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328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18
第四节:『中医象数3‘精气神’的现代解释』
“精、气、神”超科学三级信息控制管理
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言:“中华医道的原理远远超过西医及现代中医学甚至整个近代科学体系。中国古文化正在挑战现代科学,现代科学革命的新挑战与之日益趋近。”“中医是那神圣的未来科学殿堂,中医文化的源头正是现代前沿科学努力追寻的目标体系。”从前文《宇宙本源与“道”—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已知:中华文化的“道”正是那现代科学努力探索追寻的归宿性答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茫茫大千世界又何以构成?那么“精、气、神”与之又有何种关系?
一、“精(形)、气、神”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前文已言,古人认为:‘道’(太极、气、阴阳合而为道)是宇宙之本源,气是整个世界的本体,一切事物都是气之所聚,人体同样也不例外。《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者为死。……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汉代,《淮南子·原道训》道:“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意思是,人的形体是构成人生命的房子(形态结构),气是维持人生命的东西(物质能量),神是主宰人生命的主人(信息控制)。(‘生’又可泛指一切运动的系统事物)。后来的《太平经》又言:“故以形体为家,以气为舆马,以精神为长吏,兴衰往来,主理也。”意思是,人的生命就好比一辆行驶中的马车,形体相当于马车本身,气相当于拉着马车奔跑的马匹,精神相当于驾驭马车的御马者,天下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之理,都是这三者配合构成的统一体。可见所谓的‘形、气、神’无非是古人对一个事物(人)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分层次控制管理)的方法而已,其本质上是对一个事物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认识(控制管理)方法(有所侧重不同)。现代比喻,好比一台计算机,形是硬件,气是软件,神是操作控制,三者共同运作缺一不可。类似于现代物理学质量、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类似于现代系统论思想物质、运动、秩序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万事万物皆是此三大要素的复合体。
二、物质序态与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㈠物质序态分级
古代荀子,把有形物质从水火到人分为四个梯级,《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类似于现代物质序态之表达。
从前文朱灿生的“开放系统的定态幅时函数I2(T△E)G”得知:
“当物质序态参数≥0时,对应于平衡物质态;【拟对应于基本粒子、光态(包括离子态)】、
当序态参数≥1以上时,对应于耗散结构; 【拟对应于气态、液态、固态】、
而2级以上的系统,则认为属生命现象的物态描述;【拟对应于整体多层次有自我反馈功
能的开放系统】。”见表格:
[td=1,1,84]宇宙基原
[td=1,1,87]引力斥力原
[td=1,1,116]物质序态趋向于0;
[td=1,1,107]虚空(非顽空)
[td=1,1,173]不可感知性
[td=1,1,84]基本粒子
[td=1,1,87]光态物质
[td=1,1,116]物质序态≥0;
[td=1,1,107]妙有
[td=1,1,173]不稳定、服从测不准定律
[td=1,1,84]无机、有机物
[td=1,1,87]气态液态固态
[td=1,1,116]物质序态≥1;
[td=1,1,107]有(可观察实在)
[td=1,1,173]稳定、向外辐射耗散光态物质
[td=1,3,84]有
机
生
命
[td=1,1,87]低等生命
[td=1,1,116]物质序态≥2;
[td=1,1,107]初级系统
[td=1,1,173]反馈、调节、控制自组织开始
[td=1,1,87]高等生命
[td=1,1,116]物质序态2级以上;
[td=1,1,107]多层次高级系统
[td=1,1,173]主动感知、意识建立
[td=1,1,87]人类
[td=1,1,116]物质序态3级;
[td=1,1,107]全息开放系统
[td=1,1,173]精神意识占主导地位(世界观)能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具有社会属性。
㈡物质序态分级与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告诉我们,物质、运动、秩序(质量、能量、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世间万事万物(小到电子、大到宇宙)都是此三要素的的复合体。物质和能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物质能量在时空中存在和变化的秩序,物质能量一旦成“物”即构成系统,就表现为相对有序性,其有序状态又是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的。故任何“物”物质能量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信息控制系统,都是在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运动。上述表格与其说是物质序态分级,不如说是信息控制系统分级更吻合其本意表达。
本着上文‘高级运动状态包涵着低级运动状态,高级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包涵着低级物态(光态、超光态),高级物质序态包涵着低级物质序态,高级信息控制系统也包涵着低级信息控制系统’原则列下表:
信息控制系统分级表
[td=1,1,90]物质序态≥0;
[td=1,1,128]无形(眼不能见)
[td=1,1,123]非“物”无从系统
所谓“一物一系统”
[td=1,1,122]略(见上文《宇宙本源与“道”》)
[td=1,1,104]道-不可感知,
无从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1;
[td=1,1,128]有形(“死”结构)
