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328
- 获得点赞
- 3
- 声望
- 18
第一节:『中医象数0‘道’的现代解释』之一
‘道’为宇宙本源,为何难以感知
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
(上)
马桢伟、(1991年9月修改稿)
注:原文雏形为陈岗、杨国荣、马桢伟、施象硕发表于
1990年北京大学《潜科学杂志》“统一场论假说”一文
世界著名科普经典《万物简史》作者布莱森是这样阐述科学发展史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所有科学、文化、哲学、宗教……归根结底必须要作出解答的根本性大问题,也是整个人类为此孜孜不倦努力探索的大问题。(首先要解决构成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科学与哲学的归宿性答案,引领多少伟大人物为此而努力探索奋斗终身,为此牛顿近乎完美的经典力学受到了两个幽灵的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得不作广义修正,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的诞生反而迷失了对真空不空、超光速、超时空存在的探索,负质量的实际找不到,大爆炸理论更遇到了大爆炸以前以外是什么的质疑,就连信息论创始人也没有能最终给信息下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多少伟大的科学家带着如此迷茫,晚年不得不投入上帝的怀抱,既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人类,自然就应该能告诉他的子民这所有一切的本源是什么……,可是这一条路似乎并不通畅。然而,这一现代科学努力探索的终极悬案,却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华文明之中,那就是“道”(太极、原气、阴阳三者合而为道)……。
爱因斯坦当年有言:“当理论与事实相矛盾时,我们应当承认理论失败而不是摒弃事实,所有理论都是人类想像中的暂时结构,人们对它的接受也是暂时的,并且只要当积累起来的事实一旦揭示它们的不适应性,它们便寿终正寝了,科学要求理论应该永远不断地调整,以符合于得到恰当证实的事实。”
面对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科学与哲学的归宿性答案,现代科学理论显得如此苍白和脆弱不堪,近代和现代科学的两大基石——“物质”和“时空”正在动摇,并且似乎将引起一场多米诺骨牌似的倒塌。现代科学体系从哲学到物理学都无疑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特别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基础理论,似乎又重现了十九世纪末经典力学“两个飘荡阴影”的情况,物理学的根本概念“物质能量”和“时空”必须有所新的突破,人们冀望建立一套新的理论去符合事实,从而改变目前这种局面。
纵观中外古人和伟人的论断,回顾当今物理理论研究的最前沿,一种新的思想正在召唤人们,一种新的理论正在孕酿脱胎。本文旨在试图用当年爱因斯坦没有完成的对宇宙间最基本粒子性质的几个假说,把东方间歇混沌思维的潜逻辑性效应溶容于现代西方科学的有序显逻辑结构之中,把潜科学的大量思辩内容直接纳入传统的显科学范畴,创立一种全新的物理学理论,建立一种辩证的质能观和时空观。在这一理论之中,物质的无限分割性和有限分割性得到了统一;“物质和精神”关系不再单纯是哲学上的课题;更重要的是物理学中的质能转化。真空不空,光速并非极限; 时空的多维象与隐态导致了隐态运动和任意超光速;许多令人费解的难题,东方的“道”“易”“元气”“太极、无极”,西方的虚空种子学说、以太、负质量、狄拉克的真空湮没理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惯性、引力产生的原因、测不准原理等等,都在本文中得到解释,甚至许多唯心和唯物思想的争辩也在本文中得到了统一。
相信您进入本文的理论,定会给您的思维带来极大的开拓。
Ⅰ、
引力原与斥力原
一、引力与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事物内部和外部对立统一斗争的具体表现,运动决定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发展乃至衰亡。”哲学上将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归纳为五种基本运动,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而所有一切运动都决非凭空产生的,必定借助于力的维系和传递。掌握“力”这把钥匙就好比找到了开启现代迷宫之门的途径。
机械运动研究的是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机械力的传递和维系;物理运动研究的是引力、热力、电磁力以及各种强弱相互作用力; 化学运动研究的是化学元素之间的结合力和分解力; 生命运动研究的是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的力; 社会运动研究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现代基础物理是研究自然界最微观至最宏观的科学,可谓是科学中的科学,其研究的还是力的变化,经典力学研究的是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研究的还是力,量子力学理论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任何力的研究,归纳到最后,又必将是引力和斥力的研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言:“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之中,吸引和排斥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运动形态。”
牛顿、康德、谢谢林和黑格尔等哲学大师们都无一例外在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吸引和排斥方面做出过贡献。
爱因斯坦在研究统一场论时,曾经强调说:“有理由认为,组成原子的基元结构是由引力结合在一起。”
