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4
- 帖子
- 1180
- 获得点赞
- 42
- 声望
- 48
- 年龄
- 35
其实我想我属于学院派,但是又不单纯的学院派。所以想写点感悟,给刚刚涉入中医这个行列的朋友。
似乎我从小就非常信任中医的,包括我的家人。妈妈说我刚出生没多久就得了哮喘,就是吃中药治好的。
后来对于周易 四柱的东西也是相当感兴趣,非常深信不疑,当然对于外人解释只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信,你信不信与我无关。
所以再次强调一点,想学好中医,你必须相信中医,而且深信不疑。其实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我十分建议你去读读刘力宏的《思考中医》。
中医初涉
高中的时候基本上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了,一定要考中医药大学,而且我给自己选的专业并不是中医学,因为我还是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刚从学校出来的中医基本上是不可能给病人看病的。脉诊行吗?有几个学院派敢说自己本科毕业了,就可以直接上临床用药了?是有人敢,但是这些敢的人又有几人可以真正治疗的了疾病?想必几乎没有吧?
所以我选择的专业是针灸推拿。这个比较好上手,尤其是推拿。毕业以后基本上可以直接就业的。就算治不好病人也绝对可以减轻症状及病患的痛苦。
然后是我对中医学习的一些感悟。
说实话吧 在学校的这几年 我确实也没认真听多少课,很多课尤其是西医的部分,我都用来睡觉了。考试的时候背背往往也就80来分了,所以还没有挂科的经历。但是有些课程我认为还是要好好学一下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是必须学 而且必须学好的,这个是基础,当然了现在的教材的质量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所以孙广仁这版的还是值得看的,好歹是这门课的国家级精品课的主持人,也是英文版中医基础的蓝本。
《中医诊断》也是要学好的,不然诊断都不会,你拿什么去给人诊病?
《中药学》这个必须学好,是基础。但是对于方剂和中内很多人非常重视,我认为这个反而是其次的,在古代中医 还是有法无方的,只是张仲景他老人家为了方便后人辑写了《伤寒论》,可以不读《方剂》《中内》但是不得不读《伤寒》这个一会再说。
《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这两门是针灸的基础所以必须精读 我的刺法灸法学大概翻阅了几十遍吧,不能原文背诵,但是绝大部分东西还是可以复述出来的。《推拿学》推拿的基础嘛 也是要学的。
如果想进入医院的话《解剖》《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也是要会的。不然的话只有《解剖》是要明朗的,尤其是对于学针灸的,解剖不行,那么针刺的深度角度掌握不了,疗效会大打折扣的
中医进阶
想学好中医,在学校里学的那点是绝对绝对不够用的。
学过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中医是有哲学理论的,中医就是起源于哲学和医学不分割的时代,所以就必须认识到《周易》对中医的影响以及运用。
孙真人就曾经说过:“不知易者,不以成大医”所以学习中医必须要学习一些周易的。
所有的前辈都在推荐我们回归经典要读《内经》《难经》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国学基础基本为零的人去学习这些东西的难度可想而知。这里面的东西不是你拿着本《辞海》《辞源》就可以解释的了的,所以工具书还是要备着《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但是有了这些工具书你还是很难理解许多东西,这个是正常的。
如果真的想读经典,我建议先读《难经》,因为我认为《难经》要比《内经》更容易理解的多。
如果也对周易感兴趣那么太好了,不是让你去读《易经》,只是要求你去看些相关的书籍。
我师父是这么要求我的,首先要读《三命通会》其实是本算命的书,但是它对五行的讲解十分到位,不是你《中医基础理论》里那一点点的篇幅可以装的下的。宇宙一切万物皆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解释的。这本书是明代命理的官方教材,所以东西比较正统,比较适合初学的人去阅读。
《三命》读的差不多了,就该看看《渊海子平》了,你会发现其实许多东西与《三命》中有些类似,但是这本书对天干地支的解释是很透彻的,对你学习五运六气和子午流注是非常有帮助的。
看了这两本书,就要再读《星平会海》。看完了这三本书再去读《内经》《难经》你会发现原来始终想不明白的问题,原来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了基础了所以经典是必须要读的内难少了,然后伤寒的条文也必须做到全文背诵。只有这样在临床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的。
其中值得仔细学习的还是五运六气,好好去研究这个东西吧。
登峰造极
嘿嘿其实前面那些东西已经值得你用一生去研究了,最后其实补充一点就是养气了。
读过伤寒的人,在其绪论里不知是否对这么一本书还有印象。《胎胪药录》,此处的胎为何物?胎儿?当然不是的,值得是胎息。胎息就是用来养气的,一个中医尤其是做针灸的,必须自己正气充足,然后用你的正气场去抵消病患的邪气,为什么有些病人看到好大夫,病去大半,现代解释为心理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着实是气场的问题。
所以必须养气。
差不多先说这些吧
现在各种版本混杂实在很头疼,买书的话建议买旧书,尤其是对中医这方面的,现在的人出书大部分还是为了职称等问题,所以错误百出的,还是买版本较早的书籍。比较好的。
《黄帝内经》我建议读清代张志聪集注的版本。
《难经》建议读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2年出版的那部,我的这本也是从学校图书馆里复印的额。
《伤寒》的话除了要看原文 背条文 极力推荐刘渡舟的《伤寒十四讲》
《三命通会》看中州古籍出版社的
《渊海子平》市面上的版本不咋的,我有个珍藏的 精校版,是原来北京图书馆馆藏书整理出来的。
《星平会海》建议读兰州大学出版社的那版
似乎我从小就非常信任中医的,包括我的家人。妈妈说我刚出生没多久就得了哮喘,就是吃中药治好的。
后来对于周易 四柱的东西也是相当感兴趣,非常深信不疑,当然对于外人解释只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信,你信不信与我无关。
所以再次强调一点,想学好中医,你必须相信中医,而且深信不疑。其实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我十分建议你去读读刘力宏的《思考中医》。
中医初涉
高中的时候基本上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了,一定要考中医药大学,而且我给自己选的专业并不是中医学,因为我还是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刚从学校出来的中医基本上是不可能给病人看病的。脉诊行吗?有几个学院派敢说自己本科毕业了,就可以直接上临床用药了?是有人敢,但是这些敢的人又有几人可以真正治疗的了疾病?想必几乎没有吧?