[td=1,1,123]低级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结构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2;
[td=1,1,128]生物(自组织反馈)
[td=1,1,123]高级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加虚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加客观信息流反馈双重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气-客观物质信息流、功能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3级;
[td=1,1,128]人类(精神社会属性)
[td=1,1,123]超高级开放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虚体、精神三位一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加客观信息流反馈、主观信息干涉,三重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气-客观物质信息流、功能调控
神-主观干涉信息流、精神调控
㈢精气神与人体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现代系统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形态,多结构、多信息、多功能、多重子系统和多重控制系统,广泛复杂开放的自组织网络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一个复杂的稳态应变体。类似于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因此至少在信息控制系统层面上囊括了上述已知的全部子系统,是‘精’‘气’‘神’三大信息控制系统高度统一的巨系统。
(注意:此处的‘精气神’所指已有别于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已非原物质层面理解的‘精微物质’,上升为信息控制系统的‘系统质’。如果解释成‘精微物质’,那么中医就自己使自己落后了‘现代医学’两千多年,又回到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四元素’时期。)
打个不很恰当但现代生意人容易明白的比方:‘精’好比人力、物力、财力,‘气’好比关系、人脉、商业信息,‘神’好比做人、道德、理念、社会效益构成的商业信誉,三者相互相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资本主义早期重在原始积累、财富积蓄近乎残酷,类似于只重物质结构层面的线性对抗(精之管理);中期商业‘游戏规则’制定、比赛打拚的是运用关系、信息的智谋,类似于开始侧重信息反馈层面的市场调节(气之管理);真正要做大做强、还需用商业道德、企业文化加以规范、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谋取与社会和谐,类似于当代谋求综合、整体、系统、协调、自组织和谐等现代系统控制管理思想(神之管理)。用系统管理思想去理解,‘精’类似于财力物力管理,‘气’类似于人才组织管理,‘神’类似于道德理念规范。也有人将之比喻为计算机硬件、软件、遥控操作系统的通力合作。
中医认为:“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分而为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一者受损累及其余。”(中医有大量通过精气神三者关系调控五脏六腑的理论和方法,不累牍)就是其多层次信息控制系统、立体、综合、整体、系统、协调、自组织等现代系统控制管理思想的具体写照。
㈣精气神分级信息控制管理思想的前科学性
反观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脚步,现代医学几乎所有对抗性思维的治疗手段都是建立在(精化)物质能量、形态结构控制层面上的产物;现代前沿科学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跨学科科学的确立和发展,刚刚开始将人体的宏观控制步入(气化)客观物质流
信息功能影响结构层面,离传统中医主张的(神化)《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治病之道,治神为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胜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用情志调节脏腑功能层面距离尚远;“精、气、神”三者相统一宏观整体调控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真正被现代科学认识更是有待时日。所以作为研究系统控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曾经明白地表示过(大意):“就系统控制思想而言,西医还处于幼年时期,过几百年才能到系统论,再过几百年才能到中医的整体论。”“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总结了以后,要改造现在的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超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三、信息控制系统分级与中医基础理论
㈠传统中医理论概念的三级分类
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对传统中医理论概念有一个三级分类(列表说明):
[td=1,1,113]一级概念范畴
【明理】
[td=1,1,137]道、气(精气神)、数、序、势、象等
[td=1,1,99]基础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介入层面和方式
[td=1,1,103]因不易理解而易被抛弃
[td=1,1,113]二级概念范畴
【定法】
[td=1,1,137]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
[td=1,1,99]应用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模型分类
[td=1,1,103]因机械对应而易被曲解
[td=1,1,113]三级概念范畴
【合于术数】
[td=1,1,137]摄生、诊道、治道、方剂、本草、针灸等
[td=1,1,99]治法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具体方法和手段
[td=1,1,103]因功利主义而易被异化
㈡中医理论实质是以‘道’为核心的系统控制管理方法