马赫原理断言“物体的惯性完全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所以要使粒子相对于宇宙中的其它物质作加速运动,就需要有力作用其上。”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基本规律,宇宙间所有的力,大至最大,小至最小都可分解为两种最基本的力,即引力和斥力。而所有力的表现又必然是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合力。可以想象如果宇宙间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那么整个宇宙只能是一个无渊的黑洞,根本就不可能有星球,有世界,有物质,它将贪婪地吞下一切,成为一个密度大到不能想象的实体;反之如果宇宙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那么宇宙将成为一个永远向外耗散、越来越稀薄的……,那里还有我们的世界。总之有理由认为:引力和斥力是宇宙间一切物质形成和变化的最根本原因。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着力研究引力的作用,新一代的斥力学说已经在基础物理学和潜科学领域内掘起,但是任何强调一方,孤立另一方的观点都将导致人们的研究进入死胡同,本文试图用辩证对立统一的观点,把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一种新的自然界两极性(二元性)绝对同一的引、斥力统一场理论。
二、引力原和斥力原是构成基本粒子的基原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古希腊的米利都派学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到近代基础物理学中的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介子、光子乃至夸克、龙子、渺子的寻找和研究; 从古代中国荀况、王充、王安石、张载等人的“元气”“精气”学说,古代西方的以太说到近代物理学家狄拉克的真空湮没理论,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负质量理论,都坚持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一种不可分割的最基本粒子构成的。
而相反有趣的是,从古代中国“易”、老子庄子的“道”学说;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以多生多,没有无限小。”学说,爱利亚派的善辩到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物质概念的论述,乃至毛泽东会见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谈话,古今中外有数的几个哲学家和伟人无疑都坚持了物质可无限分割这样一种观点。
就这一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悬案,本文在似乎更趋近后一种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将两种观点辩证地统一起来,导引出我们的引力和斥力原假说。
三、 物质有限分割与无限分割,趋近于后一种观点的理由:
(一)辩证法思辩的结果
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运动的源泉,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得以生存、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实质内容,一个事物,大至最大、小至最小,一旦成立便是它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其内部同时又必然存在着互相排斥的矛盾双方,其必然又可分解为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一旦成立,它本身就是由矛盾着的双方乃至多方构成的,那么任何基本粒子,小到中子、质子、光子、电子、夸克乃至至今没有找到的龙子、渺子,只要它一旦成立,作为一种“子”,一种物质,它必然是由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构成的,又必然可被继续分割,由于引力和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是构成宇宙间最基本粒子的最基本矛盾。因此可以断言,任何基本物质(粒子),就必然至少可被分割为引力和斥力两部份。
(二)是人们感知的有限性决定的
列宁在论物质的哲学意义时,是这样给物质下科学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就是指无限多样的客观存在,需要通过人们的感知去主观反映的。人类有限的感知,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全部真实地反映物质客观存在的无限性(无限小、无限多样)(注:有当代大科学家认为:宇宙间75%以上的客观存在,是超越人类感知,不能被人类认识的物质。)随着人类感觉的伸展(借助于各种科学手段),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必然是变化发展的。假设把今天的光、电磁场、物理场之类的效应,向前移到十六世纪,那么当时再伟大的科学家也只能将它们例入精神范畴,而决不会有人说这是物质现象。今天人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到它们的物质性,就是人们感觉的伸展(借助于仪器的探测),那么在仪器发明前,这些东西是否即应归于“唯心”“绝对精神”“绝对概念”之内呢?释迦牟尼曾说:“一点水中有众生象。”这在显微镜发明以前,无疑是唯心的,但在发明之后呢?因此可以断言任何时代,任何阶段人们寻找到的所谓基本粒子,只能是用其同时代的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感知手段去认识的结果,而决非什么最基本粒子,也决非终极认识。
伽利略、牛顿等人创立的定性研究,定量分析近代科学实验方法,虽然大大促进了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全面系统的高速发展,每一次新元素、新粒子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基础理论的发展,但就其感知手段,一切依赖于眼见为实,一切科技手段、实验方法的运用,终归还只是眼睛感觉的延伸。在哲学观上,无疑存在着严重的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痕迹,总是希图依赖于眼睛的有限性去感知物质和宇宙的无限性,建立一种物质和宇宙的终极认识。它无疑严重束缚了人类的思维发展,阻碍了人们对物质和宇宙的再认识。因此它面对任何超越眼睛(包括一切科技手段)感知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总是显得一筹莫展。
(三)自然科学发展的间接证明
A.非点理论的创立证明了基本粒子的可分性
