偏方没什么不同,中医有句话叫:“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一张名方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才是最关键的。)用最廉价的劳动力推销,自然就有最大的利润,于是大街小巷出现了整队穿白大褂低文化水准的农民为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老人看病的怪现象(看病是假,卖药是真)老百姓称之为药托,虽然样子有些难看,但它的利润却令大量在职医生眼馋,因为它毕竟也是正规药厂生产,有名老专家品牌,得到国家准许,一条方便使用的枪。※异化中医伪之三。
伪中医四:面上更多的中医习惯于用西医思维开中药,只辨病不辨证,如见炎症就用清热解毒,见GPT高就用清热利湿茵枝黄类,中成药干脆就规定按照它类似西医的说明书治××病,全然不顾中医辩证治则要求。久而久之谬误反成了真理,谁如果有幸遇到用中医原理用中成药的医生,反成被嘲笑对象,诸如逍遥丸、.乌鸡白凤丸只能用于妇科,男性不能用已成医保管理部门明令规定,其后果不仅使中医中药疗效大打折扣,而且迫使大量需按照中医处理原则使用的名方中成药被迫悄悄退出市场,(有的甚至是千百年来实践证明具有卓效的,因为没有医生用,偶尔有几个医生用,厂方也不值得生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日本、韩国将【伤寒论】多种方剂做成方便冲剂大量推向海外市场,取得极大经济效益,成为最广泛最普遍产品销售时,国内北京、上海两个最大的中成药市场上,原本就有的诸多【伤寒论】名方成药却失踪了,代之以更多铺天盖地专治××病(西医思维)的中成药,有的甚至什么成分都不清楚,令中医如何继续保持中医思维。更有甚者,因有关部门的推波助澜,已经将此西医思维的中药用药法演变成正统规定教育模式,在教科书、.药品说明书.、中医药有关专业教育培训中,乃至对老百姓的科普教育中大量使用并深入人心,以至众多以此接触中医,自以为掌握中医,因不知其伪,一旦药物不效便责中药无效。其实什么叫中药?按照中医理论原则指导使用的药物才叫做中药,这是中医入门三字经的第一课,不按照中医理论原则使用的中成药,失掉中医灵魂使用中药难道还能说是中医吗?当代中医巨匠邓铁涛将此批评为:“自我从属,自我缴械的泡沫中医,长此以往中医危矣。”称其伪大概不过分吧!※缴械中医伪之四。
上述四种伪象在国内中医市场上遍地开花,如果你是一个不懂中医的平头百姓又能躲得了那一种?岂能不怪中医无用,岂能不叫中医生死存亡!
㈣原因之三,高门槛、高投入中医守不住‘效验廉便’
商业社会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门槛越高,投入越大,利益越大。”用老百姓话说:“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一个现代中医师投入不可谓不高,本科以上.硕士.博士毕业光读书就近二十年,一旦成为医生还得做三五年助理,要熬成婆当上主任那投入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投入其正常回报还不如一个小公务员时,传统中医提倡地‘效验廉简’还能有人守得住吗?因为不赚钱,没有效益,就是愿意为此担风险,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就是愿意为此献身,医院没有效益还得让你趁早滚蛋,医院开办也是一种投入,“老板不赚钱何必用你。”至于原先存在的,那是历史遗留让它自生自灭,自己退出医院舞台也已成惯例,何况现在的高智商后生干吗不临风转舵用高科技赚大钱,何必象老家伙生来就只会那么几招,不赚钱也死不悔改。
死不悔改举例:上海某医院一颇为能干的老中医,中医针灸、方剂、草药样样精通,最有代表性的是:曾以二角钱的草药治愈一名使用大量青、红霉素不效的小病人,平素颇受病人赞许,但由于没有高学历不能上专家门诊,收入自然有限,退休后持技开了一中医诊所,结果每月几千近万的开支搞得他焦头烂额,大量老顾客在他不得不提升的诊疗费前望而却步,门庭冷清与原来大相庭径,最终输光积蓄、拖垮身心,在家人一片反对声中关门。
虽然干中医得有“乾撼坤岌之际”托业受命之使命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献身精神,但仅靠献身精神的市场,凋零是其必然。现今的后果是:中医卓有成效的经方没人开了(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名老中医中已找不到专门开经方的了),经方成药在中药市场上消失了,针灸推拿在正规医院中可有可无,针刺减肥.、悬灸成了美容院专利,推拿、刮痧成了脚摩店专利,草药、敷贴、埋线、针挑、发泡灸等成了江湖术士的特长。一句话,大量效验廉简的传统中医方法,因为不赚钱(医院医生成本太高),已经逐渐从正规医院(白市)退出,向江湖游击队(黑市不合法)转移。
高投入高质量的硕士、博士级新中医,要想在学院、医院站在脚跟(也是医院利益)最佳选择就是利用其通晓中西医两项知识特长,选择一个题目(项目)最好是由国家支助的科技项目,这样既出成绩又名利双收,(这几年国家对于此类中西医结合科技研究投入巨大,自然成果颇丰,从理论到药物无不硕果累累。)退而求其次,因为西医赚钱、省心、少责任又便于标准化操作,干脆向西医缴械:“搭西医平台,挂中医牌子,干西医为主中医摆样业务。"美其名曰:高科技中西医结合,上下里外皆大欢喜,只苦了平头百姓.。有病上正规医院这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可进了正规医院(白市)中只有高价商品,低价货退市,且皇帝女儿不愁嫁斩你没商量,老百姓能不冤看病难看病贵吗!