从上表可知,中医理论实质上就是古代先人的系统控制管理方法,是以一级概念为基础构成,二级概念为控制模型,三级概念为调控手段的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方法。即所谓‘明理、定法、合于术数’,现代中医‘以理定法、以法定方、以方定药(技)’的辩证思维模式。其中重中之重、中医理论的立足根本是它的基础构成-‘理’,是以‘道’为理论核心、‘精气神’为研究对象、‘象、数、势、序’为座标反映的一级概念范畴。故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常常又有‘道文化’‘气文化’‘象数文化’……之称。
现代生命科学已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构成决不仅仅是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实体和能量变化,而且还是一种高度有序化(规律)的运动过程。生命中的许多过程,如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免疫反应、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神经信号的传导、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等,虽然外部表现是物质或能量的变化,但在本质上都是生命信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
从上文《宇宙本源与“道”—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已知:中华文化的“道”既为宇宙之本源、就是构成充斥于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元,老子曰:“有物混成……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管子曰:“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到不能再小的基原(基本粒子),构成世间万物,构成大到不能再大的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至微至著、至隐至显。同时它又规定和参与着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衰退、消亡的一切过程。故而人们常常又把‘道’当作规律和一切过程解读,如‘道者规律也’‘法天地运化为道’‘大道无痕、平凡即道’等等,进而还把一些遵循客观规律的理论、方法、技术也称之为‘道’,如‘天道’‘人道’‘医道’‘诊道’等,‘道’已成为一种正确合理(普遍真理)的泛指,一种古代科学的代名词。现代翻译类似于当代无处不在的跨学科科学-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思想。
㈢通过‘精气神’曲线把握‘道’是有效途径
然而宇宙基元≥0的物质序态、趋向于0不等于0的不可感知性质(见上文)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直接接触研究‘道’而了解‘道’,(《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其首,随之不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或可感知的事物为研究对象,进而曲线了解和把握‘道’。古人把可感知事物偏重于形态结构称之为‘形’,把构成形的精微物质从偏重于质量能量层面理解称之为‘精’,从偏重于客观物质信息流层面理解称之为‘气’(能量),从偏重于主观精神状态、社会属性(信息)层面理解称之为‘神’。现代翻译:物质能量的发源和积蓄为‘精’,客观物质流信息反映为‘气’(类似现代物理学场和系统论系统质概念),主观信息控制流为‘神’(含理之气为之神,类似于现代物理学通过场调控系统的动态能观、能控、能达和系统论具有主观控制信息的系统质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一旦成立,就必然是此三者‘精气神’相统一的结合体‘混而为一’,且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一者受损累及其余。《道德经》言:“道生一(元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精气神)、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有“精气神合而为道。”之说。(类似于现代贝时璋院士:“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即物质、能量、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素问·天元纪大论》言:“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五行),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天)下(地)相召,而损益彰矣。”(意思是,一切事物内在本质的运动变化,都可以理解为无形的信息能量流与有形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就是气化的作用。气化是宇宙间自然能量运动的总规律,气化造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千姿百态,化出了五味五行,气化也造就了人类的聪明才智、精神思维。……无形的信息能量流主导着有形的物质状态变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决定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一切事物之损益表现也皆由此二者的关系所决定。)类似于当代质能统一、质能互换、系统自组织自我反馈控制的现代系统论物理模型描述。
因此当今有人提出:中医气化的本质与现代质能转换同型。如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因素和思想情绪调控,常常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能量作用;同理,人的精神面貌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表现,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运动转化的系统过程(道之表现),同样也可以通过物质层面调控反馈干涉精神层面。就此笔者曾经对现代的忧郁症、焦虑症做过一些有意思的观察,通常只要用中药将患者的肝气打开(肝主疏泄、管情志),心气补足(心主神明、管思维),脾肾之气源源不断(先后天滋养、脑海充盈),便有很大成效,远胜于当今从心理到心理的各种心理治疗多多。原来当代西医的疑难,用中医‘精气神’交叉管理,竟然常常有出人意料的疗效!