菲涅尔成功地将一束平面偏振光分解成了左右旋圆偏振光,从而证实了他根据“任何直线谐振动都可以分解成两个频率相同、初位相相同而反向旋转的圆周运动”原理提出的“平面偏振光是两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偏振相反的圆偏振光的迭加”观点。
日本内田秀男博士发现了电场感应效应;美国克里许的质子碰撞实验,以及综合考虑一个高能光子可以变为电子——正电子偶的事实(否定了夸克的存在),认为电子是由一段电场充满全空间的闭弦所组成。其它基本粒子也与电子相类似,也是充满全空间的场,粒子不再表示“小而不可入的实体”,不仅充满着空间,而且还可以重叠,这都是物质可被无限分割的有力佐证。
B.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相悖证明寻找最基本粒子的盲目性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两座里程碑。相对论研究的是关于时空场的问题,深刻地讨论了引力的本质,其理论包含着这样两个前提,即实在论和定域论;量子力学是彼尔、海森堡等人在微观客体的研究上逐步提出来的新力学,它的两条基础定律是测不准关系和互补原理。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把任何事物、规律都看成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东西,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隐含着有一种“高明技巧在支配一切”的“决定论”思想,因此必定要假设一种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微粒。而量子力学却深刻地看到了人类识神(意识)对自然的影响以及认识事物的有限性(与我国古代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颇为相似),极力倾向于“随机性”把世界描绘成一个几率世界,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关系式正是这种思想的深刻描述。
为了鉴别这两种思想,科学家们经过了艰苦地探索,贝尔不等式的提出,科学家们先后做了12个实验,结果表明:定域实在性理论不能重现量子力学的全部预言,确信由于贝尔不等式实际上的不成立,导致定域实在论是错误的。随着理论和实验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结果倾向于量子力学,由量子力学理论结构推导出来的一切可与实验比较的结果,全部得到证实,这意味着量子力学是正确的,定域实在论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人们对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给出几率解。”希冀通过定性研究、定量分析的科学实验方法去寻找最基本粒子的途径,无疑将成为一条死胡同。辩证否定的认识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当今物理学基础理论发展,已经要求人们重新拾起古人“直觉思辩”这个思想武器溶合当今高密度发展的基础理论对传统的科学实验方法来一次辩证地否定,探索一条寻找世界本原的新路。
(四)辩证统一在引力和斥力原上
持物质可被有限分割的学者也许会问,按照显逻辑思维推理,物质被无穷分割,分割到最后必有一零界点,这是一种常识,那么这个临界点又是什么呢?这个看上去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早有人回答。古希腊哲学家毕哥达拉斯曾有这样一种思想,“要寻找一种超越于任何具体事物而又为任何事物所共有,同时又是十分确定的东西作为万物本原”,他认为这就是“数”。“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目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直线上的点是无限多的,是没有大小的。因为它是一种无穷划分,平面上的线与立体上的面亦是如此。微积分中的Dx趋向于0而不等于0,孤立的研究某一个Dx是毫无意义,但研究它们的集合却有着无穷的意义。基于这种思想,我们不妨将Dx对应于物质被无限分割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
四、构成物质的本原(基原)的六大性质
构成物质的本原(基原),它必然应该具有犹如当年爱因斯坦所言如下这些性质:
性质㈠;趋向于零而不等于零,介于有与无之间,是无向有转化的度
趋向于0而不等于0,这一思想类似于中国古代“道”和“元气”的概念。(自明代以后,太极、元气、阴阳三者合一,合而为道。)老子论道“道者虚空也,虚空非空”。非空是指它的“有”——客观实在性。即“道之有物混成,唯咣唯唿,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虚空是指它的“无”——一般感官功能的难以感知性。“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复归于无物,”“是视之不见,听之无闻,博之不得的‘虚无飘渺’。”它隐含着现代物理中,真空中的虚无能生万有的场的概念,决非什么“绝对概念”和“绝对精神”。
荀况、王充等人的“元气”学说认为“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虚空即气,故有无,隐显,神化之变……。”“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也就是指这些构成物质基原的客观实在性和难以感知性。
正是由于它的难以感知性,所以说它趋向于0,类似于“虚空”,而它的客观实在性又决定了它不等于0,类似于“混沌”“元气”,一旦构成任何一种能够被人们(眼睛功能的展伸)感知的物质。即所谓基本粒子,它就是“有”,≥1,其必然是一个向外耗散的正质量,又在向0运动,因此认为这种基原是介于“有”与“无”之间的度。
由于它趋向于0,而不等于0的性质,≥0决定了它具有更高度的测不准性质,通常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物体的粒子或粒子组合意义丧失,独立存在的实在概念已丧失它保存的某种意义,因此定域实在论必然被抛弃,几率解必然占上风。当今有人断言:自然科学的最终发展,必然意味着物理原理的简单化以及描述其作用的数学趋于越来越复杂,有人希冀建立一种用数学几率解的时空拓扑结构,来解释一切也决非偶然。
朱灿生的“开放系统的定态幅时函数I2(T△E)G”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物态层次假设的线索:
“当物质序态参数≥0时,对应于平衡物质态;【拟对应于基本粒子、光态(包括离子态)】、
当序态参数≥1以上时,对应于耗散结构; 【拟对应于气态、液态、固态】、
而2级以上的系统,则认为属生命现象的物态描述;【拟对应于整体多层次有自我反馈功
能的开放系统】似乎是一种佐证。