㈤历史经验,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道德经】言:“不沿贤……,不贵难得之货……。”意思是让统治者不要把老百姓的好东西搞稀罕了,门槛过高反使老百姓失去了它。无独有偶,历史上我国宋代就做过这样的傻事,宋徽宗(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艺术才华,政治上却昏庸无能的皇帝)规定全国中医必须经过国家五运六气考试,国家修订药典【太平惠民和局方剂】,医生必须按照药典用药否则将处罚款、打板子、关大狱等处罚,结果使中医窒息,后世金元四大流派的兴起无一不是为反对【太平惠民和局方剂】学术垄断揭竿而起。如果统一至今何来后世中医,前车之鉴足以发人深省!
解放民间中医,开辟第三战场(社区非正规医疗系统)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中医生死存亡、解放就业……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政府和广大百姓热忱关切的大问题,是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治病必求于本,就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观念思路错误:
㈠现代医学(西医)本质上是简单思维产物
现代医学从本质上说是建立在还原分析、线性对抗基础上简单思维复杂方法(科技手段)延伸,常常是以科技手段的进步来代替和掩盖科学思维的空白。七十年代以来,高科技数据化病谱分类和标准化操作已经把人体这一复杂巨系统解剖成为医学流水线上一个个局部零件,全然不顾人体巨系统的自我修复、整体调整功能,因此面对大量现代系统性、功能性、慢性病,现代医学常常爱莫能助,要么苟延残喘,要么滥伤无故。因此国外有相当多的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大缺陷值得商榷的科学,急待于从本质思维高度有新的突破。”
㈡当今复杂性非线性思维正在让现代医学向着中医回归
可喜的是现代新旧三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机构论;旧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原理等大量跨学科科学的崛起,使现代科学发展正在向着新的综合,向着自然主义前进,向着与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相结合。普利高津(控制论耗散结构创始人)说:“中国文化已成为欧洲科学的灵感来源。”客观上中医思维的科学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证明。当今科学界关于反传统的复杂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研究方兴未艾,复杂性和非线性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大量西方有识之士已经明白:传统中医文化特色就是非线性复杂思维的结果,这种复杂系统非线性探究方式,不仅能战胜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隔阂,而且缩小了东西方文化间距离,使中西医学在新的思维整合平台上找到或者说回到正确的思路。那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巨匠都无一例外强调的:治病救人最重要的是调动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调整功能,医生往往只是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的助手。【黄帝内经】如此说,古代西方医学之父苏波克拉底如此说,中世纪解剖之父盖伦如此说,今天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还是如此说。日本著名医学家桥光正【现代医学概论】强调:“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国内外正在掀起自然稳态医学新概念。人们已经知道:中医强调的阴阳平衡决不是外力去“填平补齐”而是调节恢复自和能力(系统和谐),中医的辨证是辨人体的整体功能异常,是“系统质病”而非“要素质病”。中医治病更多的是通过调节功能而有利于结构的自我修复,虽然没有西医局部中结构对功能的决定作用立杆见影,却在整体系统中可显示其更合理的自然修复能力。
㈢正确的思路比复杂的方法更经济
大量临床事实已经证明:常常正确的观念思路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常常正确的观念思路(复杂思维)指导下的简单方法远比简单思维指导下的复杂方法来得有效得多,反之任何高科技现代化手段离开了正确观念和思路往往只能是南辕北撤越帮越忙。明白人都清楚:观念思路不化钱,简单方法少化钱,复杂方法化大钱,甚至不可逆代价。那么试想如果政府将有限的资源稍微向正确观念思路的简单方法倾斜一下,对于整个社会和广大平头百姓得到的社会效益自然远比时下所谓高科技医学无底洞来得更经济更实惠。
一个浅显道理:人类近几百年的科技文明与大自然几十万年乃至几十亿万年的进化相比谁更可靠,翻译成现代系统思想:地球是一个巨系统,人体也是一个巨系统(小宇宙),地球讲生态平衡和谐世界,人体同样也要讲生态平衡系统和谐。一本【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在讲生态平衡系统和谐,谁违背了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焉能有好果子吃?
