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6
- 帖子
- 792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16
先上网上资料:
“老寒腿”是因环境寒冷、潮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不适,多发于北方。
198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把其正式命名为“风寒湿性关节痛”,简称“关节痛”。
部分中医院采用中药煎汤熏蒸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伸筋草、路路通、红花、细辛各15克,土茯苓、
透骨草、艾叶、威灵仙、川椒、白芷、元胡各10克。
方法:加水煎煮后,先以热气熏蒸,待药液温度适中再将腰髋及下肢、关节浸洗30分钟,
边洗边按摩,水温低时再加温使用,一日2次,每剂用2天,4天为一疗程。
患肢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熏洗后,若配合理疗则效果更好。
“老寒腿”患者均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史,表现为寒冷季节影响的髋、膝关节或双下肢冰凉、疼痛。
但无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异常及患肢触、痛、温觉异常,实验室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常常因劳累、寒凉刺激而复发或加重,
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如芬必得等,但长期服用易致胃炎、溃疡等病症。
中药外洗可奏活血散寒、通络止痛之功,使药物直达病所又无口服药物之弊,简单易行,事半功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病应明确诊断,并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相鉴别。
若为以上周围血管疾病,则中药熏洗法当慎用。
如果使用,应特别注意药液温度,以免加速患肢的坏死、溃烂。
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CT或彩色多普勒等辅助手段,
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诊断明确,中药熏蒸,疗效颇佳。 (转载)
附注:
其实呢,外治法
我也见过父亲给一患者用过此法
疗效很好,他是用草药磨粉考热后放入细木桶
让患者在家把胳膊放入细木桶,
治愈胳膊发麻的症状
让热气透发药力。
只记得这个案例是在夏天
农村还有些偏方,就是不用中草药
冬病夏治的
在夏天
用新鲜牛粪晒干后打散,放入细木桶烙胳膊的
这,我还真见过,反正最后治疗好了
发上了,也不怕大家笑话
中医有些事情是说不清
原理不清
特别是偏方子
这是儿童时的记忆,
觉得这个法子好奇特,
现在都忘记不了
再具体,就记不详了
为什么我今天发这篇文章呢,
今天看了中央四台中华医药栏目播放了一个真实医案
有位老汉,用美容熏蒸器,自己制作了熏蒸箱。
每天坚持熏蒸20-40分钟
治疗好了“老寒腿”
看来这个是有益处得,
熏气孔,
胜过洗和泡
如果有想用的,控制好温度,
别烫伤就好了
看了电视节目,有感而发
发上来大家借鉴探讨。
“老寒腿”是因环境寒冷、潮湿引起的关节疼痛不适,多发于北方。
198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把其正式命名为“风寒湿性关节痛”,简称“关节痛”。
部分中医院采用中药煎汤熏蒸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伸筋草、路路通、红花、细辛各15克,土茯苓、
透骨草、艾叶、威灵仙、川椒、白芷、元胡各10克。
方法:加水煎煮后,先以热气熏蒸,待药液温度适中再将腰髋及下肢、关节浸洗30分钟,
边洗边按摩,水温低时再加温使用,一日2次,每剂用2天,4天为一疗程。
患肢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熏洗后,若配合理疗则效果更好。
“老寒腿”患者均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史,表现为寒冷季节影响的髋、膝关节或双下肢冰凉、疼痛。
但无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异常及患肢触、痛、温觉异常,实验室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常常因劳累、寒凉刺激而复发或加重,
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如芬必得等,但长期服用易致胃炎、溃疡等病症。
中药外洗可奏活血散寒、通络止痛之功,使药物直达病所又无口服药物之弊,简单易行,事半功倍。
值得一提的是本病应明确诊断,并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相鉴别。
若为以上周围血管疾病,则中药熏洗法当慎用。
如果使用,应特别注意药液温度,以免加速患肢的坏死、溃烂。
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CT或彩色多普勒等辅助手段,
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不困难,诊断明确,中药熏蒸,疗效颇佳。 (转载)
附注:
其实呢,外治法
我也见过父亲给一患者用过此法
疗效很好,他是用草药磨粉考热后放入细木桶
让患者在家把胳膊放入细木桶,
治愈胳膊发麻的症状
让热气透发药力。
只记得这个案例是在夏天
农村还有些偏方,就是不用中草药
冬病夏治的
在夏天
用新鲜牛粪晒干后打散,放入细木桶烙胳膊的
这,我还真见过,反正最后治疗好了
发上了,也不怕大家笑话
中医有些事情是说不清
原理不清
特别是偏方子
这是儿童时的记忆,
觉得这个法子好奇特,
现在都忘记不了
再具体,就记不详了
为什么我今天发这篇文章呢,
今天看了中央四台中华医药栏目播放了一个真实医案
有位老汉,用美容熏蒸器,自己制作了熏蒸箱。
每天坚持熏蒸20-40分钟
治疗好了“老寒腿”
看来这个是有益处得,
熏气孔,
胜过洗和泡
如果有想用的,控制好温度,
别烫伤就好了
看了电视节目,有感而发
发上来大家借鉴探讨。