性质㈡;基原不存在内部矛盾,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类似于磁单极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探讨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时,曾提出“小一”和“端”这两个概念。战国后期的惠施(前370——前310)说:“其小无内,谓之小一。”所谓无内,本文理解并非是今人理解的坚实固体,而是指物质被无限分割后,接近临界(趋向于0),不再含有基本矛盾。《墨经》中说:“非半弗薪则不动,说是端。”“着半持之,谓之极。”就是指接近于临界(趋向于0)的基原,并非是一种,必然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端极。
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宋代张载、王安石都具有相类似的思想,认为世界的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气相互作用而成,万物“乘气而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所以无穷者,二气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凡象皆气也,不有两,则无一。”“欲一之不能为之变。”“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这一系列朴素辩证法思想都清楚地表明,任何一种基本粒子(为之一),都是由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基原(端)构成。
性质㈢;世界的本原(基原)必然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原
前面已经论及“引力与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是构成微观世界(各种基本粒子)最基本要素,因此有理由认为,构成基本粒子(包括至今还不能认识的各种基本粒子)的基原,必然具有引力和斥力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爱因斯坦在探讨统一场引力理论时,曾经假设有一种对应于正质量的负质量存在,其认为“一个正质量吸引其它所有质量,既吸引正的,也吸引负的;一个负质量排斥所有其它质量,既排斥正的,也排斥负的。”这提示我们断言:
世界的本原(基原)必然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原,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引力原和斥力原。(注:为了区别于其它基本粒子,我们不用“子”这个概念,借用禅宗的一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引力原吸引一切,既吸引引力原,也吸引斥力原,斥力原排斥一切,既排斥引力原,也排斥斥力原。它们是构成一切基本粒子的最基本,一切可观察物质都是由大量引力原和斥力原在结构上的排列组合而成,在数量上必然是引力原数大于斥力原数,它们都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任何基本粒子都是它们数量级变化过程中的相对静止。
性质㈣;引、斥力原质量等于0,维象趋于0,速度趋于无穷大
引力、斥力原趋向于0不等于0,介于有与无之间,是物质被无限分割的临界性质,决定了它们的结构远比任何基本粒子小得多(包括光子)。它们的静质量必定等于0,吸引一切,排斥一切的性质,又决定了它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任何一方不能单独构成一种物质(一种独立存在的客体)。故而单一的引力原斥力原运动是无从考察的,这意味着它们的动质量也必然等于0或趋向于0。
现代量子力学已经证明,质量与能量守恒,物质是能量高度集中分布的存在形式,空间是能量相对均匀、相对连续的分布形式,空间的拓扑性质和度量性都依赖于其能级的高低和分布,在微观尺度上,由于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空间变成分立的(即空间量子化),一个空间点消失,在另一点延迟出现的飞跃过程。微观空间的维象为零维,在空间模型中,坐标只有一个(一维)。联系本文所假设的引力原和斥力原,因为它们要比任何微观粒子小得多,质量等于0或趋向于0,决定了它们本身的维象必定趋向于0或等于0,这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想象的某个质点,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具有无穷穿透性的虚空。一种周围约束条件为零的自由自在。吸引一切和排斥一切的性质就是其维象趋于0的具体表现。爱因斯坦、牛顿等人寻找负质量、假设的无限凹,无限凸结构模型就是它们的写照。
又因为它们的无限小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超高度的测不准性质,维象趋于0,周围的约束条件为零,阻力为零,具有无穷穿透性,决定了它们速度类似趋于无穷大。
事实上我们认为:非点理论的确定,康普顿效应(光子与电子碰撞,某些光子的波长变长)和引力红移都已经在向人们提示光子是具有深刻结构的。正是光子具有深刻结构,并非最小粒子,是一种由一定数量引力与斥力原组合的基本稳定结构,同时由于斥力原排斥一切的特性决定了空间中大量存在的斥力原必定会体现出一种相对均匀性,以一种基本稳定结构在一种相对均匀的空间运动,可以想象,其受到阻力一定具有很大的概率性,其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必定是一个常数,即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光的色散效应,光的传播速度与光源运动状态无关也是十分显然的,光速C必定是一种一定程度上的近似,它仅仅体现了真空中斥力原的分布密度。而物质的基本结构再简单到一定程度时,原来空间中大量斥力原所体现的相对均匀性,对简单基本结构物质就会显得并非那么均匀,其位置和速度的测不准性质就会显得更为突出。在一定范围内阻力可趋向于0,那么速度趋向于无穷大。
因此有理由认为:超光速的存在是必然的,引力原为最基本,具有超高度测不准性质,维象趋于0,那么引力的传播速度必定大于光速,趋于无穷大,并具有无穷穿透性。
“马赫原理认为,惯性力来自宇宙间远方星系相对于我们作加速度运动时的重力作用。牛顿水桶实验中水呈凹形情况,就是水相对于遥远星系转动而引起的重力效应。”如果由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推出引力波速为光速,这就难以解释:何以距地球数百光年的星系所发出的以光速运动的引力波能够瞬间对牛顿水桶发生作用?事实上,有人在作寻找超光速粒子实验,观察广延大气簇射现象时,已经发现了超光速现象的存在。1987年2月24日发现超新星SN1987A爆发,日本神冈和美国IMB两个地下实验室共收到19个来自SN1987A的电中微子,其能量上限为为40Mev,静质量上限为10er/c平方,都简接证实了超光速的存在。由此可见,狭义相对论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光速不变原理将得到动摇,在数学领域内也已经有人试图用洛仑兹变换推广到超光速,来扩大狭义相对论的使用范围。