㈣调摄精、气、神,感悟生命的伟大航程
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言:“现代已经知道,生命表现是一个开放、协调、非线性、非平衡的和谐有序过程。生命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传输、反馈和协调、演变和运化、发生和控制、主导和驱动处于稳定、和谐、有序态势时就是健康;反之处于紊乱、失和、无序态势时就会发病。生命能量、信息上述活动本质上都可以通过精、气、神的调理而实现其自由发展。因此,调理生命能量、信息活动,调动生命自主、自愈能力,就自然成了追求自然健康的重要手段。(前文象数0的现代解释已论及)‘神气’的调摄不仅对生命空间场、粒子及能量、信息等有协调作用,而且影响电子能级的递增、激励分子结构的重组、启动DNA的潜力、激活RNA的行为、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传播和传输、减少细胞动力资源的消耗和散失,乃至对人体组织、器官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发生作用。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通过意念(神)、呼吸(气)、形体活动(形)调摄和协助病人调理。心理生理病理三层面共进,从清净到入定以调意,从吐纳到胎息以调息,从按蹻到导引以调形,从汤液到信息能量水、保健食物以调人。《黄帝内经》将生命过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全面自由发展的不可控过程,通过对可控的意念、呼吸、形体、药物、饮食加以系统管理,通过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巨大影响,构建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古代文明。此犹如现代系统科学中,以显态系统调节隐态系统,并力图实现从动态量子化弯曲空间向静态能量闭合空间回归。亦即古人所谓‘从后天返先天’,老子曰:‘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把精气神调和的十分柔和,象刚出身的婴儿一样纯朴而充满生机!)其中的光景非亲临决难理会,即使不能达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本身,也是感悟生命的伟大航程。”
㈤‘神’有‘大一’‘小一’之谓,通于‘机’而化道
当古代西方醉心于在具体“物质”中孜孜以求那世界实质的时候,中国人却异乎寻常地执著追求那事物(系统)中变化莫测之‘神’。《易经·说卦》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黄帝内经》谓“道在于一,神转不回。”“治之极于一。”“一曰治神。”“必先治神。”中医诊治之道以‘神’为至极,其最高境界是神诊和神治。重道轻器、重神轻形,故有“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不等于望面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治病求本,本于神”。有人分析:一本《黄帝内经》通篇反复论述“神光不聚”、“神志失位”、“神明失守”、“神位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而纵横贯通。
上世纪中西汇通派旗手恽铁憔言:“‘道在于一,神转不回’(通过对‘一’的认识而认识道,通过‘神’的变化而把握道的变化。)是整本《黄帝内经》的最高宗旨。”一有‘大一’、‘小一’之谓。‘大一’者太极也。前文“系统和谐,中医之魂”有论,乃整体和谐之体现,即生命与自然、社会、环境之和通。故‘大一’者追求系统整体动态和谐(类似现代系统自我控制、自我反馈、自我适应的自组织能力)。《道德经》言:“普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反之“离一失中,则不和不通,天地不通,则贻害无穷。”《黄帝内经》:“拨度奇恒,道归于一”(调正系统网络的宗旨,在于整体系统和谐)“循生生之具,谋天人合德。”(用各种各样方法,达到多层次的系统生态和谐)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宗旨。
‘小一’者无极0也,通无、通几(趋向于0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前文“宇宙本源与道”亦有论,乃宇宙本源引斥力原统一场微观粒子波粒两象性之体现。即中华文化太极、无极、道、几、无中生有(老子:“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概念范畴(道家无形纯阳物质类似现代物理场概念)。现代物理将粒子与场--波粒两象性的双重构造原理看成是自然界的最根本原理之一,然而中国古人则早已认之为常识而已。因为场的波动性延伸,故有‘大而无外’;微观粒子维象趋于0无限小的不可观察性,故有‘小而无内’;道之微粒‘几’,在甲骨文中通‘机’(微观粒子运动的排列组合秩序构成信息),‘机’又通‘化’(信息主导控制着事物的变化发展为之神,故有“神乃枢机”),‘化’又通‘变’(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皆由此而‘化’),以致‘道一’成了至广大而尽极微无所不囊括学问的‘肇基化元’神之化道,因为神乃枢机,所以“神为本,极一而治”。
此决非今日专论医学之所为。昔日林亿等人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所述“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的历史失误,申明了《黄帝内经》以大道为本,以学技为末的价值标准。及至其“何奈以至广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幸矣”的深重感叹,则表露了古人对后世大道异化,濒临于医学方技末流而失传其真之堪忧。
因此对于传统中华文化提倡的‘性命双修’(以神驭气、以气留神-修性,神气归精、精聚放能-修命)似乎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精、气、神”超科学三级信息控制管理
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言:“中华医道的原理远远超过西医及现代中医学甚至整个近代科学体系。中国古文化正在挑战现代科学,现代科学革命的新挑战与之日益趋近。”“中医是那神圣的未来科学殿堂,中医文化的源头正是现代前沿科学努力追寻的目标体系。”从前文《宇宙本源与“道”—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已知:中华文化的“道”正是那现代科学努力探索追寻的归宿性答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茫茫大千世界又何以构成?那么“精、气、神”与之又有何种关系?