二,经济利益作祟:
㈠商品经济让医生成了“推销员”
商品经济社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高效益要求商品生物链上的终端有最大量的消费者实现,老百姓戏谑:“棺材铺老板最好天天死人”。为了利益的实现,所有依赖现代医学生物链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人只能围绕着一个中心——把药物和方法(商品)推销出去,通过谋取最大量终端消费患者实现最大利益。这条生物链上每增加一人就必须有相应的消费患者增加,社会化大生产的无限性与终端消费患者的恒定性这一对矛盾决定了依赖这条医学生物链生存的所有群体必须为争取最大量终端消费患者进行近于残酷地竞争。不幸的是,我们的医生本是百姓健康的捍卫者也被纳入了依赖这生物链生存的成员,为了生存和发展,医生这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职称中的大量人群,不得不放宽和放弃道德底线伦为医学商品的变相推销员,至于众多推销员、广告商更是责无旁贷尽其所能而为之。同理,如果终端线上消费患者饱和,而依赖生物链生存群体在上升,唯一最简便方法就是拉大利益空间分利于天下,给所有这生物链上的生存者加油,从而保持生物链的旺盛活力。如此循环,百姓看病能不贵吗?所以虽然政府想百姓所想,三令五申、化大力气、大成本力图解决药价虚高看病贵问题,但利益所驱收效甚微也是不争的事实。更有甚者,随着经济利益渗透,本来神圣的医学讲台、学会乃至政府监管机构都变相成了生物链成员,所有声音在向生物链倾斜,反面声音逐渐消声匿迹。国外有人感叹:“那一天医生伦为‘保险代理人’医学便真正堕落了。”医患之间的纠纷难道还值得奇怪吗?今天美国已有许多科学家、医学家用良知组成了‘现代医学叛逆联盟’用真相揭露现行医学体系的虚伪商业实质。这足以引起我们警惕!
㈡利益造就了大量认识误区
按照利益设计的医疗体系,最受欢迎最能得到经济资助的方案最好是:一旦得病终身用药。此并非虚言,请看医学教科书中治不好需终身服药的疾病这几十年何止增加了几倍,在国外大量科学家、医学家大呼:“不要让药物和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的今天,面对终身服药,一方面是:我们的大量专家教授乃至某些权威人士由于身处这生物链旋流中吃水太深,以此为准绳几十年并教育大众当仁不让,也是最能影响决策层的一批人,在正统医疗部门和媒体孜孜不倦宣传,一旦禁区被打破,而且往往被简单方法轻易打破,不可能变成可能时,从学术到感情都接受不了,于是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用心理作用解释,其实他忘记了只承认心理作用不承认心理作用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也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怀疑是科学的敲门砖,什么都不相信却比盲目相信是更大的迷信。”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却用行动选择说‘不’,以高血压为例,有人做过粗略抽样调查,除了急性症状以外,尽管面对媒体的不断教育,实际上每十人中平均只有三人在正常用药,而且文化层次越高越是与医药业接触多的,其中大量本人就是医生,越不正常用药。(不是用不起)大部分是担心一旦陷入终身服药的泥坑将难以拔脚,能拖则拖,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聪明人还会提出一个逻辑反诘:“不终身用药易导致中风,终身用药又会损害靶器官,从而并不能延长生命减少中风概率,不用不好,用了也不好,何必花钱买罪受。”但决不是束手就擒,事实上也没有人束手就擒。
㈢认识误区又造就了一个超级利益市场