光速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极限速度,这是由于人类目前的认识手段必须借助于光和电磁现象(最小尺度)这一条件和事实决定的,这意味着超光速必然是一种隐态运动(见后文论时空)。
未完,接下
‘道’为宇宙本源,为何难以感知
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
(上)
马桢伟、(1991年9月修改稿)
注:原文雏形为陈岗、杨国荣、马桢伟、施象硕发表于
1990年北京大学《潜科学杂志》“统一场论假说”一文
世界著名科普经典《万物简史》作者布莱森是这样阐述科学发展史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所有科学、文化、哲学、宗教……归根结底必须要作出解答的根本性大问题,也是整个人类为此孜孜不倦努力探索的大问题。(首先要解决构成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科学与哲学的归宿性答案,引领多少伟大人物为此而努力探索奋斗终身,为此牛顿近乎完美的经典力学受到了两个幽灵的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得不作广义修正,量子力学测不准定律的诞生反而迷失了对真空不空、超光速、超时空存在的探索,负质量的实际找不到,大爆炸理论更遇到了大爆炸以前以外是什么的质疑,就连信息论创始人也没有能最终给信息下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多少伟大的科学家带着如此迷茫,晚年不得不投入上帝的怀抱,既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人类,自然就应该能告诉他的子民这所有一切的本源是什么……,可是这一条路似乎并不通畅。然而,这一现代科学努力探索的终极悬案,却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华文明之中,那就是“道”(太极、原气、阴阳三者合而为道)……。
爱因斯坦当年有言:“当理论与事实相矛盾时,我们应当承认理论失败而不是摒弃事实,所有理论都是人类想像中的暂时结构,人们对它的接受也是暂时的,并且只要当积累起来的事实一旦揭示它们的不适应性,它们便寿终正寝了,科学要求理论应该永远不断地调整,以符合于得到恰当证实的事实。”
面对世界、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科学与哲学的归宿性答案,现代科学理论显得如此苍白和脆弱不堪,近代和现代科学的两大基石——“物质”和“时空”正在动摇,并且似乎将引起一场多米诺骨牌似的倒塌。现代科学体系从哲学到物理学都无疑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特别作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物理学基础理论,似乎又重现了十九世纪末经典力学“两个飘荡阴影”的情况,物理学的根本概念“物质能量”和“时空”必须有所新的突破,人们冀望建立一套新的理论去符合事实,从而改变目前这种局面。
纵观中外古人和伟人的论断,回顾当今物理理论研究的最前沿,一种新的思想正在召唤人们,一种新的理论正在孕酿脱胎。本文旨在试图用当年爱因斯坦没有完成的对宇宙间最基本粒子性质的几个假说,把东方间歇混沌思维的潜逻辑性效应溶容于现代西方科学的有序显逻辑结构之中,把潜科学的大量思辩内容直接纳入传统的显科学范畴,创立一种全新的物理学理论,建立一种辩证的质能观和时空观。在这一理论之中,物质的无限分割性和有限分割性得到了统一;“物质和精神”关系不再单纯是哲学上的课题;更重要的是物理学中的质能转化。真空不空,光速并非极限; 时空的多维象与隐态导致了隐态运动和任意超光速;许多令人费解的难题,东方的“道”“易”“元气”“太极、无极”,西方的虚空种子学说、以太、负质量、狄拉克的真空湮没理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惯性、引力产生的原因、测不准原理等等,都在本文中得到解释,甚至许多唯心和唯物思想的争辩也在本文中得到了统一。
相信您进入本文的理论,定会给您的思维带来极大的开拓。
Ⅰ、
引力原与斥力原
一、引力与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事物内部和外部对立统一斗争的具体表现,运动决定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发展乃至衰亡。”哲学上将世界上的一切变化归纳为五种基本运动,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而所有一切运动都决非凭空产生的,必定借助于力的维系和传递。掌握“力”这把钥匙就好比找到了开启现代迷宫之门的途径。
机械运动研究的是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机械力的传递和维系;物理运动研究的是引力、热力、电磁力以及各种强弱相互作用力; 化学运动研究的是化学元素之间的结合力和分解力; 生命运动研究的是蛋白质的合成或分解的力; 社会运动研究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现代基础物理是研究自然界最微观至最宏观的科学,可谓是科学中的科学,其研究的还是力的变化,经典力学研究的是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研究的还是力,量子力学理论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任何力的研究,归纳到最后,又必将是引力和斥力的研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言:“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之中,吸引和排斥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运动形态。”
牛顿、康德、谢谢林和黑格尔等哲学大师们都无一例外在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吸引和排斥方面做出过贡献。
爱因斯坦在研究统一场论时,曾经强调说:“有理由认为,组成原子的基元结构是由引力结合在一起。”