一、“精(形)、气、神”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前文已言,古人认为:‘道’(太极、气、阴阳合而为道)是宇宙之本源,气是整个世界的本体,一切事物都是气之所聚,人体同样也不例外。《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者为死。……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汉代,《淮南子·原道训》道:“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意思是,人的形体是构成人生命的房子(形态结构),气是维持人生命的东西(物质能量),神是主宰人生命的主人(信息控制)。(‘生’又可泛指一切运动的系统事物)。后来的《太平经》又言:“故以形体为家,以气为舆马,以精神为长吏,兴衰往来,主理也。”意思是,人的生命就好比一辆行驶中的马车,形体相当于马车本身,气相当于拉着马车奔跑的马匹,精神相当于驾驭马车的御马者,天下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之理,都是这三者配合构成的统一体。可见所谓的‘形、气、神’无非是古人对一个事物(人)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把握(分层次控制管理)的方法而已,其本质上是对一个事物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认识(控制管理)方法(有所侧重不同)。现代比喻,好比一台计算机,形是硬件,气是软件,神是操作控制,三者共同运作缺一不可。类似于现代物理学质量、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类似于现代系统论思想物质、运动、秩序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万事万物皆是此三大要素的复合体。
二、物质序态与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㈠物质序态分级
古代荀子,把有形物质从水火到人分为四个梯级,《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类似于现代物质序态之表达。
从前文朱灿生的“开放系统的定态幅时函数I2(T△E)G”得知:
“当物质序态参数≥0时,对应于平衡物质态;【拟对应于基本粒子、光态(包括离子态)】、
当序态参数≥1以上时,对应于耗散结构; 【拟对应于气态、液态、固态】、
而2级以上的系统,则认为属生命现象的物态描述;【拟对应于整体多层次有自我反馈功
能的开放系统】。”见表格:
[td=1,1,84]宇宙基原
[td=1,1,87]引力斥力原
[td=1,1,116]物质序态趋向于0;
[td=1,1,107]虚空(非顽空)
[td=1,1,173]不可感知性
[td=1,1,84]基本粒子
[td=1,1,87]光态物质
[td=1,1,116]物质序态≥0;
[td=1,1,107]妙有
[td=1,1,173]不稳定、服从测不准定律
[td=1,1,84]无机、有机物
[td=1,1,87]气态液态固态
[td=1,1,116]物质序态≥1;
[td=1,1,107]有(可观察实在)
[td=1,1,173]稳定、向外辐射耗散光态物质
[td=1,3,84]有
机
生
命
[td=1,1,87]低等生命
[td=1,1,116]物质序态≥2;
[td=1,1,107]初级系统
[td=1,1,173]反馈、调节、控制自组织开始
[td=1,1,87]高等生命
[td=1,1,116]物质序态2级以上;
[td=1,1,107]多层次高级系统
[td=1,1,173]主动感知、意识建立
[td=1,1,87]人类
[td=1,1,116]物质序态3级;
[td=1,1,107]全息开放系统
[td=1,1,173]精神意识占主导地位(世界观)能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具有社会属性。
㈡物质序态分级与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告诉我们,物质、运动、秩序(质量、能量、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世间万事万物(小到电子、大到宇宙)都是此三要素的的复合体。物质和能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物质能量在时空中存在和变化的秩序,物质能量一旦成“物”即构成系统,就表现为相对有序性,其有序状态又是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的。故任何“物”物质能量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信息控制系统,都是在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运动。上述表格与其说是物质序态分级,不如说是信息控制系统分级更吻合其本意表达。
本着上文‘高级运动状态包涵着低级运动状态,高级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包涵着低级物态(光态、超光态),高级物质序态包涵着低级物质序态,高级信息控制系统也包涵着低级信息控制系统’原则列下表:
信息控制系统分级表
[td=1,1,90]物质序态≥0;
[td=1,1,128]无形(眼不能见)
[td=1,1,123]非“物”无从系统
所谓“一物一系统”
[td=1,1,122]略(见上文《宇宙本源与“道”》)
[td=1,1,104]道-不可感知,
无从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1;
[td=1,1,128]有形(“死”结构)
[td=1,1,123]低级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结构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2;
[td=1,1,128]生物(自组织反馈)
[td=1,1,123]高级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加虚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加客观信息流反馈双重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气-客观物质信息流、功能调控
