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孙曼之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兼答“仲景就不怕脱阴吗?”一文
引用:
[font=仿宋体]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font=仿宋体]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在读《伤寒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汗、吐、下、火攻、温针等误治的结果,均为亡阳而非亡阴。除上条外,还可以举出以下几条: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还有一些类似条文,不必缕举。另外,大家知道,少阴篇五死证也都为亡阳证。
因此,对于上引第20条,不必强解作亡阴,因为那样显然不符合仲景原意。
联系到与《伤寒论》同时代或相距不远而早于《伤寒论》成书年代的《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皆持崇阳抑阴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点,那么,《伤寒论》同样持有这种观点就毫不足奇了。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中医脏腑、病机学说,基本上是形成于宋、元、明、清之际而与两汉时代的中医学说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在前人对于《伤寒论》不能完整解读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就与《伤寒论》不能不有一间之隔。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作出了不少补充。我们今天读《伤寒论》的这些部分,总是觉得“不顺”,不能够进行满意的解释,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病机理论更强调误治后的亡津伤液,这是最明显的差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而这一点正是古人所忽略了的。
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历史观点在研究《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
依照后世的解释,大承气汤是燥实证,但原方用厚朴,岂不是火上加油,更燥结了吗?
又如:后人解释太阳中风证为有汗,而第35条明确指出:“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8条:“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后人的解释难道符合仲景原意?
再如:《伤寒论》里小便辨证很多,而后世的脏腑辨证和诊断学说病不强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差别,就不会真正读懂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总之,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上文作者提出这个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正是我们学习《伤寒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学习《伤寒论》
——兼答“仲景就不怕脱阴吗?”一文
引用:
[font=仿宋体]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font=仿宋体]这一条学生反复思索,至目前仍不明就里。
按本条之意,“太阳病,发汗”,若为桂枝证用桂枝发汗,或麻黄证用麻黄发热,都为正治,若为正治,则不会出现一系列变证。变证之一是,汗“遂漏不止”,或为麻黄证而用桂枝发汗,以桂枝辛温,解麻黄之证,只会见无汗而壮热不止的变证,不会汗出不止。因此,此条当为桂枝证而用麻黄发汗,桂枝证,“发热、汗出,脉浮缓”,此卫虚而营实之证,风邪深入肌腠而蒸汗外出。今以麻黄发汗,营卫俱虚,表阳更虚,而邪尚在,故汗出不止。汗出不止,而亡津液,津液外亡则无小便可排而见小便难,体内津液不足,则不能濡养筋脉,而四肢微急,以肌燥故难以屈伸。同时,大汗伤阳,表阳虚微而不制水,故见汗出不止。
津液虚为阴虚,汗出不止而阳虚。此阴阳俱虚之证,或者阴虚更甚于阳虚。此时仲景以辛温之桂枝汤加附子,就不怕亡阴吗?
在读《伤寒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凡汗、吐、下、火攻、温针等误治的结果,均为亡阳而非亡阴。除上条外,还可以举出以下几条: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还有一些类似条文,不必缕举。另外,大家知道,少阴篇五死证也都为亡阳证。
因此,对于上引第20条,不必强解作亡阴,因为那样显然不符合仲景原意。
联系到与《伤寒论》同时代或相距不远而早于《伤寒论》成书年代的《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皆持崇阳抑阴观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观点,那么,《伤寒论》同样持有这种观点就毫不足奇了。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中医脏腑、病机学说,基本上是形成于宋、元、明、清之际而与两汉时代的中医学说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是在前人对于《伤寒论》不能完整解读的情况下形成的,因而就与《伤寒论》不能不有一间之隔。这是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不能不注意到的一个基本事实。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兴起,对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作出了不少补充。我们今天读《伤寒论》的这些部分,总是觉得“不顺”,不能够进行满意的解释,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的病机理论更强调误治后的亡津伤液,这是最明显的差别。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伤寒论》,而这一点正是古人所忽略了的。
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历史观点在研究《伤寒论》中的重要意义:
依照后世的解释,大承气汤是燥实证,但原方用厚朴,岂不是火上加油,更燥结了吗?
又如:后人解释太阳中风证为有汗,而第35条明确指出:“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8条:“太阳中风,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后人的解释难道符合仲景原意?
再如:《伤寒论》里小便辨证很多,而后世的脏腑辨证和诊断学说病不强调这方面。如果我们不注意这种差别,就不会真正读懂这一重要部分的内容。
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总之,用历史的观点学习、研究《伤寒论》,实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上文作者提出这个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表现,这正是我们学习《伤寒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