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4/17 #1 我在《温法纵横》中几次提到了深刺夹脊穴治疗腰脱的方法。由于篇幅所限,介绍的不是很详细,有读者因此打电话询问具体方法。我想,也许还有其他朋友对此怀有疑问,所以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4/17 #2 1.取穴:病变夹脊穴,两侧均取。一般不用配伍其他穴位。 2.针具:3寸毫针。 3.方法:可根据CT等定位,或根据患者的压痛点定位,定位后双侧取穴。用3寸毫针深刺2.5--3寸,以针下有破皮感为得气,不可再深。每次留针半小时,日一次。亦可在留针期间加用电针仪。 4.要点: ①不论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牵及一侧腿、足,均是双侧取穴。 ②不用提插类手法,不追求酸麻胀痛的所谓针感, ③若通电,以腰部出现向下压迫感为准。 ④本法适用于CT定位与触诊结论符合的膨出、突出者。若属完全性脱出,虽可取效一时,但很容易反复。 5.疗效:绝大多数患者一次即感觉腰部轻松或疼痛大减,连用15天即可恢复正常。 6.案例。某女,60岁,2011.4.16就诊。腰痛半年,近日加重,牵及小腹、左足外侧。核磁提示:腰椎退行性病变;L2--L4、L5--S1膨出;L4--5突出,并伴椎管狭窄。触诊多节压痛明显,抬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用上法一次,觉小腹抽痛感明显减轻,腿仍麻痛,继续治疗。
1.取穴:病变夹脊穴,两侧均取。一般不用配伍其他穴位。 2.针具:3寸毫针。 3.方法:可根据CT等定位,或根据患者的压痛点定位,定位后双侧取穴。用3寸毫针深刺2.5--3寸,以针下有破皮感为得气,不可再深。每次留针半小时,日一次。亦可在留针期间加用电针仪。 4.要点: ①不论疼痛局限在腰部还是牵及一侧腿、足,均是双侧取穴。 ②不用提插类手法,不追求酸麻胀痛的所谓针感, ③若通电,以腰部出现向下压迫感为准。 ④本法适用于CT定位与触诊结论符合的膨出、突出者。若属完全性脱出,虽可取效一时,但很容易反复。 5.疗效:绝大多数患者一次即感觉腰部轻松或疼痛大减,连用15天即可恢复正常。 6.案例。某女,60岁,2011.4.16就诊。腰痛半年,近日加重,牵及小腹、左足外侧。核磁提示:腰椎退行性病变;L2--L4、L5--S1膨出;L4--5突出,并伴椎管狭窄。触诊多节压痛明显,抬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用上法一次,觉小腹抽痛感明显减轻,腿仍麻痛,继续治疗。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4/17 #3 间盘病变是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发病原因,有很多争议,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深刺夹脊是我验证了众多的方法后感觉比较好的一种。 相较于传统体针,深刺夹脊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较于一些特定穴,如手穴腰痛点、平衡针法腰痛点、后溪穴等,深刺夹脊又具有远期疗效巩固的巨大优势。 所以这成了我治疗间盘病的首选方法。至于是否真的如我所说,大家不妨验证一下再来反馈。 停留在口头上的争论,没有意义。
间盘病变是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发病原因,有很多争议,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深刺夹脊是我验证了众多的方法后感觉比较好的一种。 相较于传统体针,深刺夹脊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较于一些特定穴,如手穴腰痛点、平衡针法腰痛点、后溪穴等,深刺夹脊又具有远期疗效巩固的巨大优势。 所以这成了我治疗间盘病的首选方法。至于是否真的如我所说,大家不妨验证一下再来反馈。 停留在口头上的争论,没有意义。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5/27 #7 雪夜荻 说: 我们这里都是扎夹脊和督脉的 不过没刺那么深 点击展开... 我个人他感觉,这种方法的要点,关键在于深度和角度上。
雪夜荻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24 帖子 1180 获得点赞 42 声望 48 年龄 35 2011/05/27 #8 杏李园主人 说: 我个人他感觉,这种方法的要点,关键在于深度和角度上。 点击展开... 是的是的 角度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角度不好扎不到那个深度 或者说如果扎到那个深度可能造成其他问题 另外如果扎不到那个深度反而达不到这个效果 但是这个角度和深度的掌握还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而定 不是想我这样一个初学者马上可以掌握的了的