所以我选择的专业是针灸推拿。这个比较好上手,尤其是推拿。毕业以后基本上可以直接就业的。就算治不好病人也绝对可以减轻症状及病患的痛苦。
然后是我对中医学习的一些感悟。
说实话吧 在学校的这几年 我确实也没认真听多少课,很多课尤其是西医的部分,我都用来睡觉了。考试的时候背背往往也就80来分了,所以还没有挂科的经历。但是有些课程我认为还是要好好学一下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是必须学 而且必须学好的,这个是基础,当然了现在的教材的质量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所以孙广仁这版的还是值得看的,好歹是这门课的国家级精品课的主持人,也是英文版中医基础的蓝本。
《中医诊断》也是要学好的,不然诊断都不会,你拿什么去给人诊病?
《中药学》这个必须学好,是基础。但是对于方剂和中内很多人非常重视,我认为这个反而是其次的,在古代中医 还是有法无方的,只是张仲景他老人家为了方便后人辑写了《伤寒论》,可以不读《方剂》《中内》但是不得不读《伤寒》这个一会再说。
《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这两门是针灸的基础所以必须精读 我的刺法灸法学大概翻阅了几十遍吧,不能原文背诵,但是绝大部分东西还是可以复述出来的。《推拿学》推拿的基础嘛 也是要学的。
如果想进入医院的话《解剖》《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也是要会的。不然的话只有《解剖》是要明朗的,尤其是对于学针灸的,解剖不行,那么针刺的深度角度掌握不了,疗效会大打折扣的
中医进阶
想学好中医,在学校里学的那点是绝对绝对不够用的。
学过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中医是有哲学理论的,中医就是起源于哲学和医学不分割的时代,所以就必须认识到《周易》对中医的影响以及运用。
孙真人就曾经说过:“不知易者,不以成大医”所以学习中医必须要学习一些周易的。
所有的前辈都在推荐我们回归经典要读《内经》《难经》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国学基础基本为零的人去学习这些东西的难度可想而知。这里面的东西不是你拿着本《辞海》《辞源》就可以解释的了的,所以工具书还是要备着《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但是有了这些工具书你还是很难理解许多东西,这个是正常的。
如果真的想读经典,我建议先读《难经》,因为我认为《难经》要比《内经》更容易理解的多。
如果也对周易感兴趣那么太好了,不是让你去读《易经》,只是要求你去看些相关的书籍。
我师父是这么要求我的,首先要读《三命通会》其实是本算命的书,但是它对五行的讲解十分到位,不是你《中医基础理论》里那一点点的篇幅可以装的下的。宇宙一切万物皆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解释的。这本书是明代命理的官方教材,所以东西比较正统,比较适合初学的人去阅读。
《三命》读的差不多了,就该看看《渊海子平》了,你会发现其实许多东西与《三命》中有些类似,但是这本书对天干地支的解释是很透彻的,对你学习五运六气和子午流注是非常有帮助的。
看了这两本书,就要再读《星平会海》。看完了这三本书再去读《内经》《难经》你会发现原来始终想不明白的问题,原来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了基础了所以经典是必须要读的内难少了,然后伤寒的条文也必须做到全文背诵。只有这样在临床应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的。
其中值得仔细学习的还是五运六气,好好去研究这个东西吧。
登峰造极
嘿嘿其实前面那些东西已经值得你用一生去研究了,最后其实补充一点就是养气了。
读过伤寒的人,在其绪论里不知是否对这么一本书还有印象。《胎胪药录》,此处的胎为何物?胎儿?当然不是的,值得是胎息。胎息就是用来养气的,一个中医尤其是做针灸的,必须自己正气充足,然后用你的正气场去抵消病患的邪气,为什么有些病人看到好大夫,病去大半,现代解释为心理的问题,在我看来这着实是气场的问题。
所以必须养气。
差不多先说这些吧
现在各种版本混杂实在很头疼,买书的话建议买旧书,尤其是对中医这方面的,现在的人出书大部分还是为了职称等问题,所以错误百出的,还是买版本较早的书籍。比较好的。
《黄帝内经》我建议读清代张志聪集注的版本。
《难经》建议读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2年出版的那部,我的这本也是从学校图书馆里复印的额。
《伤寒》的话除了要看原文 背条文 极力推荐刘渡舟的《伤寒十四讲》
《三命通会》看中州古籍出版社的
《渊海子平》市面上的版本不咋的,我有个珍藏的 精校版,是原来北京图书馆馆藏书整理出来的。
《星平会海》建议读兰州大学出版社的那版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