马赫原理断言“物体的惯性完全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所以要使粒子相对于宇宙中的其它物质作加速运动,就需要有力作用其上。”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最基本规律,宇宙间所有的力,大至最大,小至最小都可分解为两种最基本的力,即引力和斥力。而所有力的表现又必然是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合力。可以想象如果宇宙间只有引力而没有斥力,那么整个宇宙只能是一个无渊的黑洞,根本就不可能有星球,有世界,有物质,它将贪婪地吞下一切,成为一个密度大到不能想象的实体;反之如果宇宙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那么宇宙将成为一个永远向外耗散、越来越稀薄的……,那里还有我们的世界。总之有理由认为:引力和斥力是宇宙间一切物质形成和变化的最根本原因。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着力研究引力的作用,新一代的斥力学说已经在基础物理学和潜科学领域内掘起,但是任何强调一方,孤立另一方的观点都将导致人们的研究进入死胡同,本文试图用辩证对立统一的观点,把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一种新的自然界两极性(二元性)绝对同一的引、斥力统一场理论。
二、引力原和斥力原是构成基本粒子的基原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古希腊的米利都派学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到近代基础物理学中的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介子、光子乃至夸克、龙子、渺子的寻找和研究; 从古代中国荀况、王充、王安石、张载等人的“元气”“精气”学说,古代西方的以太说到近代物理学家狄拉克的真空湮没理论,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负质量理论,都坚持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一种不可分割的最基本粒子构成的。
而相反有趣的是,从古代中国“易”、老子庄子的“道”学说;战国时期哲学家公孙龙“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以多生多,没有无限小。”学说,爱利亚派的善辩到亚里士多德的二元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物质概念的论述,乃至毛泽东会见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谈话,古今中外有数的几个哲学家和伟人无疑都坚持了物质可无限分割这样一种观点。
就这一哲学和物理学上的悬案,本文在似乎更趋近后一种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将两种观点辩证地统一起来,导引出我们的引力和斥力原假说。
三、 物质有限分割与无限分割,趋近于后一种观点的理由:
(一)辩证法思辩的结果
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运动的源泉,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得以生存、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实质内容,一个事物,大至最大、小至最小,一旦成立便是它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其内部同时又必然存在着互相排斥的矛盾双方,其必然又可分解为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一旦成立,它本身就是由矛盾着的双方乃至多方构成的,那么任何基本粒子,小到中子、质子、光子、电子、夸克乃至至今没有找到的龙子、渺子,只要它一旦成立,作为一种“子”,一种物质,它必然是由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构成的,又必然可被继续分割,由于引力和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是构成宇宙间最基本粒子的最基本矛盾。因此可以断言,任何基本物质(粒子),就必然至少可被分割为引力和斥力两部份。
(二)是人们感知的有限性决定的
列宁在论物质的哲学意义时,是这样给物质下科学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也就是指无限多样的客观存在,需要通过人们的感知去主观反映的。人类有限的感知,决定了人类不可能全部真实地反映物质客观存在的无限性(无限小、无限多样)(注:有当代大科学家认为:宇宙间75%以上的客观存在,是超越人类感知,不能被人类认识的物质。)随着人类感觉的伸展(借助于各种科学手段),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必然是变化发展的。假设把今天的光、电磁场、物理场之类的效应,向前移到十六世纪,那么当时再伟大的科学家也只能将它们例入精神范畴,而决不会有人说这是物质现象。今天人们之所以能够认识到它们的物质性,就是人们感觉的伸展(借助于仪器的探测),那么在仪器发明前,这些东西是否即应归于“唯心”“绝对精神”“绝对概念”之内呢?释迦牟尼曾说:“一点水中有众生象。”这在显微镜发明以前,无疑是唯心的,但在发明之后呢?因此可以断言任何时代,任何阶段人们寻找到的所谓基本粒子,只能是用其同时代的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感知手段去认识的结果,而决非什么最基本粒子,也决非终极认识。
伽利略、牛顿等人创立的定性研究,定量分析近代科学实验方法,虽然大大促进了近代和现代自然科学全面系统的高速发展,每一次新元素、新粒子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基础理论的发展,但就其感知手段,一切依赖于眼见为实,一切科技手段、实验方法的运用,终归还只是眼睛感觉的延伸。在哲学观上,无疑存在着严重的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痕迹,总是希图依赖于眼睛的有限性去感知物质和宇宙的无限性,建立一种物质和宇宙的终极认识。它无疑严重束缚了人类的思维发展,阻碍了人们对物质和宇宙的再认识。因此它面对任何超越眼睛(包括一切科技手段)感知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总是显得一筹莫展。
(三)自然科学发展的间接证明
A.非点理论的创立证明了基本粒子的可分性
菲涅尔成功地将一束平面偏振光分解成了左右旋圆偏振光,从而证实了他根据“任何直线谐振动都可以分解成两个频率相同、初位相相同而反向旋转的圆周运动”原理提出的“平面偏振光是两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偏振相反的圆偏振光的迭加”观点。