“希望”会让人千方百计到处求医,或用营养品、保健品乃至偏方、草药无所不至,听到什么、逮到什么用什么。这客观上又培育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二级市场(保健品市场),其市场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据说光‘安利’一家,一年国内销售额就达十亿人民币,连商务部官员都在惋惜大量外汇流失。如此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于是鱼龙俱下一时间各种灵丹妙药、保健品、治疗仪、洋中药抢摊大街小巷。平心而论大部分保健品还是有些作用的,有的还是国家科研成果,(前提在正确思路指导下)也创造了一些‘奇迹’,打破了某些本不应该是禁区的‘禁区’,设想如果全然无效又何必为此投入大量门槛费、销售费、广告费呢?因此保健品常常必须以骄傲的姿态预言治好现代医学所称不能治的某某疾病才能流行于百姓之间,如果谁真的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只是作为现代医药的辅助,那么现代医学已经宣判死刑的,辅助又有何用?更因为保健品销售是用钱堆起来、炸出来的血路,高投入必须高汇报,现代商业的恶性抄作更使其往往言过其实、天花乱坠、误导消费,小东西化你大价钱,有些明明是从中医土方法变化而来,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泊来品,化上你一万两万是家常便饭。虽然业内人士大多嗤之以鼻,但是只要一旦成为平头百姓的“希望”,哪怕只有一丁点疗效,百姓还得拼死吃河豚。
㈣面对超级利益市场,政府为何不能多一些作为
面对如此大的一个市场,与其让老百姓在其中掷骰子般的求医问药,政府为何不能成立一个产业,指导老百姓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冠以保健品而具有治疗方向的药物。(注意:靠现行医疗体系的医生不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思路与此格格不入,几乎清一色排斥。)其关键是变保健品的代理人制度(对企业负责)为经纪人制度(对消费者负责),从而有利于防止利益性过度推销、过度吹嘘,从中可节约资源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何止亿万,何况这是一个横跨中医、西医、营养、保健、传统文化、现代科学以及各种技巧、方法的超系统大学问,由一个超系统学问支持的产业可以想象应该有何等的生命力!
三,门槛害了中医:
㈠今天中医怎么啦?
本来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差费繁),中医中药是最有力武器,多少年来中医中药素以效验廉便著称。世界各国用巨大代价感悟到现代医学的缺陷而中医更符合现代跨系统科学的发展观,医学向着中医靠拢回归,掀起了世界性的中医热潮,而作为中医发源地,具有几千年优秀中医文化史的中医大国:老中医在呼吁中医后继乏人,老百姓在呼吁好中医消失了,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岗位,网上出现了否定中医、取消中医的逆流,媒体宣称中医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的中医怎么啦?
㈡原因之一,好心办了傻事
医疗事业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把关严一些,门槛高一些,本是无可非厚的好事,世界各国概莫如此。但可悲的是:不考虑或根本不懂中医的特殊性,把中医和现代西医一并对待同样管理,清一色纳入正式医疗体系,看上去或者其初衷是为了重视中医抬高中医的地位,(世界各国唯有中国如此,各国大多将之归入另类医学)可好心办了一件大傻事,在培育一支学院派系统的正规中医大军时,却截断了它赖以吸取民间滋养的草根,使它发育成为嫁接于西医方得以寄生的歪脖子树。现如今一方面各大中医院校科技成果捷报频传、莺歌燕舞,另一方面老百姓却惊呼原来身边效验廉便的中医消失了,要找一个效廉简的好医生何其难也。
㈢原因之二,不是中医无效,而是伪中医盛行
平头百姓一旦有病进入现今正规的中医市场,而更多防不胜防的中医陷阱---伪中医却在悄悄等待着你:
伪中医一:二三级大型中医院一旦入住,从检查到治疗几乎清一色西医疗法,即使所用中医
也只是点缀而已。原因1.用中医疗法,疗效无把握,变数大风险大,吃苦受累不赚钱,根本无法完成基本利润指标,不如用西医疗效明确,省时省力赚钱多,治坏了也有标准方案顶,不用担风险,月底奖金口袋满满。2.领军中医人物科研、教学、专家门诊,外加剪刀浆糊爬格子(上职称必须做)精力有限根本不能跟踪治疗大量临床第一线病人,一山不容两虎同行犹如冤家,谁又希望自己多年经营的领地,容下与自己经历相仿、意见相左的人物,不如用新人,造成大医院小医生,第一线几乎清一色年轻医生乃至实习生,而年轻的中医还远远未到临症察机的火候,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即以西医标准方案统领全局(年轻人稍加训练即可),外加学科领军人物的一张或几张约定成方加减用之,技术口径统一且有利于统计数据发表论文。久而久之大型中医院招工宁愿招本科毕业的西医生,也不愿招中医学院硕士毕业具有中西医两方面能力的毕业生,至于纯中医专业的本科以下毕业生更是无人问津,大多只能成为药品、保健品推销员,违心为他人吹喇叭,笔者还遇见过中医专科毕业的足摩小姐。※中医不姓中伪之一。