[td=1,1,90]物质序态3级;
[td=1,1,128]人类(精神社会属性)
[td=1,1,123]超高级开放信息控制系统
(实体、虚体、精神三位一体调节控制系统)
[td=1,1,122]物质能量、形态结构加客观信息流反馈、主观信息干涉,三重调节
[td=1,1,104]精-物质能量
气-客观物质信息流、功能调控
神-主观干涉信息流、精神调控
㈢精气神与人体信息控制系统分级
现代系统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多形态,多结构、多信息、多功能、多重子系统和多重控制系统,广泛复杂开放的自组织网络系统,是一个非线性,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一个复杂的稳态应变体。类似于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因此至少在信息控制系统层面上囊括了上述已知的全部子系统,是‘精’‘气’‘神’三大信息控制系统高度统一的巨系统。
(注意:此处的‘精气神’所指已有别于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已非原物质层面理解的‘精微物质’,上升为信息控制系统的‘系统质’。如果解释成‘精微物质’,那么中医就自己使自己落后了‘现代医学’两千多年,又回到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四元素’时期。)
打个不很恰当但现代生意人容易明白的比方:‘精’好比人力、物力、财力,‘气’好比关系、人脉、商业信息,‘神’好比做人、道德、理念、社会效益构成的商业信誉,三者相互相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资本主义早期重在原始积累、财富积蓄近乎残酷,类似于只重物质结构层面的线性对抗(精之管理);中期商业‘游戏规则’制定、比赛打拚的是运用关系、信息的智谋,类似于开始侧重信息反馈层面的市场调节(气之管理);真正要做大做强、还需用商业道德、企业文化加以规范、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谋取与社会和谐,类似于当代谋求综合、整体、系统、协调、自组织和谐等现代系统控制管理思想(神之管理)。用系统管理思想去理解,‘精’类似于财力物力管理,‘气’类似于人才组织管理,‘神’类似于道德理念规范。也有人将之比喻为计算机硬件、软件、遥控操作系统的通力合作。
中医认为:“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分而为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一者受损累及其余。”(中医有大量通过精气神三者关系调控五脏六腑的理论和方法,不累牍)就是其多层次信息控制系统、立体、综合、整体、系统、协调、自组织等现代系统控制管理思想的具体写照。
㈣精气神分级信息控制管理思想的前科学性
反观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的脚步,现代医学几乎所有对抗性思维的治疗手段都是建立在(精化)物质能量、形态结构控制层面上的产物;现代前沿科学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跨学科科学的确立和发展,刚刚开始将人体的宏观控制步入(气化)客观物质流
信息功能影响结构层面,离传统中医主张的(神化)《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治病之道,治神为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胜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用情志调节脏腑功能层面距离尚远;“精、气、神”三者相统一宏观整体调控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真正被现代科学认识更是有待时日。所以作为研究系统控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曾经明白地表示过(大意):“就系统控制思想而言,西医还处于幼年时期,过几百年才能到系统论,再过几百年才能到中医的整体论。”“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总结了以后,要改造现在的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超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三、信息控制系统分级与中医基础理论
㈠传统中医理论概念的三级分类
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老师对传统中医理论概念有一个三级分类(列表说明):
[td=1,1,113]一级概念范畴
【明理】
[td=1,1,137]道、气(精气神)、数、序、势、象等
[td=1,1,99]基础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介入层面和方式
[td=1,1,103]因不易理解而易被抛弃
[td=1,1,113]二级概念范畴
【定法】
[td=1,1,137]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
[td=1,1,99]应用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模型分类
[td=1,1,103]因机械对应而易被曲解
[td=1,1,113]三级概念范畴
【合于术数】
[td=1,1,137]摄生、诊道、治道、方剂、本草、针灸等
[td=1,1,99]治法理论概念
[td=1,1,114]系统信息控制、具体方法和手段
[td=1,1,103]因功利主义而易被异化
㈡中医理论实质是以‘道’为核心的系统控制管理方法
从上表可知,中医理论实质上就是古代先人的系统控制管理方法,是以一级概念为基础构成,二级概念为控制模型,三级概念为调控手段的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方法。即所谓‘明理、定法、合于术数’,现代中医‘以理定法、以法定方、以方定药(技)’的辩证思维模式。其中重中之重、中医理论的立足根本是它的基础构成-‘理’,是以‘道’为理论核心、‘精气神’为研究对象、‘象、数、势、序’为座标反映的一级概念范畴。故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常常又有‘道文化’‘气文化’‘象数文化’……之称。