日本内田秀男博士发现了电场感应效应;美国克里许的质子碰撞实验,以及综合考虑一个高能光子可以变为电子——正电子偶的事实(否定了夸克的存在),认为电子是由一段电场充满全空间的闭弦所组成。其它基本粒子也与电子相类似,也是充满全空间的场,粒子不再表示“小而不可入的实体”,不仅充满着空间,而且还可以重叠,这都是物质可被无限分割的有力佐证。
B.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相悖证明寻找最基本粒子的盲目性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两座里程碑。相对论研究的是关于时空场的问题,深刻地讨论了引力的本质,其理论包含着这样两个前提,即实在论和定域论;量子力学是彼尔、海森堡等人在微观客体的研究上逐步提出来的新力学,它的两条基础定律是测不准关系和互补原理。爱因斯坦的定域实在论把任何事物、规律都看成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东西,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隐含着有一种“高明技巧在支配一切”的“决定论”思想,因此必定要假设一种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微粒。而量子力学却深刻地看到了人类识神(意识)对自然的影响以及认识事物的有限性(与我国古代哲学提倡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颇为相似),极力倾向于“随机性”把世界描绘成一个几率世界,微观世界的测不准关系式正是这种思想的深刻描述。
为了鉴别这两种思想,科学家们经过了艰苦地探索,贝尔不等式的提出,科学家们先后做了12个实验,结果表明:定域实在性理论不能重现量子力学的全部预言,确信由于贝尔不等式实际上的不成立,导致定域实在论是错误的。随着理论和实验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结果倾向于量子力学,由量子力学理论结构推导出来的一切可与实验比较的结果,全部得到证实,这意味着量子力学是正确的,定域实在论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人们对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给出几率解。”希冀通过定性研究、定量分析的科学实验方法去寻找最基本粒子的途径,无疑将成为一条死胡同。辩证否定的认识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当今物理学基础理论发展,已经要求人们重新拾起古人“直觉思辩”这个思想武器溶合当今高密度发展的基础理论对传统的科学实验方法来一次辩证地否定,探索一条寻找世界本原的新路。
(四)辩证统一在引力和斥力原上
持物质可被有限分割的学者也许会问,按照显逻辑思维推理,物质被无穷分割,分割到最后必有一零界点,这是一种常识,那么这个临界点又是什么呢?这个看上去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早有人回答。古希腊哲学家毕哥达拉斯曾有这样一种思想,“要寻找一种超越于任何具体事物而又为任何事物所共有,同时又是十分确定的东西作为万物本原”,他认为这就是“数”。“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目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直线上的点是无限多的,是没有大小的。因为它是一种无穷划分,平面上的线与立体上的面亦是如此。微积分中的Dx趋向于0而不等于0,孤立的研究某一个Dx是毫无意义,但研究它们的集合却有着无穷的意义。基于这种思想,我们不妨将Dx对应于物质被无限分割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
四、构成物质的本原(基原)的六大性质
构成物质的本原(基原),它必然应该具有犹如当年爱因斯坦所言如下这些性质:
性质㈠;趋向于零而不等于零,介于有与无之间,是无向有转化的度
趋向于0而不等于0,这一思想类似于中国古代“道”和“元气”的概念。(自明代以后,太极、元气、阴阳三者合一,合而为道。)老子论道“道者虚空也,虚空非空”。非空是指它的“有”——客观实在性。即“道之有物混成,唯咣唯唿,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虚空是指它的“无”——一般感官功能的难以感知性。“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复归于无物,”“是视之不见,听之无闻,博之不得的‘虚无飘渺’。”它隐含着现代物理中,真空中的虚无能生万有的场的概念,决非什么“绝对概念”和“绝对精神”。
荀况、王充等人的“元气”学说认为“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虚空即气,故有无,隐显,神化之变……。”“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也就是指这些构成物质基原的客观实在性和难以感知性。
正是由于它的难以感知性,所以说它趋向于0,类似于“虚空”,而它的客观实在性又决定了它不等于0,类似于“混沌”“元气”,一旦构成任何一种能够被人们(眼睛功能的展伸)感知的物质。即所谓基本粒子,它就是“有”,≥1,其必然是一个向外耗散的正质量,又在向0运动,因此认为这种基原是介于“有”与“无”之间的度。
由于它趋向于0,而不等于0的性质,≥0决定了它具有更高度的测不准性质,通常将它作为一种孤立物体的粒子或粒子组合意义丧失,独立存在的实在概念已丧失它保存的某种意义,因此定域实在论必然被抛弃,几率解必然占上风。当今有人断言:自然科学的最终发展,必然意味着物理原理的简单化以及描述其作用的数学趋于越来越复杂,有人希冀建立一种用数学几率解的时空拓扑结构,来解释一切也决非偶然。
朱灿生的“开放系统的定态幅时函数I2(T△E)G”一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物态层次假设的线索:
“当物质序态参数≥0时,对应于平衡物质态;【拟对应于基本粒子、光态(包括离子态)】、
当序态参数≥1以上时,对应于耗散结构; 【拟对应于气态、液态、固态】、
而2级以上的系统,则认为属生命现象的物态描述;【拟对应于整体多层次有自我反馈功
能的开放系统】似乎是一种佐证。
性质㈡;基原不存在内部矛盾,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类似于磁单极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探讨物质的无限可分性时,曾提出“小一”和“端”这两个概念。战国后期的惠施(前370——前310)说:“其小无内,谓之小一。”所谓无内,本文理解并非是今人理解的坚实固体,而是指物质被无限分割后,接近临界(趋向于0),不再含有基本矛盾。《墨经》中说:“非半弗薪则不动,说是端。”“着半持之,谓之极。”就是指接近于临界(趋向于0)的基原,并非是一种,必然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端极。