伪中医二:名老中医专家门诊高价爆满,虽然其本人也许满腹经纶,方剂经文倒背如流,但临症却原来‘常山赵子龙一条枪’一个半天四五十号病人平均每人四五分钟用一张经验方稍作加减打发,创收乃是第一位,至于中医的四诊、八纲、六经、三焦、藏腑辨诊哪有这许多功夫,常常三个月半年无效还是这张方,其临床效果可想而知。好在名声在外不怕缺少顾客,本可以一两次解决的,治上十几次自然人满为患。久而久之造成相当多老百姓误认为中医无用、治不好病(化大价钱、费大周折挂上号的名中医、大专家相当时间治不好,中医当然无用。)且此风见涨还误人子弟,按惯例名老专家门诊每每总要带上一两个医学院的实习生为他抄方填单(化验单等),两个星期后当这些学生也开始厌烦此一条枪时,有的‘聪明者’竟霍然开悟:“原来临床中医竟如此简单,什么【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辩】……辨证论治何必多此一举,写一篇巴结文章,论文有了、学位有了,再加上某某名家嫡传光环,如此游刃有余逍遥后半身。”国内如法炮制者徒子徒孙满天下,可一出国门原形毕露,常常听到某某名老中医在某国坐堂门诊惨遭滑铁卢。※忘本中医伪之二。
伪中医三:看病的不如卖药的,既然看病可以千人一面,目的是卖药赚钱,那么干脆省去看病这一环,将某名医专家的一张经验方做成成药,吹嘘为专治某病的灵丹妙药,(实际上一张名中医的经验方,如果离开了辨证施治与一张土方、偏方没什么不同,中医有句话叫:“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一张名方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才是最关键的。)用最廉价的劳动力推销,自然就有最大的利润,于是大街小巷出现了整队穿白大褂低文化水准的农民为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老人看病的怪现象(看病是假,卖药是真)老百姓称之为药托,虽然样子有些难看,但它的利润却令大量在职医生眼馋,因为它毕竟也是正规药厂生产,有名老专家品牌,得到国家准许,一条方便使用的枪。※异化中医伪之三。
伪中医四:面上更多的中医习惯于用西医思维开中药,只辨病不辨证,如见炎症就用清热解毒,见GPT高就用清热利湿茵枝黄类,中成药干脆就规定按照它类似西医的说明书治××病,全然不顾中医辩证治则要求。久而久之谬误反成了真理,谁如果有幸遇到用中医原理用中成药的医生,反成被嘲笑对象,诸如逍遥丸、.乌鸡白凤丸只能用于妇科,男性不能用已成医保管理部门明令规定,其后果不仅使中医中药疗效大打折扣,而且迫使大量需按照中医处理原则使用的名方中成药被迫悄悄退出市场,(有的甚至是千百年来实践证明具有卓效的,因为没有医生用,偶尔有几个医生用,厂方也不值得生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日本、韩国将【伤寒论】多种方剂做成方便冲剂大量推向海外市场,取得极大经济效益,成为最广泛最普遍产品销售时,国内北京、上海两个最大的中成药市场上,原本就有的诸多【伤寒论】名方成药却失踪了,代之以更多铺天盖地专治××病(西医思维)的中成药,有的甚至什么成分都不清楚,令中医如何继续保持中医思维。更有甚者,因有关部门的推波助澜,已经将此西医思维的中药用药法演变成正统规定教育模式,在教科书、.药品说明书.、中医药有关专业教育培训中,乃至对老百姓的科普教育中大量使用并深入人心,以至众多以此接触中医,自以为掌握中医,因不知其伪,一旦药物不效便责中药无效。其实什么叫中药?按照中医理论原则指导使用的药物才叫做中药,这是中医入门三字经的第一课,不按照中医理论原则使用的中成药,失掉中医灵魂使用中药难道还能说是中医吗?当代中医巨匠邓铁涛将此批评为:“自我从属,自我缴械的泡沫中医,长此以往中医危矣。”称其伪大概不过分吧!※缴械中医伪之四。
上述四种伪象在国内中医市场上遍地开花,如果你是一个不懂中医的平头百姓又能躲得了那一种?岂能不怪中医无用,岂能不叫中医生死存亡!