现代生命科学已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构成决不仅仅是可以观察到的活动实体和能量变化,而且还是一种高度有序化(规律)的运动过程。生命中的许多过程,如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免疫反应、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神经信号的传导、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等,虽然外部表现是物质或能量的变化,但在本质上都是生命信息转移或交换的过程。”
从上文《宇宙本源与“道”—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已知:中华文化的“道”既为宇宙之本源、就是构成充斥于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元,老子曰:“有物混成……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管子曰:“道在天地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到不能再小的基原(基本粒子),构成世间万物,构成大到不能再大的茫茫宇宙,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至微至著、至隐至显。同时它又规定和参与着世间万物发生、发展、变化、衰退、消亡的一切过程。故而人们常常又把‘道’当作规律和一切过程解读,如‘道者规律也’‘法天地运化为道’‘大道无痕、平凡即道’等等,进而还把一些遵循客观规律的理论、方法、技术也称之为‘道’,如‘天道’‘人道’‘医道’‘诊道’等,‘道’已成为一种正确合理(普遍真理)的泛指,一种古代科学的代名词。现代翻译类似于当代无处不在的跨学科科学-系统信息控制管理思想。
㈢通过‘精气神’曲线把握‘道’是有效途径
然而宇宙基元≥0的物质序态、趋向于0不等于0的不可感知性质(见上文)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直接接触研究‘道’而了解‘道’,(《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其首,随之不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或可感知的事物为研究对象,进而曲线了解和把握‘道’。古人把可感知事物偏重于形态结构称之为‘形’,把构成形的精微物质从偏重于质量能量层面理解称之为‘精’,从偏重于客观物质信息流层面理解称之为‘气’(能量),从偏重于主观精神状态、社会属性(信息)层面理解称之为‘神’。现代翻译:物质能量的发源和积蓄为‘精’,客观物质流信息反映为‘气’(类似现代物理学场和系统论系统质概念),主观信息控制流为‘神’(含理之气为之神,类似于现代物理学通过场调控系统的动态能观、能控、能达和系统论具有主观控制信息的系统质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一旦成立,就必然是此三者‘精气神’相统一的结合体‘混而为一’,且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精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一者受损累及其余。《道德经》言:“道生一(元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精气神)、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有“精气神合而为道。”之说。(类似于现代贝时璋院士:“什么是生命活动?根据生物物理的观点,无非是自然界三个量综合运动的表现,即物质、能量、信息在生命系统中无时无刻地变化,这三个量有组织、有序的活动是生命的基础。”)。
《素问·天元纪大论》言:“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五行),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天)下(地)相召,而损益彰矣。”(意思是,一切事物内在本质的运动变化,都可以理解为无形的信息能量流与有形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就是气化的作用。气化是宇宙间自然能量运动的总规律,气化造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千姿百态,化出了五味五行,气化也造就了人类的聪明才智、精神思维。……无形的信息能量流主导着有形的物质状态变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决定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一切事物之损益表现也皆由此二者的关系所决定。)类似于当代质能统一、质能互换、系统自组织自我反馈控制的现代系统论物理模型描述。
因此当今有人提出:中医气化的本质与现代质能转换同型。如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因素和思想情绪调控,常常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能量作用;同理,人的精神面貌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表现,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运动转化的系统过程(道之表现),同样也可以通过物质层面调控反馈干涉精神层面。就此笔者曾经对现代的忧郁症、焦虑症做过一些有意思的观察,通常只要用中药将患者的肝气打开(肝主疏泄、管情志),心气补足(心主神明、管思维),脾肾之气源源不断(先后天滋养、脑海充盈),便有很大成效,远胜于当今从心理到心理的各种心理治疗多多。原来当代西医的疑难,用中医‘精气神’交叉管理,竟然常常有出人意料的疗效!