杏李园主人 说: 我个人他感觉,这种方法的要点,关键在于深度和角度上。 点击展开... 是的是的 角度和深度是非常重要的 角度不好扎不到那个深度 或者说如果扎到那个深度可能造成其他问题 另外如果扎不到那个深度反而达不到这个效果 但是这个角度和深度的掌握还需要根据个人的病情和身体情况而定 不是想我这样一个初学者马上可以掌握的了的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6/20 #15 揽山川入怀 说: 前辈大师对夹脊穴多有研究,颇有效验。 点击展开... 期待高论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6/20 #16 揽山川入怀 说: 并且你的选穴法也不是最精的,深度手法都难把握,效果也没有你说的好。 点击展开... 你好,欢迎参与。 但请指出,我什么时候说这个方法是我发明的了? 谢谢。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6/20 #17 间盘病变是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发病原因,有很多争议,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深刺夹脊是我验证了众多的方法后感觉比较好的一种。 相较于传统体针,深刺夹脊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较于一些特定穴,如手穴腰痛点、平衡针法腰痛点、后溪穴等,深刺夹脊又具有远期疗效巩固的巨大优势。 所以这成了我治疗间盘病的首选方法。至于是否真的如我所说,大家不妨验证一下再来反馈。 停留在口头上的争论,没有意义。
间盘病变是现在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发病原因,有很多争议,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深刺夹脊是我验证了众多的方法后感觉比较好的一种。 相较于传统体针,深刺夹脊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较于一些特定穴,如手穴腰痛点、平衡针法腰痛点、后溪穴等,深刺夹脊又具有远期疗效巩固的巨大优势。 所以这成了我治疗间盘病的首选方法。至于是否真的如我所说,大家不妨验证一下再来反馈。 停留在口头上的争论,没有意义。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6/20 #19 真是无巧不成书。 刚才才放下江西那位读者的电话,也就是第一个打电话询问这种方法的那位朋友。也正是因为他的询问,所以才促使我写了这个帖子。今天他的电话反馈,效果非常好。可惜由于信号的缘故,中途调号了。放下电话,打开网页,就看到了这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想说的是,批评我很欢迎。如果正确,我也会虚心接受。但一定要言而有据,并最好是自己有实践的。 起码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不熟悉的、不擅长的,都是默默学习之,而不敢放空炮。
真是无巧不成书。 刚才才放下江西那位读者的电话,也就是第一个打电话询问这种方法的那位朋友。也正是因为他的询问,所以才促使我写了这个帖子。今天他的电话反馈,效果非常好。可惜由于信号的缘故,中途调号了。放下电话,打开网页,就看到了这个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想说的是,批评我很欢迎。如果正确,我也会虚心接受。但一定要言而有据,并最好是自己有实践的。 起码我对自己不了解的、不熟悉的、不擅长的,都是默默学习之,而不敢放空炮。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1/06/20 #20 揽山川入怀 揽山川入怀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6-19在线时间0 小时推广0 注册时间2011-6-19阅读权限10帖子3精华0UID55309 狗仔卡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威望0 论坛币15 学术分0 最后登录2011-6-19阅读权限10帖子3主题0积分0日志0 ------ 不管怎么样,你第一次注册,仅有的三个帖子,都发在了我这里,我还是觉得很荣幸。
揽山川入怀 揽山川入怀 当前离线 最后登录2011-6-19在线时间0 小时推广0 注册时间2011-6-19阅读权限10帖子3精华0UID55309 狗仔卡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威望0 论坛币15 学术分0 最后登录2011-6-19阅读权限10帖子3主题0积分0日志0 ------ 不管怎么样,你第一次注册,仅有的三个帖子,都发在了我这里,我还是觉得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