㈣原因之三,高门槛、高投入中医守不住‘效验廉便’
商业社会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门槛越高,投入越大,利益越大。”用老百姓话说:“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一个现代中医师投入不可谓不高,本科以上.硕士.博士毕业光读书就近二十年,一旦成为医生还得做三五年助理,要熬成婆当上主任那投入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投入其正常回报还不如一个小公务员时,传统中医提倡地‘效验廉简’还能有人守得住吗?因为不赚钱,没有效益,就是愿意为此担风险,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就是愿意为此献身,医院没有效益还得让你趁早滚蛋,医院开办也是一种投入,“老板不赚钱何必用你。”至于原先存在的,那是历史遗留让它自生自灭,自己退出医院舞台也已成惯例,何况现在的高智商后生干吗不临风转舵用高科技赚大钱,何必象老家伙生来就只会那么几招,不赚钱也死不悔改。
死不悔改举例:上海某医院一颇为能干的老中医,中医针灸、方剂、草药样样精通,最有代表性的是:曾以二角钱的草药治愈一名使用大量青、红霉素不效的小病人,平素颇受病人赞许,但由于没有高学历不能上专家门诊,收入自然有限,退休后持技开了一中医诊所,结果每月几千近万的开支搞得他焦头烂额,大量老顾客在他不得不提升的诊疗费前望而却步,门庭冷清与原来大相庭径,最终输光积蓄、拖垮身心,在家人一片反对声中关门。
虽然干中医得有“乾撼坤岌之际”托业受命之使命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献身精神,但仅靠献身精神的市场,凋零是其必然。现今的后果是:中医卓有成效的经方没人开了(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名老中医中已找不到专门开经方的了),经方成药在中药市场上消失了,针灸推拿在正规医院中可有可无,针刺减肥.、悬灸成了美容院专利,推拿、刮痧成了脚摩店专利,草药、敷贴、埋线、针挑、发泡灸等成了江湖术士的特长。一句话,大量效验廉简的传统中医方法,因为不赚钱(医院医生成本太高),已经逐渐从正规医院(白市)退出,向江湖游击队(黑市不合法)转移。
高投入高质量的硕士、博士级新中医,要想在学院、医院站在脚跟(也是医院利益)最佳选择就是利用其通晓中西医两项知识特长,选择一个题目(项目)最好是由国家支助的科技项目,这样既出成绩又名利双收,(这几年国家对于此类中西医结合科技研究投入巨大,自然成果颇丰,从理论到药物无不硕果累累。)退而求其次,因为西医赚钱、省心、少责任又便于标准化操作,干脆向西医缴械:“搭西医平台,挂中医牌子,干西医为主中医摆样业务。"美其名曰:高科技中西医结合,上下里外皆大欢喜,只苦了平头百姓.。有病上正规医院这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可进了正规医院(白市)中只有高价商品,低价货退市,且皇帝女儿不愁嫁斩你没商量,老百姓能不冤看病难看病贵吗!
㈤历史经验,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道德经】言:“不沿贤……,不贵难得之货……。”意思是让统治者不要把老百姓的好东西搞稀罕了,门槛过高反使老百姓失去了它。无独有偶,历史上我国宋代就做过这样的傻事,宋徽宗(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艺术才华,政治上却昏庸无能的皇帝)规定全国中医必须经过国家五运六气考试,国家修订药典【太平惠民和局方剂】,医生必须按照药典用药否则将处罚款、打板子、关大狱等处罚,结果使中医窒息,后世金元四大流派的兴起无一不是为反对【太平惠民和局方剂】学术垄断揭竿而起。如果统一至今何来后世中医,前车之鉴足以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