㈣调摄精、气、神,感悟生命的伟大航程
中医研究院傅景华言:“现代已经知道,生命表现是一个开放、协调、非线性、非平衡的和谐有序过程。生命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传输、反馈和协调、演变和运化、发生和控制、主导和驱动处于稳定、和谐、有序态势时就是健康;反之处于紊乱、失和、无序态势时就会发病。生命能量、信息上述活动本质上都可以通过精、气、神的调理而实现其自由发展。因此,调理生命能量、信息活动,调动生命自主、自愈能力,就自然成了追求自然健康的重要手段。(前文象数0的现代解释已论及)‘神气’的调摄不仅对生命空间场、粒子及能量、信息等有协调作用,而且影响电子能级的递增、激励分子结构的重组、启动DNA的潜力、激活RNA的行为、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传播和传输、减少细胞动力资源的消耗和散失,乃至对人体组织、器官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等各系统发生作用。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通过意念(神)、呼吸(气)、形体活动(形)调摄和协助病人调理。心理生理病理三层面共进,从清净到入定以调意,从吐纳到胎息以调息,从按蹻到导引以调形,从汤液到信息能量水、保健食物以调人。《黄帝内经》将生命过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命全面自由发展的不可控过程,通过对可控的意念、呼吸、形体、药物、饮食加以系统管理,通过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巨大影响,构建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古代文明。此犹如现代系统科学中,以显态系统调节隐态系统,并力图实现从动态量子化弯曲空间向静态能量闭合空间回归。亦即古人所谓‘从后天返先天’,老子曰:‘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把精气神调和的十分柔和,象刚出身的婴儿一样纯朴而充满生机!)其中的光景非亲临决难理会,即使不能达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本身,也是感悟生命的伟大航程。”
㈤‘神’有‘大一’‘小一’之谓,通于‘机’而化道
当古代西方醉心于在具体“物质”中孜孜以求那世界实质的时候,中国人却异乎寻常地执著追求那事物(系统)中变化莫测之‘神’。《易经·说卦》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黄帝内经》谓“道在于一,神转不回。”“治之极于一。”“一曰治神。”“必先治神。”中医诊治之道以‘神’为至极,其最高境界是神诊和神治。重道轻器、重神轻形,故有“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不等于望面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治病求本,本于神”。有人分析:一本《黄帝内经》通篇反复论述“神光不聚”、“神志失位”、“神明失守”、“神位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而纵横贯通。
上世纪中西汇通派旗手恽铁憔言:“‘道在于一,神转不回’(通过对‘一’的认识而认识道,通过‘神’的变化而把握道的变化。)是整本《黄帝内经》的最高宗旨。”一有‘大一’、‘小一’之谓。‘大一’者太极也。前文“系统和谐,中医之魂”有论,乃整体和谐之体现,即生命与自然、社会、环境之和通。故‘大一’者追求系统整体动态和谐(类似现代系统自我控制、自我反馈、自我适应的自组织能力)。《道德经》言:“普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反之“离一失中,则不和不通,天地不通,则贻害无穷。”《黄帝内经》:“拨度奇恒,道归于一”(调正系统网络的宗旨,在于整体系统和谐)“循生生之具,谋天人合德。”(用各种各样方法,达到多层次的系统生态和谐)是中医治病的最高宗旨。
‘小一’者无极0也,通无、通几(趋向于0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前文“宇宙本源与道”亦有论,乃宇宙本源引斥力原统一场微观粒子波粒两象性之体现。即中华文化太极、无极、道、几、无中生有(老子:“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概念范畴(道家无形纯阳物质类似现代物理场概念)。现代物理将粒子与场--波粒两象性的双重构造原理看成是自然界的最根本原理之一,然而中国古人则早已认之为常识而已。因为场的波动性延伸,故有‘大而无外’;微观粒子维象趋于0无限小的不可观察性,故有‘小而无内’;道之微粒‘几’,在甲骨文中通‘机’(微观粒子运动的排列组合秩序构成信息),‘机’又通‘化’(信息主导控制着事物的变化发展为之神,故有“神乃枢机”),‘化’又通‘变’(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皆由此而‘化’),以致‘道一’成了至广大而尽极微无所不囊括学问的‘肇基化元’神之化道,因为神乃枢机,所以“神为本,极一而治”。
此决非今日专论医学之所为。昔日林亿等人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所述“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的历史失误,申明了《黄帝内经》以大道为本,以学技为末的价值标准。及至其“何奈以至广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幸矣”的深重感叹,则表露了古人对后世大道异化,濒临于医学方技末流而失传其真之堪忧。
因此对于传统中华文化提倡的‘性命双修’(以神驭气、以气留神-修性,神气归精、精聚放能-修命)似乎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