唐代柳宗元、刘禹锡,宋代张载、王安石都具有相类似的思想,认为世界的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气相互作用而成,万物“乘气而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所以无穷者,二气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凡象皆气也,不有两,则无一。”“欲一之不能为之变。”“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这一系列朴素辩证法思想都清楚地表明,任何一种基本粒子(为之一),都是由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基原(端)构成。
性质㈢;世界的本原(基原)必然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原
前面已经论及“引力与斥力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是构成微观世界(各种基本粒子)最基本要素,因此有理由认为,构成基本粒子(包括至今还不能认识的各种基本粒子)的基原,必然具有引力和斥力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爱因斯坦在探讨统一场引力理论时,曾经假设有一种对应于正质量的负质量存在,其认为“一个正质量吸引其它所有质量,既吸引正的,也吸引负的;一个负质量排斥所有其它质量,既排斥正的,也排斥负的。”这提示我们断言:
世界的本原(基原)必然是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原,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引力原和斥力原。(注:为了区别于其它基本粒子,我们不用“子”这个概念,借用禅宗的一句话:“说似一物即不中”“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引力原吸引一切,既吸引引力原,也吸引斥力原,斥力原排斥一切,既排斥引力原,也排斥斥力原。它们是构成一切基本粒子的最基本,一切可观察物质都是由大量引力原和斥力原在结构上的排列组合而成,在数量上必然是引力原数大于斥力原数,它们都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任何基本粒子都是它们数量级变化过程中的相对静止。
性质㈣;引、斥力原质量等于0,维象趋于0,速度趋于无穷大
引力、斥力原趋向于0不等于0,介于有与无之间,是物质被无限分割的临界性质,决定了它们的结构远比任何基本粒子小得多(包括光子)。它们的静质量必定等于0,吸引一切,排斥一切的性质,又决定了它们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极,任何一方不能单独构成一种物质(一种独立存在的客体)。故而单一的引力原斥力原运动是无从考察的,这意味着它们的动质量也必然等于0或趋向于0。
现代量子力学已经证明,质量与能量守恒,物质是能量高度集中分布的存在形式,空间是能量相对均匀、相对连续的分布形式,空间的拓扑性质和度量性都依赖于其能级的高低和分布,在微观尺度上,由于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空间变成分立的(即空间量子化),一个空间点消失,在另一点延迟出现的飞跃过程。微观空间的维象为零维,在空间模型中,坐标只有一个(一维)。联系本文所假设的引力原和斥力原,因为它们要比任何微观粒子小得多,质量等于0或趋向于0,决定了它们本身的维象必定趋向于0或等于0,这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想象的某个质点,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具有无穷穿透性的虚空。一种周围约束条件为零的自由自在。吸引一切和排斥一切的性质就是其维象趋于0的具体表现。爱因斯坦、牛顿等人寻找负质量、假设的无限凹,无限凸结构模型就是它们的写照。
又因为它们的无限小性质决定了它们具有超高度的测不准性质,维象趋于0,周围的约束条件为零,阻力为零,具有无穷穿透性,决定了它们速度类似趋于无穷大。
事实上我们认为:非点理论的确定,康普顿效应(光子与电子碰撞,某些光子的波长变长)和引力红移都已经在向人们提示光子是具有深刻结构的。正是光子具有深刻结构,并非最小粒子,是一种由一定数量引力与斥力原组合的基本稳定结构,同时由于斥力原排斥一切的特性决定了空间中大量存在的斥力原必定会体现出一种相对均匀性,以一种基本稳定结构在一种相对均匀的空间运动,可以想象,其受到阻力一定具有很大的概率性,其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必定是一个常数,即在一定范围内不存在光的色散效应,光的传播速度与光源运动状态无关也是十分显然的,光速C必定是一种一定程度上的近似,它仅仅体现了真空中斥力原的分布密度。而物质的基本结构再简单到一定程度时,原来空间中大量斥力原所体现的相对均匀性,对简单基本结构物质就会显得并非那么均匀,其位置和速度的测不准性质就会显得更为突出。在一定范围内阻力可趋向于0,那么速度趋向于无穷大。
因此有理由认为:超光速的存在是必然的,引力原为最基本,具有超高度测不准性质,维象趋于0,那么引力的传播速度必定大于光速,趋于无穷大,并具有无穷穿透性。
“马赫原理认为,惯性力来自宇宙间远方星系相对于我们作加速度运动时的重力作用。牛顿水桶实验中水呈凹形情况,就是水相对于遥远星系转动而引起的重力效应。”如果由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推出引力波速为光速,这就难以解释:何以距地球数百光年的星系所发出的以光速运动的引力波能够瞬间对牛顿水桶发生作用?事实上,有人在作寻找超光速粒子实验,观察广延大气簇射现象时,已经发现了超光速现象的存在。1987年2月24日发现超新星SN1987A爆发,日本神冈和美国IMB两个地下实验室共收到19个来自SN1987A的电中微子,其能量上限为为40Mev,静质量上限为10er/c平方,都简接证实了超光速的存在。由此可见,狭义相对论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光速不变原理将得到动摇,在数学领域内也已经有人试图用洛仑兹变换推广到超光速,来扩大狭义相对论的使用范围。
光速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极限速度,这是由于人类目前的认识手段必须借助于光和电磁现象(最小尺度)这一条件和事实决定的,这意味着超光速必然是一种隐态运动(见后文论时空)。
未完,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